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花生、草莓轮作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2-05-21 00:05: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草莓轮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
3.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
4.现有的花生、草莓的栽培技术不规范,品种选择不合理,相关配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肥水管理方法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花生、草莓轮作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花生、草莓的栽培技术不规范,品种选择不合理,相关配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肥水管理方法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增产增收的问题。
6.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鲜食花生在播种前3-5天进行带壳晒种后,挑选籽粒饱满、无病斑种子,播种前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拌种处理后平铺晾干;
7.在预选土壤上搭建大棚,预选土壤在播种前且土壤翻耕前施入基肥,对预选棚内土壤进行翻耕整平,开沟播种,沟深5cm,平均行距35-40cm,穴距18-22cm,密度为每亩8000-9000穴,每穴播种2-3粒,基本苗17000-20000株,于1月底至2月上中旬进行所述鲜食花生的播种;
8.鲜食花生播种覆土后用由精异丙甲草胺、氯氟氰菊酯以及水组成的混合液喷洒畦面,随后覆盖厚地膜,再覆盖内外棚膜,内棚厚度为0.05mm无滴膜,外棚膜为厚度0.08mm无滴膜;
9.利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所述鲜食花生的主茎高度在30-45cm,单株分枝2-5个,单株有效结荚不小于15果,同时对所述鲜食花生进行鼠鸟防治、病虫防治以及花生菌核病和疮痂病防治处理,当饱果率达到60%时进行鲜食花生的采收;
10.按照垄距90-105cm的模式耕翻土地起垄,草莓株距20-25cm,密度5000-6000株/亩,于9月份移栽草莓苗,在草莓苗移栽一个月后且覆地膜前进行第一次施肥,在第一茬果结果后转色时进行第二次施肥以及在第一茬果采摘结束后进行第三次施肥,采用大棚膜、地膜栽培模式。
11.作为优选地,所述鲜食花生的品种为北方引进的耐寒性强的山东红袍系列品种之大四粒红。
12.作为优选地,所述种衣剂是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用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g拌3kg鲜食花生。
13.作为优选地,每亩土壤采用50kg氮磷钾复合肥和0.5kg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基肥。
14.作为优选地,所述大棚采用8米宽标准钢管大棚,每个钢管大棚种植18-22行。
15.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生长调节剂为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每次667m2用40g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10g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喷雾2~3次,间隔期5天;
16.作为优选地,所述病虫防治包括蛴螬防治,用50%辛硫磷兑水1000倍拌细土25~30kg撒施,或用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灌根;小菜蛾防治,每亩用30%茚虫威4~5克或5%氟啶脲1000倍液防治;蓟马防治,用乙基多杀菌素60g
·
l-1
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必须每隔3~4天防治1次,连防2~3次;蚜虫防治,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或是46%氟啶
·
啶虫脒5000倍液喷雾防治。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早春大棚鲜食花生轮作草莓栽培方法,通过优化鲜食花生和草莓的品种选择、栽培时间、肥水管理技术,采用大棚三膜覆盖秋冬季花生轮作草莓一方面充分综合利用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了鲜食花生与草莓的综合种植,对保障花生、水果等作物生产,提高大棚设施利用率,经济效益高,也为农民提供新的大棚高效种植模式。豆科作物通过根瘤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有机氮固定于植株体内,对作物氮积累和产量影响显著,花生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能够提供生物固氮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具有效率高、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也可使下季作物在苗期少施纯氮2~3kg,合理轮作也与国家的“双减政策”相配套。一般花生根瘤菌固定的共生氮能满足下季作物草莓需氮量的1/3~3/4,据测定,667m2花生可固定纯氮3.5~7.5kg,可少施尿素10kg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实施例1(种植地点:坎墩)
20.第一季(鲜食花生)
21.1、品种选择
22.选用北方引进的耐寒性强的山东红袍系列品种――大四粒红;
23.2、种子处理
24.播种前3~5天带壳晒种1天,随后剥壳,挑选籽粒饱满、无病斑种子,播种前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拌种处理后平铺晾干;所述的种衣剂是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用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g拌3kg花生种仁。
25.3、栽培技术
26.(1)土壤选择
27.选择土壤肥力均匀、地势高燥的地块,深旋土30cm以上,花生忌重茬,忌前作为莴苣、番茄和十字花科蔬菜地块;
28.(2)整畦播种
29.在土地上搭建8米宽标准钢管大棚,棚外开好深沟,以利排水;
30.棚内土壤在播种前施基肥,且基肥需要在土壤翻耕前施入;每亩土壤采用50kg挪威产三元复合肥和0.5kg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基肥;
31.棚内土壤翻耕整平,开沟播种,沟深5cm左右,平均行距35~40cm,穴距18~22cm,密度为每亩8000~9000穴左右,每穴播种2~3粒,基本苗17000~20000株;每个钢管大棚种植18~22行;
32.(3)播种时间选择:2020年2月1日;
33.(4)盖膜保温
34.播种覆土后用96%精异丙甲草胺50ml 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25ml兑水50kg后所得的混合液喷洒畦面,随后覆盖厚地膜,再覆盖内外棚膜,内棚厚度为0.05mm无滴膜,外棚膜为厚度0.08mm无滴膜;
35.遇晴天且棚内温度高于20℃时,内棚膜日揭夜盖,外棚膜开棚进行通风降温,当棚内温度低于20℃时,内棚膜日揭夜盖,外棚膜只开背风棚口。遇到低温时可采用四膜覆盖,即再加一层小拱棚膜,确保冬季花生植株不受冻害;
36.(5)合理调控
37.控制主茎高度在30cm~45cm,单株分枝2~5个,单株有效结荚15果及以上;花生出苗后20天开花下针,具有边生长、边开花、边下针、边饱果特性,近根部下针成为有效荚果,加之棚内温度升高易导致徒长,若第一侧枝高于30cm,要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处理,压制节间生长,便于近根部下针饱果,提高饱果率;所述的生长调节剂为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每次667m2用40g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10g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喷雾2~3次,间隔期5天;
38.(6)鼠鸟病虫等防治
39.鼠鸟防治:播种后种子易受鼠鸟刺猬偷食,盖膜后棚四角投放好鼠药,可用无纺布覆盖防鸟,或膜下放置敌敌畏原液杯熏蒸实现驱鸟避鼠功能;
40.各类病虫防治:蛴螬防治,用50%辛硫磷兑水1000倍拌细土25~30kg撒施,或用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灌根;小菜蛾防治,每亩用30%茚虫威4~5克或5%氟啶脲1000倍液防治;蓟马防治,用乙基多杀菌素60g
·
l-1
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必须每隔3~4天防治1次,连防2~3次;蚜虫防治,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或是46%氟啶
·
啶虫脒5000倍液喷雾防治;
41.花生菌核病和疮痂病防治:需及时做好盖膜保温、通风降湿等管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以实现预防;
42.(7)适时采收
43.鲜食花生早春三膜覆盖条件下生育期一般为100d左右,当饱果率达到60%左右时,既可收获上市,迅速采收,带泥销售;
44.2020年5月10日凌晨2~3时点矿灯采收,且采收时尽量带花生藤蔓,以确保鲜食花生新鲜度。
45.第二季(草莓)
46.1、品种选择
47.选用产量高、口感好的红颊等品种;
48.2、栽培技术
49.2.1育苗
50.选未种过草莓,土壤疏松,水源、交通方便的田块作育苗圃,于育苗一个月前翻耕,667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kg作基肥后翻耕耙平。田沟四周开围沟,中间开1条十字形排灌沟,沟深25~30cm,其它畦沟深20cm,做到沟沟相连、雨停沟干。筑苗床宽(含沟)2.0m、畦面宽1.7m、沟深25cm,畦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弓背形(不易积水)。土壤湿润时用96%精异丙甲草胺50ml 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25ml兑水50kg后所得的混合液喷洒畦面,用以除草、封草、防治地下害虫。施药10d后,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将生长健壮、叶形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茎粗的匍匐茎作母株移栽至苗床,每畦种2行,株距55cm,667m2密度一般在1100~1200株。
51.2.2整畦移栽
52.按照垄距(连沟)90~105cm的模式耕翻土地起垄,草莓株距20~25cm左右,密度5000~6000株/亩。采用大棚膜、地膜栽培模式。
53.播种期:2020年9月1日。
54.2.3施肥
55.667m2基肥菜籽饼250kg/亩、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kg/亩;追肥复合肥30kg/亩、高钾水溶肥30kg/亩,均分3次施用。第一次后移栽后一个月(覆地膜前);第二次在第一茬果结果后转色时;第三次在第一茬果采摘结束后施。
56.2.4病虫害防治
57.草莓灰霉病:发病初期抓紧连续喷药控病,用40%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和其他防治灰霉病的药及轮换交替或混合喷施2~3次,隔7~10天1次。
58.棉铃虫防治:选用30%的触倒乳油、15%阿维毒乳油1000-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白粉虱和蚜虫防治,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或是46%氟啶
·
啶虫脒5000倍液喷雾防治。
59.3.采收
60.2020年12月20日清晨采收,上市时间:2020年12月20日。
61.实施例2(种植地点:逍林)
62.第一季(鲜食花生)
63.1、品种选择
64.选用北方引进的耐寒性强的山东红袍系列品种――大四粒红;
65.2、种子处理
66.播种前3~5天带壳晒种1天,随后剥壳,挑选籽粒饱满、无病斑种子,播种前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拌种处理后平铺晾干;所述的种衣剂是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用浓度为62.5g
·
l-1
的精甲
·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g拌3kg花生种仁。
67.3、栽培技术
68.(1)土壤选择
69.选择土壤肥力均匀、地势高燥的地块,深旋土30cm以上,花生忌重茬,忌前作为莴苣、番茄和十字花科蔬菜地块;
70.(2)整畦播种
71.在土地上搭建8米宽标准钢管大棚,棚外开好深沟,以利排水;
72.棚内土壤在播种前施基肥,且基肥需要在土壤翻耕前施入;每亩土壤采用50kg挪威产三元复合肥和0.5kg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基肥;
73.棚内土壤翻耕整平,开沟播种,沟深5cm左右,平均行距35~40cm,穴距18~22cm,密度为每亩8000~9000穴左右,每穴播种2~3粒,基本苗17000~20000株;每个钢管大棚种植18~22行;
74.(3)播种时间选择:2020年2月5日;
75.(4)盖膜保温
76.播种覆土后用96%精异丙甲草胺50ml 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25ml兑水50kg后所得的混合液喷洒畦面,随后覆盖厚地膜,再覆盖内外棚膜,内棚厚度为0.05mm无滴膜,外棚膜为厚度0.08mm无滴膜;
77.遇晴天且棚内温度高于20℃时,内棚膜日揭夜盖,外棚膜开棚进行通风降温,当棚内温度低于20℃时,内棚膜日揭夜盖,外棚膜只开背风棚口。遇到低温时可采用四膜覆盖,即再加一层小拱棚膜,确保冬季花生植株不受冻害;
78.(5)合理调控
79.控制主茎高度在30cm~45cm,单株分枝2~5个,单株有效结荚15果及以上;花生出苗后20天开花下针,具有边生长、边开花、边下针、边饱果特性,近根部下针成为有效荚果,加之棚内温度升高易导致徒长,若第一侧枝高于30cm,要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处理,压制节间生长,便于近根部下针饱果,提高饱果率;所述的生长调节剂为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每次667m2用40g12.5%烯唑醇的600~800倍液喷雾,或是10g98%国光牌矮壮素1000~1500倍液,喷雾2~3次,间隔期5天;
80.(6)鼠鸟病虫等防治
81.鼠鸟防治:播种后种子易受鼠鸟刺猬偷食,盖膜后棚四角投放好鼠药,可用无纺布覆盖防鸟,或膜下放置敌敌畏原液杯熏蒸实现驱鸟避鼠功能;
82.各类病虫防治:蛴螬防治,用50%辛硫磷兑水1000倍拌细土25~30kg撒施,或用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灌根;小菜蛾防治,每亩用30%茚虫威4~5克或5%氟啶脲1000倍液防治;蓟马防治,用乙基多杀菌素60g
·
l-1
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必须每隔3~4天防治1次,连防2~3次;蚜虫防治,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或是46%氟啶
·
啶虫脒5000倍液喷雾防治;
83.花生菌核病和疮痂病防治:需及时做好盖膜保温、通风降湿等管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以实现预防;
84.(7)适时采收
85.鲜食花生早春三膜覆盖条件下生育期一般为100d左右,当饱果率达到60%左右时,既可收获上市,迅速采收,带泥销售;
86.2020年5月12日凌晨2~3时点矿灯采收,且采收时尽量带花生藤蔓,以确保鲜食花生新鲜度。
87.第二季(草莓)
88.1、品种选择
89.选用产量高、口感好的红颊等品种;
90.2、栽培技术
91.2.1育苗
92.选未种过草莓,土壤疏松,水源、交通方便的田块作育苗圃,于育苗一个月前翻耕,667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kg作基肥后翻耕耙平。田沟四周开围沟,中间开1条十字形排灌沟,沟深25~30cm,其它畦沟深20cm,做到沟沟相连、雨停沟干。筑苗床宽(含沟)2.0m、畦面宽1.7m、沟深25cm,畦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弓背形(不易积水)。土壤湿润时用96%精异丙甲草胺50ml 2.5%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25ml兑水50kg后所得的混合液喷洒畦面,用以除草、封草、防治地下害虫。施药10d后,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将生长健壮、叶形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茎粗的匍匐茎作母株移栽至苗床,每畦种2行,株距55cm,667m2密度一般在1100~1200株。
93.2.2整畦移栽
94.按照垄距(连沟)90~105cm的模式耕翻土地起垄,草莓株距20~25cm左右,密度5000~6000株/亩。采用大棚膜、地膜栽培模式。
95.播种期:2020年9月8日。
96.2.3施肥
97.667m2基肥菜籽饼250kg/亩、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kg/亩;追肥复合肥30kg/亩、高钾水溶肥30kg/亩,均分3次施用。第一次后移栽后一个月(覆地膜前);第二次在第一茬果结果后转色时;第三次在第一茬果采摘结束后施。
98.2.4病虫害防治
99.草莓灰霉病:发病初期抓紧连续喷药控病,用40%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和其他防治灰霉病的药及轮换交替或混合喷施2~3次,隔7~10天1次。
100.棉铃虫防治:选用30%的触倒乳油、15%阿维毒乳油1000-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白粉虱和蚜虫防治,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或是46%氟啶
·
啶虫脒5000倍液喷雾防治。
101.3.采收
102.2020年12月22日清晨采收,上市时间:2020年12月22日。
103.本发明实施例1-2分别在坎墩以及逍林采用早春大棚鲜食花生轮作草莓栽培方法种植花生与草莓,对应得到的早春大棚鲜食花生大四粒红与草莓的产量和效益如下表1-2所示。
104.表1坎墩、逍林早春大棚鲜食花生大四粒红产量和效益比较
105.地点播种期收获时间产量(kg)批发价(元)效益(元)坎墩2020年2月1日2020年5月10日6503019500逍林2020年2月5日2020年5月12日7002819600
106.表2坎墩、逍林秋季草莓产量和效益比较
[0107][0108]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大棚三膜覆盖秋冬季花生轮作草莓一方面充分综合利用
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了鲜食花生-草莓的综合种植,对保障花生蔬菜水果等作物生产,提高大棚设施利用率,整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农民提供新的大棚高效种植模式。豆科作物通过根瘤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有机氮固定于植株体内,对作物氮积累和产量影响显著,花生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能够提供生物固氮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具有效率高、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也可使下季作物在苗期少施纯氮2~3kg,合理轮作也与国家的“双减政策”相配套。一般花生根瘤菌固定的共生氮能满足下季作物草莓需氮量的1/3~3/4,据测定,667m2花生可固定纯氮3.5~7.5kg,可少施尿素10kg以上。
[010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