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鲜灯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0:47: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鲜灯。


背景技术:

2.现有主要的生鲜灯设计主要采用导热板为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同时采用电源外置的结构方式,整灯结构不够紧凑美观,安装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内置电源的结构复杂程度高,不利于安装与维护,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效率低、安装与维护不便,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鲜灯。
4.一种生鲜灯,包括上盖、反光罩、电源组件、光源板,所述反光罩上下开口,且反光罩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光源板设置在安装板下表面;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桥,所述电源组件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源组件光源板电性连接;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上且盖设在所述电源组件上方。
5.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桥凸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且安装桥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通孔两侧上。
6.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壳、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源壳上端。
7.可选地,所述电源壳下端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桥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8.可选地,所述反光罩上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内壁,所述弯折内壁下端与安装板连接设置。
9.可选地,所述弯折内壁设置至少一个有第二通孔。
10.可选地,所述上盖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且所述上盖侧壁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形成通风通道。
11.可选地,所述上盖上端还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吸顶座、吸顶盖、吊绳、导电线束,所述吸顶座固定在墙体或天花上,所述吸顶盖固定在所述吸顶座上,所述吊绳、导电线束连接在所述吸顶盖与所述上盖之间。
12.可选地,所述吸顶座两侧向下弯折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吸顶盖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吸顶盖通过螺栓锁入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固定在所述吸顶座上。
13.可选地,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表面,且透光板设置在光源板下方,所述光源板的光源,通过透光板沿反光罩出光口进行投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与光源板的接触,使得反光罩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
灯体的散热面积,还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的安装桥,即可以防止电源板与光源板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生鲜灯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生鲜灯的爆炸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组件安装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20.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1.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实施例1
23.在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鲜灯,包括上盖1、反光罩2、电源组件4、光源板3,反光罩2上下开口,且反光罩2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光源板3设置在安装板21下表面;安装板21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桥23,电源组件4下端设置在安装板21上,电源组件4光源板3电性连接;上盖1设置在安装板上表面上且盖设在电源组件4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反光罩2由安装板21分为上部分、下部分,电源组件4设置在上部分、光源板3设置在下部分。安装桥23凸设在安装板21上,电源组件4安装在安装桥23上,使电源组件4不直接安装在安装板21上。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24.实施例2,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3,安装板2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1,安装桥23凸设在第一通孔21上,且安装桥2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通孔21两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桥
23连接设置在第一通孔21的两侧上,且安装桥23与安装板21形成高度差,使安装桥23与安装板21分隔开;使安装板21的直接热量不容易传递到安装桥23上。电源组件4包括电源壳5、电源板6,电源板6固定设置在电源壳5上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板6设置有电源驱动,且电源板6与外部导电线束连接,将外部传入电源转换光源板3的供电电源。电源板6设置在电源壳5的内部上端,使电源板6远离安装板21,起到隔热作用,进一步保护电源板6的元器件。电源壳5下端设置有延伸板51,延伸板5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安装桥23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匹配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通过螺栓锁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电源组件4固定在安装桥23上。其中,第一通孔21的数量可以为4个,安装桥23的数量可以为4个,电源组件4固定在4个安装桥23上,使电源组件4固定更加牢固。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还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6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26.实施例3,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反光罩2上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内壁25,弯折内壁25下端与安装板21连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罩2上端连续翻折两侧,使弯折内壁25与外壁近似平行设置,弯折内壁25下端与安装板21外边缘连接设置;通过弯折增加了散热面积,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还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11,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6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28.实施例4,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反光罩2上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内壁25,弯折内壁25下端与安装板21连接设置;弯折内壁25设置至少一个有第二通孔25。上盖1下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21上表面,且上盖1侧壁设置有第三通孔11,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11形成通风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11,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6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其中,第二通孔2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通孔25等距挖设在弯折内壁25上;第三通孔11的数量可以是4个,4个第三通过两两相对设置在上盖1侧壁上形成对流。
30.实施例5,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鲜灯,包括上盖1、反光罩2、电源组件4、光源板3,反光罩2上下开口,且反光罩2内部设置有安装板21;光源板设置在安装板21下表面;安装板21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桥23,电源组件4下端设置在安装板21上,电源组件4光源板3电性连接;上盖设置在安装板上表面上且盖设在电源组件4上方。上盖1上端还连接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吸顶座81、吸顶盖82、吊绳83、导电线束84,吸顶座81固定在墙体或天花上,吸顶盖82固定在吸顶座81上,吊绳83、导电线束84连接在吸顶盖82与上盖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8可将本技术的生鲜灯固定在天花或墙体上。本技术通过先将吸顶座81固定在天花上,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再将吊绳83与吸顶盖82固定好,然后将吸顶盖82固定在吸顶座81上。吸顶座81两侧向下弯折形成连接板85,连接板85设置有第一连接槽86,吸顶盖82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槽87,吸顶盖82通过螺栓锁入第一连接槽86、第二连接槽87,固定在吸顶座81上。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还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11,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6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32.实施例6,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鲜灯,包括上盖1、反光罩2、电源组件4、光源板3,反光罩2上下开口,且反光罩2内部设置有安装板21;光源板设置在安装板21下表面;安装板21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桥23,电源组件下端设置在安装板21上,电源组件4光源板3电性连接;上盖1设置在安装板上表面上且盖设在电源组件4上方。还包括透光板7,透光板7固定设置在安装板21下表面,且透光板7设置在光源板3下方,光源板3的光源,通过透光板7沿反光罩2出光口进行投射。在本技术中,本技术的光源板3投射光源通过透光板7直射到反光罩2出光口处,或者反射到反光罩2内壁上,再通过反光罩2内壁反射到出光口处进行透光。其中,光源板3可以是设置有多个贴片光源的光源板3。本技术从散热的高效性与整灯紧凑性出发,通过喇叭状的铝质反光罩2与光源板3的接触,使得反光罩2与作为直接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灯体的散热面积,还在灯内部巧妙设计多个与外界交接的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11,形成了空气对流,加快了散热结构与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设计了固定内置电源组件4的安装桥23,即可以防止电源板6与光源板3的直接接触,造成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能力,这种结构使得电源与灯体紧凑美观,解决了现有生鲜灯的散热能力差、安装的高度限制、重量大、结构复杂程度高等不足,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34.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