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2-05-21 09:0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引流手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在通常是将引流管放置在手术创面渗液比较多的部位,或者容易出血的部位,或者是胃肠道吻合口容易出现漏的部位,然后通过体表开孔将引流管固定于体表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引流管会插入到人体的内部,故而便需要将因为引流管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体表,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痛楚。
3.现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常常都是固定规格的,只能配套使用同一规格的引流管,而对于不同的病患来说,其所需要使用的引流管规格可能不同,故而医院便需要准备多种不同与引流管相适配的固定装置,从而可能会导致一些固定装置长时间不会被用到而自然损耗掉,与此同时还会增加了医院的物料成本。
4.中国发明专利cn201810580098.0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2和用于固定于人体皮肤上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引流管2外径大小相配合的引流孔3,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调节固定所述引流管3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固定件4,多个所述固定件4相互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引流孔3周向边沿处,多个所述固定件4上端靠近所述引流孔3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固定件4内侧面上均匀布置有凸起5,所述固定件4内侧面为弧形。
5.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实现引流管可调节式固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的缺陷,其仅能通过固定设置的固定件来固定不同外径的引流管,不能够适用于任意外径的引流管,实际适用范围有限。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引流管本体来调整夹持组件的开口角度,进而使得同一夹持组件能够适用多种规格的引流管本体,从而便可增加该装置的利用率,避免该装置闲置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医院的物料成本。
7.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束带,所述固定块的中部穿插有引流管本体,所述收束带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固定块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充气孔;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两侧;
水平移位机构,所述水平移位机构安装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水平移位机构固定安装于夹持组件的一侧,所述水平移位机构用于驱动调节夹持组件移位;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滑动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水平移位机构的正上方;其中,在引流管本体被夹持组件固定在固定块的内部之后,且通过所述固定块向气囊的内部充气时,所述固定块内部的气体压强增大,所述定位组件受到外部气体挤压力,随着外部气体的逐渐进入,所述定位组件将在气体的挤压下逐渐靠近水平移位机构。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环、支撑板和活动杆,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夹环设置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夹环与安装槽之间,所述活动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均与支撑板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杆相对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夹环内部的两侧。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活动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联动板,其中一个所述联动板贴合于夹环的外表面,其中另一个所述联动板滑动套设于滑槽的内部。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套接于支撑板两侧的行程槽,两个行程槽的内部均开设于导向槽,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套设于导向槽的内部。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内部滑动套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螺纹套接于活动杆的外表面。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平移位机构包括旋钮、螺纹杆和固定板,所述旋钮转动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于旋钮一侧的轴心处,且所述螺纹杆螺纹穿插于支撑板的中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嵌设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板转动套接于螺纹杆的一端。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连接杆、磁性板、电磁铁和蓄电池,所述定位杆滑动套设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旋钮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接槽,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定位杆的顶端,所述磁性板滑动套设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磁性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磁性板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电磁铁和蓄电池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电磁铁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所述电磁铁位于磁性板的正上方。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导气腔室,所述导气腔室套接于电磁铁和磁性板的外部,所述导气腔室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的内部嵌设有导电触片,所述导电触片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引线,两个所述连接引线分别与电磁铁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15.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还开设有与导气管内部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位于电磁铁的下方,所述导气孔与导气腔室的内部相连通。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可调节式引流
管固定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引流管本体穿过固定块,然后调节夹持组件的开口角度,直至夹持组件的开口角度与引流管本体的外径相适配后停止;步骤2:运行水平移位机构,水平移位机构带动夹持组件靠近引流管本体的侧面,直至夹持组件夹紧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之后停止;步骤3:经由固定块向气囊的内部充气,充气的同时固定块内部的气体压强增加,气体挤压定位组件靠近水平移位机构的输入端,最后定位组件卡紧水平移位机构,且气体也将经由导气孔进入到气囊的内部,最终使得气囊膨胀。
17.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夹持组件可调节开口角度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引流管本体来调节夹持组件的开口角度,从而使得夹持组件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引流管本体,以此便可提高该装置的利用率,并且无需根据每种规格的引流管本体来配备相对应的夹持组件,相应的便会减少医院的物料成本;本发明采用支撑板的设计,支撑板能够配合活动杆牵引或者挤压住夹环,使得夹环的开口角度在调整前后均不会发生错位,并且支撑板在水平移位机构的作用下还能够带动夹环同步移动,使得夹环能够稳定的夹持在引流管本体的外表面;本发明采用定位组件的设计,定位组件能够在外部气体的挤压下自主的向水平移位机构的输入端移动,最终能够将水平移位机构固定在固定块的内部,与此同时夹持组件也相应的固定在引流管本体的外表面,避免病患移动时而使得水平移位机构自主运行的现象发生;本发明采用电磁铁的设计,电磁铁能够在通电之后吸附定位组件上升,使得定位组件能够脱离水平移位机构的输入端,同时电磁铁的通电与断电也可通过外部气体的充入与释放来实现,进而使得调节该装置时的步骤更为简化。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整体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固定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固定块内部的前视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夹持组件与水平移位机构连接处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图3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图9中e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块;101、收束带;102、安装槽;103、行程槽;1031、导向槽;104、连通槽;1041、联动块;105、导气腔室;2、夹持组件;201、夹环;2011、滑槽;202、支撑板;2021、导向杆;203、活动杆;2031、联动板;3、水平移位机构;301、旋钮;3011、对接槽;302、螺纹杆;303、
固定板;4、定位组件;401、定位杆;402、连接杆;403、磁性板;404、电磁铁;405、蓄电池;5、气囊;6、弹性带;601、绝缘垫片;602、导电触片;7、连接引线;8、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1.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1、夹持组件2、水平移位机构3和定位组件4,固定块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束带101,固定块1的中部穿插有引流管本体,收束带10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气囊5,收束带101为弹性材料制成,能够更好的贴附患者的身体,收束带101的端部可加装市面上常见的背带扣,以此使得两个收束带101能够装配在一起,也可设置为魔术贴,文中不做具体限定,气囊5与固定块1的内部相连通,气囊5在充气之后能够膨胀,以此使得患者的身体所受的挤压力减小,固定块1的正面开设有充气孔,夹持组件2设置于固定块1的内部,夹持组件2设置为两组,两组夹持组件2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两侧,水平移位机构3安装于固定块1的内部,水平移位机构3固定安装于夹持组件2的一侧,水平移位机构3用于驱动调节夹持组件2移位,定位组件4滑动设置于固定块1的内部,定位组件4设置于水平移位机构3的正上方,定位组件4用于固定调节后的水平移位机构3,进而使得夹持组件2的位置也能够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引流管本体能够被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块1的内部;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管本体穿过固定块1并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再根据引流管本体规格调整夹持组件2的开口角度,随后再运行水平移位机构3驱动夹持组件2夹紧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从而使得引流管本体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块1的内部,随后医护人员经由充气口向固定块1的内部充入气体,气体经由固定块1流入气囊5的内部,气囊5膨胀并贴附在患者的身体表面,在充气时,固定块1内部的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定位组件4受到外部气体挤压力而下降,随着外部气体的逐渐进入,定位组件4将在气体的挤压下逐渐靠近水平移位机构3,最终使得水平移位机构3被固定在固定块1的内部,进而夹持组件2也稳定的夹持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
22.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组件2包括夹环201、支撑板202和活动杆203,固定块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02,夹环201设置于安装槽102的内部,夹环201设置为可塑性材料,即夹环201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能够发生弯折,弯折后的夹环201开口弧度将会发生改变,进而能够夹持住不同孔径的引流管本体,并且夹环201与引流管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引流管本体能够被更加稳定的夹持住,支撑板202设置于夹环201与安装槽102之间,活动杆203设置为两个,活动杆20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但其底部设置为光滑面,两个活动杆203均与支撑板202螺纹连接,且两个活动杆203相对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夹环201内部的两侧,通过转动活动杆203可挤压或者牵引夹环201,进而便可实现调整夹环201开口角度的目的。
23.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7所示,夹环2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11,活动杆203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联动板2031,联动板2031的宽度大于滑槽2011的宽度,其中一个联动板2031贴合于夹环201的外表面,其中另一个联动板2031滑动套设于滑槽2011的内部,两个联动板
2031可限制联活动杆203不会从夹环201的内部中移出,以此使得活动杆203能够始终为夹环201提供一个牵引力或者挤压力,并且在活动杆203牵引或者挤压夹环201时,活动杆203的底部能够在滑槽2011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活动杆203在牵引或者挤压夹环201时不会发生运动冲突,使得夹环201在调整开口角度时能较为流畅的进行。
24.更进一步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固定块1的内部开设有套接于支撑板202两侧的行程槽103,行程槽103可限制支撑板202的移动行程,两个行程槽103的内部均开设于导向槽1031,支撑板20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导向杆2021,导向杆2021滑动套设于导向槽1031的内部,导向槽1031可限制导向杆2021的移动方向,同时导向杆2021不会从导向槽1031的内部滑出,进而保证支撑板202的两端均能始终置于行程槽103的内部,避免而支撑板202弯折的现象发生。
25.再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6所示,固定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连通槽104,连通槽104的内部滑动套设有联动块1041,联动块1041设置为方形,联动块1041螺纹套接于活动杆203的外表面,活动杆203外螺纹既与支撑板202螺纹连接,还与联动块1041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203的外螺纹接触面增加,以此便可保证活动杆203不易受外力而转动,从而便可保证活动杆203能够稳定的挤压或者牵引住夹环201,使得夹环201不易从引流管本体的外表面脱离出去。
26.具体的,在确定引流管本体的规格之后,使用者可转动活动杆203,活动杆203沿着联动块1041和支撑板202的内部转动,并且同步的靠近或者远离夹环201,进而活动杆203便可带动联动板2031挤压或者牵引夹环201,从而夹环201的开口角度便能够得到调整,在夹环201的开口角度与引流管本体的外径相适配之后停止转动活动杆203即可。
27.如图1和图6所示,水平移位机构3包括旋钮301、螺纹杆302和固定板303,旋钮301转动设置于固定块1的内部,螺纹杆302固定连接于旋钮301一侧的轴心处,且螺纹杆302螺纹穿插于支撑板202的中部,固定板303固定嵌设于固定块1的内部,固定板303转动套接于螺纹杆302的一端,固定板303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30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相应的,旋钮301也可通过轴承为媒介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的内部。
28.需要说明的是,旋钮301的一侧延伸出固定块1的外侧,进而方便医护人员转动旋钮301。
29.根据上述机结构,在夹环201的开口角度确定之后,医护人员便可转动旋钮301,旋钮301带动螺纹杆302同步爪转动,螺纹杆302与支撑板202螺纹传动,由于螺纹杆302受到固定板303的限制而不会发生移位,从而支撑板202便可沿着螺纹杆302的外表面平移,此时支撑板202带动导向杆2021沿着导向槽1031的内部在行程槽103的内部滑动,与此同时,活动杆203、联动块1041和夹环201均在安装槽102的内部移位,从而夹环201便能够靠近引流管本体,最终使得夹环201能够稳定的夹持在引流管本体的外侧。
30.如图3和图8所示,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杆401、连接杆402、磁性板403、电磁铁404和蓄电池405,定位杆401滑动套设于固定块1的内部,旋钮301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接槽3011,对接槽3011彼此之间的间隙可忽略不计,在旋钮301转动完毕之后,可能发生此间隙对齐定位杆401的现象,但是医护人员可通过外力进一步的拧动旋钮301,以此使得对接槽3011能够对齐定位杆401,进一步拧动旋钮301时所转动的角度可忽略不计,此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不会对该装置造成影响,连接杆402固定连接于定位杆401的顶端,磁性板403
滑动套设于固定块1的内部,磁性板40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402的顶端,磁性板40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可设置为橡胶材料,并且其外表面粗糙,从而使得磁性板403与固定块1的内部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使得磁性板403不易在固定块1的内部滑动,电磁铁404和蓄电池405均固定安装于固定块1的内部,电磁铁404与蓄电池405电性连接,蓄电池405可设置为纽扣电池,且电磁铁404位于磁性板403的正上方。
31.进一步的,电磁铁404在通电之后,磁性板403与电磁铁404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反,进而两者之间便会有一个相互吸引的磁力,且此磁力大于密封圈与固定块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磁性板403便能够向电磁铁404靠近,在电磁铁404和磁性板403之间可设置缓冲垫,且此缓冲垫与固定块1的内部固定连接,以此便可缓冲磁性板403靠近电磁铁404时的冲击力,并且还能够保证磁性板403和电磁铁404不会因为碰撞而损伤。
32.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块1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启闭开关,电磁铁404通过启闭开关与蓄电池405电性连接。
33.更进一步的,固定块1的内部开设有导气腔室105,导气腔室105与充气口相连通,导气腔室105套接于电磁铁404和磁性板403的外部,固定块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气管8,固定块1的内部还开设有与导气管8内部相连通的导气孔,导气孔位于电磁铁404的下方,在充气时,外部气体首先会进入导气腔室105的内部,并且此时气体不能经由导气孔进入到气囊5的内部,此时气体会挤压磁性板403,进而使得磁性板403带动连接杆402下降,连接杆402便能够带动定位杆401下降并卡合进入到对接槽3011的内部。
34.具体的,在电磁铁404通电之后,磁性板403便会向上移动,磁性板403带动连接杆402上升,连接杆402牵引定位杆401从对接槽3011的内部滑出,此时水平移位机构3的外部限制便被解除,随后便可以运行水平移位机构3将夹持组件2从引流管本体的两侧拉开,进而医护人员便可进行取管工作。
35.实施例2参照图9和图10,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6.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导气腔室105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垫片601,所述绝缘垫片601的内部嵌设有导电触片602,所述导电触片60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引线7,两个所述连接引线7分别与电磁铁404和蓄电池405电性连接。
37.具体的,在充气之初,弹性带6会在气体的挤压下弯折,进而绝缘垫片601便能同步的在固定块1的内部移动,随后绝缘垫片601能带动导电触片602从两个连接引线7相对的一端移开,进而电磁铁404和蓄电池405之间的电路断开,此时磁性板403不再受到电磁铁404的吸引力,随后气体便可挤压磁性板403下降,同理,在对气囊5放气时,弹性带6的外力限制消失,进而弹性带6便会带动导电触片602复位,此时电磁铁404将再次与蓄电池405电性连接在一起,并且此时气囊5内部的气体未被完全放出,磁性板403便移动到导气孔的上方,从而使得后续再次使用时能够减少充气的时长。
38.根据上述结构,此种方式无需设置启闭开关,在充放气的过程中便能够实现电磁铁404与蓄电池405之间电路的接通或断开。
39.实施例3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引流管本体穿过固定块1,然后调节夹持组件2的开口角度,直至夹持组件2的开口角度与引流管本体的外径相适配后停止;步骤2:运行水平移位机构3,水平移位机构3带动夹持组件2靠近引流管本体的侧面,直至夹持组件2夹紧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之后停止;步骤3:经由固定块1向气囊5的内部充气,充气的同时固定块1内部的气体压强增加,气体挤压定位组件4靠近水平移位机构3的输入端,最后定位组件4卡紧水平移位机构3,且气体也将经由导气孔进入到气囊5的内部,最终使得气囊5膨胀。
4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管本体穿过固定块1并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再根据引流管本体规格调整夹持组件2的开口角度,随后再运行水平移位机构3驱动夹持组件2夹紧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从而使得引流管本体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块1的内部,随后医护人员经由充气口向固定块1的内部充入气体,气体经由固定块1流入气囊5的内部,气囊5膨胀并贴附在患者的身体表面,在充气时,固定块1内部的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定位组件4受到外部气体挤压力而下降,随着外部气体的逐渐进入,定位组件4将在气体的挤压下逐渐靠近水平移位机构3,最终使得水平移位机构3被固定在固定块1的内部,进而夹持组件2也稳定的夹持在引流管本体的两侧,进而使得引流管本体被固定在患者的插管处。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