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及其水杯调温装置和水杯

2022-05-26 12:4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及其水杯调温装置和水杯。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身体的营养和健康也日趋被现代人重视与追求。人体的半以上都是水,所以饮水问题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水温和水质则是健康饮水的关键。在家时,水温和水质尚能保证,但平常工作或户外运动时则很连满足。现如今,市场上面多数商家对水杯的制作,都只一味追求美观,实用方面却毫无新意。生产出来的大多数的水杯无法调节温度,水杯中水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无法做到对水温的智能调控。
3.专利文件cn1843258a公开了电控水杯,为实现在杯子内实现发热、降温和制冷的功能,其温控水杯采用不锈金属内胆、高频线圈做加热结构和微型鼓风机与半导体制冷结合的制冷结构。从而使杯子也具备发热、降温和制冷的功能。但是其加热结构和制冷结构均设置在杯体中,不可避免的容易造成其制作难度加大,而且携带不方便。专利文件cn105691270a公开了一种调温式车载水杯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温式车载水杯架,水杯架包括杯架本体,杯架本体内具有可容纳水杯的容置空间,杯架本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组件,温度调节组件可对容置空间内的水杯进行加热或制冷,以调节水杯中的水温。但是其仅仅能够在车载中使用,不能灵活的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及其水杯调温装置和水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将调温底座壳体在水杯壳体上的安装和拆卸,以方便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调温与否,使用时进行安装,未使用时拆卸下来方便携带,保证了对水杯内胆中水调温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包括调温底座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调温底座壳体内的调温组件和换热板,所述调温底座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可拆卸连接在水杯壳体上,所述换热板一面与所述调温组件接触,另一面贴附在水杯内胆上。
6.优选的,所述换热板呈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包覆在所述水杯内胆的底壁上。
7.还提供一种水杯调温装置,包括两所述水杯调温底座,两所述水杯调温底座的所述调温底座壳体同轴连接,其中一所述调温底座壳体内的所述调温组件为加热组件,另一所述调温底座壳体内的所述调温组件为制冷组件,两所述调温底座壳体的所述开口处均能够连接在所述水杯外壳上。
8.优选的,还包括两并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两所述调温底座壳体均转动连接在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调温底座壳体的转动轴心与所述连接杆相垂直,且两所述调温底座
壳体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9.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内置有电阻丝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盘绕在所述换热板远离所述水杯内胆的一侧,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用于过热保护的保险丝。
10.优选的,所述电阻丝电连接有降压转换器,所述降压转换器为电流模式的功率开关控制器,所述功率开关控制器用于将外接的直流电转为适配电阻丝加热的交流电。
11.优选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能够通电制冷且用于对所述换热板导冷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部贴附在所述换热板远离所述水杯内胆的一侧。
12.优选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的风扇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部上,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散热器设置,并对所述散热器吹风散热,所述调温底座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将风扇导流的热空气排出的透气孔。
13.还提供一种水杯,包括所述水杯调温装置、水杯内胆及套设在所述水杯内胆外周侧的水杯壳体,所述水杯壳体的底部设有开放部,所述水杯调温装置中两所述调温底座壳体的所述开口处均能够连接在所述开放部处,两所述调温底座壳体的所述换热板均可穿过所述开放部贴附在所述水杯内胆上。
14.优选的,还包括水杯杯盖,所述水杯杯盖内设有能够与所述水杯内胆相接触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连接有用于检测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水杯杯盖外壁上的温度显示器。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第一,通过设置调温底座壳体,将其可拆卸连接在水杯壳体上,以能够将位于调温底座壳体上的换热板与水杯内胆相接触,进而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进行调温,也就是说灵活的对调温底座壳体在水杯壳体上的安装和拆卸,以方便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调温与否,使用时进行安装,未使用时拆卸下来方便携带,保证了对水杯内胆中水调温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17.第二,换热板呈碗状结构,碗状结构包覆在水杯内胆的底壁上,通过设置碗状结构,增加换热板与水杯内胆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水杯内胆中水的换热效率。
18.第三,两水杯调温底座的调温底座壳体同轴连接,其中一调温底座壳体内的调温组件为加热组件,另一调温底座壳体内的调温组件为制冷组件,两调温底座壳体的开口处均能够连接在水杯外壳上,也就是说将两个水杯调温底座设置成一个机构,通过转换不同的开口与水杯外壳的连接,以方便对水杯内胆的加热或者制冷,而且两调温底座壳体同轴连接,进而能够方便对整个装置的携带。
19.第四,还包括两并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两调温底座壳体均转动连接在两连接杆之间,调温底座壳体的转动轴心与连接杆相垂直,且两调温底座壳体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具体的在需要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进行调温时,将其中一相应的调温底座壳体转动,使其与另一调温底座壳体不再同轴对应,那么在使用时,调温底座壳体的开口处可以连接在水杯壳体上,另一端可以用于竖直支撑整个水杯,避免了水杯倒置或者放置不方便等,便于携带,两调温底座壳体工作时互不影响。
20.第五,制冷组件包括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的风扇和散热器,散热器连接在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部上,风扇朝向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并对半导体制冷器吹风散热,调温底座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将风扇导流的热空气排出的透气孔,避免制冷组件过热对其半导体制冷片等造成损伤,以保证整个制冷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组件的水杯调温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杯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制冷组件的水杯调温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水杯调温底座连接水杯壳体时的状态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个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调温底座壳体、2-换热板、3-加热管、4-水杯壳体、5-开放部、6-水杯杯盖、7-盖顶板、8-晶码体、9-液晶盖、10-风扇、11-散热器、12-半导体制冷片、1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及其水杯调温装置和水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将调温底座壳体在水杯壳体上的安装和拆卸,以方便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调温与否,使用时进行安装,未使用时拆卸下来方便携带,保证了对水杯内胆中水调温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包括调温底座壳体1以及设置在调温底座壳体1内的调温组件和换热板2,优选的换热板2采用换热效率较高的铝合金板等材料制作而成,调温底座壳体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可拆卸连接在水杯壳体4上,换热板2一面与调温组件接触,另一面贴附在水杯内胆上,通过设置调温底座壳体1,将其可拆卸连接在水杯壳体4上,以能够将位于调温底座壳体1上的换热板2与水杯内胆相接触,进而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进行调温,也就是说灵活的对调温底座壳体1在水杯壳体4上的安装和拆卸,以方便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调温与否,使用时进行安装,未使用时拆卸下来方便携带,保证了对水杯内胆中水调温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优选的调温底座壳体1内侧可设置供制热或制冷的电源,可以为更换设置的干电池等,还可以为可充电电池等,优选设置可充电电池时,其外壁上设有可充电接口。
33.优选的,换热板2呈碗状结构,碗状结构包覆在水杯内胆的底壁上,通过设置碗状结构,增加换热板2与水杯内胆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水杯内胆中水的换热效率。
34.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水杯调温装置,包括两水杯调温底座,两水杯调温底座的调温底座壳体1同轴连接,以方便携带,其中一调温底座壳体1内的调温组件为加热组件,另一
调温底座壳体1内的调温组件为制冷组件,由于调温底座壳体1均是可拆卸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选择使用,当需要使用哪种调温底座壳体1时直接更换使用便可,因此能够同时具有加热和降温功能;两调温底座壳体1的开口处均能够连接在水杯外壳上,也就是说将两个水杯调温底座设置成一个机构,通过转换不同的开口与水杯外壳的连接,以方便对水杯内胆的加热或者制冷,而且两调温底座壳体1同轴连接,进而能够方便对整个装置的携带。其中,加热组件和制冷组件所需接入电压小,只用像充电宝便能启动。不同于市场上需要家用电压才行。
35.其中,还包括两并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13,两调温底座壳体1均转动连接在两连接杆13之间,调温底座壳体1的转动轴心与连接杆13相垂直,且两调温底座壳体1分别位于连接杆13的两端,具体的在需要对水杯内胆中的水进行调温时,将其中一相应的调温底座壳体1转动,使其与另一调温底座壳体1不再同轴对应,那么在使用时,调温底座壳体1的开口处可以连接在水杯壳体4上,另一端可以用于竖直支撑整个水杯,避免了水杯倒置或者放置不方便等,便于携带,两调温底座壳体1工作时互不影响。
36.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内置有电阻丝的加热管3,加热管3盘绕在换热板2远离水杯内胆的一侧,具体的可焊接在一起,电阻丝通电后会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效应将热量传递到换热板2上,由于换热板2与水杯内胆能够良好的面接触,进而通过将热量传递给水杯内胆从而对水杯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电阻丝连接有用于过热保护的保险丝。优选的保险丝采用陶瓷熔断器,作为温度保险丝,用于过热保护,切断电源。
37.进一步的,电阻丝电连接有降压转换器,降压转换器为电流模式的功率开关控制器,功率开关控制器用于将外接的直流电转为适配电阻丝加热的交流电,优选的功率开关控制器为集成pwm以及pfm混合控制电路,可以在没有变压器的情况下将直流电转为一定大小的交流电。
38.进一步的,制冷组件包括能够通电制冷且用于对换热板2导冷的半导体制冷片12,半导体制冷片12的制冷部贴附在换热板2远离水杯内胆的一侧,半导体制冷片12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所以当通电之后使得半导体材料的制冷部开始制冷,在通过换热板2将低温传导至水杯内胆对其进行降温。
39.进一步的,制冷组件包括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12散热的风扇10和散热器11,散热器11连接在半导体制冷片12的放热部上,风扇10朝向散热器11设置,并对散热器11吹风散热,风扇10以及散热器11的作用主要是为半导体制冷片12的放热部散热,通常半导体制冷片12制冷部和放热部的温差可以达到40~65度之间,通过风扇10以及散热器11形成主动散热的方式来降低放热部温度,制冷部温度也会相应的下降,从而达到更低的温度。调温底座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将风扇10导流的热空气排出的透气孔,散热器11和风扇10会将半导体制冷片1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透气孔排出,避免制冷组件过热对其半导体制冷片12等造成损伤,以保证整个制冷组件的使用寿命。
40.其中,还提供一种水杯,包括水杯调温装置、水杯内胆及套设在水杯内胆外周侧的水杯壳体4,水杯内胆均由食品级304不锈钢制作。水杯壳体4利用食用级pp塑料注塑而成,并包覆在水杯内胆的外周围,有效的保证了使用人员不会被烫伤,水杯壳体4的底部设有开放部5,水杯内胆可以通过开放部5露出水杯壳体4的外侧,还可以开放部5为通道结构,水杯
内胆位于通道内侧,且能够与外界相连通,水杯调温装置中两调温底座壳体1的开口处均能够连接在开放部5处,可以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等,两调温底座壳体1的换热板2均可穿过开放部5贴附在水杯内胆上。
41.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杯杯盖6,水杯杯盖6内设有能够与水杯内胆相接触的导热件,水杯杯盖6远离水杯壳体4的一侧设有盖顶板7,以将水杯杯盖6封住,导热件可以采用钢材等传热效率高的材料制作,导热件连接有用于检测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设置在水杯杯盖6外壁上的温度显示器,优选温度显示器为数码管显示屏,数码管显示屏为晶码体8和液晶盖9,盖顶板7成透明状结构。优选的水杯杯盖6内还设有微型单片机和接触式电容等,其中单片机等装置采用隔热层隔热,接触式电容用来激活温度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杯盖内导热件当前温度并反馈至电子板,在由数码管显示屏显示出当前水杯中的水温。其可内置干电池等,或者可设置充电电池等对微型单片机等供电,优选设置可充电电池,水杯杯盖6的外侧设置充电接口。
42.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4.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