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漂浮物收集装置

2022-05-18 15:54: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漂浮物收集 装置。


背景技术:

2.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现实是,许多水资源已经受到了污染 甚至是严重污染。前瞻网中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 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
3.浮游生物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关于浮游生物成因尚没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浮游生物是近岸边的 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通过物理法——粘土 法,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用粘土微粒对浮游生物的 絮凝作用去除浮游生物。同时,国内外设置的监测站还不能够及时的 监测水域。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漂浮物收集装置。
4.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漂浮物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 题,达到稳定收集处理漂浮物的目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新型漂浮物收集 装置,包括第一仓,所述第一仓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仓,所述第 一仓内部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仓连 通,所述处理机构远离所述第二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 收集机构的顶端位于所述处理机构的正上方;
7.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混合部,所述混合部与所述第一仓内壁底部固 定连接,所述混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二仓连通,所述混合部另一端固定 连接有动力部,所述混合部顶端固定且连通有收纳部,所述收集机构 的顶端位于所述收纳部正上方;
8.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倾斜设置,所述输送部的 顶端位于所述收纳部的正上方,所述输送部中部通过固定杆与所述收 纳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部。
9.优选的,所述混合部包括容纳壳,所述容纳壳外侧底部固定连接 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端与所述第一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 述容纳壳内部转动设置有绞龙,所述绞龙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纳壳并与 所述动力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容纳壳靠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顶部开设有落料口, 所述容纳壳远离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绞龙靠近 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绞龙远离所述动力部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绞龙通过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 所述容纳壳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仓 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 所述绞龙靠近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
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 皮带轮与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收纳部包括第四仓,所述第四仓底端与所述容纳壳 靠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顶部固定且连通,所述第四仓顶端位于所述输 送部顶端正下方,所述第四仓远离所述动力部的一侧固定且连通有第 三仓,所述第三仓与所述容纳壳顶端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输送部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且相 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 连接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 外侧绕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部。
14.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 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 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收集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底 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收集板。
16.优选的,所述第三仓外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动力块和控制块,所述 动力块、所述控制块分别位于所述容纳壳两侧,所述第一仓外侧转动 设置有车轮,所述动力块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第三仓与所述第四仓通过出料口连通。
18.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本发明通过收集机构工作对垃圾进行收集,将收集的漂浮物输送 到收纳部内,收纳部内装入粘土,收纳部内的漂浮物和粘土共同被输 送到混合部内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漂浮物和粘土被输送到第二仓 内进行收集,使漂浮物能够稳定的被收集处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同时集中处理漂浮物能够防止大量漂浮物破坏生态环境;本发明结构 合理,操纵方便快捷,能够高效的对漂浮物进行收集,避免了人工收 集的弊端,便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的稳定。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 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第三角度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侧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处理机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混合部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混合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第一仓;2、第二仓;3、第三仓;4、连接柱;5、传 送带;6、挡板;7、收集板;8、车轮;9、容纳壳;10、动力块;11、 控制块;12、第一皮带轮;13、第一皮带;14、第一电机;15、
第四 仓;16、出料口;17、固定杆;18、连接杆;19、固定柱;20、第二 皮带轮;21、第二皮带;22、第二电机;23、绞龙;24、落料口;25、 排料口;26、第一轴承;27、第二轴承;28、第三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 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参照图1-7,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第一仓 1,第一仓1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仓2,第一仓1内部另一端固 定设置有处理机构,处理机构与第二仓2连通,处理机构远离第二仓 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的顶端位于处理机构的正上 方;
32.处理机构包括混合部,混合部与第一仓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混 合部一端与第二仓2连通,混合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部,混合部 顶端固定且连通有收纳部,收集机构的顶端位于收纳部正上方;
33.收集机构包括输送部,输送部倾斜设置,输送部的顶端位于收纳 部的正上方,输送部中部通过固定杆17与收纳部底端固定连接,输 送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部。
34.进一步优化方案,混合部包括容纳壳9,容纳壳9外侧底部固定 连接有若干固定柱19,固定柱19底端与第一仓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容纳壳9内部转动设置有绞龙23,绞龙23的一端伸出容纳壳9并与 动力部固定连接。
35.进一步优化方案,容纳壳9靠近动力部的一端顶部开设有落料口 24,容纳壳9远离动力部的一端底部开设有排料口25,绞龙23靠近 动力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6,绞龙23远离动力部的一端固 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7,绞龙23通过第一轴承26、第二轴承27与容 纳壳9转动连接。
36.进一步优化方案,动力部包括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与第一 仓1内壁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 轮28,绞龙23靠近第二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 第二皮带轮20与第三皮带轮28通过第二皮带21传动连接。
37.进一步优化方案,收纳部包括第四仓15,第四仓15底端与容纳 壳9靠近动力部的一端顶部固定且连通,第四仓15顶端位于输送部 顶端正下方,第四仓15远离动力部的一侧固定且连通有第三仓3, 第三仓3与容纳壳9顶端固定连接。
38.进一步的,在第三仓3中加入粘土,并在粘土中加入改性剂,在 粘土表面和层间引入改性剂,可以使粘土表面电性翻转,作用半径增 大,增强与赤潮生物的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粘土改性处理之后 会产生絮凝作用和胁迫作用,使治理效果大幅度提升,可充分提升单 次巡航中处理漂浮物的数量,处理漂浮物的效率大幅提升;第四仓 15位于输送部正下方能保证输送来的漂浮物下落后被有效收集处理, 不会造成输送来的漂浮物大量重新掉回水域导致处理效率低下,也不 会导致漂浮物散落在箱体里导致机器容易发生故
料口25进入到第二仓2中,在装置行进的过程中,需要转向时,可 以通过两个车轮8之间的转速差进行转向,来达到区域完全清理的效 果,在第四仓15满载报警后,传送带5会进行减速来减小漂浮物的 输送量,第二仓2满载报警后传送带5会停止工作,并向工作人员发 送指令,等待远程控制操作进行处理或返航,完成对漂浮物的处理和 收集。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
ꢀ“
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5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 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 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