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5:0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2.从照明灯发明至今,照明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目前对于照明灯的使用,用户不仅仅要考虑自身是否得到有效的照明,同时还需要考虑照明效果是否符合当下的情景,还需要考虑照明灯是否会影响其他人。
3.在现有技术中,照明灯可以通过将光束角调小,由此使得光束集中在一个小角度,避免光束范围过大影响其他人;并且,光束角小的光束可以精准地投射到指定位置,以满足用户的拍摄或者重点照明需要。当然,照明灯还可以通过将光束角调大,以提高照明质量。
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甚至进一步减小光斑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灯具,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结构、遮光筒和驱动装置;
8.所述遮光筒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配置成沿所述遮光筒的轴线相对所述遮光筒移动;
9.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光源结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光源结构相对所述遮光筒移动;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遮光筒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遮光筒相对所述光源结构移动。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1.在该灯具运作过程中,光源结构配置成产生照明光,由于光源结构设置在遮光筒的内部,可以通过遮光筒形成光束,从而限制光投射的范围。在需要进行光束的投射范围调节的情况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光源结构和/或遮光筒,以使得光源结构在遮光筒的轴线方向上相对遮光筒移动,由此可以使得遮光筒调整遮挡光源结构的面积,从而收缩或者扩大灯具投射出的光束,由此可以在小角度光束和大角度光束中进行切换应用。并且,在灯具投射出小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伸入遮光筒内部深度较高,由此使得遮光筒同时对光束的副光斑进行收缩,从而减小副光斑;另外,在灯具投射出大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靠近遮光筒空腔的开口,由此可以提供丰富的副光斑,提升照明效果。由此,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的技术问题。
12.可选地,所述光源结构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13.可选地,所述遮光筒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14.可选地,所述光源结构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所述遮光筒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所述驱动装置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以带动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遮光筒相对移动。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所述遮光筒的轴线倾斜的方向相反,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在驱动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遮光筒的情况下,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遮光筒的移动方向相反。
17.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连通,且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之间形成钝角。
18.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转动件,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并且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滑动配合;所述转动件配置成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以使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
19.可选地,所述光源结构包括灯柱和灯头,所述灯头设置在所述灯柱的一端;所述灯柱设置在所述遮光筒内部,且与所述遮光筒同轴设置;部分所述转动件伸入所述灯柱内部。
20.可选地,所述转动件包括旋转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遮光筒外侧,且配置成带动所述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21.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灯柱外侧螺旋上升;
22.和/或,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遮光筒外侧螺旋上升。
23.可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灯筒和反光杯,所述反光杯设置在所述灯筒内部且位于所述灯筒的其中一端;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遮光筒均设置在所述灯筒内部,且所述光源结构伸入所述反光杯中;所述驱动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灯筒的另一端。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副光斑形成原理图;
27.图3为光源结构相对光筒移动之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28.图4为光源结构相对光筒移动之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遮光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的剖视图。
32.图标:10-灯具;100-光源结构;101-第一滑槽;110-灯柱;120-灯头;200-遮光筒;210-第二滑槽;211-第一槽段;212-第二槽段;300-驱动装置;310-转动件;311-旋转部;312-连接部;320-驱动轴;321-限位块;400-灯筒;500-反光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9.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灯具10,该灯具10可以向用户提供照明光,以向用户提供适当亮度的环境,方便用户正常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该灯具10可以提供光束调节作用。例如,将光束调节为小角度光束,以使得照明光投射在小范围内,防止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当然,也可以满足用户的精准照明;又例如,将光束调节为大角度光束,以使得照明光投射在较大的范围内,使得环境的亮度均匀,使得用户活动的大范围环境具有适当的照明光,方便用户在大范围的环境活动。
40.在现有技术中,在深夜用户需要睡觉的情况下,小角度光束可能产生过多的副光斑,会影响用户的入睡质量。并且,在大角度光束的情况下,反而需要一定的副光斑提供环境的氛围光,提高照明质量,以确保用户用眼健康。换言之,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副光斑的取舍难以得到有效的平衡,由此造成用户的困扰。
41.需要说明的是,主光斑和副光斑的产生如图2所示,光源结构100产生的大部分光线沿图中两个a直线所限定的范围内投射出,由此形成主光斑;而少部分的光线沿图中a直线与b直线之间限定的范围投射出,由此形成副光斑。
42.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本技术中的灯具10。该灯具10包括光源结构100、遮光筒200和驱动装置300。需要说明的是,光源结构100配置成发出照明光。遮光筒200则采
用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以遮挡至少部分光源结构100产生的照明光,从而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共同形成光束。其中,遮光筒200内部设有空腔,光源结构100设置在空腔内,且配置成沿遮光筒200的轴线所在方向相对遮光筒200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光源结构100相对遮光筒200移动可以表现为:光源结构100移动,而遮光筒200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光源结构100处于静止状态,而遮光筒200移动;或者,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均移动,且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之间具有相对位移,换言之,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之间的距离和光源结构100相对遮光筒200的位置中至少一个发生改变。
43.在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移动的情况下。例如,如图3,图3中的箭头指代的是光源结构100深入遮光筒200的移动方向,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深入遮光筒200移动,此时遮光筒200遮挡光源结构100的面积则增大,从而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形成的光束收缩,便能形成小角度光束;在此基础上,由于光源结构100深入至遮光筒200内部,以图2中a直线和b直线作为示例的情况下,则可以认为a直线和b直线之间的范围减小,即可以实现副光斑的收缩,满足用户深夜情况下需要缩小副光斑的需求。又例如,如图4,图4中的箭头指代的是光源结构100朝向遮光筒200外侧移动的移动方向,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朝向遮光筒200外侧移动,此时遮光筒200遮挡光源结构100的面积则减小,从而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形成的光束扩张,便能形成大角度光束;基于此,由于光源结构100朝向遮光筒200的外侧移动,以图2中a直线和b直线作为示例的情况下,则可以认为a直线和b直线之间的范围增大,即可以实现副光斑的扩张,可以满足用户在大角度光束时对于大范围副光斑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光源结构100深入遮光筒200移动表示,光源结构100朝向遮光筒200内部移动,从而使得光源结构100的发光部位移动至遮光筒200内部较深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遮光筒200遮挡光源结构100的面积较大。
44.其中,图2中梯型结构表示光源结构100,方形结构表示遮光筒200。另外图3和图4中,虚线表示光源结构100移动之后的位置,以及光源结构100移动之后发出的光线。
45.另外,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与光源结构100传动连接,以驱动光源结构100相对遮光筒200移动;和/或,驱动装置300与遮光筒200传动连接,以驱动遮光筒200相对光源结构100移动。其中,和/或表示,驱动装置300可以仅与光源结构100传动连接,以使得光源结构100在驱动装置300的作用下相对遮光筒200移动,或者,驱动装置300可以仅与遮光筒200传动连接,以使遮光筒200在驱动装置300的作用下相对光源结构100移动,或者,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均与驱动装置300传动连接,以使得驱动装置300同时驱动遮光筒200和光源结构100,以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
46.以上所述,在该灯具10运作过程中,光源结构100配置成产生照明光,由于光源结构100设置在遮光筒200的内部,可以通过遮光筒200形成光束,从而限制光投射的范围。在需要进行光束的投射范围调节的情况下,通过驱动装置300驱动光源结构100和/或遮光筒200,以使得光源结构100在遮光筒200的轴线方向上相对遮光筒200移动,由此可以使得遮光筒200调整遮挡光源结构100的面积,从而收缩或者扩大灯具10投射出的光束,由此可以在小角度光束和大角度光束中进行切换应用。并且,在灯具10投射出小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100伸入遮光筒200内部深度较深,由此使得遮光筒200同时对光束的副光斑进行收缩,从而减小副光斑;另外,在灯具10投射出大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100
靠近遮光筒200空腔的开口,由此可以提供丰富的副光斑,提升照明效果。由此,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的技术问题。
4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光源结构100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1,第一滑槽101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驱动装置300与第一滑槽101滑动配合。驱动装置300可以沿与第一滑槽101呈夹角的方向上移动,使得驱动装置300抵持于第一滑槽101的内周壁,从而带动光源结构100相对遮光筒200移动。例如,驱动装置300可以在垂直于遮光筒200轴线的平面内转动,同时驱动装置300在第一滑槽101中滑动,便能通过抵持第一滑槽101周壁的方式使得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移动。
4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取值范围可以是30
°‑
90
°
,换言之,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取值可以是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或85
°
等。
49.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遮光筒20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10,第二滑槽210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驱动装置300与第二滑槽210滑动配合。驱动装置300可以沿与第二滑槽210呈夹角的方向上移动,使得驱动装置300抵持于第二滑槽210的内周壁,从而带动遮光筒200相对光源结构100移动。例如,驱动装置300可以在垂直于遮光筒200轴线的平面内转动,同时驱动装置300在第二滑槽210中滑动,便能通过抵持第二滑槽210周壁的方式使得遮光筒200相对光源结构100移动,也可以看作是实现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移动的目的。
50.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取值范围可以是30
°‑
90
°
,换言之,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取值可以是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或85
°
等。
51.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光源结构100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1,第一滑槽101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遮光筒20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10,第二滑槽210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驱动装置300穿过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驱动装置300与第一滑槽101滑动配合,驱动装置300与第二滑槽210滑动配合,驱动装置300配置成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滑动以带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换言之,驱动装置300可以同时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以使得光源结构100能与遮光筒200相对移动。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带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驱动装置300包括电机和齿轮齿条结构,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同时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上均设置有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以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又例如,驱动装置300可以包括液压驱动装置300,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通过杠杆结构连接,在液压驱动装置300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中其中一个移动的情况下,另一个则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实现遮光筒200和光源结构100的相对移动。
53.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6,在本技术的以下实施例中,以光源结构100上开设第一滑槽101,遮光筒200上开设第二滑槽210为例进行说明。
54.为了使得驱动装置300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滑动的过程中使得遮光筒200和光源结构100可以相对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的延伸方向和第
二滑槽210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换言之,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200轴线倾斜的角度与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不同,由此可以在驱动装置300同时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过程中,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在遮光筒200轴线上移动的速度不同,可以实现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出的遮光筒200和光源结构100在遮光筒200的轴线上移动的速度不同可以表现为: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光源结构100的移动速度和遮光筒200的移动速度在数值上不同,由此使得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之间存在相对移动;或者,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移动方向相反,即使光源结构100的速度和遮光筒200的速度在数值上相等,也同样认为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在遮光筒200的轴线上的移动速度不同。
55.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移动的方向与遮光筒200的轴线垂直,并且驱动装置300可以沿圆周的方向移动实现控制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移动,当然,驱动装置300也可以沿直线的方向移动实现控制光源结构100或遮光筒200移动;其中,驱动装置300所做直线运动的轨迹与遮光筒200的轴线平行。例如,在遮光筒200上的筒壁上开设平行于遮光筒200轴线的滑槽,使得驱动装置300沿滑槽滑动且带动光源结构100沿遮光筒200的轴线移动。又例如,在光源结构100上设置平行于遮光筒200轴线的滑轨,驱动装置300与滑轨滑动连接,且带动遮光筒200沿滑轨移动,从而实现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相对移动。当然,为了提高驱动装置300的移动行程,同时提高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调节的幅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采用沿圆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以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驱动装置300以遮光筒200的轴线为中轴转动,从而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滑动,以通过抵持第一滑槽101内周壁的方式驱动光源结构100,通过抵持第二滑槽210内周壁的方式驱动遮光筒200。
56.另外,该驱动装置300可以通过切换移动方向的方式实现光源结构100切换相对遮光筒200移动的方向。例如,驱动装置300沿第一方向移动驱动光源结构100深入遮光筒200,驱动装置300沿第二方向移动便可以驱动光源结构100朝遮光筒200外侧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如上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沿直线延伸的方向,当然,也可以如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以遮光筒200的轴线为中轴线的圆周方向,换言之,驱动装置300可以在做圆周运动的状态下,实现带动遮光筒200在其轴线方向上相对光源结构100移动的目的。其中,如图5中,a标识的箭头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b标识的箭头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方向与第二滑槽210相对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方向相反,以使驱动装置300在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情况下,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移动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在遮光筒20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情况下,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的倾斜方向相反可以表现为:以遮光筒200的轴线为基准,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分别偏向该轴线的两侧倾斜;在此基础上,若驱动装置300在沿水平方向移动,且相对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滑动的过程中,使得光源结构100的移动方向和遮光筒200的移动方向在竖直方向上呈相反关系。
58.可选地,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可以与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相等,由此使得驱动装置300在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光源
结构100的移动速度和遮光筒200的移动速度在数值上相等。当然,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与第二滑槽210相对于遮光筒200的轴线倾斜的角度也可以不同,由此使得光源结构100的移动速度和遮光筒200的移动速度在数值上具有差异。
59.另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滑槽210包括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连通,且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之间形成钝角。换言之,第二滑槽210可以分为至少两个不同的槽段,每个槽段与第一滑槽101之间形成的夹角各不相同,由此使得驱动装置300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控制遮光筒200移动的速度;另外,在光源结构100大部分伸入至遮光筒200内部的情况下,继续驱动光源结构100伸入遮光筒200内部所调整的照明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光源结构100伸入遮光筒200时,将驱动装置300所对应的槽段与遮光筒200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的较小,在驱动装置300驱动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的相对移动速度,从而快速地进行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位置的调整,缩短调节时间,提升调节的照明效果。并且,用户还能依据驱动装置300经过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之间产生的卡顿判断遮光筒200是否移动到位等。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二滑槽210设置的槽段的数量可以更多,例如还包括第三槽段以及第四槽段等。同理,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也可以采用分成多个槽段的设置方式。
60.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光源结构100包括灯柱110和灯头120,灯头120设置在灯柱110的一端;其中,灯柱110可以呈空心的圆柱形,灯头120设置在灯柱110的其中一个端部。灯柱110设置在遮光筒200内部,且与遮光筒200同轴设置。另外,遮光筒200呈圆筒形,由此形成圆柱形的空腔,灯柱110则设置在该圆柱形的空腔内部。为了方便灯柱110相对遮光筒200移动,灯柱110与遮光筒200之间形成间隙。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沿灯柱110外侧螺旋上升;和/或,第二滑槽210沿遮光筒200外侧螺旋上升。换言之,由于灯柱110和遮光筒200均呈圆柱形,由此使得开设在灯柱110上的第一滑槽101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同理,使得开设在遮光筒200上的第二滑槽210同样呈螺旋上升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槽段211和第二槽段212均呈螺旋上升的状态。
62.其中,驱动装置300在以遮光筒200的轴线为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300同时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滑动,并且驱动装置300与第一滑槽101配合的部分还表现为围绕灯柱110的轴线转动,驱动装置300与第二滑槽210配合的部分还表现为围绕遮光筒200的轴线转动。
63.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灯柱110和遮光筒200设置为棱柱形,此时第一滑槽101可以开设在灯柱11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此时第一滑槽101沿直线延伸;同理,第二滑槽210可以开设在遮光筒20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此时第二滑槽210沿直线延伸。在此基础上,驱动装置300可以沿垂直于遮光筒200的轴线的直线方向移动,由此实现同时驱动灯柱110和遮光筒200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将灯柱110和遮光筒200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为棱柱形,另一个设置为圆柱形,此时使得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其中一个为沿直线延伸的槽,另一个为沿螺旋线延伸的槽。
64.为了确保灯柱110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可选地,灯柱11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
第一滑槽101,并且两个第一滑槽101分别设置在灯柱110的轴线的两侧,在此基础上,驱动装置300同时与两个第一滑槽101配合,并且在驱动装置300驱动灯柱110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300同时在两个第一滑槽101中滑动。同理,为了确保遮光筒200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可选地,遮光筒20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滑槽210,并且两个第二滑槽210分别设置在遮光筒200的轴线的两侧,在此基础上,驱动装置300同时与两个第二滑槽210配合,并且在驱动装置300驱动遮光筒200的过程中,驱动装置300同时在两个第二滑槽210中滑动。
65.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7,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轴320和转动件310,驱动轴320与转动件310连接,转动件310配置成带动驱动轴320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轴320以摆动的方式实现转动,换言之,驱动轴320以垂直于驱动轴320的直线为中轴线转动。驱动轴320穿过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且与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均滑动配合;转动件310配置成带动驱动轴320转动,以使驱动轴320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中滑动,在驱动轴320沿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210滑动的过程中,驱动轴320可以抵持在第一滑槽101的内周壁上以推动灯柱110移动,同时,驱动轴320还可以抵持第二滑槽210的内周壁上以推动遮光筒200移动。
66.其中,驱动轴320同时穿过灯柱110上的两个第一滑槽101,且同时穿过遮光筒200上的两个第二滑槽210。在驱动轴320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轴320同时在两个第一滑槽101中滑动,并且驱动轴320还同时在两个第二滑槽210中滑动。为了确保驱动轴320稳定地驱动灯柱110和遮光筒200,驱动轴320转动的中轴线与遮光筒200的中轴线重合。
67.另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部分转动件310伸入灯柱110内部以方便与驱动轴320连接,并且部分转动件310设置在遮光筒200外部,以方便用户向转动件310时间作用力,实现转动件310带动驱动轴320转动的目的。
6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10包括旋转部311和连接部312,连接部312的一端连接于驱动轴320,另一端连接于旋转部311。其中,连接部312与遮光筒200的轴线重合,以使得驱动轴320能以连接部312为中轴线转动。旋转部311位于遮光筒200外侧,用户则可以通过旋转部311施加作用力,以通过旋转部311的转动带动连接部312转动,连接部312便能带动驱动轴320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灯柱110和遮光筒200的目的。其中,为了提高驱动轴320滑动的顺畅,驱动轴320设置为圆柱形,由此通过圆柱形的驱动轴320与第一滑槽101的周壁和第二滑槽210的周壁配合,可以减小驱动轴320受到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驱动轴320移动的顺畅,方便用户对灯柱110和遮光筒200进行调节。
6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灯柱110位于遮光筒200的内部,因此,驱动轴320可以稳定地与灯柱110配合。另外,为了确保驱动轴320与遮光筒200稳定地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320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321,限位块321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210的宽度,由此可以防止驱动轴320脱离第二滑槽210,从而确保驱动轴320与第二滑槽210稳定地配合。
70.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31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转动件310呈环状,并且转动件310的轴线与遮光筒200的轴线共线,驱动轴3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转动件310的内侧,由此在转动件310以其轴线为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驱动轴320转动,以驱动灯柱11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
71.灯具10还包括灯筒400和反光杯500,反光杯500设置在灯筒400内部且位于灯筒400的其中一端;并且,反光杯500配置成将灯头12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收拢,换言之,可以向
灯头120发出的光提供聚焦的作用,由此使得灯具10产生光束。光源结构100和遮光筒200均设置在灯筒400内部,且光源结构100伸入反光杯500中;以使灯头120产生的照明光被反光杯500聚焦。驱动装置300可转动地连接于灯筒400的另一端,即,旋转部311盖设在灯筒400的另一端,并且该旋转部311可以相对灯筒400转动,从而驱动灯柱110和遮光筒200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灯头120相对反光杯500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照明灯的调焦作用,在调焦的同时,可以使得光束的收缩以及副光斑的收缩,也可以使得光束扩张且同时使得副光斑的扩张。由此可以实现改善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的技术问题。
72.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10可以在运作过程中,光源结构100配置成产生照明光,由于光源结构100设置在遮光筒200的内部,可以通过遮光筒200形成光束,从而限制光投射的范围。在需要进行光束的投射范围调节的情况下,通过驱动装置300驱动光源结构100和/或遮光筒200,以使得光源结构100在遮光筒200的轴线方向上相对遮光筒200移动,由此可以使得遮光筒200调整遮挡光源结构100的面积,从而收缩或者扩大灯具10投射出的光束,由此可以在小角度光束和大角度光束中进行切换应用。并且,在灯具10投射出小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100伸入遮光筒200内部深度较高,由此使得遮光筒200同时对光束的副光斑进行收缩,从而减小副光斑;另外,在灯具10投射出大角度光束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结构100靠近遮光筒200空腔的开口,由此可以提供丰富的副光斑,提升照明效果。由此,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不能做到在大角度时均匀提供较丰富的副光斑照明的同时,小角度时还能收小副光斑的技术问题。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