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4:4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灯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专利cn213577357u公开了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其方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灯光位置和亮度,而且调节方式方便快捷,但其不足之处在于:1、灯板采用接电插头结构,通过插电接头实现灯板与外部电源插接供电,由于灯板是可以活动调节位置的,要保证在更改不同位置时都能与外部接线的连接势必需要预留足够的外接线路盈余量,这就给线路的隐藏式铺设设计带来困难,若采用外置式则极为影响美观性;2、其通过在灯板上设置锁止机构来实现灯板的活动限制效果,需要在灯板上设置滑槽、拉杆、拉手及弹簧结构,拉手结构位于灯板表面影响整体美观性,同时过多零部件的设置不利于装置的生产和实施,鉴于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包括灯板、上檐板、下檐板和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一侧集成有灯座,并且灯座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所述上檐板为l型结构,并且上檐板的底部开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的内部设置有l型金属板,并且灯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檐板相配合的l型口,所述下檐板为t型结构,并且灯板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檐板相配合的t型口,所述灯板的顶部且位于l型口的内侧设置有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与光源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触接导电片。
6.优选的,所述灯板的表面设置有与灯座相适配的通孔,并且灯座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光源电路板与灯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l型口内侧至t型口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檐板与下檐板内侧之间的距离,并且l型口外侧至t型口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上檐板顶部至下檐板顶部之间的距离。
8.优选的,所述l型口至t型口的最小距离小于上檐板至下檐板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t型口内设置有阻尼垫。
9.优选的,所述l型金属板的底部位于l型槽槽口以上,所述触接导电片嵌设于灯板的内部。
10.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通过在上檐板内设置l型金属板与设置在灯板顶部的弹性簧片相配合实现电路导通,可在灯板安装后实现任意位置变动的电路导通连接,隐藏式导通线路设计,灯板表面无任何多余结构,更加简洁、美观,安装连接后无需考虑线路问题,有效提升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美观性,同时利用弹性簧片导通电路的同时提供弹性挤压力,使灯板底部的阻尼垫与
下檐板之间保持阻尼压紧以实现限位,进一步精简结构,使装置的生产与实施更加方便和高效,光源电路板与灯板模块化可分离式设计,更加便于模块置换,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板顶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簧片结构的侧视图。
17.图中:1、灯板;2、上檐板;3、下檐板;4、光源电路板;5、灯座;6、光源;7、l型槽;8、l型金属板;9、l型口;10、t型口;11、弹性簧片;12、触接导电片;13、电路板安装槽;14、阻尼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参照图1-4,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包括灯板1、上檐板2、下檐板3和光源电路板4,光源电路板4的一侧集成有灯座5,并且灯座5的一侧设置有光源6,上檐板2为l型结构,并且上檐板2的底部开设有l型槽7,l型槽7的内部设置有l型金属板8,并且灯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檐板2相配合的l型口9,下檐板3为t型结构,并且灯板1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檐板3相配合的t型口10,灯板1的顶部且位于l型口9的内侧设置有弹性簧片11,弹性簧片11与光源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触接导电片12。
20.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1.将灯板1第公布的l型口9对准上檐板2、灯板1底部的t型口10对准下檐板3衔接,衔接后弹性簧片11与上檐板2内的l型金属板8触接抵紧,外部电路通过l型金属板8、弹性簧片11及触接导电片12与光源电路板4导通,灯板1移动至任意位置时都能保证弹性簧片11与l型金属板8之间的触接导通,不用考虑拆解导线问题,且实现隐藏式布线,保证外墙美观性,同时衔接后,在弹性簧片11的弹性挤压作用下,使灯板1底部的阻尼垫14压紧下檐板3,实现对灯板1滑移的阻尼限定,需要移动灯板1时将灯板1结构整体稍微向上提起使阻尼垫14与下檐板3分离即可。
22.进一步的,灯板1的表面设置有与灯座5相适配的通孔,并且灯座5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13,光源电路板4与灯板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光源电路板4与灯板1模块化可分离式设计,更加便于模块置换。
23.进一步的,l型口9内侧至t型口10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檐板2与下檐板3内侧之间的距离,并且l型口9外侧至t型口10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上檐板2顶部至下檐板3顶部之
间的距离。
24.进一步的,l型口9至t型口10的最小距离小于上檐板2至下檐板3之间的最小距离,t型口10内设置有阻尼垫14,阻尼垫14与下檐板2接触挤压后增强滑动阻力,提供阻尼限位,需要移动调节灯板1位置时,将灯板1结构稍微用力整体向上提起,使弹性簧片11受压收缩,阻尼垫14与下檐板3分离,即可轻松移动灯板1。
25.进一步的,l型金属板8的底部位于l型槽7槽口以上,触接导电片12嵌设于灯板1的内部,触接导电片12的顶部与弹性簧片11相焊接,触接导电片12的底部与光源电路板4之间触接导通,l型金属板8底部位于l型槽7槽口以上,可有效避免手部误触碰l型金属板12。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包括灯板(1)、上檐板(2)、下檐板(3)和光源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电路板(4)的一侧集成有灯座(5),并且灯座(5)的一侧设置有光源(6),所述上檐板(2)为l型结构,并且上檐板(2)的底部开设有l型槽(7),所述l型槽(7)的内部设置有l型金属板(8),并且灯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檐板(2)相配合的l型口(9),所述下檐板(3)为t型结构,并且灯板(1)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檐板(3)相配合的t型口(10),所述灯板(1)的顶部且位于l型口(9)的内侧设置有弹性簧片(11),所述弹性簧片(11)与光源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触接导电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的表面设置有与灯座(5)相适配的通孔,并且灯座(5)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13),所述光源电路板(4)与灯板(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口(9)内侧至t型口(10)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檐板(2)与下檐板(3)内侧之间的距离,并且l型口(9)外侧至t型口(10)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上檐板(2)顶部至下檐板(3)顶部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口(9)至t型口(10)的最小距离小于上檐板(2)至下檐板(3)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t型口(10)内设置有阻尼垫(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金属板(8)的底部位于l型槽(7)槽口以上,所述触接导电片(12)嵌设于灯板(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灯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灯光布置结构,包括灯板、上檐板、下檐板和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一侧集成有灯座,并且灯座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所述上檐板为L型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檐板内设置L型金属板与设置在灯板顶部的弹性簧片相配合实现电路导通,可在灯板安装后实现任意位置变动的电路导通连接,隐藏式导通线路设计,灯板表面无任何多余结构,更加简洁、美观,安装连接后无需考虑线路问题,有效提升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美观性,同时利用弹性簧片导通电路的同时提供弹性挤压力,使灯板底部的阻尼垫与下檐板之间保持阻尼压紧以实现限位,进一步精简结构,便于生产和实施。便于生产和实施。便于生产和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林鑫 李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新皓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30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