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16:1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讯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信息时代化的今天,人们实时沟通越来越频繁,对快速的信息化沟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议,作为一种上传下达、内外交互的管理手段,对集思广益、拆分任务、决策商议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大型的国际型政治会议还是小型的企业商务谈判,会议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3.在集团或政府开会议时,一般会选择酒店、写字楼等地方布置场地,正常会议不仅需要参会者之间进行互动,有时还需要参会者与提供会议场地者(即酒店、写字楼等)进行互动,互动信息包括传麦、笔水补充等,上述互动一般采用人工传达,相互沟通之间的话语声和动作,易影响会议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会议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参会指令,将所述参会指令发送给多个设置于会议桌桌面的智慧屏;接收所述智慧屏的互动指令,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生成需求指令;基于显示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需求指令;所述需求指令包括每个所述智慧屏对应的参会者的需求信息和每个所述智慧屏各自的位置信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接收通过客户端app或小程序发出的参会人员,公司名称等的参会指令,云平台将参会指令发送给多个智慧屏。在参会者入续到场,进行会议时,若参会者有传麦、笔水补充等需求时,参会者与智慧屏互动,将需求录入至智慧屏,智慧屏生成互动指令;云平台接收智慧屏输出的互动指令,生成需求指令,云平台将需求指令发送至显示终端,提供会议场地者(即酒店、写字楼等)通过显示终端显示的需求指令,能够及时了解参会者需要哪些需求,同时能够精准了解提出需求的参会者的位置,对有需求的参会者实现精准的服务。相较于传统需要人工传达进行互动提需求的做法,智慧屏和云平台的联动,不仅减少人工相互沟通之间的时间成本,减少干扰会议进行的动作,同时减少参会者寻找服务员的时间,提高会议质量。
7.可选的,所述显示终端为配备有操作显示屏的配送机器人;接收所述显示终端的确认收到指令,根据所述确认收到指令,生成配送倒计时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响应并显示所述配送倒计时指令。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机器人的引入,不仅减缓人工配送压力,同时配送机器人的配送路线和配送时间可以预测,降低人工配送过程中突发情况发生而导致配送物品无法及时到达参会者手里的风险。在配送机器人接收到需求指令后,向云平台发送确认收
到指令;云平台根据确认收到指令,向智慧屏生成配送倒计时指令,使得有需求的参会者能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需求已被确认,并且在配送倒计时内,参会者可以计划安排另外的事情,提高会议质量。
9.可选的,接收所述显示终端的位置到达指令,根据位置到达指令,向所述智慧屏发送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所述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生成已接收指令,根据所述已接收指令,发送返回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返回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生成未接收指令,根据所述未接收指令,发送备注指令和返回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所述备注指令并弹出备注框和键盘;接收所述智慧屏的备注文字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显示所述备注文字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返回指令。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机器人在到达发出互动指令的智慧屏附近后,发送位置到达指令,云平台接收位置到达指令,而后云平台向智慧屏发送是否已接收按钮的弹框指令。若参会者点击“是”按钮,表明参会者接收到自己的需求的物品,智慧屏生成已接收指令,根据已接收指令,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返回至指定位置;若参会者点击“否”按钮,表明配送机器人配送的物品并不是自己的需求物品,智慧屏生成未接收指令,根据未接收指令,云平台向智慧屏发送备注指令,智慧屏接收备注指令并弹出备注框和键盘,参会者重新在备注框内打字输入自己的需求物品并生成备注文字指令,云平台接收智慧屏发送的备注文字指令,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备注文字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并显示备注文字指令,而后配送机器人接收并响应云平台的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返回至指定位置,等待重新配送。
11.可选的,判断所述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在所述智慧屏的显示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超过设定阈值,发送返回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返回指令。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参会者拿走配送机器人配送的物品,继续开会,忘了点击智慧屏显示的是否已接收的按钮,存在配送机器人持续逗留至会议室的问题。因此,云平台会判断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在智慧屏的显示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超过设定阈值,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到返回指令后返回至指定位置,从而改善配送机器人持续逗留至会议室的问题。
13.可选的,生成所述需求指令后,生成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将所述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发送至多个所述智慧屏,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生成需要配送指令,根据所述需要配送指令,生成需求倒计时;判断所述需求倒计时的时间是否归零,若所述需求倒计时归零,生成配送倒计时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需求指令,基于输出所述互动指令的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配送倒计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人会议中,若其中一位参会者通过智慧屏提出需求,云平台生成需求指令,而后云平台生成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再将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发送给多个智慧屏,多个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若参会者点击“是”按钮,智慧屏生成需要配送指令,根据需要配送指令,生成需求
倒计时。云平台判断需求倒计时是否归零,若需求倒计时归零,云平台生成配送倒计时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并显示需求指令,输出互动指令的智慧屏接收并显示配送倒计时。改善一个配送机器人只服务一位参会者的问题,使一个配送机器人服务多位参会者,降低配送机器人的配送压力。
15.可选的,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需求倒计时;若需求倒计时归零,生成关闭所述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的关闭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响应所述关闭指令。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慧屏接收并显示需求倒计时,便于参会者了解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有时间限制,在需求倒计时时间段内,有配送物品需求的参会者可以与智慧屏互动提出需求,若需求倒计时归零,则云平台生成关闭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的指令,降低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在智慧屏持续显示而干扰参会者注意力的风险。
17.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所述智慧屏的会议结束指令,生成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所述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所述智慧屏生成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所述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保存所述智慧屏的本地数据,生成存储有会议纪要信息的云端记录二维码,基于所述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所述云端记录二维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慧屏的可以通过按钮或文字生成会议结束指令,云平台接收智慧屏的会议结束指令,生成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智慧屏接收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在参会者点击“是”按钮后,智慧屏生成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云平台保存智慧屏的本地数据,云平台生成存储有会议纪要信息的云端记录二维码,智慧屏接收并显示云端记录二维码,参会者可以使用手机对云端记录二维码进行扫码,对存储在云平台的会议纪要信息进行下载。
19.可选的,基于所述智慧屏生成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所述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删除所述智慧屏的本地数据,生成打扫会议室指令,将所述打扫会议室指令发送至指定移动终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参会者点击“否”按钮智慧屏生成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云平台删除智慧盘屏的本体数据,云平台生成打扫会议室指令,而后云平台将打扫会议室指令发送至指定移动终端,指定移动终端可以提供会议场地者的手持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提供会议场地者的指定大屏幕。
21.可选的,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互动模块、用于面向参会者的第二互动模块以及用于供参会证件触碰的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参会证件的参会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互动模块响应并显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参会信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参会者入场就座后,可以使用参会证件触碰接收模块,将参会信息录入至智慧屏,减少会议组织者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能在参会者临时变更,未能及时更新智慧屏的参会信息时,参会者可以通过佩戴的参会证件与接收模块触碰,实现及时更改智慧屏参会信息的效果。
23.可选的,根据所述参会信息,生成签到二维码,基于所述第二互动模块接收并显示所述签到二维码,所述签到二维码存储有会议群链接和签到信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参会者可以使用手机对签到二维码进行扫码进群,让参会者充分体验“线下参会议会 线上社群互动”的新会议模式,提高会议质量,同时便于会议资料的传达,进一步减少会议组织者前期的准备工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相较于传统需要人工传达进行互动提需求的做法,智慧屏和云平台的联动,不仅减少人工相互沟通之间的时间成本,减少干扰会议进行的动作,同时减少参会者寻找服务员的时间,提高会议质量;配送机器人的引入,不仅减缓人工配送压力,同时配送机器人的配送路线和配送时间可以预测,降低人工配送过程中突发情况发生而导致配送物品无法及时到达参会者手里的风险;参会者可以使用手机对签到二维码进行扫码进群,让参会者充分体验“线下参会议会 线上社群互动”的新会议模式,提高会议质量,同时便于会议资料的传达。
附图说明
26.图1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27.图2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参会者点击“是”或“否”按钮的步骤流程图。
28.图3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判断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在智慧屏的显示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的步骤流程图。
29.图4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基于智慧屏显示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参会者点击“是”或“否”按钮的步骤流程图。
30.图5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参会者点击“是”或“否”按钮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改善传统会议中需要人工相互沟通提需求的问题,降低相互沟通的话语声或动作影响会议质量的风险。
33.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参会指令,将参会指令发送给多个设置于会议桌桌面的智慧屏。
34.在本实施例中,参会指令所指代的是参会人员座位编排信息、参会人员的权限等级分配信息、会议主题、人名、职务、单位、企业logo、铭牌背景等。会议组织者可以通过客户端app或小程序对云平台的参会指令进行编辑。智慧屏采用铰链折叠结构设计。智慧屏采用5g通讯协议、iot技术连接云平台,实现数字会议。根据云平台的参会指令内的相应人数,启动相应数量的智慧屏。
35.智慧屏包括第一互动模块、用于面向参会者第二互动模块以及用于供参会证件触碰的接收模块,第一互动模块和第二互动模块均为触摸交互式电子触摸屏,接收模块为rfid(电子标签)模块或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即,智慧屏可以当做双面有显示屏并且联网的电子铭牌。
36.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参会证件的参会信息,参会信息为人名、职务、单位、企业logo。基于第一互动模块响应并显示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参会信息。举例来说:情形一:在参会者入场就座后,使用参会证件触碰接收模块,将参会信息录入至第一互动模块,减少会议组织者前期的准备工作。
37.情形二:在参会者临时变更或者参会者人数增加,会议组织者未能及时更新智慧屏时,参会者可以通过佩戴的参会证件与接收模块触碰,便可实现及时更改智慧屏参会信息的效果。
38.云平台根据参会信息,生成签到二维码,签到二维码存储有会议群链接和签到信息。基于第二互动模块接收并显示签到二维码。参会者入座后,在将参会证件与接收模块触碰后,使用手机对签到二维码进行扫码进群,让参会者充分体验“线下参会议会 线上社群互动
”ꢀ
的新会议模式,提高会议质量,同时便于会议资料的传达。
39.s2:接收智慧屏的互动指令,根据互动指令,生成需求指令。
40.在本实施例中,智慧屏的互动指令来自于参会者与第二互动模块之间的互动。互动指令包括获取参会者权限、呼叫服务、编辑会议材料、编辑参会指令、获取会议投票模板权限、开启麦克风和设备摄像头权限。云平台接收智慧屏的互动指令,授权相应的权限。
41.根据互动指令中的呼叫服务,云平台生成需求指令。需求指令可以是呼叫服务的二级菜单,二级菜单内显示不同的物品按钮,例如更换茶水、更换笔水、医疗包、人工介入等,参会者点击相应的物品按钮,云平台生成相应的需求指令。
42.s3:生成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将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发送至多个智慧屏,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若参会者点击“是”按钮,执行s31;若参会者点击“否”按钮,执行s32。
43.s31:基于智慧屏生成需要配送指令,根据需要配送指令,生成需求倒计时;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需求倒计时。
44.举例来说,在多人会议中,若其中一位参会者通过智慧屏提出需求,云平台生成需求指令和需求倒计时,需求倒计时的时间可以是30秒,1分钟,2分钟等时间的倒计时。而后云平台生成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再将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发送给多个智慧屏,多个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参会者点击“是”按钮,智慧屏生成需要配送指令,智慧屏跳转到呼叫服务的二级菜单,参会者点击二级菜单中相应的物品按钮,云平台再生成一条需求指令,同时云平台生成需求倒计时。借此,改善一个配送机器人只服务一位参会者的问题,使一个配送机器人服务多位参会者,以降低配送机器人的配送压力。
45.云平台判断需求倒计时是否归零。若需求倒计时归零,基于配送机器人生成确认收到指令,云平台接收配送机器人的确认收到指令,并根据确认收到指令,生成配送倒计时指令和关闭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并显示需求指令,输出互动指令的智慧屏接收并显示配送倒计时指令,其余未输出互动指令的智慧屏接收并响应关闭指令,关闭指令为关闭显示于智慧屏的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若需求倒计时未归零,智慧屏持续显示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
46.s32:基于智慧屏生成不需要配送指令,根据不需要配送指令,关闭显示于智慧屏的是否需要配送物品按钮弹框指令。
47.s4:基于显示终端接收并显示需求指令。
48.在本实例中,云平台将需求指令发送给显示终端,需求指令包括每个智慧屏对应的参会者的需求信息和每个智慧屏各自的位置信息。提供会议场地者(即酒店、写字楼等)通过显示终端显示的需求信息和位置信息,对有需求的参会者实现精准服务的效果。
49.显示终端可以是手持移动终端,例如手机,pad等,还可以是配备有显示屏的配送机器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终端为配送机器人。通过配送机器人,不仅减缓人工配送压力,同时配送机器人的配送路线和配送时间可以预测,降低人工配送过程 中突发情况发生而导致配送物品无法及时到达参会者手里的风险。
50.s5:接收显示终端的位置到达指令,根据位置到达指令,向智慧屏发送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
51.s6:判断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在智慧屏的显示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超过设定阈值,执行s61;若未超过设定阈值,执行s7。
52.s61:发送返回指令,基于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返回指令。
53.举例来说,在参会者离开座位或拿走配送机器人配送的物品,继续开会,忘了点击智慧屏显示的是否已接收的按钮,存在配送机器人持续逗留至会议室的问题。因此,云平台会判断是否已接收按钮弹框指令在智慧屏的显示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超过设定阈值,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到返回指令后返回至指定位置,从而改善配送机器人持续逗留至会议室的问题。
54.s7:参会者点击“是”按钮,执行s71;若参会者点击“否”按钮,执行s72。
55.s71:基于智慧屏生成已接收指令,根据已接收指令,发送返回指令,基于所述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返回指令。
56.配送机器人在到达发出互动指令的智慧屏附近后,发送位置到达指令,云平台接收位置到达指令,而后云平台向智慧屏发送是否已接收按钮的弹框指令。参会者点击“是”按钮,表明参会者接收到自己的需求物品,智慧屏生成已接收指令,根据已接收指令,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返回至指定位置。
57.s72:基于智慧屏生成未接收指令,根据未接收指令,发送备注指令和返回指令,基于智慧屏接收备注指令并弹出备注框和键盘;接收智慧屏的备注文字指令,基于显示终端显示备注文字指令,基于显示终端接收并响应返回指令。
58.参会者点击“否”按钮,表明配送机器人配送的物品并不是自己的需求物品,智慧屏生成未接收指令,根据未接收指令,云平台向智慧屏发送备注指令,智慧屏接收备注指令并弹出备注框和键盘,参会者重新在备注框内打字输入自己的需求物品并生成备注文字指令,云平台接收智慧屏发送的备注文字指令,云平台向配送机器人发送备注文字指令,配送机器人接收并显示备注文字指令,而后配送机器人接收并响应云平台的返回指令,配送机器人返回至指定位置,执行s3。
59.s8:接收智慧屏的会议结束指令,生成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智慧屏接收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是否保存会议纪要到云端按钮弹框指令;若参会者点击“是”按钮,执行s81;若参会者点击“否”按钮,执行s82。
60.在本实例中,会议结束指令可以与上述s1-s7并行触发,会议结束指令有几种情
形,例如:情形一:在参会指令中,授权给会议领导者最高权限,只有最高权限者的智慧屏显示有会议结束按钮,会议领导者点按会议结束按钮,触发智慧屏的会议结束指令。
61.情形二:在每个智慧屏的第二互动模块均显示有会议结束按钮,在会议领导者口头说完会议结束后,每位参会者点按会议结束按钮,触发智慧屏的会议技术指令。
62.s81:基于智慧屏生成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保存智慧屏的本地数据,生成存储有会议纪要信息的云端记录二维码,基于智慧屏接收并显示云端记录二维码。
63.在参会者点击“是”按钮后,智慧屏生成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云平台保存智慧屏的本地数据,云平台生成存储有会议纪要信息的云端记录二维码,智慧屏接收并显示云端记录二维码,参会者可以使用手机对云端记录二维码进行扫码,对存储在云平台的会议纪要信息进行下载。
64.s82:基于智慧屏生成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删除智慧屏的本地数据,生成打扫会议室指令,将打扫会议室指令发送至指定移动终端。
65.在参会者点击“否”按钮后,智慧屏生成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根据不保存会议纪要指令,云平台删除智慧屏的本地数据,生成打扫会议室指令,将打扫会议室指令发送至指定移动终端。
66.在本实施例中,指定移动终端所指代的是提供会议场地者的手机或pad,其中指定所指代的意思是,提供会议场地者中为会议室分配的服务员。
6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线下共享会议的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云平台接收通过客户端app或小程序发出的参会指令,云平台将参会指令发送给多个智慧屏。在参会者入续到场,进行会议时,若参会者有传麦、笔水补充等需求时,参会者与智慧屏互动,将需求录入至智慧屏,智慧屏生成互动指令。云平台接收智慧屏输出的互动指令,生成需求指令,云平台将需求指令发送至显示终端,提供会议场地者通过显示终端显示的需求指令,能够及时了解参会者需要哪些需求,同时能够精准了解提出需求的参会者的位置,对有需求的参会者实现精准的服务。相较于传统需要人工传达进行互动提需求的做法,智慧屏和云平台的联动,不仅减少人工相互沟通之间的时间成本,减少干扰会议进行的动作,同时减少参会者寻找服务员的时间,提高会议质量。
6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