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产养殖用清底除污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19:39: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清底除污技术,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清底除污设备。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技术中,养殖水的水质显然是影响养殖物存活率及产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粗养时,由于湖泊、水库和浅海等环境下具有完整且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水底部的淤泥中的残骸、有机质等能够得被分解消耗,不会出现堆积导致水质变差的情况,而在精养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养殖鱼种单一且没有完整的生态链,饲料残饵、养殖物的排泄物及残骸或微生物分解后的有机物质等,会不断堆积于养殖池底层,引起水产养殖池的污染,污染后的水产养殖池不仅会抑制养殖物的生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水中生物患病和死亡。
3.目前,对于池塘进行清底除污时往往都需要将水抽干后人工进行清理,在清理时费时费力,同时又增加了劳动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益,同时,在清底除污时,池底的淤泥一般不会全部清除,而是选择留有一定深度的淤泥,能够更好地保持养殖池塘内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的生存,但现有的清底除污设备以及人工清除都无法有效准确的保证预留淤泥的厚度,不利于水产养殖。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转辊转动,转辊再带动轮架转动,使得轮架带动清底除污装置在池塘底部前行,同时传送带转动,将池塘底部的淤泥杂物等向后拨动,进入收集箱中,又通过可转动的螺纹杆带动控制杆升降,控制杆进而控制支撑座伸出底面的距离,可以灵活地调节支撑座触地时底座的离地高度,从而控制清底除污装置在对池底杂物淤泥等进行清理时的作业面高度,使得清底除污装置能够在池底进行除污时根据需要准确地预留一定的淤泥厚度,以保证水产养殖时能够提供最适合养殖产品的生存环境,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解决人工清底除污时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池底预留淤泥的厚度准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水产养殖用清底除污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呈前窄后宽的梭形结构;
8.所述支撑座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底座位于支撑座正上方开设有孔,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孔内部,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中部开设有圆
孔,该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位于螺纹杆的正下方,所述螺纹杆底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内部两端设置有转辊,所述转辊两端转动连接在底座内部,其中远离收集箱的一组转辊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外端固定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弧形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箱朝向传送带的一端开口,且收集箱开口处为贴合传送带端头的弧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齿倾斜设置,且最底部弧形齿凸出于底座下表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外壁开设有多组倾斜设置的槽,且传送带中槽的倾斜方向与弧形齿倾斜方向相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箱靠近传送带的一侧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收集箱最底端低于传送带下表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下方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通过转动座内部的凹槽卡合在转动座内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在池塘底部进行清底除污时,通过电机带动转辊转动,转辊再带动轮架转动,使得轮架带动清底除污装置在池塘底部前行,同时传送带转动,将池塘底部的淤泥杂物等向后拨动,进入收集箱中;同时,轮架外侧具有弧形齿,能够将池塘底部堆积呈块的泥土刨开,保证传送带的工作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清底除污装置时,通过可转动的螺纹杆带动控制杆升降,控制杆进而控制支撑座伸出底面的距离,可以灵活地调节支撑座触地时底座的离地高度,从而控制清底除污装置在对池底杂物淤泥等进行清理时的作业面高度,使得清底除污装置能够在池底进行除污时根据需要准确地预留一定的淤泥厚度,以保证水产养殖时能够提供最适合养殖产品的生存环境,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架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收集箱;3、支撑座;4、控制杆;5、转轮;6、连接杆;7、转动座;8、螺纹杆;9、传送带;10、转辊;11、轮架;12、弧形齿;13、安装架;1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水产养殖用清底除污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2,底座1一端设置有传送带9,底座1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座3,通过支撑座3控制底座1的工作面的离地距离,支撑座3呈前窄后宽的梭形结构,减小支撑座3在淤泥中前进时所受到的阻力;
28.支撑座3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底座1位于支撑座3正上方开设有孔,连接杆6滑动连接在孔内部,连接杆6只能在孔内部转动,连接杆6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4,控制杆4受限于连接杆6以及底座1上的孔,控制杆4也就只能在竖直方向滑动,无法转动,控制杆4中部开设有圆孔,该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轮5,底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座7,转动座7位于螺纹杆8的正下方,螺纹杆8底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7内部,收集箱2朝向传送带9的一端开口,且收集箱2开口处为贴合传送带9端头的弧形,传送带9外壁开设有多组倾斜设置的槽,且传送带9中槽的倾斜方向与弧形齿12倾斜方向相同,收集箱2靠近传送带9的一侧顶端设置有挡板,收集箱2最底端低于传送带9下表面,螺纹杆8下方设置有卡环14,卡环14通过转动座7内部的凹槽卡合在转动座7内部。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4-图5所示,传送带9内部两端设置有转辊10,转辊10可以转动,转辊10由驱动电机驱动,转辊10两端转动连接在底座1内部,转辊10从内部支撑起传送带9,传送带9被转辊10绷紧,其中远离收集箱2的一组转辊10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外端固定连接有轮架11,驱动电机在驱动传送带9转动时也会通过安装架13带动轮架11转动,多组安装架13共同支撑轮架11,以保证轮架11的稳定性,轮架11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弧形齿12,弧形齿12倾斜设置,且最底部弧形齿12凸出于底座1下表面,轮架11外侧的弧形齿12在转动时,会插入底部淤泥中,从而带动清底除污设备前行。
31.结合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工作原理如下:
32.转动转轮5,转轮5带动螺纹杆8转动,螺纹杆8在转动座7内部转动时,由于底部的卡环14限制螺纹杆8只能转动,无法上下移动,螺纹杆8通过控制杆4内部的螺纹槽使得控制杆4上下移动,控制杆4移动时带动连接杆6移动,连接杆6带动支撑座3移动,从而调节支撑座3伸出底座1的长度,支撑座3底端接触地面,根据支撑座3高度的不同,传送带9底端与收集箱2底端离地高度也不同,从而可以将传送带9接触不到的淤泥留在原地,不会将淤泥全部清除,底部适量的淤泥可以更好地保证养殖池塘内部的生态环境,保证微生物群落的数量,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传送带9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电机在驱动传送带9转动时也会通过安装架13带动轮架11转动,轮架11外侧的弧形齿12在转动时,会插入底部淤泥中,从而带动清底除污设备前行,同时轮架11底端凸出于底座1下表面,当轮架11在转动时,轮架11下半部伸入淤泥之中,因此当轮架11转动时,轮架11可以对结块硬化的泥土或残渣进行翻动,有利于传送带9回收,保证清底除污的效果。
33.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