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过床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1:3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过床担架车
技术背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床担架车。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担架车一般包括床板、护栏、车架组成,车架可升降,车架底部设置有脚轮,但是该种担架车结构存在病人换床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病号身体不方便移动的情况下,在将病人由担架车搬抬到病床上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亟需一种操作方便、可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的过床担架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过床担架车,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实现病人平移方式换床,解决传统担架车抬移困难问题,可有效减轻病人换床过程中所受痛苦。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过床担架车,它包括车架、床板、手轮操作机构,所述的床板设置在车架上方,床板包括框架ⅰ,框架ⅰ内均布排列设置有滚动管,滚动管方向与床板长度方向一致,每一排滚动管构成一个滚动管组,滚动管组外套设有传送带,传送带面构成床板的上支撑面,滚动管为传送带的支撑部件,病人的身体由传送带面支撑,方便床板上的病人在床板宽度方向横移,不会造成硬性挫伤;床板下端通过直线滑移机构与车架连接,床板可水平横移,所述的手轮操作机构设置在车架上部,其包括手轮、转轴ⅰ,转轴ⅰ与滚动管平行,转轴ⅰ通过轴承与车架连接,可旋转,转轴ⅰ固定连接有齿轮ⅰ,床板下端固定设置有齿条,齿轮ⅰ与齿条啮合连接,手轮与转轴ⅰ传动连接,旋转手轮带动转轴ⅰ旋转,从而带动齿轮ⅰ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床板在床板宽度方向位移,便于床板靠近病床中心,方便病人转移。
6.所述的直线滑移机构为滑轨滑台模组,共两组,设置在床板的宽度方向上,与转轴ⅰ垂直,其包括滑块、滑轨,滑轨与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滑块与车架上端固定连接,床板通过滑轨滑台模组与车架连接,可沿床板的宽度方向滑移,直线滑移机构作为床板的限位和支撑部件。
7.进一步地,所述的滑轨滑台模组可选用浙江质诚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的sgr系列双轴心直线导轨。
8.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ⅰ和齿条共设置两组,分设床板的前后侧,当转轴ⅰ转动的时候,可同步带动两个齿轮ⅰ旋转,有助于提高床板横向位移的稳定性。
9.所述的车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脚轮,车架为可升降车架。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车架包括底座、上台架、支撑板、升降杆,支撑板前后各设置一个,支撑板的上端与上台架底部铰接,支撑板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升降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升降杆的上端与上台架铰接;手轮操作机构设置在上台架上,其还包括丝杠、丝母,丝杠与丝母螺纹连接,丝母与升降杆上端铰接,丝杠通过轴承与上台架连接,可旋转,所述的丝杠与转轴ⅰ同轴线,通过旋转丝杠,带动丝母沿丝杠前后位移,带动升降杆起降,实现床板的
升降。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床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托板,齿条固定设置在托板下端,滑轨与齿条平行,固定设置在托板下端。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手轮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与丝杠同轴线,丝杠为带有外螺纹的空心管,丝杠套置在推动杆外部,推动杆的最大直径小于丝杠内直径,推动杆穿过丝杠内腔可沿丝杠的轴线方向前后位移,所述的推动杆尾端与手轮中心部固定连接,推动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双头离合齿ⅰ,转轴ⅰ的尾端以及丝杠的前端设置有离合齿ⅱ,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构成牙嵌式离合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的牙型端部为尖牙型,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对合时,冲击小。
13.当推动杆前移时,双头离合齿ⅰ的前部与转轴ⅰ的后端离合齿ⅱ对合嵌接,同时双头离合齿ⅰ与丝杠端部的离合齿ⅱ分离,旋转推动杆,则转轴ⅰ旋转,可实现床板的横向位移驱动力传递;当推动杆后移时,双头离合齿ⅰ的后部与丝杠的前端离合齿ⅱ连接,双头离合齿ⅰ与转轴ⅰ端部的离合齿ⅱ分离,旋转推动杆,则丝杠旋转,从而带动丝母前后位移,可实现车架的升降操作。
14.进一步地,转轴ⅰ的后端空心设置,推动杆的前部可插入转轴ⅰ,有助于双头离合齿ⅰ与转轴ⅰ前端的离合齿ⅱ精准对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台架上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处设置有滑板,滑板水平设置,其两侧沿与滑槽滑动接触,滑槽与转轴ⅰ、床板平行,滑板上固定设置有插板,插板与滑板垂直,滑板前端设置有长方孔ⅰ,长方孔ⅰ与转轴ⅰ垂直,滑板可沿滑槽前后位移,所述的双头离合齿ⅰ固定设置有圆板,圆板与推动杆垂直,且圆板的圆心设置在推动杆的中轴线上,圆板部分穿过长方孔ⅰ,与长方孔ⅰ活动接触,长方孔ⅰ的宽度略大于圆板的厚度,推动杆前后位移,则穿过长方孔ⅰ的圆板可带动滑板前后位移,所述的齿条或托板边沿设置有一个孔槽作为限位孔,插板与限位孔活动接触,当双头离合齿ⅰ朝向丝杠位移时,圆板带动滑板同向位移,插板插入未位移状态的床板下端的限位孔内,锁定床板以及齿条,避免床板左右滑移,当推动杆带动双头离合齿ⅰ背向丝杠位移时,插板会远离限位孔,当双头离合齿ⅰ与转轴ⅰ对合时,插板会完全离开限位孔,此时齿条或托板不再被插板限位,旋转推动杆,可带动齿轮ⅰ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床板横向位移,插板端部与齿条或托板侧沿滑动摩擦,插板端部被限位,与之固定连接的滑板被限位,此时推动杆无法抽回,只有床板复位,插板可以插入限位孔时,推动杆方可抽回朝向丝杠位移。
16.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板上还设置有方孔ⅱ,方孔ⅱ用以避让齿轮ⅰ,避免滑板与齿轮ⅰ接触。
17.进一步地,手轮与上台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置在推动杆上;所述的推动杆包括前推杆、后推杆,前推杆与后推杆同轴线设置,通过联轴器连接,前推杆的前端固定双头离合齿ⅰ,后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手轮,所述的前推杆为圆管,其尾端对称侧设置有两个三角形的缓冲槽,三角形的一个边竖向,该边相对的角朝向后推杆方向,后推杆的前端固定有细管,细管的外径小于圆管的内径,细管可插入圆管,细管的前端设置有轴销孔,轴销孔处插接连接销,细管插入圆管后,连接销穿过缓冲槽、轴销孔,连接销的长度小于圆管的外径,大于细管的外径,后推杆前移,则连接销前移至三角缓冲槽的竖边部位,实现后推杆与转轴ⅰ对接后,可左右自由旋转,避免双头离合齿ⅰ与转轴ⅰ端部的离合齿ⅱ硬性对
接,实现对接时自由错位嵌接。
18.所述的床板两侧还设置有护栏,护栏包括方形框架ⅱ,框架ⅱ内均布排列设置有滚动管,滚动管方向与床板长度方向一致,护栏宽度方向上的滚动管构成滚动管组,滚动管组外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的框架ⅱ下端与框架ⅰ一侧铰接,护栏可沿床板的边侧翻转,护栏放平时,与床板组成组合床板。
19.进一步地,所述的护栏通过插销结构与床板连接定位,所述的插销结构设置在框架ⅱ一侧,其包括插销、导向板、把手,所述的框架ⅰ及框架ⅱ均为不锈钢管加工而成,框架ⅰ及框架ⅱ的一边侧管体上设置有销孔,当护栏垂直于床板时,两个销孔对齐,插销可同时插入两个销孔,定位护栏与床板的连接,所述的框架ⅱ内设置有滚轴挡板,滚轴挡板与框架ⅰ的边侧管体垂直,滚轴挡板固定设置有轴ⅰ,轴ⅰ穿过滚轴挡板,所述的导向板竖向设置,与滚轴挡板平行,导向板的板身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ⅰ和横向的长圆孔ⅱ,滚轴挡板的下端与插销上端固定连接,轴ⅰ穿过长圆孔ⅰ,导向板通过长圆孔ⅰ与轴ⅰ滑动接触,可上下位移,把手的一端与轴ⅰ的外端铰接,把手的中部设置有轴销,轴销与长圆孔ⅱ滑动接触,操作把手的另一端,把手沿轴ⅰ上下翻转,轴销在长圆孔ⅱ内左右滑移,导向板带动插销上下位移。当把手的另一端位移到最高点时,插销离开框架ⅰ边侧管体的销孔,此时护栏可翻转,当护栏垂直于床板时,操作把手的另一端,插销端部可同时插入两个销孔,固定护栏与床板的位置。
20.所述的滚动管为圆形不锈钢管,框架ⅰ及框架ⅱ内固定设置有槽位连接板,槽位连接板与滚动管垂直,滚动管通过滚轴与槽位连接板连接,滚动管两端通过轴承与滚轴连接。
21.进一步地,滚轴通过卡扣机构与框架ⅰ或框架ⅱ连接,所述的卡扣机构包括槽位连接板、卡位板,槽位连接板的两端与框架ⅰ或框架ⅱ固定连接,槽位连接板间隔有上开口的槽口,槽口为u形,滚轴的端部可放置在u形槽口内,槽口的深度大于滚轴的直径,槽口的宽度略大于滚轴的直径,卡位板设置有与槽口数量以及位置相同的斜口槽,其槽底深度大于等于槽位连接板槽口的深度,槽底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的斜口槽的上端一侧槽沿为朝向另一侧的凸出结构,如斜口槽朝向右侧倾斜,则上端左侧的槽沿为朝向右侧的尖角结构;所述的卡位板设置有水平的长圆孔ⅳ用以穿过铆钉,卡位板通过铆钉与槽位连接板连接,卡位板可沿长圆孔ⅳ水平方向位移,当卡位板位移到左边时,斜口槽的尖角结构不遮挡槽位连接板的槽口,滚轴可放入u形槽口或从槽口拿出,当向右侧位移卡位板后,尖角结构与槽口内的滚轴上部接触,可将滚轴卡死限位,避免滚轴脱出。
22.进一步地,还包括滚轴挡板,滚轴挡板固定设置在滚动管的两端,用以限位滚轴,所述的滚轴挡板与最外侧的槽位连接板固定连接,卡位板的高度小于滚轴挡板的高度,最外侧的槽位连接板一面与滚轴挡板接触,另一面与卡位板接触,卡位板通过铆钉固定在槽位连接板上。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过床担架车,结构设计合理,滚动管及传送带的设置则有利于人体在床板上的横移;滚轴卡扣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滚动管的拆装及固定;可通过手轮升降车架,也可通过手轮控制床板横移到病床中心位置;整个装置,相比较传统的担架车,操作更加方便,可有效减轻病人转运过程中所受痛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横移后示意图;
26.图3为床板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护栏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插销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槽位连接板和卡位板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槽位连接板和卡位板结构示意图安装状态示意图;
31.图8为手轮操作机构示意图;
32.图9为手轮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上台架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滑板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36.1-床板,2-护栏,3-手轮,4-支撑板,5-升降杆,6-底座,7-滚动管,8-滚轴,9-插销结构,11-框架ⅰ,12-传送带,13-滚轴挡板,14-转轴ⅰ,15-齿轮ⅰ,16-齿条,17-直线滑移机构,18-丝杠,19-丝母,20-压缩弹簧,21-框架ⅱ,22-上台架,23-双头离合齿ⅰ,24-离合齿ⅱ,25-后推杆,26-前推杆,27-缓冲槽,28-细管,29-连接销,30-托板, 31-槽位连接板,32-卡位板,33-槽口,34-斜口槽,35-尖角结构,36-长圆孔ⅳ,41-滑轨,42-滑板,43-长方孔ⅰ,44-方孔ⅱ,45-插板,46-圆板,91-导向板,92-插销,93-把手,94-长圆孔ⅰ,95-长圆孔ⅱ,96-轴ⅰ,97-轴销ⅰ。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1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过床担架车,它包括车架、床板1、手轮操作机构,所述的床板1设置在车架上方,床板包括框架ⅰ11,框架ⅰ11内均布排列设置有滚动管7,滚动管7方向与床板长度方向一致,每一排滚动管构成一个滚动管组,滚动管组外套设有传送带12,传送带12面构成床板的上支撑面,滚动管为传送带的支撑部件,病人的身体由传送带面支撑,方便床板上的病人在床板宽度方向横移,不会造成硬性挫伤;床板下端通过直线滑移机构17与车架连接,床板可水平横移,所述的手轮操作机构设置在车架上部,其包括手轮3、转轴ⅰ14,转轴ⅰ14与滚动管平行,转轴ⅰ通过轴承与车架连接,可旋转,转轴ⅰ固定连接有齿轮ⅰ15,床板下端固定设置有齿条16,齿轮ⅰ15与齿条16啮合连接,手轮3与转轴ⅰ传动连接,旋转手轮带动转轴ⅰ旋转,从而带动齿轮ⅰ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床板在床板宽度方向位移,便于床板靠近病床中心,方便病人转移。
38.所述的直线滑移机构17为滑轨滑台模组,共两组,设置在床板的宽度方向上,与转轴ⅰ垂直,其包括滑块、滑轨41,滑轨41与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滑块与车架上端固定连接,床板通过滑轨滑台模组与车架连接,可沿床板的宽度方向滑移,直线滑移机构作为床板的限位和支撑部件。
39.进一步地,所述的滑轨滑台模组可选用浙江质诚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的sgr系列双轴心直线导轨。
40.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ⅰ和齿条共设置两组,分设床板的前后侧,当转轴ⅰ转动的时
候,可同步带动两个齿轮ⅰ旋转,有助于提高床板横向位移的稳定性。
41.所述的车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脚轮,车架为可升降车架。
42.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车架包括底座6、上台架22、支撑板4、升降杆,支撑板4前后各设置一个,支撑板的上端与上台架22底部铰接,支撑板的下端与底座6铰接,升降杆5的下端与底座6铰接,升降杆的上端与上台架铰接;手轮操作机构设置在上台架上,其还包括丝杠18、丝母19,丝杠18与丝母19螺纹连接,丝母19与升降杆上端铰接,丝杠通过轴承与上台架连接,可旋转,所述的丝杠与转轴ⅰ同轴线,通过旋转丝杠,带动丝母19沿丝杠前后位移,带动升降杆起降,实现床板的升降。
43.进一步地,所述的床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托板30,齿条固定设置在托板30下端,滑轨与齿条平行,固定设置在托板30下端。
44.如附图8所示,所述的手轮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与丝杠同轴线,丝杠为带有外螺纹的空心管,丝杠套置在推动杆外部,推动杆的最大直径小于丝杠内直径,推动杆穿过丝杠内腔可沿丝杠的轴线方向前后位移,所述的推动杆尾端与手轮中心部固定连接,推动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双头离合齿ⅰ23,转轴ⅰ的尾端以及丝杠的前端设置有离合齿ⅱ24,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24构成牙嵌式离合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24的牙型端部为尖牙型,离合齿ⅰ与离合齿ⅱ24对合时,冲击小。
45.当推动杆前移时,双头离合齿ⅰ23的前部与转轴ⅰ的后端离合齿ⅱ24对合嵌接,同时双头离合齿ⅰ23与丝杠端部的离合齿ⅱ24分离,旋转推动杆,则转轴ⅰ旋转,可实现床板的横向位移驱动力传递;当推动杆后移时,双头离合齿ⅰ23的后部与丝杠的前端离合齿ⅱ24连接,双头离合齿ⅰ23与转轴ⅰ端部的离合齿ⅱ24分离,旋转推动杆,则丝杠旋转,从而带动丝母19前后位移,可实现车架的升降操作。
46.进一步地,转轴ⅰ的后端空心设置,推动杆的前部可插入转轴ⅰ,有助于双头离合齿ⅰ23与转轴ⅰ前端的离合齿ⅱ24精准对接。
47.如附图8和附图10所示,所述的上台架上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处设置有滑板42,滑板42水平设置,其两侧沿与滑槽滑动接触,滑槽与转轴ⅰ、床板平行,滑板42上固定设置有插板45,插板45与滑板垂直,滑板前端设置有长方孔ⅰ43,长方孔ⅰ43与转轴ⅰ垂直,滑板可沿滑槽前后位移,所述的双头离合齿ⅰ23固定设置有圆板46,圆板46与推动杆垂直,且圆板的圆心设置在推动杆的中轴线上,圆板部分穿过长方孔ⅰ43,与长方孔ⅰ43活动接触,长方孔ⅰ43的宽度略大于圆板的厚度,推动杆前后位移,则穿过长方孔ⅰ43的圆板可带动滑板前后位移,所述的齿条或托板30边沿设置有一个孔槽作为限位孔,插板与限位孔活动接触,当双头离合齿ⅰ23朝向丝杠位移时,圆板带动滑板同向位移,插板插入未位移状态的床板下端的限位孔内,锁定床板以及齿条,避免床板左右滑移,当推动杆带动双头离合齿ⅰ23背向丝杠位移时,插板会远离限位孔,当双头离合齿ⅰ23与转轴ⅰ对合时,插板会完全离开限位孔,此时齿条或托板不再被插板限位,旋转推动杆,可带动齿轮ⅰ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床板横向位移,插板端部与齿条或托板侧沿滑动摩擦,插板端部被限位,与之固定连接的滑板被限位,此时推动杆无法抽回,只有床板复位,插板可以插入限位孔时,推动杆方可抽回朝向丝杠位移。
48.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板上还设置有方孔ⅱ44,方孔ⅱ44用以避让齿轮ⅰ,避免滑板与齿轮ⅰ接触。
49.进一步地,手轮与上台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20,压缩弹簧20套置在推动杆上;所述的推动杆包括前推杆26、后推杆25,前推杆与后推杆同轴线设置,通过联轴器连接,前推杆的前端固定双头离合齿ⅰ23,后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手轮,所述的前推杆为圆管,其尾端对称侧设置有两个三角形的缓冲槽27,三角形的一个边竖向,该边相对的角朝向后推杆方向,后推杆的前端固定有细管28,细管28的外径小于圆管的内径,细管28可插入圆管,细管的前端设置有轴销孔,轴销孔处插接连接销29,细管插入圆管后,连接销29穿过缓冲槽27、轴销孔,连接销29的长度小于圆管的外径,大于细管的外径,后推杆前移,则连接销前移至三角缓冲槽的竖边部位,实现后推杆与转轴ⅰ对接后,可左右自由旋转,避免双头离合齿ⅰ23与转轴ⅰ端部的离合齿ⅱ24硬性对接,实现对接时自由错位嵌接。
50.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床板两侧还设置有护栏2,护栏2包括方形框架ⅱ21,框架ⅱ21内均布排列设置有滚动管,滚动管方向与床板长度方向一致,护栏宽度方向上的滚动管构成滚动管组,滚动管组外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的框架ⅱ下端与框架ⅰ11一侧铰接,护栏可沿床板的边侧翻转,护栏放平时,与床板组成组合床板。
51.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护栏通过插销结构9与床板连接定位,所述的插销结构设置在框架ⅱ一侧,其包括插销92、导向板91、把手93,所述的框架ⅰ及框架ⅱ均为不锈钢管加工而成,框架ⅰ及框架ⅱ的一边侧管体上设置有销孔,当护栏垂直于床板时,两个销孔对齐,插销92可同时插入两个销孔,定位护栏与床板的连接,所述的框架ⅱ内设置有滚轴挡板13,滚轴挡板13与框架ⅰ的边侧管体垂直,滚轴挡板固定设置有轴ⅰ96,轴ⅰ96穿过滚轴挡板,所述的导向板竖向设置,与滚轴挡板平行,导向板的板身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ⅰ94和横向的长圆孔ⅱ95,滚轴挡板的下端与插销上端固定连接,轴ⅰ96穿过长圆孔ⅰ94,导向板通过长圆孔ⅰ94与轴ⅰ96滑动接触,可上下位移,把手93的一端与轴ⅰ96的外端铰接,把手93的中部设置有轴销,轴销与长圆孔ⅱ95滑动接触,操作把手的另一端,把手沿轴ⅰ96上下翻转,轴销在长圆孔ⅱ95内左右滑移,导向板带动插销上下位移。当把手的另一端位移到最高点时,插销离开框架ⅰ边侧管体的销孔,此时护栏可翻转,当护栏垂直于床板时,操作把手的另一端,插销端部可同时插入两个销孔,固定护栏与床板的位置。
52.所述的滚动管为圆形不锈钢管,框架ⅰ及框架ⅱ内固定设置有槽位连接板31,槽位连接板31与滚动管垂直,滚动管通过滚轴8与槽位连接板31连接。
53.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滚轴8通过卡扣机构与框架ⅰ或框架ⅱ连接,所述的卡扣机构包括槽位连接板31、卡位板32,槽位连接板31的两端与框架ⅰ或框架ⅱ固定连接,槽位连接板31间隔有上开口的槽口33,槽口33为u形,滚轴的端部可放置在u形槽口内,槽口的深度大于滚轴的直径,槽口的宽度略大于滚轴的直径,卡位板32设置有与槽口数量以及位置相同的斜口槽34,其槽底深度大于等于槽位连接板31槽口的深度,槽底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的斜口槽34的上端一侧槽沿为朝向另一侧的凸出结构,如斜口槽34朝向右侧倾斜,则上端左侧的槽沿为朝向右侧的尖角结构35;所述的卡位板32设置有水平的长圆孔ⅳ36用以穿过铆钉,卡位板32通过铆钉与槽位连接板31连接,卡位板32可沿长圆孔ⅳ36水平方向位移,当卡位板32位移到左边时,斜口槽34的尖角结构35不遮挡槽位连接板31的槽口,滚轴可放入u形槽口或从槽口拿出,当向右侧位移卡位板32后,尖角结构与槽口内的滚轴上部接触,可将滚轴卡死限位,避免滚轴脱出。
54.进一步地,还包括滚轴挡板,滚轴挡板固定设置在滚动管的两端,用以限位滚轴端
部,所述的槽位连接板31及卡位板32的板身的高度均小于滚轴挡板的高度,最外侧的槽位连接板31一面与滚轴挡板接触,另一面与卡位板32接触,卡位板32通过铆钉固定在槽位连接板31上。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