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0:25: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


背景技术:

2.该机适用于烧结矿、煤炭、水泥、硅酸盐、玻璃、陶瓷等行业,适于中等硬度以下脆性物料的破碎,主要用于矿石的中细碎作业。现有的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虽然能实现破碎物料的目的,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
3.现有的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在使用时被破碎的物料不易收集,易出现细小的物料堆积在装置内部的情况,从而易造成装置内部零件的磨损,且现有装置的重量较大,不易移动,机动性低,实用性差。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震动板,且震动板与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震动板的底部设有马达,且马达的外侧设有传动杆,且震动板通过传动杆与马达连接;
8.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底板,且底板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设有滑轨。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有出料口,且震动板与出料口固定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槽平行等距的分布在底板底部的两侧,且滑轨平行对立的分布在滑槽的内侧。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放料口,且放料口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并且放料口的底部设有破碎箱。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破碎箱的内部设有两根转辊,且转辊的表面设有多个辊齿,并且辊齿与转辊固定连接,所述转辊的内部设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贯穿于转辊的方式与转辊活动连接。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震动板呈左高右低的角度平行分布在转辊的下方。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且转轴与马达均与驱动电机活动连接,并且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力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设置的震动板、马达和传动杆的使用,当转辊将物料绞碎后,被绞碎的物料
会掉落在震动板的表面,随后马达可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震动,使传动杆可以将马达的震动传导至震动板,使震动板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将表面的物料导入出料口排出,从而降低了微小物料堆积在装置内部的可能性。
17.2、通过设置的滑槽和滑轨的使用,当装置在安装时,使用者可以在底板的下方设置滑道,随后使用者可以将滑槽夹住滑道并将滑轨固定在滑道的两侧,使装置在移动时可以通过安装外部滑道的方式来进行滑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机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图1中装置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a处底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装置主体;2、放料口;3、底板;4、驱动电机;5、出料口;6、破碎箱;7、转辊;8、转轴;9、震动板;10、马达;11、传动杆;12、滑槽;13、滑轨;14、辊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4,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放料口2,且放料口2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并且放料口2的底部设有破碎箱6,设备内部组件使用时通过外部控制器进行控制。
25.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震动板9,且震动板9与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震动板9的底部设有马达10,且马达10的外侧设有传动杆11,且震动板9通过传动杆11与马达10连接,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有出料口5,且震动板9与出料口5固定连接,震动板9呈左高右低的角度平行分布在转辊7的下方。
26.当转辊7将物料绞碎后,被绞碎的物料会掉落在震动板9的表面,随后马达10可以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开始震动,使传动杆11可以将马达10的震动传导至震动板9,使震动板9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将表面的物料导入出料口5排出,从而降低了微小物料堆积在装置内部的可能性。
27.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3,且底板3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底板3的底部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侧设有滑轨13,滑槽12 平行等距的分布在底板3底部的两侧,且滑轨13平行对立的分布在滑槽12的内侧。
28.当装置在安装时,使用者可以在底板3的下方设置滑道,随后使用者可以将滑槽12夹住滑道并将滑轨13固定在滑道的两侧,使装置在移动时可以通过安装外部滑道的方式来进行滑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机动性。
29.破碎箱6的内部设有两根转辊7,且转辊7的表面设有多个辊齿 14,并且辊齿14与转辊7固定连接,转辊7的内部设有转轴8,且转轴8通过贯穿于转辊7的方式与转辊7活动连接,底板3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且转轴8与马达10均与驱动电机4活动连接,并且驱动电机
4与外部电源电力连接。
30.当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物料放入放料口2,使物料可以通过放料口2进入破碎箱6,随后转轴8可以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来驱动转辊7,使转辊7可以通过反向旋转的方式来对物料进行破碎。
31.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设备使用之前使用者需检查装置各部件之间的紧密性,随后当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物料放入放料口2,使物料可以通过放料口2进入破碎箱6,随后转轴8可以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来驱动转辊7,使转辊7可以通过反向旋转的方式来对物料进行破碎,当转辊7将物料绞碎后,被绞碎的物料会掉落在震动板9的表面,随后马达10可以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开始震动,使传动杆11可以将马达10的震动传导至震动板9,使震动板9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将表面的物料导入出料口5排出,从而降低了微小物料堆积在装置内部的可能性;
32.当装置在安装时,使用者可以在底板3的下方设置滑道,随后使用者可以将滑槽12夹住滑道并将滑轨13固定在滑道的两侧,使装置在移动时可以通过安装外部滑道的方式来进行滑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机动性;
33.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震动板(9),且震动板(9)与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震动板(9)的底部设有马达(10),且马达(10)的外侧设有传动杆(11),且震动板(9)通过传动杆(11)与马达(10)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3),且底板(3)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的底部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侧设有滑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有出料口(5),且震动板(9)与出料口(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平行等距的分布在底板(3)底部的两侧,且滑轨(13)平行对立的分布在滑槽(12)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放料口(2),且放料口(2)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并且放料口(2)的底部设有破碎箱(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6)的内部设有两根转辊(7),且转辊(7)的表面设有多个辊齿(14),并且辊齿(14)与转辊(7)固定连接,所述转辊(7)的内部设有转轴(8),且转轴(8)通过贯穿于转辊(7)的方式与转辊(7)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板(9)呈左高右低的角度平行分布在转辊(7)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且转轴(8)与马达(10)均与驱动电机(4)活动连接,并且驱动电机(4)与外部电源电力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震动板,且震动板与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震动板的底部设有马达,且马达的外侧设有传动杆,且震动板通过传动杆与马达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底板,且底板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设有滑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放料口,且放料口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并且放料口的底部设有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内部设有两根转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破碎比双齿辊破碎机,设备使用时可以更方便的收集物料,不易时物料堆积在装置内部,且设备使用时移动便捷,装置机动性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兵 李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善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