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冷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06:1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板组件。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计算机主要包括机壳、电源供应器、主板、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及扩充卡。电源供应器与主板装设于机壳内,且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及扩充卡装设于主板上。当计算机在运作时,中央处理器负责进行数据运算,显示适配器负责进行影像运算,两者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计算机厂商一般会加装风扇或水冷散热器来对中央处理器或显示适配器进行散热。
3.以水冷散热器为例,水冷散热器一般包含水冷头、水冷排及泵浦。水冷头热接触于中央处理器或显示适配器。水冷排用以进行散热。水冷头、水冷排及泵浦相连而构成一循环通道。循环通道内储存有冷却液。泵浦驱动冷却液流过水冷头与水冷排而构成一冷却循环。当冷却液进行冷却循环时,冷却液会将中央处理器或显示适配器所产生的热量转移至水冷排,并经由水冷排进行散热。然而,目前的水冷散热器对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等热源的散热效率仍有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水冷散热器对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等热源的散热效率,便成为设计上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板组件,用于提升水冷板组件对中央处理器等热源的散热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板组件,包含:一基座;一罩体,装设于所述基座,且所述罩体与所述基座共同围绕出一液流空间,所述罩体具有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在所述罩体的长边方向上,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罩体的相对两侧;一入水接头,装设于所述罩体的所述入水口;以及一出水接头,装设于所述罩体的所述出水口。
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板组件还包含一组装框,所述组装框叠设于所述基座,并将所述罩体围绕于内。
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板组件还包含多个紧固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组装框。
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含一载板及多个鳍片,所述多个鳍片凸出于所述载板,并位于所述液流空间。
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鳍片沿所述罩体的长边方向延伸。
1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鳍片包含一第一鳍片组及两个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介于所述两个第二鳍片组之间,且所述第一鳍片组与所述两个第二鳍片组之间各保持一通道。
1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鳍片组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个第二鳍片组的宽
度。
1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罩体的短边方向上,所述液流空间部分的高度由两端处朝中央处递增。
1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罩体的短边方向上,所述入水接头位于所述罩体的中央处。
14.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罩体的短边方向上,所述出水接头位于所述罩体的中央处。
15.如上所述,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冷板组件,通过将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置于罩体的相对两侧,以提升冷却液对基座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水冷板组件的整体散热效果。
16.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水冷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水冷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水冷板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20.元件标号说明
21.10
ꢀꢀꢀꢀꢀꢀꢀꢀꢀꢀꢀꢀ
水冷板组件
22.100
ꢀꢀꢀꢀꢀꢀꢀꢀꢀꢀꢀ
基座
23.110
ꢀꢀꢀꢀꢀꢀꢀꢀꢀꢀꢀ
载板
24.120
ꢀꢀꢀꢀꢀꢀꢀꢀꢀꢀꢀ
鳍片
25.121
ꢀꢀꢀꢀꢀꢀꢀꢀꢀꢀꢀ
第一鳍片组
26.122
ꢀꢀꢀꢀꢀꢀꢀꢀꢀꢀꢀ
第二鳍片组
27.200
ꢀꢀꢀꢀꢀꢀꢀꢀꢀꢀꢀ
罩体
28.210
ꢀꢀꢀꢀꢀꢀꢀꢀꢀꢀꢀ
覆盖板
29.211
ꢀꢀꢀꢀꢀꢀꢀꢀꢀꢀꢀ
入水口
30.212
ꢀꢀꢀꢀꢀꢀꢀꢀꢀꢀꢀ
出水口
31.220
ꢀꢀꢀꢀꢀꢀꢀꢀꢀꢀꢀ
环形侧板
32.230、240
ꢀꢀꢀꢀꢀꢀ
挡流板
33.300
ꢀꢀꢀꢀꢀꢀꢀꢀꢀꢀꢀ
入水接头
34.400
ꢀꢀꢀꢀꢀꢀꢀꢀꢀꢀꢀ
出水接头
35.500
ꢀꢀꢀꢀꢀꢀꢀꢀꢀꢀꢀ
组装框
36.510
ꢀꢀꢀꢀꢀꢀꢀꢀꢀꢀꢀ
开槽
37.600
ꢀꢀꢀꢀꢀꢀꢀꢀꢀꢀꢀ
紧固件
38.c
ꢀꢀꢀꢀꢀꢀꢀꢀꢀꢀꢀꢀꢀ
通道
39.s
ꢀꢀꢀꢀꢀꢀꢀꢀꢀꢀꢀꢀꢀ
液流空间
40.w1、w2
ꢀꢀꢀꢀꢀꢀꢀꢀ
宽度
41.f1
ꢀꢀꢀꢀꢀꢀꢀꢀꢀꢀꢀꢀ
长边方向
42.f2
ꢀꢀꢀꢀꢀꢀꢀꢀꢀꢀꢀꢀ
短边方向
43.e1
ꢀꢀꢀꢀꢀꢀꢀꢀꢀꢀꢀꢀ
中央处
44.e2
ꢀꢀꢀꢀꢀꢀꢀꢀꢀꢀꢀꢀ
端处
45.h1、h2
ꢀꢀꢀꢀꢀꢀꢀꢀ
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46.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水冷板组件1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47.本实施例的水冷板组件10包含一基座100、一罩体200、一入水接头300及一出水接头400。罩体200装设于基座100,且罩体200与基座100共同围绕出一液流空间s。液流空间s用以存放冷却液。罩体200具有一入水口211及一出水口212,在罩体200的长边方向f1上,入水口211与出水口212分别位于罩体200的相对两侧。
48.详细来说,基座100包含一载板110及多个鳍片120。这些鳍片120凸出于载板110,并位于液流空间s。这些鳍片120沿罩体200的长边方向f1延伸。这些鳍片120包含一第一鳍片组121及两个第二鳍片组122。第一鳍片组121介于两个第二鳍片组122之间,且第一鳍片组121与两个第二鳍片组122之间各保持一通道c。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鳍片组121的宽度w1大于两个第二鳍片组122的宽度w2,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鳍片组的宽度也可以小于两个第二鳍片组的宽度。
50.罩体200包含一覆盖板210、一环形侧板220及两个挡流板230、240。入水口211与出水口212位于覆盖板210。在罩体200的长边方向f1上,入水口211与出水口212位于覆盖板210的相对两侧处,以及在罩体200的短边方向f2上,入水口211与出水口212位于覆盖板210的中央处e1。环形侧板220连接于覆盖板210的周缘。两个挡流板230、240凸出于覆盖板210,并位于液流空间s。两个挡流板230、240沿罩体200的短边方向f2延伸,且在罩体200的短边方向f2上,两个挡流板230、240凸出覆盖板210的高度由两侧处朝中央处e1递减。如此一来,在罩体200的短边方向f2上,液流空间s于两个挡流板230、240处的高度由两端处e2朝中央处e1递增。也就是说,于两个挡流板230、240处,液流空间s的中央处e1的高度h1大于两端处e2的高度h2。
51.入水接头300装设于罩体200的入水口211。出水接头400装设于罩体200的出水口212。也就是说,在罩体200的短边方向f2上,入水接头300与出水接头400位于罩体200的中央处e1。
52.在本实施例中,水冷板组件10还可以包含一组装框500及多个紧固件600。组装框500具有一开槽510。组装框500叠设于基座100的载板110,且罩体200与鳍片120位于开槽510,以令组装框500将罩体200围绕于内。紧固件600可转动地装设于组装框500,以例如将组装框500锁附于主板(未绘示)。此外,当紧固件600将组装框500锁附于主板时,水冷板组件10的基座100例如热接触于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等热源。
53.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水冷板组件,通过将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置于罩体的相对两侧,以提升冷却液对基座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水冷板组件的整体散热效果。
54.此外,通过挡流板的设计让两个挡流板处,液流空间中央处的高度大于两端处的高度,来让冷却液的流速调节成中央处流速最大,且逐渐向两端减小的趋势,进而进一步提
升冷却液与水冷板组件的热交换效果。
55.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