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系统投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9:1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生物系统投放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景观水处理、生活水处理、污水处理,我们经常是人为向景观水体投入相关生物菌,这样浪费人力,增加人工管理费用,同时人员不确定,投放的量不确定;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生物系统投放设备。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系统投放设备,包括保护柜,所述保护柜内设置有生物投放装置,所述生物投放装置包括生物菌混合罐、生物菌储料罐和控制系统,所述生物菌储料罐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内,所述生物菌储料罐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生物菌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生物菌混合罐的侧面连接有吸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控制系统包含有智能控制电箱和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与吸水管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储料罐固定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内壁上,所述生物菌储料罐和生物菌混合罐上共同设置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将生物菌投放进生物菌储料罐内。
6.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储料罐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下料网;生物菌从下料口流出通过下料网掉落进生物菌混合罐内。
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网呈三角锥状,生物菌在下落的过程中,顺着下料网滑动,从而扩散生物菌的覆盖范围。
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口上设置有电动下料阀,所述电动下料阀与智能控制电箱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控制电动下料阀的开关闭合,从而定量控制生物菌下落的质量,使其与生物菌混合罐内的水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含有固定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方设置有翻拌桨,所述搅拌轴的侧面焊接有螺旋状的搅拌桨;翻拌桨可以对飘落到水体上方的生物菌与水体进行混合,搅拌桨带动水体转动,将生物菌与水体再次混合,使其充分混合。
10.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机构包含有设置在连接架侧面的刮壁器和设置在搅拌轴下端的清理刀;刮壁器为硅胶材质,可与生物菌混合罐内壁接触,从而将粘附在生物菌混合罐内壁刮除;清理刀可对生物菌混合罐底部进行清理,从而便于对生物菌混合罐清理。
11.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与智能控制电箱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控制第二电动阀的开关闭合,在投放生物菌时,打开第二电动阀,让
水体进入生物菌混合罐内,与水体进行混合,在清理时,关闭第二电动阀。
12.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智能控制电箱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控制第一电动阀的开关闭合,在投放生物菌时,打开第一电动阀,让混合过生物菌的水体从生物菌混合罐内流出,在清理时,关闭第一电动阀。
13.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混合罐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生物菌混合罐的底部设置有支腿;生物菌混合罐清理后,污水从出料口排出。
14.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本设备内部设置有生物菌储料罐,它能定时定量向景观水体投放生物菌,达到标准与稳定的投入。
16.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本设备完全露天放于景观水体的岸基上,不需要人工控制。
17.3、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本设备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清理机构,既能将生物菌与景观水混合均匀,又能对生物菌混合罐内壁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中生物菌储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保护柜,2-生物菌混合罐,21-进料口,22-出料口,23-回水管,24-吸水管,3-生物菌储料罐,31-下料口,32-固定架,33-下料网,41-电机,42-搅拌轴,43-连接架,44-翻拌桨,45-刮壁器,46-搅拌桨,47-清理刀,51-智能控制电箱,52-第一电动阀,53-第二电动阀,54-自吸泵,55-电动下料阀,6-陆地海岸,7-景观水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
顶”、“底”、“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生物系统投放设备,该生物系统投放设备具有定时定量向景观水体投放生物菌,达到标准与稳定的投入;完全露天放于景观水体的岸基上,不需要人工控制;既能将生物菌与景观水混合均匀,又能对生物菌混合罐内壁进行清理等优点,具体包括保护柜1,保护柜1建在景观水体7旁的陆地海岸6上,保护柜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矩形箱体。保护柜1内设置有生物投放装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生物菌混合罐2、生物菌储料罐3和控制系统。生物菌储料罐3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2内,生物菌储料罐3固定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2内壁上,生物菌储料罐3和生物菌混合罐2上共同设置有进料口21;通过进料口21,将生物菌投放进生物菌储料罐3内。生物菌储料罐3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31,下料口31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呈倒放的漏斗状,固定架32下端的开口处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上设置有下料网33;生物菌从下料口31流出通过下料网33掉落进生物菌混合罐2内。下
料网33的下端固定在放置台上,下料网33的上方呈三角锥状,生物菌在下落的过程中,顺着下料网33滑动,从而扩散生物菌的覆盖范围。
24.参见图1所示,生物菌混合罐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清理机构,搅拌机构包含有固定设置在生物菌混合罐2顶部的电机41,电机41的输出轴端连接有搅拌轴42,搅拌轴4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43,连接架43的上方设置有翻拌桨44,搅拌轴42的侧面焊接有螺旋状的搅拌桨46;翻拌桨44可以对飘落到水体上方的生物菌与水体进行混合,搅拌桨46带动水体转动,将生物菌与水体再次混合,使其充分混合。清理机构包含有设置在连接架43侧面的刮壁器45和设置在搅拌轴42下端的清理刀47;刮壁器45为硅胶材质,可与生物菌混合罐2内壁接触,从而将粘附在生物菌混合罐2内壁刮除;清理刀47可对生物菌混合罐2底部进行清理,从而便于对生物菌混合罐2清理。
25.参见图1所示,控制系统包含有智能控制电箱51和自吸泵54,生物菌混合罐2的侧面连接有吸水管24和回水管23,自吸泵54与吸水管24连接,吸水管24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53,第二电动阀53与智能控制电箱51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51控制第二电动阀53的开关闭合,在投放生物菌时,打开第二电动阀53,让景观水体7的水流进入生物菌混合罐2内,与水体进行混合,在清理时,关闭第二电动阀53。回水管23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52,第一电动阀52与智能控制电箱51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51控制第一电动阀52的开关闭合,在投放生物菌时,打开第一电动阀52,让混合过生物菌的水体从生物菌混合罐2内流至景观水体7内,在清理时,关闭第一电动阀52。生物菌储料罐3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31,下料口31上设置有电动下料阀55,电动下料阀55与智能控制电箱51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电箱51控制电动下料阀55的开关闭合,从而定量控制生物菌下落的质量,使其与生物菌混合罐2内的水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生物菌混合罐2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22,生物菌混合罐2清理后,污水从出料口22排出。生物菌混合罐2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对生物菌混合罐2进行支撑。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在使用前,通过进料口将生物菌投放至生物菌储料罐内,通过智能控制电箱启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自吸泵、电机和电动下料阀同时工作。自吸泵将景观水体的水流输送到生物菌混合罐,电动下料阀打开,生物菌储料罐内的生物菌从下料口流出通过下料网掉落进生物菌混合罐内。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带动翻拌桨和搅拌桨旋转,翻拌桨可以对飘落到水体上方的生物菌与水体进行混合,搅拌桨带动水体转动,将生物菌与水体再次混合,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体从回水管流至景观水体内。当生物菌储料罐内的生物菌完全投放后,通过智能控制电箱关闭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自吸泵和电动下料阀,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带动刮壁器和清理刀转动,刮壁器与生物菌混合罐内壁接触,从而将粘附在生物菌混合罐内壁刮除;清理刀可对生物菌混合罐底部进行清理,同时打开出料口,污水从出料口排出。之后,再次将生物菌投放至生物菌储料罐内,开始二次投放。
2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如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28.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