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水库鱼道的过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2:0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水库鱼道的过鱼装置。


背景技术:

2.北疆某水库鱼道过鱼系统,属于国家首台首套过鱼装置。在现场运行管理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六、七月份过鱼高峰期,每天运行十班次,一年捕获几万条鱼,其中不乏流域内稀有鱼种。为改变鱼道过鱼集鱼斗在大坝上游放鱼过程中,运至水库里的鱼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需要对集鱼斗进行改造,增设泄水阀装置,以利于快速将鱼放入水库中。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水库鱼道的过鱼装置,其具有能够快速将集鱼斗内的鱼、水放入水库,且操作简便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用于水库鱼道的过鱼装置,包括集鱼斗,所述集鱼斗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集鱼斗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固定架内固定连接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架,一对所述安装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轴线重合,还包括有泄水阀连杆,所述泄水阀连杆可上下滑动的置于两个所述套筒内,所述泄水阀连杆侧面上设有能够定位泄水阀连杆的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置于两个所述套筒之间,所述泄水阀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泄水阀连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泄水阀。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架便于对集鱼斗进行固定;设置的泄水口便于将集鱼斗内的水与鱼快速由集鱼斗内排出;设置的安装架便于对套筒进行安装定位,以便于配额泄水阀连杆、泄水阀、浮球,通过循环组件实现快速泄水,使集鱼斗内的鱼和水能够快速排出;设置的连接杆便于对浮球进行安装定位,设置的浮球便于通过浮力,控制泄水阀连杆在套筒内移动,进一步控制泄水阀与泄水口之间的位置。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一对导向轮,一对所述导向轮均固定在所述泄水阀连杆的侧面上,一对所述导向轮置于一对所述套筒之间,上方的套筒底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槽,下方套筒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浅槽与若干定位深槽,定位浅槽与若干定位深槽交错设置,所述定位槽、定位浅槽、定位深槽的同侧均设有导向滑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定位槽、定位浅槽、定位深槽及导向滑道,便于在集鱼斗降落落入水库放鱼工况位置后。当集鱼斗降落适当深度,库区内水灌入集鱼斗内,浮球便上浮带动泄水阀连杆向上提起泄水阀,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到上部定位槽,此时泄水阀打开;当集鱼斗向上提起,浮球下落,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到下部定位浅槽位置,此时泄水阀不能关闭,集鱼斗连续上提,水鱼全部由泄水口排尽;在集鱼斗随小车回到沉箱位置,集鱼斗下落放入沉箱时,沉箱水进入集鱼斗内,浮球上升,通过泄水阀连杆带动泄水阀向上,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上部的定位槽;等待诱鱼进入后,通过电动葫芦将集鱼斗慢速
提起,浮球渐渐下落,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落入到下部定位深槽位置,此时泄水阀关闭;随鱼斗连续上升鱼在斗内一并吊出沉箱。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上方的套筒的导向滑道正对于下方套筒的定位浅槽或定位深槽;下方的套筒的导向滑道正对于上方套筒的定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向上可以准确进入定位槽,导向轮向上可以准确进入定位浅槽或定位深槽;并且由于交错设置,导向轮会有序依次进入定位浅槽及定位深槽。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鱼斗底部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置于所述泄水口外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护组件便于保护在诱捕鱼的过程中,鱼从集鱼斗底部的泄水口游出。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集鱼斗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若干所述弹簧平行设置,还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集鱼斗底部固定连接,且若干所述弹簧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盖板与弹簧,便于在沉箱内诱捕鱼的过程中,防止鱼从集鱼斗下部泄水口游出;设置的固定板便于对弹簧进行安装固定。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泄水阀直径大于所述泄水口直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泄水阀直径大于泄水口直径便于在转运鱼的过程中保障集鱼斗底部不会泄漏。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设置的固定架便于对集鱼斗进行固定;设置的泄水口便于将集鱼斗内的水与鱼快速由集鱼斗内排出;设置的防护组件便于保护在诱捕鱼的过程中,鱼从集鱼斗底部的泄水口游出;设置的安装架便于对套筒进行安装定位,以便于配额泄水阀连杆、泄水阀、浮球,通过循环组件实现快速泄水,使集鱼斗内的鱼和水能够快速排出;设置的连接杆便于对浮球进行安装定位,设置的浮球便于通过浮力,控制泄水阀连杆在套筒内移动,进一步控制泄水阀与泄水口之间的位置;
19.2.设置的定位槽、定位浅槽、定位深槽及导向滑道,便于在集鱼斗降落落入水库放鱼工况位置后。当集鱼斗降落适当深度,库区内水灌入集鱼斗内,浮球便上浮带动泄水阀连杆向上提起泄水阀,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到上部定位槽,此时泄水阀打开;当集鱼斗向上提起,浮球下落,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到下部定位浅槽位置,此时泄水阀不能关闭,集鱼斗连续上提,水鱼全部由泄水口排尽;在集鱼斗随小车回到沉箱位置,集鱼斗下落放入沉箱时,沉箱水进入集鱼斗内,浮球上升,通过泄水阀连杆带动泄水阀向上,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进入上部的定位槽;等待诱鱼进入后,通过电动葫芦将集鱼斗慢速提起,浮球渐渐下落,导向轮沿导向滑道落入到下部定位深槽位置,此时泄水阀关闭;随鱼斗连续上升鱼在斗内一并吊出沉箱。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处的展开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集鱼斗;2、固定架;3、安装架;4、套筒;5、泄水阀连杆;6、连接杆;7、浮球;8、泄水阀;9、泄水口;10、防护组件;101、固定板;102、弹簧;103、盖板;11、循环组件;111、导向轮;112、定位槽;113、定位浅槽;114、定位深槽;115、导向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用于水库鱼道的过鱼装置,包括集鱼斗1,集鱼斗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集鱼斗1底部设有泄水口9,固定架2内固定连接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架3,一对安装架3上均固定连接有套筒4,两个套筒4的轴线重合,还包括有泄水阀连杆5,泄水阀连杆5置于两个套筒4内,泄水阀连杆5侧面上设有循环组件11,循环组件11置于两个套筒4之间,泄水阀连杆5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两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球7,泄水阀连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泄水阀8,泄水阀8直径大于泄水口9直径。
25.如图1和图2所示,集鱼斗1底部设有防护组件10,防护组件10置于泄水口9外侧。
26.如图1和图2所示,循环组件(11)包括一对导向轮(111),一对导向轮(111)均固定在所述泄水阀连杆(5)的侧面上,一对导向轮(111)置于一对套筒(4)之间,上方的套筒(4)底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12),下方套筒(4)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浅槽(113)与若干定位深槽(114),定位浅槽(113)与若干定位深槽(114)交错设置,所述定位槽(112)、定位浅槽(113)、定位深槽(114)的同侧均设有导向滑道(115)。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上方的套筒(4)的导向滑道(115)正对于下方套筒(4)的定位浅槽(113)或定位深槽(114);下方的套筒(4)的导向滑道(115) 正对于上方套筒(4)的定位槽(112)。
28.如图1所示,防护组件10包括盖板103,盖板103与集鱼斗1底部转动连接,盖板103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102,若干弹簧102平行设置,还包括有固定板101,固定板101与集鱼斗1底部固定连接,且若干弹簧102均与固定板101固定连接,图1中的状态为集鱼斗1由泄水口9排水与鱼的状态,盖板103被冲开。
2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在集鱼斗1降落落入水库放鱼工况位置后,当集鱼斗1降落适当深度,库区内水灌入集鱼斗1内,浮球7便上浮带动泄水阀连杆5向上提起泄水阀8,导向轮111沿导向滑道115进入到上部定位槽112,此时泄水阀8打开;当集鱼斗1向上提起,浮球7下落,导向轮111沿导向滑道115进入到下部定位浅槽113位置,此时泄水阀8不能关闭,集鱼斗1连续上提,水鱼全部由泄水口9排尽;在集鱼斗1随小车回到沉箱位置,集鱼斗1下落放入沉箱时,沉箱水进入集鱼斗1内,浮球7上升,通过泄水阀连杆5带动泄水阀8向上,导向轮111沿导向滑道115进入上部的定位槽112;等待诱鱼进入后,通过电动葫芦将集鱼斗1慢速提起,浮球7渐渐下落,导向轮111沿导向滑道115落入到下部定位深槽114位置,此时泄水阀8关闭;随鱼斗连续上升鱼在斗内一并吊出沉箱。
3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