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5:5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蚕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


背景技术:

2.养蚕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常见的蚕茧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在养蚕制种时,需要将蚕蛹从蚕壳中分离出来,并且不能伤到蚕蛹,常见的方式是人工手动将蚕壳剪开,取蛹方式虽然伤蛹率较低,但取蛹速度慢,近年来,机械装置代替了人工进行蚕茧的削口,但机械削口装置为了加快效率,通常将需要加工的蚕茧倒在料斗内,但是对于椭圆形蚕茧来说,当其数量较多时,由于其形状的特殊,将容易导致料斗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包括工作台及支撑架,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ⅰ,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ⅰ,所述马达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ⅱ,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铰接有料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筒,所述料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ⅰ,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ⅱ,所述连接轴ⅱ的表面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马达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杆;
5.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坡。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ⅱ,所述马达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锯片,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孔,且漏孔与圆孔的圆周移动轨迹重合。
8.优选的,所述弧形坡逆时针方向由低到高,且弧形坡与圆孔的圆周移动轨迹重合。
9.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轴ⅰ及连接轴ⅱ。
10.优选的,所述延伸杆ⅰ及延伸杆ⅱ均为圆周阵列布设,且延伸杆ⅰ与延伸杆ⅱ垂直交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通过延伸杆ⅱ配合延伸杆ⅰ,其相互交错且垂
直,从而转盘顺时针旋转可通过延伸杆ⅱ及延伸杆ⅰ驱动圆盘逆时针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圆筒内的蚕茧进行圆周移动,通过设有料斗,其底部为锥形,从而方便内部的蚕茧汇集到料斗中部进行下落,连接轴ⅰ配合驱动杆及连接轴ⅱ组成连杆机构,转盘旋转时通过连接轴ⅱ驱动驱动杆,驱动杆的顶端再通过连接轴ⅰ带动料斗左右倾斜,折杆的一端延伸至料斗的内部,且位于料斗的中心轴,当料斗左右倾斜时,折杆始终固定,从而料斗与折杆的间距一直变化着,料斗带动内部的蚕茧倾斜晃动,蚕茧受到折杆的挤推而调整位置及方向,即使料斗底部的开口直径小于椭圆形蚕茧的长度,但蚕茧通过折杆调整后,仍然可从料斗底部的开口下落,所以蚕茧在料斗的底部始终不会形成堵塞。
13.2、该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通过设有垂直筒,垂直筒的直径小于椭圆形蚕茧的长度,因此位于垂直筒内部的椭圆形蚕茧会处于竖直的状态,蚕蛹的体积小于蚕壳,因此,蚕茧竖直时,蚕蛹会处在蚕壳内部靠下的位置,蚕壳的内部的上方将会空出,当垂直筒的底端与一个圆孔重合时,椭圆形的蚕茧将会下落至位于工作台与圆盘之间的圆筒内,且圆盘的上表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4cm,每个圆筒的直径为2cm,从而每个圆筒只能容下一只椭圆形蚕茧。
14.3、该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通过设有弧形坡,弧形坡为弧形,且逆时针方向由低到高,从而圆盘逆时针转动时,通过圆筒带动椭圆形蚕茧进行圆周性位移,蚕茧的底部位于弧形坡的上表面,因此位移时,蚕茧的位置也会由低到高,进而,旋转中的锯片能够切到位置靠上的蚕壳,进而对蚕茧进行削口。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发明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顶部视角结构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料斗内部结构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弧形坡结构图。
22.其中,1工作台、2支撑柱、3圆盘、4延伸杆ⅰ、5支撑架、6马达ⅰ、7转盘、8延伸杆ⅱ、9支撑杆、10料斗、11垂直筒、12连接轴ⅰ、13连接轴ⅱ、14驱动杆、15折杆、16圆孔、17圆筒、18弧形坡、19丝杆、20移动架、21马达ⅱ、22锯片、23导杆、24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椭圆形蚕茧用快速削口装置,包括工作台1及支撑架5,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圆盘
3,圆盘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ⅰ4,支撑架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ⅰ6,马达ⅰ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转盘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ⅱ8,支撑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表面铰接有料斗10,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筒11,料斗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ⅰ12,转盘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ⅱ13,连接轴ⅱ13的表面铰接有驱动杆14,马达ⅰ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杆15;
25.圆盘3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16,圆盘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17,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坡18。
26.本实施例中,通过延伸杆ⅱ8配合延伸杆ⅰ4,其相互交错且垂直,从而转盘7顺时针旋转可通过延伸杆ⅱ8及延伸杆ⅰ4驱动圆盘3逆时针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圆筒17内的蚕茧进行圆周移动,通过设有料斗10,其底部为锥形,从而方便内部的蚕茧汇集到料斗10中部进行下落,连接轴ⅰ12配合驱动杆14及连接轴ⅱ13组成连杆机构,转盘7旋转时通过连接轴ⅱ13驱动驱动杆14,驱动杆14的顶端再通过连接轴ⅰ12带动料斗10左右倾斜,折杆15的一端延伸至料斗10的内部,且位于料斗10的中心轴,当料斗10左右倾斜时,折杆15始终固定,从而料斗10与折杆15的间距一直变化着,料斗10带动内部的蚕茧倾斜晃动,蚕茧受到折杆15的挤推而调整位置及方向,即使料斗10底部的开口直径小于椭圆形蚕茧的长度,但蚕茧通过折杆15调整后,仍然可从料斗10底部的开口下落,所以蚕茧在料斗10的底部始终不会形成堵塞,通过设有垂直筒11,垂直筒11的直径小于椭圆形蚕茧的长度,因此位于垂直筒11内部的椭圆形蚕茧会处于竖直的状态,蚕蛹的体积小于蚕壳,因此,蚕茧竖直时,蚕蛹会处在蚕壳内部靠下的位置,蚕壳的内部的上方将会空出,当垂直筒11的底端与一个圆孔16重合时,椭圆形的蚕茧将会下落至位于工作台1与圆盘3之间的圆筒17内,且圆盘3的上表面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4cm,每个圆筒17的直径为2cm,从而每个圆筒17只能容下一只椭圆形蚕茧,通过设有弧形坡18,弧形坡18为弧形,且逆时针方向由低到高,从而圆盘3逆时针转动时,通过圆筒17带动椭圆形蚕茧进行圆周性位移,蚕茧的底部位于弧形坡18的上表面,因此位移时,蚕茧的位置也会由低到高,进而,旋转中的锯片22能够切到位置靠上的蚕壳,进而对蚕茧进行削口,工作台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19,丝杆1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架20,丝杆19的底端转动连接工作台1能够起到稳定的作用,从而通过丝杆19顶端的握杆转动丝杆19时,丝杆19可驱动移动架20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有利于调节马达ⅱ21及锯片22的高度,移动架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ⅱ21,马达ⅱ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锯片22,马达ⅱ21的输出端能够驱动锯片22快速旋转,从而对蚕壳进行切削,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3,导杆23垂直贯穿移动架20,从而防止移动架20偏移,使丝杆19更容易驱动移动架20,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孔24,且漏孔24与圆孔16的圆周移动轨迹重合,经过切削的蚕茧脱离弧形坡18并移动到与漏孔24位置重合时,此时切削后的蚕茧将通过漏孔24掉落,弧形坡18逆时针方向由低到高,且弧形坡18与圆孔16的圆周移动轨迹重合,从而椭圆形蚕茧在落到圆筒17后,底部将直接接触到弧形坡18,随着圆周移动将能够通过弧形坡18改变水平高度,通过驱动杆14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轴ⅰ12及连接轴ⅱ13,从而连接轴ⅱ13随着转盘7的旋转进行圆周移动,将能够通过驱动杆14及连接轴ⅰ12带动料斗10产生左右倾斜晃动,延伸杆ⅰ4及延伸杆ⅱ8均为圆周阵列布设,且延伸杆ⅰ4与延伸杆ⅱ8垂直交错,从而便于转盘7通过延伸杆ⅰ4及延伸杆ⅱ8带动圆盘3转动。
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先通过丝杆19顶端的握杆
控制丝杆19正转或反转调整锯片22的高度,然后控制马达ⅱ21启动驱动锯片22转动,之后将椭圆形的蚕茧倒入料斗10内,然后控制马达ⅰ6启动驱动转盘7顺时针转动,转盘7通过延伸杆ⅱ8及延伸杆ⅰ4驱动圆盘3逆时针转动,另外,转盘7旋转时通过连接轴ⅱ13驱动驱动杆14,驱动杆14的顶端再通过连接轴ⅰ12带动料斗10左右倾斜,当料斗10左右倾斜时,折杆15始终固定并位于料斗10的中心轴,从而料斗10与折杆15的间距一直变化着,料斗10带动内部的蚕茧倾斜晃动,蚕茧受到折杆15的挤推而调整位置及方向,可从料斗10底部的开口下落至垂直筒11内,在垂直筒11内为竖直的状态,垂直筒11底部与圆孔16错开时,圆盘3将对垂直筒11的底端形成封堵,圆盘3转动使圆孔16与垂直筒11重合时,椭圆形的蚕茧将会下落至位于工作台1与圆盘3之间的圆筒17内,圆盘3的上表面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4cm,每个圆筒17的直径为2cm,圆孔16及圆筒17为多个,每个圆筒17只能容下一只椭圆形蚕茧,此时椭圆形蚕茧的底部接触到弧形坡18的最低处,圆盘3持续逆时针转动,将通过圆筒17带动椭圆形蚕茧进行圆周性位移,蚕茧的底部位于弧形坡18的上表面,因此位移时,蚕茧的位置会由低到高,进而,旋转中的锯片22能够切到位置靠上的蚕壳,经过切削的蚕茧脱离弧形坡18并移动到与漏孔24重合的位置时,此时切削后的蚕茧将通过漏孔24掉落,其中,此设备中的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