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力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11:00: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用于连接装置外部的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一种设有用于连接外部装置的连接端子的电源装置。这样的电源装置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20-054179号公报中。
3.上述日本特开2020-054179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源装置具备包含整流电路、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变压器的电源部。电源部将从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输出。另外,该电源装置设有连接端子,构成为能够通过连接线缆与pc(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通信。上述日本特开2020-054179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源装置构成为,被输入来自外部装置的信号,并相对于外部装置输出信息。
4.在此,上述日本特开2020-054179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电源装置(电力转换装置)有时设置于工厂内或室外等在大气中含有粉尘等异物等的环境中。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异物混入到在电源装置的外表面设置的连接端子等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部分(连接部分),想到设置覆盖连接部分的罩构件。然而,在设置覆盖连接部分的罩构件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为了将罩构件固定于电源装置的外表面而设置紧固构件(螺钉)等新的结构(构件),因此部件个数增加且组装作业的负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6.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即使在设置覆盖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罩构件的情况下,也不会为了固定罩构件而使部件个数增加,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电力转换用壳体,其包含外表面部,在该外表面部设有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连接部分,在该电力转换用壳体的内部配置有电力转换部,该电力转换部进行将输入的电力转换并输出的电力转换动作;以及罩构件,其包含覆盖连接部分的盖部和用于将该罩构件固定于电力转换用壳体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固定部,通过使固定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从而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该插入部相对于连接部分独立地设于外表面部,在罩构件的固定部和在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与罩构件的固定部和在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另一者抵接,并且,该突起部在同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比固定部的宽度小的宽度。
8.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罩构件的固定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于相对于连接部分独立地设于外表面部的插入部,从而将罩构件
安装于外表面部。并且,在罩构件的固定部和在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与罩构件的固定部和在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另一者抵接,该突起部在同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比固定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由此,通过使在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设置的突起部与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另一者抵接,能够将固定部压紧。也就是说,能够将固定部压入于插入部。因此,与为了将插入于插入部的固定部固定而独立地设置紧固构件(螺钉)等的情况不同,能够在不设置螺钉等新的构件的情况下,利用在电力转换用壳体的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和罩构件的固定部将罩构件固定地安装于电力转换用壳体。另外,在向插入部插入并固定固定部的情况下,固定部以被具有比固定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突起部压紧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来减少固定部与插入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另外,由于突起部的宽度小于固定部的宽度,因此,在将固定部插入于插入部时,能够易于使固定部弹性变形。由此,能够减小将固定部插入于插入部的情况下的压入所需的力,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插入固定部并使其固定的组装作业。其结果,即使在设置对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连接部分进行覆盖的罩构件的情况下,也不会为了固定罩构件而增加部件个数,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9.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在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设置的突起部包含角部被倒角后的表面形状或具有圆角的表面形状。若如此构成,则与在突起部的表面形状中包含角部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在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这两者的未设有突起部的一者的表面中的与突起部抵接的面受到损伤。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部或插入部的内表面的表面部分由于被突起部的角部损伤而劣化。
10.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突起部设为,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利用突起部的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与另一者抵接。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突起部通过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进行抵接,因此,能够使突起部通过线接触而与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抵接。因此,与突起部同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面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插入固定部时的摩擦力。另外,由于使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的突起部分别与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抵接,因此,在突起部与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易于使固定部沿着半圆状的表面弹性变形。其结果,通过使突起部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能够使插入固定部时所需的力的大小更小,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用于通过将固定部插入于插入部而固定罩构件的组装作业。
11.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对于在固定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者设置的突起部,在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正交的面内,在同突起部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固定部的对应的宽度。在此,在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正交的面内,突起部的在同突起部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固定部的对应的宽度的情况下,为了设置比宽度大的突起部,需要使插入部的开口的大小增大至所需程度以上。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使突起部构成为,在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正交的面内,在同突起部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固定部的对应的宽度。若如此构成,则与设置宽度较大的突起部的情况不同,不必为了设置突起部而将插入部的开口的大小增大至所需程度以上,因此能够抑制为了固定罩构件而装置结构大型化。
12.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
固定部包含第1卡合部,该第1卡合部插入于插入部并与外表面部相卡合,插入部的内表面具有与第1卡合部相卡合的第2卡合部。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在固定部的第1卡合部和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第2卡合部相卡合的状态下,使固定部和在插入部的内表面设置的突起部抵接。因此,通过使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突起部32按压固定部,能够抑制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能够利用突起部来抑制固定部脱离插入部。
13.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插入部以贯通外表面部的方式设置,突起部以与以下状态下的固定部抵接的方式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该状态是指:插入到贯通外表面部的插入部的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相卡合。若如此构成,则通过将插入部设置成贯通孔,能够将固定部从贯通孔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另一个端部并使第1卡合部卡合于另一个端部。因此,与插入部是未贯通的凹部的情况不同,通过将插入部设为贯通孔,能够易于使贯通孔的端部的内表面构成为第2卡合部。其结果,能够使固定部卡合于插入部并容易地进行固定。
14.在上述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突起部以与固定部抵接的方式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上的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第1卡合部同在插入部的内表面上的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2卡合部相卡合。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在插入部的与设有供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的内表面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设有突起部,因此,通过使固定部和突起部抵接,能够从第1卡合部的相反侧压紧并固定固定部。因此,固定部被突起部从相反侧压紧,因而,能够更加抑制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能够利用突起部来更加抑制固定部脱离插入部。
15.在上述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突起部以在突起部和固定部相互抵接的方向上突起部与第2卡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部的与突起部抵接的部分的厚度的方式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突起部与第2卡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部的厚度,因此,对于以与突起部抵接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的固定部,能够利用突起部将该固定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固定。因此,能够利用被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被固定的固定部的恢复力来更有效地抑制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16.在上述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观察时,插入部具有长方形形状,突起部在插入部的内表面上设于长方形形状的长边中的1边。若如此构成,则与在长方形形状的短边设有突起部的情况相比,长边的突起部、长边的突起部以外的部分以及固定部之间的间隙变大,因此,能够使固定部更大地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弹性变形了的固定部以被施加有更大的恢复力的状态固定于插入部,因而能够利用更大的力来进一步抑制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17.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长方形形状”是作为不仅包含4个角全部为直角的长方形形状,而且还包含4个角具有圆角或被倒角的形状的广义概念来记载的。另外,“长方形形状”是作为不仅包含4个角全部为直角地长方形形状,而且还包含4个角为偏离直角的角度的四边形的广义概念来记载的。
18.在上述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突起部在插入部的内表面上设为,沿着插入固定部的方向从内表面的一个端部侧延伸到内表面的另一个端部侧。若如此构成,则与突起部在插入固定部的方向上仅设于一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固定部更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利用更弹性变形了的固定部来更施加恢复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1卡合部与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19.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电力转换用壳体包含对由电力转换部进行的电力转换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突起部设于在作为操作面板的操作面的外表面部设置的插入部的内表面。若如此构成,则即使在进行电力转换动作的操作的操作面板的操作面上设置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设置新的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容易地固定罩构件。因此,不会使操作面板的部件个数增加,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面板的组装作业。
20.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罩构件包含由弹性变形的橡胶形成的固定部,通过使固定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压入并插入于插入部,从而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突起部设于插入部的内表面,并设为与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的固定部抵接。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固定部由橡胶形成,因此,能够易于使固定部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固定部在抵接于突起部的状态下容易地弹性变形并压紧,因而能够易于将罩构件固定并安装于电力转换用壳体。
21.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使弹性变形的固定部以与突起部抵接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从而罩构件构成为在安装到外表面部的状态下盖部能够开闭。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固定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突起部抵接而被固定,因此,能够在利用突起部压紧固定部的状态下对罩构件的盖部进行开闭。因此,通过利用突起部来压紧固定部,即使在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的状态下对盖部进行开闭时,也能够在不设置新的结构的情况下容易地固定固定部。
22.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盖部覆盖包含usb端子或sd卡槽的连接部分,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观察时,固定部的面积小于盖部的面积,从插入固定部的方向观察时,突起部的面积进一步小于固定部的面积。若如此构成,则在将比盖部小的固定部向插入部插入并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进一步小于固定部的突起部,能够固定固定部。因此,在将固定部向插入部插入并固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设置突起部而装置结构大型化。
附图说明
23.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24.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25.图3a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罩构件和外表面部的立体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前的图。
26.图3b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罩构件和外表面部的立体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后的图。
27.图4a是从z1方向侧观察一个实施方式的罩构件和外表面部的俯视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前的图。
28.图4b是从z1方向侧观察一个实施方式的罩构件和外表面部的俯视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后的图。
29.图5a是沿着图4a的200-200线的剖视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前的图。
30.图5b是沿着图4b的200-200线的剖视图,是将罩构件安装于外表面部之后的图。
31.图6a是用于对固定部的与突起部抵接的部分的厚度、和突起部与第2卡合部之间
的距离进行说明的图,是沿着图4a、图4b的200-200线的剖视图。
32.图6b是用于对固定部的与突起部抵接的部分的厚度、和突起部与第2卡合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说明的图,是罩构件和外表面部的立体图。
33.图7a是用于对安装于外表面部的状态下的盖部的开闭进行说明的图,是盖部关闭了的状态的图。
34.图7b是用于对安装于外表面部的状态下的盖部的开闭进行说明的图,是盖部打开了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36.参照图1~图7a、图7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结构。
37.(电力转换装置的整体结构)
38.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电力转换部1、控制部2、壳体3、通信端子4和罩构件5。电力转换装置100是例如将从商用电源101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后向负载102输出的变换器装置。另外,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0构成为能够与pc103(个人计算机)通信。此外,壳体3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电力转换用壳体”的一个例子。另外,通信端子4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连接部分”的一个例子。另外,pc103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装置外的设备”的一个例子。
39.如图2所示,电力转换部1包含整流器电路11、平滑电路12和逆变电路13。电力转换部1进行将输入的电力转换并输出的电力转换动作。整流器电路11包含二极管桥式电路,对从商用电源101输入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并输出直流电力。平滑电路12使从整流器电路11输出的直流电力平滑。平滑电路12例如包含平滑电容器。逆变电路13对平滑后的直流电力进行转换并输出交流电力。逆变电路13包含例如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开关元件。逆变电路13基于后述的控制部2的控制,通过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而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输出。此外,电力转换部1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包含改善功率因素的功率因素改善电路或者去除电流的纹波的纹波去除电路等。
40.控制部2对电力转换部1的电力转换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2包含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闪速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微型控制器)。控制部2输出用于对电力转换部1的逆变电路13的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的栅极信号(pwm信号: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另外,控制部2构成为根据预先存储于闪速存储器的设定值(设定信息)来使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各部分动作。另外,控制部2构成为将电力转换装置10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动作日志(日志信息)存储于闪速存储器。
4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包含用于对由电力转换部1进行的电力转换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3a。操作面板3a包含多个操作按钮。并且,操作面板3a构成为基于对多个操作按钮的输入操作来接受输入操作。另外,壳体3包含外表面部30。具体而言,外表面部30是壳体3的操作面板3a的操作面。另外,壳体3在内部配置进行电力转换动作的电力转换部1。另外,壳体3例如由abs树脂形成。
4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端子4设于壳体3的外表面部30。并且,通信端子4包含用于
连接作为装置外的设备的pc103的usb端子。控制部2和作为装置外的设备的pc103经由通信端子4相互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通过将usb线缆连接于通信端子4,从而pc103经由通信端子4使设定信息存储于控制部2的闪速存储器。另外,pc103经由通信端子4取得(接收)存储于控制部2的闪速存储器中的日志信息。
43.(罩构件和插入部的结构)
44.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罩构件5包含盖部51和固定部52。盖部51覆盖通信端子4。具体而言,盖部51以覆盖通信端子4的方式设置,以便抑制粉尘和灰尘等异物附着(混入)于通信端子4。固定部52将罩构件5固定于壳体3。另外,固定部52能够弹性变形。例如,固定部52由弹性变形的橡胶形成。具体而言,盖部51和固定部52通过弹性变形的橡胶而一体地形成。
45.如图3a、图3b~图5a、图5b所示,通过使固定部52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压入并插入于在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31,从而将罩构件5安装于外表面部30。插入部31相对于通信端子4独立地设于外表面部30。如图4a所示,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插入部31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具体而言,插入部31形成为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角部带有圆角的形状。
46.另外,固定部52具有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插入部31相对应的截面的平板形状(扁平形状)。并且,固定部52在插入于插入部31的状态下向插入部31的长边侧(x2方向侧)弯折,由此将盖部51盖在通信端子4上。即,固定部52在沿z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具有以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为长边方向且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和固定部52弯折的方向(x2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扁平形状。
47.另外,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固定部52的面积小于盖部51的面积。即,插入部31的开口面积(从z方向观察时的面积)小于通信端子4的从z方向观察时的面积。
48.另外,如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外表面部30的插入部31以在z方向上贯通外表面部30的方式设置。即,插入部31是设于外表面部30的贯通孔。固定部52以贯穿插入部31的方式插入并固定。具体而言,如图5b所示,固定部52包含楔型的卡合部52a。并且,卡合部52a与外表面部30相卡合。另外,插入部31的x2方向侧的内表面31a(参照图5a)在z2方向侧具有卡合部31b。即,固定部52插入于插入部31,固定部52通过卡合部52a与插入部31的卡合部31b相卡合而被固定。此外,卡合部52a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另外,卡合部31b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卡合部”的一个例子。
49.在此,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指的是,作为贯通孔的插入部31的开口的内周壁部分(内侧面部分)。即,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指的是插入部31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内侧的壁面部分。
50.〈突起部的结构〉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b~图6a、图6b所示,在插入部31的x1方向侧的内表面31a设有突起部32。即,突起部32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设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插入部31的长边中的1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与插入于插入部31的固定部52抵接。即,突起部32以与以下状态下的固定部52抵接的方式设于x1方向侧的内表面31a,所述状态是指:卡合部52a与x2方向侧的内表面31a的卡合部31b相卡合。
52.如图5b所示,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在x方向上设于与设有卡合部
31b的内表面31a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31a。即,突起部32设置成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同固定部52抵接。另一方面,固定部52的卡合部52a同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侧)设置的卡合部31b相卡合。换言之,固定部52在x方向的一侧(x1方向)与突起部32抵接,并在x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与卡合部31b相卡合。
53.另外,如图4a、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包含具有圆角的表面形状。具体而言,突起部32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即,突起部32的从z方向观察时的截面为在x2方向侧具有圆周部分的半圆形。因而,突起部32的弯曲的表面配置于x2方向侧。由此,突起部32通过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与固定部52抵接。
54.另外,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在同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具有比固定部52的宽度w1小的宽度w2。具体而言,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正交的面内(xy平面内),突起部32的在同突起部32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w2短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w1(y方向上的宽度)。例如,固定部52的y方向上的宽度w1约为7mm。并且,突起部32的y方向上的宽度w2约为1mm。另外,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突起部32的面积小于固定部52的面积。
55.另外,如图5a、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设为沿着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从内表面31a的一个端部侧(z1方向侧)延伸到另一个端部侧(z2方向侧)。即,突起部32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半圆柱状的形状。
56.另外,如图6a、图6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以在突起部32和固定部52相互抵接的方向(x方向)上突起部32与卡合部31b之间的距离d2小于固定部52的与突起部32抵接的部分的厚度d1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
57.即,固定部52在插入于插入部31的状态下成为在x方向上被突起部32施力(按压)的状态。也就是说,固定部52以在x方向上被施力而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而被固定。具体而言,如图3b和图4b所示,固定部52在插入于插入部31的状态下,以与突起部32抵接的部分发生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因而,固定部52被突起部32向x2方向侧按压而弹性变形,由此以在x方向上作用有恢复力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固定部52以在对卡合部52a与卡合部31b的卡合的解除进行抑制的方向上作用有力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而被固定。
58.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设为与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的固定部52抵接。并且,如图7a、图7b所示,通过使弹性变形的固定部52以与突起部32抵接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从而罩构件5构成为在安装到外表面部30的状态下盖部51能够开闭。具体而言,通过使固定部52在插入于插入部31而被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从盖部51关闭了的状态(图7a)向盖部51打开了的状态(图7b)移动。即,构成为,在罩构件5安装于外表面部30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线缆(通信线缆)等连接于通信端子4。
59.(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60.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那样的效果。
6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罩构件5的固定部52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于相对于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独立地设于外表面部30的插入部31,从而将罩构件5安装于外表面部30。并且,在罩构件5的固定部52和在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中的任一者设有突起部32,该突起部32与罩构件5的固定部52和在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
31的内表面31a中的另一者抵接,该突起部32在同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具有比固定部52的宽度w1小的宽度w2。由此,通过使在固定部52和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中的任一者设置的突起部32与固定部52和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中的另一者抵接,能够将固定部52压紧。也就是说,固定部52被压入于插入部31。因此,与为了将插入于插入部31的固定部52固定而独立地设置紧固构件(螺钉)等的情况不同,能够在不设置螺钉等新的构件的情况下,利用在壳体3(电力转换用壳体)的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和罩构件5的固定部52将罩构件5固定地安装于壳体3。另外,在向插入部31插入并固定固定部52的情况下,固定部52以被具有比固定部52的宽度w1小的宽度w2的突起部32压紧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32来减少固定部52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另外,由于突起部32的宽度w2小于固定部52的宽度w1,因此,在将固定部52插入于插入部31时,能够易于使固定部52弹性变形。由此,能够减小将固定部52插入于插入部31的情况下的压入所需的力,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插入固定部52并使其固定的组装作业。其结果,即使在设置对用于连接pc103(装置外的设备)的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进行覆盖的罩构件5的情况下,也不会为了固定罩构件5而增加部件个数,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突起部32包含具有圆角的表面形状。若如此构成,则与在突起部32的表面形状包含角部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固定部52的表面中的与突起部32抵接的面受到损伤。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部52的表面部分由于被突起部32的角部损伤而劣化。
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设为,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利用突起部32的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与另一者抵接。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突起部32利用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进行抵接,因此,能够使突起部32通过线接触而与固定部52和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中的任一者抵接。因此,与突起部32同固定部52和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中的任一者面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插入固定部52时的摩擦力。另外,由于使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的突起部32与固定部52抵接,因此能够易于使固定部52沿着半圆状的表面弹性变形。其结果,通过使突起部32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能够使插入固定部52时所需的力的大小更小,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用于通过将固定部52插入于插入部31而固定罩构件5的组装作业。
6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设置的突起部32,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正交的面内(xy平面内)内,在同突起部32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w2小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w1。在此,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正交的面内,在突起部32的在同突起部32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w2大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w1的情况下,为了设置宽度w2的较大的突起部32,需要使插入部31的开口的大小增大至所需程度以上。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突起部32构成为,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正交的面内,在同突起部32与另一者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w2小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w1。若如此构成,则与设置宽度w2较大的突起部32的情况不同,不必为了设置突起部32而将插入部31的开口的大小增大至所需程度以上,因此能够抑制为了固定罩构件5而装置结构大型化。
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固定部52包含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该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插入于插入部31并与外表面部30相卡合,插
入部31的内表面31a具有与卡合部52a相卡合的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若如此构成,则能够在固定部52的卡合部52a和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卡合部31b相卡合的状态下,使固定部52和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设置的突起部32抵接。因此,通过使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突起部32按压固定部52,能够抑制卡合部52a与卡合部31b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能够利用突起部32来抑制固定部52脱离插入部31。
6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31以贯通外表面部30的方式设置,突起部32以与以下状态下的固定部52抵接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所述状态是指:插入到贯通外表面部30的插入部31的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与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相卡合。若如此构成,则通过将插入部31设置成贯通孔,能够将固定部52从贯通孔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另一个端部并使卡合部52a卡合于另一个端部。因此,与插入部31是未贯通的凹部的情况不同,通过将插入部31设为贯通孔,能够易于使贯通孔的端部的内表面31a构成为卡合部31b。其结果,能够使固定部52卡合于插入部31并容易地进行固定。
6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以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的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同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的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侧)设置的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相卡合。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在插入部31的与设有供卡合部52a卡合的卡合部31b的内表面31a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31a设有突起部32,因此,通过使固定部52和突起部32抵接,能够从卡合部52a的相反侧压紧并固定固定部52。因此,固定部52被突起部3从相反侧压紧,因而,能够更加抑制卡合部52a与卡合部31b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能够利用突起部32来更加抑制固定部52脱离插入部31。
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以在突起部32和固定部52相互抵接的方向(x方向)上突起部32与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之间的距离d2小于固定部52的与突起部32抵接的部分的厚度d1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突起部32与卡合部31b之间的距离d2小于固定部52的厚度d1,因此,对于以与突起部32抵接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的固定部52,能够利用突起部32将该固定部52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固定。因此,能够利用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被固定的固定部52的恢复力来更有效地抑制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与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插入部31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突起部32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设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长边中的1边。若如此构成,则与在大致长方形形状的短边设有突起部32的情况相比,长边的突起部32、长边的突起部32以外的部分以及固定部52之间的间隙变大,因此,能够使固定部52更大地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弹性变形了的固定部52以被施加有更大的恢复力的状态固定于插入部31,因而能够利用更大的力来进一步抑制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与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7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2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设为,沿着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从内表面31a的一个端部侧(z1方向侧)延伸到另一个端部侧(z2方向侧)。若如此构成,则与突起部32在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上仅设于一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固定部52更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利用更弹性变形了的固定部52来更施加恢复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与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
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电力转换用壳体)包含对由电力转换部1进行的电力转换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3a,突起部32设于在作为操作面板3a的操作面的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若如此构成,则即使在进行电力转换动作的操作的操作面板3a的操作面上设置用于连接装置外的设备的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设置新的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容易地固定罩构件5。因此,不会使操作面板3a的部件个数增加,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面板3a的组装作业。
7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构件5包含由弹性变形的橡胶形成的固定部52,通过使固定部52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压入并插入于插入部31,从而将罩构件5安装于外表面部30,突起部32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并设为与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的固定部52抵接。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固定部52由橡胶形成,因此,能够易于使固定部52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固定部52在抵接于突起部32的状态下容易地弹性变形并压紧,因而能够易于将罩构件5固定并安装于壳体3(电力转换用壳体)。
7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弹性变形的固定部52以与突起部32抵接的状态插入于插入部31,从而罩构件5构成为在安装到外表面部30的状态下盖部51能够开闭。若如此构成,则由于固定部52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突起部32抵接而被固定,因此,能够在利用突起部32压紧固定部52的状态下对罩构件5的盖部51进行开闭。因此,通过利用突起部32来压紧固定部52,即使在罩构件5安装于外表面部30的状态下对盖部51进行开闭时,也能够在不设置新的结构的情况下容易地固定固定部52。
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51覆盖包含usb端子或sd卡槽的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观察时,固定部52的面积小于盖部51的面积,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观察时,突起部32的面积进一步小于固定部52的面积。若如此构成,则在将比盖部51小的固定部52向插入部31插入并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设置进一步小于固定部52的突起部32固定固定部52。因此,在将固定部52向插入部31插入并固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设置突起部32而装置结构大型化。
75.[变形例]
[0076]
此外,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本发明的范围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0077]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突起部32也可以设于罩构件5的固定部52。即,也可以在固定部52的侧面部分沿着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设置突起部32。
[007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包含具有圆角的表面形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包含角部被倒角后的表面形状。即,突起部32也可以是角部被倒角后的三棱柱状或四棱柱状。另外,突起部32也可以是具有角部的表面形状。
[007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设为,具有半圆状的表面形状,利用突起部32的半圆状的弯曲的表面与另一者抵接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突起部32也可以是椭圆状的表面形状。
[008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例子,即,对于突起部32,在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正交的面(xy平面内)内,在同突起部32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
上的宽度w2小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w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突起部32的z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固定部52的z方向上的宽度。即,也可以是,将突起部32设为,在同突起部32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向正交的面内(yz平面内),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固定部52的对应的宽度。换言之,也可以将突起部32设为沿着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交叉的面(例如xy平面)延伸。
[008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插入部31以贯通外表面部30的方式设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插入部31设置为不贯通外表面部30的凹部。
[008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以与固定部52抵接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的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交叉的方向(x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同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的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交叉的方向(x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侧)设置的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相卡合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突起部32和卡合部31b也可以不设于同一轴线上的相反方向。例如,也可以将突起部32设于偏离x1方向的位置的内表面31a。即,也可以将突起部32设于同与设有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的位置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另外,也可以是,将突起部32和卡合部31b不设置在x方向侧的内表面31a,而是设置在y方向侧的内表面31a。即,也可以沿着与为了对盖部51进行开闭而使固定部52弯折的方向(x方向)不同的方向,设置突起部32和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另外,也可以是,将突起部32设于x2方向侧,将卡合部31b设于x1方向侧。
[008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以在突起部32和固定部52相互抵接的方向(x方向)上突起部32和卡合部31b(第2卡合部)之间的距离d2小于固定部52的与突起部32抵接的部分的厚度d1的方式设于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突起部32与卡合部31b之间的距离d2大于固定部52的厚度d1。在该情况下,只要构成为通过增大卡合部52a(第1卡合部)的在突起部32和固定部52相互抵接的方向(x方向)上的厚度而将固定部52固定于插入部31即可。
[008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插入部31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突起部32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设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长边中的1边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突起部32设于长方形形状的短边侧的内表面31a。另外,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插入部31也可以具有长方形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插入部31也可以为圆形。
[008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在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上设为,沿着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从内表面31a的一个端部侧(z1方向侧)延伸到内表面31a的另一个端部侧(z2方向)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突起部32不为沿着预定的方向延伸的柱状(圆柱状)的形状,而成为半球状的形状。另外,也可以是,不是设有1个突起部32,而是设有多个突起部。
[008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起部32设于在作为操作面板3a的操作面的外表面部30设置的插入部31的内表面31a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将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设于壳体3的除操作面板3a以外的外表面(例如侧面等),从而将插入部31和突起部32设于操作面板3a以外的部分。
[008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固定部52是弹性变形的橡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
不限于此。例如,固定部52也可以包含橡胶以外的金属等弹性变形的原材料。
[008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橡胶来一体地形成罩构件5的盖部51和固定部52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橡胶等弹性变形的弹性原材料来形成固定部52,并且利用树脂等与固定部52不同的原材料来形成盖部51。
[008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盖部51覆盖包含usb端子的通信端子4(连接部分)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盖部51构成为覆盖usb端子以外的、lan端子(local area network端子,局域网端子)或hdmi(注册商标)端子。另外,也可以使盖部51构成为覆盖不包含通信端子4等端子而包含sd卡槽等存储卡槽的连接部分。
[009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固定部52的面积小于盖部51的面积,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突起部32的面积进一步小于固定部52的面积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从插入固定部52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固定部52的面积也可以大于盖部51的面积。
[009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力转换部1包含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并输出的变换器装置中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电力转换部1构成为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并输出直流电力。另外,也可以使电力转换部1构成为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并输出交流电力。即,电力转换装置100也可以不是变换器装置,而是dcdc转换器、功率调节器或电池充电装置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