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零售柜及其智能售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8:27: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零售柜及应用该智能零售柜的智能售卖系统,属于零售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零售柜作为一种无人售货的新零售方式越来越被市场普及。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零售柜在售货时,货物都是从储物格中推出后,直接掉落在下方的取物仓内,然后由购物者伸手进去取货,从而完成购物。
3.但是,现有的这类零售柜不但存在着货物掉落时由于高度较高容易摔坏货品的弊端,而且对于即将推广的新型机器人购物方式,这类零售柜也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零售柜及应用该智能零售柜的智能售卖系统,即能优于现有的零售柜进行常规售货,又能适用于新型机器人购物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零售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至少一个取货口,所述柜体内设有货架,所述货架与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间隔,还包括货斗和机械臂装置,所述货斗安装于所述机械臂装置上,且所述货斗和所述机械臂装置均设于所述间隔处,所述机械臂装置可带动所述货斗从所述货架取货并送至所述取货口处。
6.进一步地,所述货斗包括货斗箱体和柔性盖板,所述货斗箱体内设有货仓,所述货仓在所述货斗箱体的上侧开设有进物口及在所述货斗箱体的前侧开设有出物口,所述柔性盖板连接于所述货斗箱体上并可沿所述货斗箱体往返移动至封盖所述进物口或所述出物口。
7.进一步地,所述货斗还包括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设于所述货仓底部且朝向所述出物口一侧倾斜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取货口的一侧铰接有取货门,所述取货门可沿铰接处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取货口。
9.进一步地,所述取货门铰接于所述取货口的下侧,且所述取货门朝所述柜体外侧的方向翻转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取货口一侧的所述柜体上设有机器人对接模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装置包括z轴驱动模组和x轴驱动模组,所述z轴驱动模组带动所述货斗上下移动,所述x轴驱动模组带动所述货斗左右移动。
1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智能售卖系统,包括智能零售柜和配送机器人,所述配送机器人从所述智能零售柜进行自助取货后进行配送,所述智能零售柜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智能零售柜。
13.进一步地,所述取货口一侧的所述柜体上设有机器人对接模块,所述配送机器人通过所述机器人对接模块找准所述取货口。
14.进一步地,所述取货口的下侧铰接有取货门,所述取货门朝所述柜体外侧的方向翻转时,所述取货门搭接到所述配送机器人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零售柜,在柜体前侧的间隔内设有货斗和机械臂装置,利用机械臂装置带动货斗移动进行接货和出货,相对于现有市场上的零售柜避免了货物从过高处掉落摔坏的情况发生,因此优于现有的零售柜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优点。更主要的是,该智能零售柜又能适用于新型机器人购物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零售柜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零售柜的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的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接货时的局部立体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的柔性盖板移动方式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到达取货口处出货时的局部立体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的侧面透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货斗上的多组检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零售柜与配送机器人对接取货时的示意图。
26.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27.1、柜体;
28.2、货架;
29.3、货斗;
30.10、配送机器人;
31.11、透明玻璃窗口;
32.12、取货口;
33.13、机器人对接模块;
34.14、z轴驱动模组;
35.15、x轴驱动模组;
36.31、货斗箱体;
37.32、柔性盖板;
38.33、传送皮带;
39.34、货仓;
40.35、进物口;
41.36、出物口;
42.121、取货门;
43.371、第一对射传感器;
44.372、第二对射传感器;
45.373、第三对射传感器;
46.374、漫反射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48.实施例
49.请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零售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前侧设有透明玻璃窗口11、显示屏和至少一个取货口12,所述柜体1内设有货架2,所述货架2与所述柜体1的前侧设有间隔。货架2用于摆放待售的货品,透过透明玻璃窗口11可以看到摆放在货架2上的货品,取货口12用于售货时货品取出。还包括货斗3和机械臂装置,所述货斗3安装于所述机械臂装置上,且所述货斗3和所述机械臂装置均设于所述间隔处,所述机械臂装置可带动所述货斗3从所述货架2取货并送至所述取货口12处。所述取货口12一侧的所述柜体1上设有机器人对接模块13,所述机器人对接模块13用于与配送机器人10通信。
50.通过在柜体1前侧的间隔内设有货斗3和机械臂装置,利用机械臂装置带动货斗3移动进行接货和出货,相对于现有市场上的零售柜避免了货物从过高处掉落摔坏的情况发生,因此优于现有的零售柜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优点。
5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零售柜即适用于现有的人机购物方式,即采购人员面对智能零售柜直接购物;也适用于新型机器人购物方式,即购物人员通过网上下单,然后网络系统派出采购机器人去到智能零售柜处取货并进行配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零售柜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52.请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机械臂装置包括z轴驱动模组14和x轴驱动模组15,所述z轴驱动模组14带动所述货斗3上下移动,所述x轴驱动模组15带动所述货斗3左右移动。具体的,所述x轴驱动模组15水平设于所述柜体1底部,所述z轴驱动模组14竖直设于所述x轴驱动模组15上侧,所述货斗3固定设于所述z轴驱动模组14一侧。所述x轴驱动模组15可驱动带动所述z轴驱动模组14与所述货斗3一起左右移动,所述z轴驱动模组14可驱动所述货斗3上下移动。
53.请参照附图3所示,所述货斗3包括货斗箱体31、传送皮带33、柔性盖板32以及多组检测传感器。所述货斗箱体31内设有货仓34,所述货仓34在所述货斗箱体31的上侧开设有进物口35及在所述货斗箱体31的前侧开设有出物口36,所述柔性盖板32连接于所述货斗箱体31上并可沿所述货斗箱体31往返移动至封盖所述进物口35或所述出物口36。
54.请参照附图4、5、6所示,接货时,所述柔性盖板32移动至封盖所述出物口36的位置,此时位于上侧的所述进物口35打开,货架2上的商品落至货仓34中,利用柔性盖板32挡柱商品以防止商品滚到传送皮带33边沿,影响机械臂装置的运动。接货结束后,所述柔性盖板32往会移动至封盖所述进物口35,此时位于前侧的所述出物口36打开。出货时,机械臂装置将所述货斗3移动至对准所述取货口12处,此时柔性盖板32可挡住进物口35上方的柜体1内部空间,防止人从外部拿到其他商品。
55.请参照附图7所示,所述传送皮带33设于所述货仓34底部且朝向所述出物口36一
侧倾斜设置。传送皮带33用来支撑掉落在货斗3的商品,并通过转动传送皮带33将商品从出物口36传输出去。通过将传送皮带33倾斜设置,以保证圆形商品在传输时不会原地一直转动导致商品无法传输。另外,所述传送皮带33可以是平皮带或带齿的皮带,且平皮带与带齿的皮带相比,平皮带具有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56.请参照附图8所示,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一对射传感器371、第二对射传感器372、第三对射传感器372和漫反射传感器374。所述第一对射传感器371设于所述货斗箱体31上靠近所述进物口35后侧的位置,用于检测柔性盖板32是否盖住进物口35;所述第二对射传感器372设于所述货斗箱体31上靠近所述出物口36上侧的位置,用于检测柔性盖板32是否盖住出物口36;所述第三对射传感器372设于所述货斗箱体31上靠近所述出物口36下侧的位置,用于检测出物口36是否有遮挡;所述漫反射传感器374设于所述货仓34内壁,用于检测传送皮带33上是否有物品,并检测人手是否远离货斗3。根据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的各种检测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如移动柔性盖板32、启动传送皮带33等。
57.请参照附图9所示,所述取货口12的一侧铰接有取货门121,所述取货门121可沿铰接处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取货口12。进一步地,所述取货门121铰接于所述取货口12的下侧,且所述取货门121朝所述柜体1外侧的方向翻转设置。所述取货门121开门时,用于放行商品;关门时,用于隔绝柜体1内外空间,保证设备安全,且具有隔热、密封的作用;另外,若在新型机器人购物方式下,取货门121可作为桥梁倾斜地搭架在取货口12与机器人之间,供商品通过并滑至机器人盒子内。
5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售卖系统,包括智能零售柜和配送机器人10,所述配送机器人10从所述智能零售柜进行自助取货后进行配送,所述智能零售柜采用如上所述的智能零售柜。所述取货口12一侧的所述柜体1上设有机器人对接模块13,所述配送机器人10通过所述机器人对接模块13找准所述取货口12。所述取货口12的下侧铰接有取货门121,所述取货门121朝所述柜体1外侧的方向翻转时,所述取货门121搭接到所述配送机器人10上。
59.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