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2:1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实验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


背景技术:

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实验,检测容器的密封效果和承压情况,现有的检测设备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将压力检测器放入至压力容器中,再将气体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压力不断升高,同时通过压力检测器对压力容器的密封效果和承压情况进行检测,工作人员较难直观的对压力容器的密封效果进行观察,导致实验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两组夹具夹住压力容器,将快速连接头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打开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通过连接软管将降温管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内的水中,工作人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和安全性的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包括水箱、多组支架、支撑平台、多组支撑柱、顶板、两组液压缸、两组夹具、空气压缩机、降温管、连接软管和快速连接头,水箱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水箱的底端设置有排水阀,多组支架的顶端均与水箱的底端相连接,支撑平台的底端与水箱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的底端均与支撑平台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液压缸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夹具分别安装于两组液压缸的底端,空气压缩机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空气压缩机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空气压缩机的右端设置有排气口,降温管的左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接,连接软管的顶端与降温管的底端相连接,并且降温管固定安装于顶板的顶端,快速连接头的顶端与连接软管的底端相连接;将清水倒入至水箱的内部,通过两组夹具夹住压力容器,并将快速连接头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之后通过两组液压缸伸展,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同时打开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空气排入至降温管的内部,使降温管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之后通过连接软管将降温管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内的水中,工作人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并且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和安全性。
5.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两组旋转把手、两组丝杠和两组限位板,固定板的顶端与液压缸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板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旋转把手的底端分别与两组丝杠的顶端相连接,两组丝杠的底端均穿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与两组限位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丝杠均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螺纹连接;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两组旋转把手、两组丝杠和两组限位板,固定板的顶端与液压缸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板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旋转把手的底端分别与两组丝杠的顶端相连接,两组丝杠的底端均穿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与两组限位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丝杠均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螺纹连接。
6.优选的,还包括气缸、弹簧、震动电机和橡胶板,气缸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震动电机的顶端通过弹簧与气缸的底端相连接,橡胶板的顶端与震动电机的底端相连接;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后,通过气缸伸展,使橡胶板的底端贴至压力容器的顶端,通过打开震动电机,使压力容器震动,将压力容器表面附着的气泡震散,方便工作人员对压力容器的漏气处进行观察,之后实验完成后,压力容器上升至水箱的上方,再将橡胶板的底端贴至压力容器的顶端,通过打开震动电机,使压力容器震动,将压力容器表面的水滴震落,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7.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架、传感器和显示屏,传感器的顶端通过连接架安装于快速连接头的底端,显示屏的后端与支撑平台的前端相连接;快速连接头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连接时,将传感器伸入至压力容器的内部,使传感器对压力容器中的气压变化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屏对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8.优选的,还包括循环泵、过滤箱、多组滤网、排水管和吸水管,循环泵和过滤箱的左端均与水箱的右端相连接,并且过滤箱的前端设置有吸水口,吸水管的一端与过滤箱的吸水口相连接,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前端左部相连接,循环泵的底端与过滤箱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的底端设置有吸入口,循环泵的顶端设置有排出口,多组滤网的侧端均与过滤箱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排水管的底端与循环泵的排出口相连接,排水管的左端与水箱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水管和吸水管均与水箱的内部相通;打开循环泵,将水箱内的水吸入至过滤箱的内部,通过多组滤网对过滤箱内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之后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回至水箱的内部,减少水箱内水中的杂质,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9.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轴,驱动电机的侧端通过支撑板与水箱的底端相连接,搅拌轴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搅拌轴的顶端由水箱的底端伸入至水箱的内部;通过打开驱动电机,使搅拌轴转动,对水箱内的底部进行搅动,使沉淀至水箱内底部的杂质浮起,方便吸水管将杂质吸入至过滤箱的内部,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0.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照明灯,多组照明灯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通过打开多组照明灯,照亮水箱的内部,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的内部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清水倒入至水箱的内部,通过两组夹具夹住压力容器,并将快速连接头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之后通过两组液压缸伸展,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同时打开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空气排入至降温管的内部,使降温管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之后通过连接软管将降温管内的压缩空气排
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内的水中,工作人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并且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1、水箱;2、支架;3、支撑平台;4、支撑柱;5、顶板;6、液压缸;7、夹具;8、空气压缩机;9、降温管;10、连接软管;11、快速连接头;12、固定板;13、第一夹板;14、第二夹板; 15、旋转把手;16、丝杠;17、限位板;18、气缸;19、弹簧;20、震动电机;21、橡胶板;22、连接架;23、传感器;24、显示屏;25、循环泵;26、过滤箱;27、滤网;28、排水管;29、吸水管;30、驱动电机;31、搅拌轴;32、照明灯;33、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9.实施例1
20.多组支架2的顶端均与水箱1的底端相连接,支撑平台3的底端与水箱1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4的底端均与支撑平台3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4的顶端均与顶板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液压缸6的顶端均与顶板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夹具7分别安装于两组液压缸6的底端,空气压缩机8的底端与顶板5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空气压缩机8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空气压缩机8的右端设置有排气口,降温管9的左端与空气压缩机8的排气口相连接,连接软管10的顶端与降温管9的底端相连接,并且降温管9固定安装于顶板5的顶端,快速连接头11的顶端与连接软管10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夹具7包括固定板12、第一夹板 13、第二夹板14、两组旋转把手15、两组丝杠16和两组限位板17,固定板12的顶端与液压缸6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板13的顶端与固定板12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旋转把手15的底端分别与两组丝杠16的顶端相连接,两组丝杠16的底端均穿过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4分别与两组限位板17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丝杠16均与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4螺纹连接,气缸18的顶端与顶板5的底端相连接,震动电机20的顶端通过弹簧19与气缸18的底端相连接,橡胶板21的顶端与震动电机 20的底端相连接;将清水倒入至水箱1的内部,将压力容器的侧端伸入至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4中间,通过转动两组旋转把手15,经两组丝杠16传动,使第二夹板14向上移动,对压力容器进行挤压,使第一夹板13和第二夹板14配合对压力容器进行固定,并将快速连接头11 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之后通过两组液压缸6伸展,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通过气缸18伸展,使橡胶板21的底端贴至压力容器的顶端,通过打开震动电机
20,使压力容器震动,将压力容器表面附着的气泡震散,同时打开空气压缩机8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空气排入至降温管9的内部,使降温管9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之后通过连接软管10将降温管9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1内的水中,工作人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并且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1 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然后,实验完成后,压力容器上升至水箱1的上方,再将橡胶板21的底端贴至压力容器的顶端,通过打开震动电机20,使压力容器震动,将压力容器表面的水滴震落,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和安全性。
21.实施例2
22.多组支架2的顶端均与水箱1的底端相连接,支撑平台3的底端与水箱1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4的底端均与支撑平台3的顶端相连接,多组支撑柱4的顶端均与顶板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液压缸6的顶端均与顶板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夹具7分别安装于两组液压缸6的底端,空气压缩机8的底端与顶板5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空气压缩机8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空气压缩机8的右端设置有排气口,降温管9的左端与空气压缩机8的排气口相连接,连接软管10的顶端与降温管9的底端相连接,并且降温管9固定安装于顶板5的顶端,快速连接头11的顶端与连接软管10的底端相连接,循环泵25和过滤箱26的左端均与水箱 1的右端相连接,并且过滤箱26的前端设置有吸水口,吸水管29的一端与过滤箱26的吸水口相连接,吸水管29的另一端与水箱1的前端左部相连接,循环泵25的底端与过滤箱26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25 的底端设置有吸入口,循环泵25的顶端设置有排出口,多组滤网27 的侧端均与过滤箱26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排水管28的底端与循环泵25 的排出口相连接,排水管28的左端与水箱1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水管28和吸水管29均与水箱1的内部相通,驱动电机30的侧端通过支撑板与水箱1的底端相连接,搅拌轴31的底端与驱动电机30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搅拌轴31的顶端由水箱1的底端伸入至水箱1的内部;将清水倒入至水箱1的内部,通过两组夹具7夹住压力容器,并将快速连接头 11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之后通过两组液压缸6伸展,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同时打开空气压缩机8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空气排入至降温管9的内部,使降温管9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之后通过连接软管10将降温管9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1内的水中,工作人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并且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1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然后通过打开驱动电机30,使搅拌轴31转动,对水箱1内的底部进行搅动,使沉淀至水箱1内底部的杂质浮起,打开循环泵25,将水箱1内的水吸入至过滤箱26的内部,通过多组滤网27对过滤箱26内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之后通过排水管28 将水排回至水箱1的内部,减少水箱1内水中的杂质,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和安全性。
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清水倒入至水箱1的内部,通过两组夹具7夹住压力容器,并将快速连接头11安装于压力容器的进入口上,之后通过两组液压缸6伸展,将压力容器下压入水中,同时打开空气压缩机8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将压缩空气排入至降温管9的内部,使降温管9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之后通过连接软管10将降温管9内的压缩空气排入至压力容器中,使压力容器中的气压不断升高,在压力容器出现泄漏时,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进入至水箱1内的水中,工作人
员可直观的看到压力容器的漏气处和漏气情况,并且在压力容器由于内部气压过大出现爆炸时,通过水箱1内的水,对爆炸碎片进行阻挡,然后通过打开驱动电机30,使搅拌轴31转动,对水箱1内的底部进行搅动,使沉淀至水箱1内底部的杂质浮起,之后打开循环泵25,将水箱1内的水吸入至过滤箱26的内部,通过多组滤网27对过滤箱26内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之后通过排水管28将水排回至水箱1的内部,减少水箱1内水中的杂质即可。
24.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在水下对压力容器的密封效果和承压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在压力容器进入水中后,将压力容器表面的气泡震散,之后对水箱1内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杂质。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压力容器密封实验工装的两组液压缸6、空气压缩机8、气缸18、震动电机20、循环泵25和驱动电机30 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26.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