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0:1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一种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属于主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进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空间、大跨度的建筑物日渐增多,其中许多架体搭设高度超过5m或搭设跨度超过10m的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通常会要求先进行框架柱的浇筑,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目前是浇筑施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在泵管移动过程中,管内附着混凝土会落到梁板模板内且不易清理,对梁板结构的密实度和观感造成较大影响。(2)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筑过程中,在泵管的移动过程中,泵管内的混凝土会掉落到地面,不利于城市道路的清洁,且混凝土在地面凝固后,对与行驶的车辆而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上管口和连接管将接料袋安装子在泵管的出料口处,避免的泵管中残留的混凝土掉落到路面或在浇筑时掉入梁板模板中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头、连接管以及接料袋,上管头安装在泵管的下端口处,接料袋底部封闭,其上端口套装在连接管的下端口处,在上管头的下端口以及连接管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卡紧机构,连接管通过卡紧机构安装在上管头的下端口处。
5.优选的,所述的卡紧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管上端口处的一组卡槽以及设置在上管头表面的一组连接柱,卡槽沿连接管的径向对称开设,连接柱沿上管头的径向对称设置。
6.优选的,所述的卡槽自连接管的上沿沿连接管的轴向向下开设至连接管的中部,然后水平开设,在卡槽水平段的尽头处向上开设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的凹槽。
7.优选的,在所述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一组手环,手环沿连接管的径向对称设置。
8.优选的,在所述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突出于连接管表面的防脱环,所述接料袋的上端口套装在防脱环的上方。
9.优选的,所述接料袋的上端口其周圈向外侧弯折并固定后形成穿线孔,系带从穿线孔中穿过。
10.优选的,在所述穿线孔上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系带的两个接头从开口处露出。
11.优选的,所述接料袋的下端口处通过锁口带锁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在本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中,通过连接管和上管头将接料袋安装在泵管的出料口处。泵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在脱落后会经过上管头以及连接管落入接料袋内,因此泵管内的混凝土不会掉落到地面,影响道路卫生,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也不会落入浇筑模板内,避免了对梁板结构的密实度和观感造成影响。
14.当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大于3m时,可以通过加长本装置接料袋伸入竖向构件模板内部,以减少倾落高度,避免发生离析。
附图说明
15.图1为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泵管2、连接柱3、上管头4、连接管5、系带6、接料袋7、锁口带8、卡槽9、手环10、防脱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包括上管头3,连接管4以及接料袋6,上管头3的上端口与泵管1的下管口对接,上管头3的下端口与连接管4的上端口对接,接料袋6设置在连接管4的下端口处。
20.连接管4包括上下贯穿的圆形管体,在管体的表面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手环9,在手环9的下方设置有突出于管体表面而设的防脱环10,如图2。在连接管4的管体上还开设有卡槽8,卡槽8同样关于管体的径向对称设置,卡槽8设置在两个手环9之间。
21.卡槽8自管体的上沿沿管体的轴向向下开设至管体的中部,然后水平开设,在卡槽8水平段的尽头处向上开设形成凹槽。
22.在上述上管头3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柱2。在上管头3与连接管4对接时,上管头3表面的连接柱2向下正对连接管4卡槽8的槽口处,连接柱2进入连接管4的卡槽8内之后通过手环9转动连接管4,使连接柱2沿卡槽8的水平段滑动至尽头处,并卡在水平段尽头处的凹槽内。
23.上述的接料袋6包括柔性的袋体,在接料袋6的下端口处通过锁口带7进行扎口,在接料袋6的上端口处,其周圈向外侧弯折并固定,在接料袋6的上端口周圈形成穿线孔,穿线孔设置有一个开口,系带5从穿线孔中穿过,同时系带5的两个接头从开口处露出。
24.具体操作如下:轴向将接料袋6自连接管4的下端口处,在接料袋6上端口的穿线孔的位置超过防脱环10时,通过系带5将接料袋6扎紧,由于接料袋6在防脱环10的上方扎紧,因此接料袋6不会与连接管4脱离。在将连接管4与安装有上管头3的泵管1对接时,将连接管4卡槽8的槽口正对上管头3表面的连接柱2,连接柱2进入连接管4的卡槽8内之后通过手环9转动连接管4,使连接柱2沿卡槽8的水平段滑动至尽头处,并卡在水平段尽头处的凹槽内,将连接管4与上管头3对接,此时通过连接管4和上管头3将接料袋6安装在泵管1的出料口处。
25.泵管1内残留的混凝土在脱落后会经过上管头3以及连接管4落入接料袋6内,因此泵管1内的混凝土不会掉落到地面,影响道路卫生,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也不会落入浇筑模板内,避免了对梁板结构的密实度和观感造成影响。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头(3)、连接管(4)以及接料袋(6),上管头(3)安装在泵管(1)的下端口处,接料袋(6)底部封闭,其上端口套装在连接管(4)的下端口处,在上管头(3)的下端口以及连接管(4)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卡紧机构,连接管(4)通过卡紧机构安装在上管头(3)的下端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管(4)上端口处的一组卡槽(8)以及设置在上管头(3)表面的一组连接柱(2),卡槽(8)沿连接管(4)的径向对称开设,连接柱(2)沿上管头(3)的径向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8)自连接管(4)的上沿沿连接管(4)的轴向向下开设至连接管(4)的中部,然后水平开设,在卡槽(8)水平段的尽头处向上开设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2)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4)的表面设置有一组手环(9),手环(9)沿连接管(4)的径向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4)的表面设置有突出于连接管(4)表面的防脱环(10),所述接料袋(6)的上端口套装在防脱环(10)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袋(6)的上端口其周圈向外侧弯折并固定后形成穿线孔,系带(5)从穿线孔中穿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线孔上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系带(5)的两个接头从开口处露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袋(6)的下端口处通过锁口带(7)锁紧。

技术总结
一种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属于主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头(3)、连接管(4)以及接料袋(6),上管头(3)安装在泵管(1)的下端口处,接料袋(6)底部封闭,其上端口套装在连接管(4)的下端口处,在上管头(3)的下端口以及连接管(4)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卡紧机构,连接管(4)通过卡紧机构安装在上管头(3)的下端口处。在本泵管出料口接漏装置中,通过连接管和上管头将接料袋安装在泵管的出料口处。泵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在脱落后会经过上管头以及连接管落入接料袋内,因此泵管内的混凝土不会掉落到地面,影响道路卫生,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也不会落入浇筑模板内,避免了对梁板结构的密实度和观感造成影响。实度和观感造成影响。实度和观感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扈金波 岳可江 王学东 宋子龙 荆战江 司振文 薛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