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轴件孔径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3:57: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轴件孔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轴件孔径自动化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多轴件孔径测量最常用的孔径测量方法根据被测孔径的精度等级尺寸和数量大小,可以采用能测孔径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例如游标卡尺、工具显微镜、万能比长仪、卧式测长仪、卧式光学计和气动量仪等;也可采用专用的孔径测量工具,例如内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和千分表、内径测微仪、电子塞规和利用气动光学电学等原理的孔径量仪等。上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普偏存在传统孔径检测装置大宗笨重不易携带和检测过程较为简单同时因为检测数据通过数字化传输降低了人工目测会产生较大误差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件孔径自动化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轴件孔径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手柄,所述手柄正面的底部安装有数据显示器,所述手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通用接头,所述通用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缆,所述手柄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数据传输杆,所述数据传输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数据传输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数据传输杆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多轴件深度检测棒,所述多轴件深度检测棒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子传输器,所述电子传输器右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多轴件孔径检测棒。
5.所述手柄的顶部开设有接头插孔,所述手柄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磁吸垫,所述手柄正面的中部安装有检测控制按钮,所述通用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铝制插头。
6.优选的,所述多轴件深度检测棒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部与数据传输杆底部的内腔贯穿连接,所述主杆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副杆,所述主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芯片。
7.优选的,所述多轴件孔径检测棒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端部与电子传输器的内腔贯穿连接,所述杆体中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壁的顶部开设有激光卡尺槽,所述连接柱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曲壁,所述曲壁内壁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卡尺。
8.优选的,所述数据显示器的背面与数据传输杆和电子传输器的内腔均为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按钮的输入端与多轴件深度检测棒和多轴件孔径检测棒的输出端亦为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数据芯片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杆的输入端为电性连接,所述气泵的底部与副杆顶部的内腔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激光卡尺的外壁与激光卡尺槽的内腔相契合,激光卡尺的内端与电
子传输器的输入端为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电缆的端部与外接电脑的端口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多轴件孔径检测装置,利用检测控制按钮对多轴件深度检测棒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在外端的主杆内腔中的气泵提供动力,使得副杆实现上下伸缩,同时利用在主杆内腔的数据芯片来记录主杆和副杆的伸缩长度即可测量出多轴件的深度,利用数据传输杆将检测得出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显示器中显示;将多轴件孔径检测棒伸入多轴件的内腔,通过按动检测控制按钮使得曲壁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下向外壁扩展,当曲壁的外壁与多轴件的内壁相贴合时,激光卡尺会出现相应的宽度,该宽度即为多轴件的孔径的尺寸,测得的数据通过电子传输器与数据传输杆传输到数据显示器中,得到检测数据,解决了检测过程较为简单同时因为检测数据通过数字化传输降低了人工目测会产生较大误差的弊端。
14.2、该多轴件孔径检测装置,设计通用接头和电缆,电缆的端部与外接电脑的端口固定连接实现了检测数据无需人工保存记录,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检测人员携带,解决了传统孔径检测装置大宗笨重不易携带的弊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用接头与手柄结构连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轴件深度检测棒细节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多轴件孔径检测棒细节示意图。
19.图中:1、手柄;11、接头插孔;12、磁吸垫;13、检测控制按钮;2、数据显示器;3、通用接头;31、铝制插头;4、电缆;5、数据传输杆;6、压力弹簧;7、挡板;8、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1、主杆;82、副杆;83、气泵;84、数据芯片;9、电子传输器;10、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1、杆体;102、主轴;103、连接柱;104、激光卡尺槽;105、伸缩弹簧;106、曲壁;107、激光卡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轴件孔径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手柄1,手柄1正面的底部安装有数据显示器2,手柄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通用接头3,通用接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缆4,手柄1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数据传输杆5,数据传输杆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6,数据传输杆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挡板7,数据传输杆5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子传输器9,电子传输器9右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
22.手柄1的顶部开设有接头插孔11,手柄1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磁吸垫12,手柄1正面的中部安装有检测控制按钮13,通用接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铝制插头31。
23.其中,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包括主杆81,主杆81的顶部与数据传输杆5底部的内腔
贯穿连接,主杆81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副杆82,主杆8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83,气泵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芯片84。
24.本实施例中,利用检测控制按钮13对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在外端的主杆81内腔中的气泵83提供动力,使得副杆82实现上下伸缩,同时利用在主杆81内腔的数据芯片84来记录主杆81和副杆82的伸缩长度即可测量出多轴件的深度,利用数据传输杆5将检测得出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显示器2中显示。
25.其中,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包括杆体101,杆体101的端部与电子传输器9的内腔贯穿连接,杆体101中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主轴102,主轴1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3,连接柱103外壁的顶部开设有激光卡尺槽104,连接柱103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05,伸缩弹簧105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曲壁106,曲壁106内壁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卡尺107。
26.本实施例中,将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伸入多轴件的内腔,通过按动检测控制按钮13使得曲壁106在伸缩弹簧105的弹力下向外壁扩展,当曲壁106的外壁与多轴件的内壁相贴合时,激光卡尺107会出现相应的宽度,该宽度即为多轴件的孔径的尺寸,测得的数据通过电子传输器9与数据传输杆5传输到数据显示器2中,得到检测数据。
27.其中,数据显示器2的背面与数据传输杆5和电子传输器9的内腔均为电性连接,检测控制按钮13的输入端与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和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的输出端亦为电性连接。
28.本实施例中,该设计可以满足数据显示器2可以及时获得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和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所测得数据,同时利用数据显示器2的设置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检测数据。
29.其中,数据芯片84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杆5的输入端为电性连接,气泵83的底部与副杆82顶部的内腔固定连接。
30.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对多轴件深度检测的数据可以实现数据化传输即设置了数据芯片84进行检测时的实时数据记录,同时气泵83的设置主要保证副杆82可以进行自由的伸长与收缩。
31.其中,激光卡尺107的外壁与激光卡尺槽104的内腔相契合,激光卡尺107的内端与电子传输器9的输入端为电性连接。
32.本实施例中,激光卡尺107与激光卡尺槽104的内嵌设计,可以避免曲壁106在回收时不能完全回收从而使得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的杆体101不能从多轴件的内壁抽出。
33.其中,电缆4的端部与外接电脑的端口固定连接。
34.工作原理:将多轴件孔径检测棒10伸入多轴件的内腔,通过按动检测控制按钮13使得曲壁106在伸缩弹簧105的弹力下向外壁扩展,当曲壁106的外壁与多轴件的内壁相贴合时,激光卡尺107会出现相应的宽度,该宽度即为多轴件的孔径的尺寸,测得的数据通过电子传输器9与数据传输杆5传输到数据显示器2中,得到检测数据;利用检测控制按钮13对多轴件深度检测棒8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在外端的主杆81内腔中的气泵83提供动力,使得副杆82实现上下伸缩,同时利用在主杆81内腔的数据芯片84来记录主杆81和副杆82的伸缩长度即可测量出多轴件的深度,利用数据传输杆5将检测得出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显示器2中显示。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