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1:5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


背景技术:

2.2018年以来,经过国内综合管廊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进入有序推进阶段。一般来讲,综合管廊设备间、通风口、逃生口、投料口、管线引出口均独立或个别组合布置,功能节点合计规模较大,造成投资增加,地下空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以解决现有综合管廊功能节点合计规模较大,浪费成本、浪费地下空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包括设备间、工作间和通风口,综合管廊包括多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的舱室之间设有防火墙,每个防火分区的舱室上方分别设有设备间和工作间,设备间和工作间之间设有防火门,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与相邻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之间通过防火门相连,该两个设备间上方共同设有通风口,工作间与舱室相通,工作间侧壁设有供线缆引出的线缆套管和供管道引出的管道套管。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间顶部设有逃生口和投料口,逃生口处设有逃生口盖板,投料口处设有投料口盖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间内设有通向逃生口的第一爬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间地板上开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位于投料口下方,下料通道处设有防火盖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舱室内设有通向下料通道的第二爬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料通道周围设有护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备间内设有风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风口处设有百叶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防火分区的舱室下方设有集水坑,集水坑上方设有井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统筹节点功能、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节约投资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利用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的设备间、通风口、逃生口、投料口、管线引出口实现各功能整合,在不增加构筑物、不影响消防的情况下满足廊内通气、逃生、投料、管线引出等要求,减少地下空间占用,节约工程投资,便于维护管理,美化城市景观。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管廊夹层空间实现其各功能目标,特别适用于用地有限的老旧城区及产业园区综合管廊建设,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16.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
17.图中:1-通风口;2-百叶窗;3-风机;4-逃生口;5-投料口;6-第一爬梯;7-第二爬梯;8-线缆套管;9-管道套管;10-防火盖板;11-护栏;12-防火门;13-防火墙;14-集水坑;15-电力线缆;16-通信线缆;17-热力管道;18-给水管道;19-线缆托臂;20-管道支架;21-管卡;22-吊攀;23-中板预留套管;24-设备间;25-工作间;26-舱室;27-逃生口盖板;28-投料口盖板;29-井盖;30-下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包括设备间24、工作间25和通风口1,通风口1高出地面,综合管廊包括多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的舱室26之间设有防火墙13,各缆线及管道穿越防火墙13处采用防火封堵,每个防火分区的舱室26上方分别设有设备间24和工作间25,设备间24和工作间25之间设有防火门12,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24与相邻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24之间通过防火门12相连,该两个设备间24上方共同设有通风口1,工作间25与舱室26相通,工作间25侧壁设有供线缆引出的线缆套管8和供管道引出的管道套管9。
20.工作间25顶部设有逃生口4和投料口5,逃生口4和投料口5与地面齐平,逃生口4处设有逃生口盖板27,投料口5处设有投料口盖板28。
21.工作间25内设有通向逃生口4的第一爬梯6。
22.工作间25地板上开设有下料通道30,下料通道30位于投料口5下方,下料通道30处设有防火盖板10。舱室26内设有通向下料通道30的第二爬梯7。下料通道30周围设有护栏11。
23.设备间24内设有风机3。
24.通风口1处设有百叶窗2。
25.各防火分区的舱室26下方(管廊竖向低点处)设有集水坑14,集水坑14上方设有井盖29。
26.综合管廊每隔200m间距设置一处本实用新型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将通风口1与逃生口4、投料口5相邻布置。通风口1横跨两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24,百叶窗2底部高出地面0.5m,避免地面水倒灌损坏设备。逃生口4和投料口5的地面口部合并设置,形成一体结构,并与地面齐平。逃生口盖板27采用自动液压密封井盖,内、外部均可开启,事故时工作人员打开防火盖板10、通过第二爬梯7、第一爬梯6、逃生口4从管廊内部到达地面。投料口盖板28采用轻质密封盖板,投料检修时,同时打开防火盖板10,物料可直接投放至舱室26。
27.防火盖板10由多个可单独活动的小板块组成,便于开启。逃生时开启第二爬梯7处的防火盖板10,投料时全部开启。
28.线缆套管8采用橡塑预埋套管,管道套管9采用防水套管,线缆套管8和管道套管9
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舱室26内,敷设在线缆托臂19上的电力线缆15和通信线缆16在满足转弯半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中板预留套管23进入工作间25,侧壁采用管卡21固定,顶部采用吊攀22固定;敷设在管道支架20上的热力管道17和给水管道18采用三通引出。各线缆及管道分别由工作间25两侧侧壁上的线缆套管8和管道套管9引出,满足两侧用户市政需求。
29.正常运行时,两座风机3防火阀开启,同时进风或同时出风,通过百叶窗2实现管廊内部空气流通更换。事故时,火灾一侧对应的风机3防火阀关闭,防止烟雾蔓延引起二次火灾,待管廊内消防设备灭火后,该风机3防火阀重新打开,进行事故工况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间(24)、工作间(25)和通风口(1),所述综合管廊包括多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的舱室(26)之间设有防火墙(13),每个防火分区的舱室(26)上方分别设有设备间(24)和工作间(25),设备间(24)和工作间(25)之间设有防火门(12),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24)与相邻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24)之间通过防火门(12)相连,该两个设备间(24)上方共同设有通风口(1),工作间(25)与舱室(26)相通,工作间(25)侧壁设有供线缆引出的线缆套管(8)和供管道引出的管道套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25)顶部设有逃生口(4)和投料口(5),逃生口(4)处设有逃生口盖板(27),投料口(5)处设有投料口盖板(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25)内设有通向逃生口(4)的第一爬梯(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25)地板上开设有下料通道(30),下料通道(30)位于投料口(5)下方,下料通道(30)处设有防火盖板(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舱室(26)内设有通向下料通道(30)的第二爬梯(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30)周围设有护栏(1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24)内设有风机(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处设有百叶窗(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防火分区的舱室(26)下方设有集水坑(14),集水坑(14)上方设有井盖(2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管线引出的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综合管廊功能节点合计规模较大,浪费成本、浪费地下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备间、工作间和通风口,综合管廊包括多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舱室上方分别设有设备间和工作间,设备间和工作间之间设有防火门,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与相邻一个防火分区的设备间之间通过防火门相连,该两个设备间上方共同设有通风口,工作间侧壁设有线缆套管和管道套管。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体化综合管廊节点的设备间、通风口、逃生口、投料口、管线引出口实现各功能整合,在不增加构筑物、不影响消防的情况下满足廊内通气、逃生、投料、管线引出等要求。出等要求。出等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秀 罗长伟 李祖鹏 崔勇 白廷洲 张扬 王倩 马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