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01:4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主要涉及建筑连廊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一般的高空连廊都是在两栋楼之间,通过抗震支座与牛腿联系塔楼,而针对折型连廊则是横跨于三栋塔楼之上并嵌入其中一栋塔楼,施工方法与传统高空连廊有很大区别。连廊横跨于三栋塔楼之上,塔楼之间下部存在地下室,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现有塔吊型号偏小,只能满足部分吊装,因此对杆件与节点需要分解高空拼装,对塔楼之间的部分采取整体提升。传统的吊装方法与提升技术无法满足此类施工需求,其主要原因为:场地狭小且存在地下室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塔吊吊装能力不足,无法常规方法施工;连廊提升单元存在结构不对称,受力不均衡,边界强度不等情况,导致不同提升点提升过程荷载不一致,并且存在不等的位移偏差,致使结构出现扭转变形,最终导致连廊桁架安装精度偏差及连接后内部应力无法正常释放。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连廊结构模型,对连廊整体进行区域划分,明确提升区域、预装区域、后装区域;s2:根据上述区域划分确定各区域的吊装提升点;s3:计算提升反力,将提升反力加载至吊装提升点s4:根据提升反力及带吊装构件重量设计吊装提升点结构,并对吊装提升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受力情况;s5:深化设计完成后,按照现场机械吊装能力,对高空结构进行分割;s6:分割后的构件进行散件加工;s7:现场施工:对提升区域进行地面散拼、提升设施安装、提升区域提升、后装杆件补装;对预装区域和后装区域进行高空散拼。
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s3和s4中的吊装提升点分为上吊点和下吊点,所述上吊点固定于高处建筑物上;所述下吊点设置于待吊装构件上。
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的高空散拼包括:在楼顶上搭设脚手架;以局部形成稳定框架为原则从建筑中部向两侧进行拼装,第一步:安装下节点,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二步:安装下弦杆,以及下层钢梁,局部形成稳定结构;第三步:安装剩余下限钢梁,全部校正完成后施焊并铺设楼承板以提供安全的工作面,拆除下方钢管脚手架;
第四步:安装直腹杆,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五步:安装上弦杆,其中,若上弦杆超重,安装临时支撑,分段吊装上弦杆进行对接;第六步:安装斜腹杆;第七步:安装主梁形成空间稳定结构,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再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第八步:安装其余钢梁,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安装完成。
6.进一步地,所述处于塔吊吊装能力范围内的构件由塔吊直接吊装就位,通过全站仪进行与支座点焊固定,并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在塔吊无法整体吊装的情况下,将对其进行优化分割,主要拆分位置为斜腹杆牛腿和下弦杆牛腿,牛腿拆分后,按照原设计图,将对节点板件进行分割,使其可以在现场进行分割和拼装。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包括:在提升区域所处位置的正下方地面上,将提升区域连廊拼装完成;将预装区域通过高空散拼的方式在楼体中部或顶部进行原位安装;将提升设施安装于拼装完成的连廊上;将提升区域提升至连廊应装位置后;在提升区域与预装区域之间安装后装杆件并完成相互固定。
8.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工程结构形式特殊,并且在机械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采取了技术方法使结构施工得以实现。
9.按照本方法实施,提升后连廊桁架连接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实施例连廊分区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连廊位置示意图。
11.1、楼体,2、连廊。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以附图为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3.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包括:s1:建立连廊结构模型,对连廊整体进行区域划分,明确提升区域为4区和5区,预装区域为1、2和3区,后装区域,后装区域为提升区域与预装区域之间的连接结构;s2:根据上述区域划分确定各区域的吊装提升点;s3:计算提升反力,将提升反力加载至吊装提升点s4:根据提升反力及带吊装构件重量设计吊装提升点结构,并对吊装提升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受力情况;s5:深化设计完成后,按照现场机械吊装能力,对高空结构进行分割;s6:分割后的构件进行散件加工;
s7:现场施工:对提升区域进行地面散拼、提升设施安装、提升区域提升、后装杆件补装;对预装区域和后装区域进行高空散拼;在提升区域所处位置的正下方地面上,将提升区域连廊拼装完成;将1、2和3区域通过高空散拼的方式在楼体1中部或顶部进行原位安装;将提升设施安装于拼装完成的连廊上;将4和5区域提升至连廊应装位置;在4和5区域与1、2和3区域之间安装后装杆件并完成相互固定。
14.步骤s2、s3和s4中的吊装提升点分为上吊点和下吊点,上吊点固定于高处建筑物上;下吊点设置于待吊装构件上。
15.步骤s7中的高空散拼包括:在楼顶上搭设脚手架;以局部形成稳定框架为原则从建筑中部向两侧进行拼装,第一步:安装下节点,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二步:安装下弦杆,以及下层钢梁,局部形成稳定结构;第三步:安装剩余下限钢梁,全部校正完成后施焊并铺设楼承板以提供安全的工作面,拆除下方钢管脚手架;第四步:安装直腹杆,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五步:安装上弦杆,其中,若弦杆超重,安装临时支撑,分段吊装弦杆进行对接;第六步:安装斜腹杆,进一步加强直腹杆稳定性第七步:安装主梁形成空间稳定结构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再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第八步:安装其余钢梁,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安装完成。
16.处于塔吊吊装能力范围内的构件由塔吊直接吊装就位,通过全站仪进行与支座点焊固定,并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在塔吊无法整体吊装的情况下,将对其进行优化分割,主要拆分位置为斜腹杆牛腿和下弦杆牛腿,牛腿拆分后,按照原设计图,将对节点板件进行分割,使其可以在现场进行分割和拼装。
17.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连廊结构模型,对连廊整体进行区域划分,明确提升区域、预装区域、后装区域;s2:根据上述区域划分确定各区域的吊装提升点;s3:计算提升反力,将提升反力加载至吊装提升点s4:根据提升反力及带吊装构件重量设计吊装提升点结构,并对吊装提升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受力情况;s5:深化设计完成后,按照现场机械吊装能力,对高空结构进行分割;s6:分割后的构件进行散件加工;s7:现场施工:对提升区域进行地面散拼、提升设施安装、提升区域提升、后装杆件补装;对预装区域和后装区域进行高空散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3和s4中的吊装提升点分为上吊点和下吊点,所述上吊点固定于高处建筑物上;所述下吊点设置于待吊装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高空散拼包括:在楼顶上搭设脚手架;以局部形成稳定框架为原则从建筑中部向两侧进行拼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高空散拼具体包括:第一步:安装下节点,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二步:安装下弦杆,以及下层钢梁,局部形成稳定结构;第三步:安装剩余下限钢梁,全部校正完成后施焊并铺设楼承板以提供安全的工作面,拆除下方钢管脚手架;第四步:安装直腹杆,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第五步:安装上弦杆,其中,若弦杆超重,安装临时支撑,分段吊装弦杆进行对接;第六步:安装斜腹杆,进一步加强直腹杆稳定性第七步:安装主梁形成空间稳定结构;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再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第八步:安装其余钢梁,其中,若钢梁超重或者悬挑,安装临时支撑,吊装钢梁进行安装或对接,安装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塔吊吊装能力范围内的构件由塔吊直接吊装就位,通过全站仪进行与支座点焊固定,并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稳定;在塔吊无法整体吊装的情况下,将对其进行优化分割,主要拆分位置为斜腹杆牛腿和下弦杆牛腿,牛腿拆分后,按照原设计图,将对节点板件进行分割,使其可以在现场进行分割和拼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在提升区域所处位置的正下方地面上,将提升区域连廊拼装完成;将预装区域通过高空散拼的方式在楼体中部或顶部进行原位安装;
将提升设施安装于拼装完成的连廊上;将提升区域提升至连廊应装位置后;在提升区域与预装区域之间安装后装杆件并完成相互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主要涉及建筑连廊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本方法包括S1建立连廊结构模型;S2确定各区域的吊装提升点;S3计算提升反力,将提升反力加载至吊装提升点S4根据提升反力及带吊装构件重量设计吊装提升点,并对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受力情况;S5高空结构分割;S6分割后的构件进行散件加工;S7现场施工七个步骤;克服了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时,塔吊吊装能力不足,无法常规方法施工的情况;面对待提升物结构不对称、受力不均衡、边界强度不等的情况,能够使不同提升点提升过程荷载一致;防止不等的位移偏差,致使结构出现扭转变形,最终导致连廊桁架安装精度偏差及连接后内部应力无法正常释放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刘伟 李阳 姚一凤 董贺 张孝宗 史俊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