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窗户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7:48: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地下室顶部的窗户组件。


背景技术:

2.地下室的顶部需要安装窗户,以便于地下室采光。一般地,外框安装在地面(即,地下室的顶部)上,玻璃安装在内框中,随后内框与外框相连接,从而组成窗户。在现有技术中,窗户的外框凸起于地面设置,内框设置在外框顶部并通过密封胶与外框进行连接。由此,内框与外框的连接处的密封胶设置在内框的底部,使得密封胶能够被内框挡住,从而避免密封胶受到阳光的照射和雨水的冲刷而老化,以避免雨天窗户漏水。但是,在这种设置方式中,内框需要凸起于外框设置,不美观的同时造成地面高低不平,行人容易撞到凸起的窗户并摔倒。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窗户,在防水的同时实现内框与外框平齐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而提供了一种窗户组件,包括外框组件、内框组件、第一密封机构以及第二密封机构。外框组件具有外框组件开口。内框组件设置在外框组件开口中,并且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限定第一容腔、通道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通过通道与第二容腔流体连通。第一密封机构设置在第一容腔的开口处,以阻碍液体进入第一容腔。第二密封机构设置在通道中,用于阻碍第一容腔中的液体流向第二容腔。
5.进一步地,第一容腔和通道设置在第二容腔的上方。
6.进一步地,第一容腔和通道呈角度设置。
7.进一步地,窗户组件还包括第一排出管。第一排出管与第一容腔的下部相连通,用于排出第一容腔中的液体。
8.进一步地,窗户组件还包括第二排出管。第二排出管与第二容腔相连通,用于排出第二容腔中的液体。
9.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内框组件相连接,并与外框组件相接触,第二密封件与外框组件相连接,并与内框组件相接触。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件与内框组件相连接,并与外框组件相接触,第四密封件与外框组件相连接,并与内框组件相接触。
10.进一步地,内框组件包括内框本体和内框支撑机构,内框支撑机构设置在内框本体的下部。外框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内侧壁、外侧壁和延伸壁,内侧壁设置在外侧壁的内侧,顶板设置在外侧壁的上方,并与外侧壁相连接,底板设置在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下方,并与内侧壁和外侧壁相连接,延伸壁从顶板的侧部朝向内框组件延伸形成。内框本体、顶板的侧部与延伸壁围合形成第一容腔,内框支撑机构和延伸壁之间形成通道,顶板、延伸壁、底板、内侧壁和外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容腔。
11.进一步地,内框组件能够相对于外框组件沿竖直方向运动。内框组件的底部与外
框组件之间形成内通道,窗户组件还包括内通道密封件,内通道密封件与外框组件相连接,并与内框组件相接触。
12.进一步地,内框组件包括内框本体和内框支撑机构,内框本体具有内框开口,用于容纳玻璃,内框支撑机构与内框本体相连接,并设置在内框本体的底部。
13.进一步地,窗户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窗户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内框组件的顶部与外框组件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窗户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内框组件的顶部与外框组件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且外框组件的顶部与内框组件的顶部布置在同一高度。
14.本技术的窗户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第一,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防止液体渗漏进地下室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窗户组件中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以使得从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渗漏进的液体能够容纳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中,从而避免了液体直接渗入地下室。
16.第二,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阻挡液体从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向下渗漏,并且避免容腔积累垃圾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例如,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密封件在封住第一容腔的开口以避免雨水渗漏入地下室的同时还能够将垃圾阻挡在窗户组件外,从而避免垃圾落入容腔中。
17.第三,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避免大流量雨水入侵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第二容腔的体积大于第一容腔的体积,并且第二排出管的横截面大于第一排出管的横截面。因此,即使在遭遇大流量雨水入侵并且第一容腔与第一排出管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时,第二容腔也能够积存雨水,并且经由第二排出管排出雨水。
18.第四,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快速排出烟雾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内框组件能够相对于外框组件运动,以在内框组件与外框组件之间形成烟气通路,从而快速排出地下室内的烟雾。
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的窗户组件的俯视图;
21.图2是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在关闭状态的剖面图;
22.图3是图2中的本技术的窗户组件的剖面图的部分放大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外框组件1、顶板11、底板12、外侧壁13、内侧壁14、室内顶壁15、室内侧壁16、内框组件2、内框本体21、周向部211、内框本体底部212、内框支撑机构22、玻璃3、顶壁4、第二容腔5、延伸壁55、第一容腔611、通道612、第一排出管63、第二排出管64、第一密封件71、第二密封件72、第三密封件73、第四密封件74、内通道9、内通道密封件91、驱动本体921、支撑杆922。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
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技术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等描述本技术中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27.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8.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窗户组件用于安装到地下室,其包括外框组件 1、内框组件2以及玻璃3。外框组件1限定外框组件开口,内框组件2设置在外框组件开口中。内框组件2限定内框开口,玻璃3设置在内框开口中,并与内框组件2相连接。在本技术的示例中,外框组件开口为矩形。
30.如图1至图3所示,外框组件1包括顶板11、底板12、外侧壁13、内侧壁 14和延伸壁55。顶板11和底板12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大致为环形的板。顶板11和底板12具有中空部,用于限定外框组件开口。外侧壁13也为环形的板,但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外侧壁13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更具体地,外侧壁13的顶部与顶板11相连接,连接处靠近外框组件开口,并且距离外框组件开口一段距离。外侧壁13的底部与底板12相连接,连接处靠近外框组件开口,并且距离外框组件开口一段距离。内侧壁14为环形的板,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内侧壁14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并且内侧壁14的底部与底板12 相连接。更具体地,内侧壁14的底部与底板12的连接处靠近外框组件开口设置。内侧壁14的顶部用于与内框组件2相配合。延伸壁55从顶板11的侧部沿大致水平方向朝向内框组件2延伸形成。
31.如图2所示,外框组件还包括室内顶壁15和室内侧壁16。室内顶壁15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大致为环形的板。室内侧壁16也为环形的板,但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室内侧壁16的上端与底板12连接,室内侧壁16的下端与室内顶壁15连接,使得底板12、室内顶壁15和室内侧壁16大致形成侧向开口的u字形,该u字形中用于容纳地下室的顶壁4(例如,土壤、水泥板等),从而使得外框组件1与地下室的顶壁4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等)相连接。如图2和图 3所示,内框组件2包括内框本体21和内框支撑机构22。内框本体21包括周向部211和内框本体底部212。周向部211大致为环形的板,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周向部211形成内框开口,以接收玻璃3。内框本体底部212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大致为环形的板。内框本体底部212具有内框中空部。周向部211的底部与内框本体底部212的外周相连接,以使得周向部211和内框本体底部212的竖向截面大致呈l形内框本体底部212抵靠在玻璃3的外边缘的底部,从而承载玻璃3,并且由于内框本体底部212具有内框中空部,因此不会影响阳光透过玻璃3照射到地下室中。内框支撑机构22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且大致为环形。内框支撑机构22设置在内框本体底部212的下部并与内框本体底部212相连接,从而用于支撑内框本体21和
玻璃3。
32.如图2和图3所示,当内框组件2与外框组件1安装就位时,内框组件2的顶部与外框组件1的顶部大致布置在同一高度。外框组件1与内框组件2之间限定第一容腔611、通道612和第二容腔5。具体而言,内框本体21的周向部211、顶板11的侧部以及延伸壁55围合形成第一容腔611,内框支撑机构22和延伸壁 55之间形成通道612,顶板11、延伸壁55、底板12、内侧壁14和外侧壁13围合形成第二容腔5。第一容腔611与通道612成角度设置。具体来说,第一容腔611的延伸方向大致为竖直方向,通道612的延伸方向大致为水平方向,由此第一容腔611与通道612大致呈90
°
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容腔 611与通道612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第一容腔611与通道612位于第二容腔 5的上方,并且第一容腔611通过通道612与第二容腔5流体连通。第一容腔611 大致为环形,并且围绕内框组件2的周向部211设置。第一容腔611的顶部具有开口。例如,下雨天时,雨水能够通过第一容腔611的开口流入第一容腔611中。
33.如图2和图3所示,窗户组件还包括第一排出管63和第二排出管64。第一排出管63的一端与第一容腔611的底部(例如,延伸壁55的一部分)相连通,另一端与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未示出)相连接,以用于排出积存在第一容腔611 中的液体。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出管63的一端与第一容腔611 的底部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排出管63连接在第一容腔611 的下部,以便于排水即可(例如,连接在第一容腔611的下部的侧面)。第二排出管64的一端与第二容腔5相连通,另一端与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未示出)相连接,以用于排出积存在第二容腔5中的液体,由此避免雨水流入地下室。其中,第二容腔5的体积大于第一容腔611的体积,以使得在第一容腔611中无法及时排出的液体可以积存在第二容腔5中。第二排出管64的横截面大于第一排出管 63的横截面,从而第二容腔5和第二排出管64构成紧急排水机构,以应对窗户组件所遭遇的大流量雨水入侵。
34.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尽量少地使得雨水通过第一容腔611的开口流入第一容腔611中并且使得流入的雨水尽可能保持在第一容腔611中,窗户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第一密封机构设置在第一容腔611中。第二密封机构设置在通道612中。具体来说,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其中,第一密封件71大致布置在第一容腔611的顶部。具体来说,第一密封件71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一密封件71的固定端与内框组件2的周向部211的外边缘侧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密封件71的自由端接触并抵靠外框组件1的顶板11的内边缘侧的顶部。第一密封件71大致沿水平方向设置,从而能够在受到雨水冲击时将大部分的雨水阻挡在第一容腔611的开口外。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密封件71能够阻挡大致80%的落在第一密封件71上的雨水。第二密封件72大致布置在通道612的中部。具体来说,第二密封件72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二密封件72的固定端与外框组件1的顶板11的内边缘侧的中部相连接,第二密封件72的自由端接触并抵靠内框组件2的周向部211的外边缘侧的中部。由此,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能够形成自由端的方向相反的两层密封,以使得雨水在向下渗透过第一密封件71之后,能够被第二密封件72阻挡。相似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三密封件73和第四密封件74。第三密封件73和第四密封件74分别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三密封件73的自由端接触并抵靠延伸壁55 的顶部,第三密封件73的固定端与内框组件2的内框本体底部212的底部相连接。第四密封件74位于第三密封件73的内侧,其固定端与延伸壁55的顶部相连接,第四密封件74的自由端接触并抵靠内框组件2的内
框本体底部212的底部。由于第三密封件73和第四密封件74的阻挡,当较少流量的雨水向下渗透过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后,雨水被保持在第一容腔611中而无法进入第二容腔5,并且通过第一排出管63而排出窗口组件。在流入第一容腔611中的雨水的流量增加后,雨水通过第三密封件73和第四密封件74的自由端与延伸壁55 或内框本体底部212之间的缝隙后落入第二容腔5中,并由第二排出管64排出。
35.为了自动控制排出第二容腔5中的积水,窗户组件还包括动力装置(未示出)、水位指示装置(未示出)和控制装置(未示出)。其中,动力装置和水位指示装置设置在第二容腔5中。动力装置用于为第二容腔5中容纳的雨水排出第二容腔 5提供动力。作为一个示例,动力装置为水泵。水位指示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容腔 5中雨水的水位高度。作为一个示例,水位指示装置为浮球。动力装置、水位指示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当水位指示装置检测到当前水位高度高于阈值最高水位时,水位指示装置向控制装置发出第一水位信号,响应于该第一水位信号,控制装置启动动力装置。当水位指示装置检测到当前水位高度低于阈值最低水位时,水位指示装置向控制装置发出第二水位信号,响应于该第二水位信号,控制装置关闭动力装置。
3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内框组件2以及玻璃3能够相对于外框组件1运动,从而实现地下室的排烟和通风需求。具体来说,继续参考图2和图3,内框组件 2的内框支撑机构22的底部与外框组件1的内侧壁14的顶部之间形成内通道9。内通道9能够连通第二容腔5和地下室内空间(未示出)。为了防止第二容腔5 中的水汽或者雨水进入地下室内空间,内通道9中设有内通道密封件91。内通道密封件91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内通道密封件91的固定端与内侧壁14的顶部相连接,内通道密封件91的自由端接触并抵靠内框支撑机构22的底部。
3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密封件71、第二密封件72、第三密封件73、第四密封件74和内通道密封件91可以具有不同于图中所示的形状。作为一个示例,本技术中的密封件由橡胶材料制成。此外,在本技术的示例中,第一密封件 71位于第二密封件72上方,第三密封件73位于第四密封件74外侧,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密封件71也可以位于第二密封件72下方,第三密封件 73位于第四密封件74内侧。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的第一容腔611和通道612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自由端彼此交错的密封件。
38.继续参考图2和图3,本技术的窗户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内框组件2相对于外框组件1运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本体921和支撑杆922。支撑杆 922与驱动本体921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驱动本体921伸出或缩回。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作为一个示例,驱动本体921设置在外框组件1的内侧壁14上,支撑杆922的上端与内框组件2的内框本体底部212相连接。当驱动本体921伸出时,内框组件 2被驱动本体921顶出而升高。
39.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如图2所示)和第二状态(未示出)。当窗户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外框组件1的顶部与内框组件2的顶部大致布置在同一高度。当窗户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外框组件1的顶部低于内框组件2的顶部。换句话说,当窗户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内框组件2的顶部与外框组件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窗户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内框组件2的顶部与外框组件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由此,当窗户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内框组件2与外框组件1之间形成烟气通路,地下室内空间能够与地面上的外空间相连通。作为一
个示例,当地下室着火时,窗户组件被驱动到第二状态,烟气能够由此快速排出地下室。
4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技术中的内框组件2能够相对于外框组件1运动,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框组件2也可以相对于外框组件1不运动。
41.本技术中以下雨天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的窗户组件不仅适用于下雨天,当有其他液体冲击窗户组件时,其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42.本技术的窗户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43.第一,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防止液体渗漏进地下室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窗户组件中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以使得从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渗漏进的液体能够容纳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中,从而避免了液体直接渗入地下室。
44.第二,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阻挡液体从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向下渗漏,并且避免容腔积累垃圾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外框组件与内框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例如,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密封件的设置在封住第一容腔的开口以避免雨水渗漏入地下室同时还能够将垃圾阻挡在窗户组件外,从而避免垃圾落入容腔中。
45.第三,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避免大流量雨水入侵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第二容腔的体积大于第一容腔的体积,并且第二排出管的横截面大于第一排出管的横截面。因此,即使在遭遇大流量雨水入侵并且第一容腔与第一排出管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时,第二容腔也能够积存雨水,并且经由第二排出管排出雨水。
46.第四,本技术的窗户组件具有快速排出烟雾的优点。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内框组件能够相对于外框组件运动,以在内框组件与外框组件之间形成烟气通路,从而快速排出地下室内的烟雾。
4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