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14:1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维保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以对建筑进行维修保护,但是传统的建筑维保都是在人工发现问题后,人工自行提出维护申请,经领导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建筑维保工作,效率低下,且无法对建筑维护工作进行留档追溯、维保工作监督难度大且维护人员在进行建筑维保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5.s1、智慧消防平台每月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派发给指定的维保人员;
6.s2、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将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
7.s3、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
8.s4、将维保报告推送至审批流程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
9.优选的,s2中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维保人员根据维保任务的指示选择操作机器人进行维保工作。
10.优选的,机器人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和消防排烟机器人。
11.优选的,维保单中包括人工智能画面监控到的重点监控设备关键部位的异常情况信息。
12.优选的,人工智能采用雷达扫描的方式生成与实际建筑1:1的孪生三维模型,对建筑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发明通过雷达扫描生成与实际建筑1:1的三维模型,实现单位建筑的数字孪生,充分应用孪生三维模型,直观的呈现维保问题所在位置、维保计划对应位置、ai人工智能感知位置等,设备配备情况等基础信息;智能消防平台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自动派送给指定的维保人员,维保人员根据建筑维保单上的建筑维护信息对建筑进行维护,若维护工作难度大则需要操作机器人进行维保工作,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事能大大提高维保效率;维保完成后将维保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维保报告推送至审批流程
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最后通过系统实现无纸化维保报告的生成,以及完成各相关的审批流程,大大提高审批流程,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的消防维保相关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留档难、追溯难、维保工作难监管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8.s1、智慧消防平台每月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派发给指定的维保人员;
19.s2、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将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
20.s3、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
21.s4、将维保报告推送至审批流程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最后通过系统实现无纸化维保报告的生成,以及完成各相关的审批流程。
22.实施例二
2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s2中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维保人员根据维保任务的指示选择操作机器人进行维保工作;其中,机器人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和消防排烟机器人;
24.维保人员利用机器人爬坡、登梯及障碍物跨越、耐温和抗热辐射、防雨淋、防爆、防腐蚀、防干扰、遥控行走和自卫等功能,代替维保人员从事人为较难作业环境下的维保工作,保障维保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且大大提高维保效率。
25.实施例三
2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维保单中所具有的数据信息的类型,维保单中包括人工智能画面监控到的重点监控设备关键部位的异常情况信息;
27.人工智能采用雷达扫描的方式生成与实际建筑1:1的孪生三维模型,对建筑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实现单位建筑的数字孪生,充分应用孪生三维模型,直观体现维保问题所在位置、维保计划对应位置、ai人工智能感知位置等,设备配备情况等基础信息,提高对建筑安全监控的效率,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28.综上,本发明通过雷达扫描生成与实际建筑1:1的三维模型,实现单位建筑的数字孪生,充分应用孪生三维模型,直观的呈现维保问题所在位置、维保计划对应位置、ai人工智能感知位置等,设备配备情况等基础信息;智能消防平台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自动派送给指定的维保人员,维保人员根据建筑维保单上的建筑维护信息对建筑进行维护,若维护工作难度大则需要操作机器人进行维保工作,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事能大大提高维保效率;维保完成后将维保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维保报告推送至审
批流程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最后通过系统实现无纸化维保报告的生成,以及完成各相关的审批流程。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智慧消防平台每月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派发给指定的维保人员;s2、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将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s3、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s4、将维保报告推送至审批流程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维保人员根据维保任务的指示选择操作机器人进行维保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和消防排烟机器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维保单中包括人工智能画面监控到的重点监控设备关键部位的异常情况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智能采用雷达扫描的方式生成与实际建筑1:1的孪生三维模型,对建筑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维保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消防维保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智慧消防平台每月按计划自动生成建筑维保单,并将建筑维保单派发给指定的维保人员;S2、维保人员进行建筑维保单处理时,将处理记录实时上报至智慧消防平台;S3、智慧消防平台对维保记录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维保报告;S4、将维保报告推送至审批流程的各个责任人,责任人审阅报告后通过系统手写签字,合成到维保报告中。本发明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的消防维保相关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留档难、追溯难、维保工作难监管难的问题,提高建筑维保的效率。提高建筑维保的效率。提高建筑维保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励拓新安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