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履带式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20:07: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跑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跑步机。


背景技术:

2.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它主要供使用者在室内进行跑步锻炼。跑步机主要包括跑台、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上的电子表;跑台上设置有跑带,跑带通过电机驱动循环转动,跑者只要踏在跑步带就可进行跑步练习,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可随时提供适时之运动,以达到一定运动量。
3.传统方案中,跑步机的跑带有两种结构;其一为普通跑带,即为一体式的循环皮带,此类跑带下方需设置跑板,跑带经过前后滚筒设置于跑台上,其上循环部分底部压抵在跑板上;其二为履带式跑带,履带式跑带将多块履带单元依次拼接成环状,履带单元要求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且跑台上除了设有驱动轮和从动轮之外,还设有用于支撑履带单元的滚轮组件,因此履带式跑步机坚固可靠,可使跑者达到最舒适的自由奔跑状态;且履带式结构使得摩擦少,跑步更为顺畅,且跑带耐用度高,使用寿命长。
4.对于传统的普通跑带,其下方的跑板与底架之间能够设置缓冲垫,以使跑步机具有弹性缓冲的功能,提升用户在跑步时的脚感。而传统的履带式跑步机,其履带一般都为单层或两层粘合在一起实心履带,这些跑步机履带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具有缓冲的作用,这样就会造成使用者在履带上跑起来时踏板会发出较大的声音,严重影响其他人,而且没有缓冲作用,跑起来脚底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跑步机,该履带式跑步机在具有摩擦少,跑步更为顺畅的特点上,既保证了跑带的强度,又使跑带具有弹性缓冲的功能,使用户在跑步时体验感更好。
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履带式跑步机,包括跑台,以及设置于跑台上的跑带,以及驱动所述跑带相对跑台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带包括跑带本体和两条环形驱动带,其中的跑带本体包括多条履带单元,多条履带单元沿环形驱动带周向设置且其两端部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条环形驱动带上;所述履带单元包括单元支架,以及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外端面上的弹性垫体。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履带式跑步机,该履带式跑步机中的跑带采用履带式跑带,多条履带单元的两端部均依次连接于两条环形驱动带上,多条履带单元借助于其两侧的环形驱动带组合成环状的跑带本体。运行时由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至少带动一侧的环形驱动带,从而使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跑带相对跑台循环运动。
9.此方案中的履带单元包括单元支架,以及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外端面上的弹性垫
体。单元支架以保证履带单的整体支撑强度,弹性垫体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外端面上,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如此,该履带式跑步机在具有摩擦少,跑步更为顺畅的特点上,既保证了跑带的强度,又使跑带具有弹性缓冲的功能,使用户在跑步时体验感更好。
1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单元支架的内端面向内延伸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可加强单元支架的强度,此结构下可采用铝制的单元支架,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11.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体的上端面设有多个防滑按摩凸起;弹性垫体上端面的防滑按摩凸起可提升跑步时的脚感,起到按摩脚部的作用。
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跑台上的驱动轮和从动轮,以及输出端连接在驱动轮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环形驱动带套设在驱动轮和从动轮上,驱动轮能够带动环形驱动带及其连接的跑带本体循环旋转。
13.具体来说,所述环形驱动带的带体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沿环形驱动带周向布置,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驱动轮的轮体侧面形成有多个驱动齿;所述驱动轮转动过程中,驱动齿沿转动方向依次卡入驱动带的凹槽内带动环形驱动带运动。此方案中的驱动轮与环形驱动带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精准咬合,准确同步驱动;以确保整体厚重的跑带能够顺利、稳定地循环运行。
14.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履带单元的端部通过螺固部件穿过环形驱动带连接固定,螺固部件从环形驱动带的凸台或凹槽中穿出;所述驱动轮的轮体侧面沿其周向等角度规则布置有多个驱动台,相邻两个驱动台之间形成有避让槽;所述每个驱动台顶部均设置有多个驱动齿。上述方案中记载驱动轮与环形驱动带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而此方案中,履带单元采用螺固部件【如螺栓】连接固定在环形驱动带上,故螺固部件需要从履带单元和环形驱动带中穿过,并从中穿出。为了使螺固部件不影响驱动轮带动环形驱动带,此方案在驱动轮的轮体侧面沿其周向等角度规则布置有多个驱动台,将驱动齿布置于驱动台顶部。运行时,由于履带单元均是等宽等间距布置的,而上述方案中记载驱动轮与环形驱动带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准确同步驱动;如此在驱动轮上等间距布置避让槽即可始终规避螺固部件的伸出部分;并借助于驱动台顶部的驱动齿驱动环形驱动带。
15.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环形驱动带沿其带体宽度方向分为平整区和驱动区,凸台和凹槽均设置在驱动区内;所述驱动轮的外侧面沿其轴向分为驱动轮面和平整轮面,驱动齿设置在驱动轮面上;所述环形驱动带的驱动区套接在驱动轮的驱动轮面上,平整区套接在平整轮面;且环形驱动带仅其平整区套接在从动轮上。此方案中,环形驱动带除了需要由驱动轮驱动之外,还需要由从动轮、及下文所述的滚轮组件辅助配合实现循环运动。但驱动轮带动环形驱动带的结构中要求在环形驱动带上构建有多个凸台和凹槽,此结构则会影响与从动轮、滚轮组件的配合。故此方案中,将环形驱动带沿其带体宽度方向分为平整区和驱动区,驱动轮的外侧面分为驱动轮面和平整轮面。此处,环形驱动带的驱动区可用于配合驱动轮面运行,实现精准同步带动;而环形驱动带的平整区可与平整轮面、从动轮配合,实现整个跑带的绷紧和定位。仅在从动轮处,环形驱动带仅其平整区套接在从动轮上,即其驱动区悬空通过从动轮,从而无需在从动轮上构建齿机构,仅需光滑的带轮即可。
16.作为优选,所述跑台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处于环形驱动带的上循环部分下方用于接触并支持环形驱动带的平整区。该方案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组件能够滚动支顶跑带,使履带式的跑带运行更为顺畅,噪音也更小。
1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在跑台底座上的支架,以及沿环形驱动带长度方向设置于支架上的多组滚轮。安装前,先将多组滚轮安装于支架上,然后将支架连同其上的多组滚轮连接固定在跑台底座上即可。
附图说明
18.图1为履带式跑步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履带式跑步机中的跑带驱动立体示意图。
20.图3为履带式跑步机中的跑带驱动侧面示意图。
21.图4为履带式跑步机的结构爆炸图。
22.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23.图6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履带式跑步机,包括跑台1,以及设置于跑台1上的跑带2,以及驱动所述跑带2相对跑台1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跑带2包括跑带本体和
两条环形驱动带21,其中的跑带本体包括多条履带单元22,多条履带单元22沿环形驱动带21周向设置且其两端部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条环形驱动带21上。所述履带单元22包括单元支架221,以及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221外端面上的弹性垫体222。
30.上述履带式跑步机中的跑带2采用履带式跑带2,多条履带单元22的两端部均依次连接于两条环形驱动带21上,多条履带单元22借助于其两侧的环形驱动带21组合成环状的跑带本体。运行时由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至少带动一侧的环形驱动带21,从而使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跑带2相对跑台1循环运动。
31.此方案中的履带单元22包括单元支架221,以及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221外端面上的弹性垫体222。单元支架221以保证履带单的整体支撑强度,弹性垫体222连接固定在单元支架221外端面上,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如此,该履带式跑步机在具有摩擦少,跑步更为顺畅的特点上,既保证了跑带2的强度,又使跑带2具有弹性缓冲的功能,使用户在跑步时体验感更好。
32.如图2所示,所述单元支架221的内端面向内延伸设置有加强筋223。加强筋223的设置可加强单元支架221的强度,此结构下可采用铝制的单元支架221,具有重量轻的特点。所述弹性垫体222的上端面设有多个防滑按摩凸起224。弹性垫体222上端面的防滑按摩凸起224可提升跑步时的脚感,起到按摩脚部的作用。
33.进一步如图2-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跑台1上的驱动轮3和从动轮4,以及输出端连接在驱动轮3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环形驱动带21套设在驱动轮3和从动轮4上,驱动轮3能够带动环形驱动带21及其连接的跑带本体循环旋转。具体来说,所述环形驱动带21的带体内表面上设有多个凸台211,多个凸台211沿环形驱动带21周向布置,相邻两个凸台211之间形成有凹槽212。所述驱动轮3的轮体侧面形成有多个驱动齿33。所述驱动轮3转动过程中,驱动齿33沿转动方向依次卡入驱动带的凹槽212内带动环形驱动带21运动。此方案中的驱动轮3与环形驱动带21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精准咬合,准确同步驱动。以确保整体厚重的跑带2能够顺利、稳定地循环运行。
34.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履带单元22的端部通过螺固部件225穿过环形驱动带21连接固定,螺固部件225从环形驱动带21的凸台211或凹槽212中穿出。所述驱动轮3的轮体侧面沿其周向等角度规则布置有多个驱动台31,相邻两个驱动台31之间形成有避让槽32。所述每个驱动台31顶部均设置有多个驱动齿33。上述方案中记载驱动轮3与环形驱动带21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而此方案中,履带单元22采用螺固部件225【如螺栓】连接固定在环形驱动带21上,故螺固部件225需要从履带单元22和环形驱动带21中穿过,并从中穿出。为了使螺固部件225不影响驱动轮3带动环形驱动带21,此方案在驱动轮3的轮体侧面沿其周向等角度规则布置有多个驱动台31,将驱动齿33布置于驱动台31顶部。运行时,由于履带单元22均是等宽等间距布置的,而上述方案中记载驱动轮3与环形驱动带21之间采用齿槽配合的方式,准确同步驱动。如此在驱动轮3上等间距布置避让槽32即可始终规避螺固部件225的伸出部分。并借助于驱动台31顶部的驱动齿33驱动环形驱动带21。
35.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环形驱动带21沿其带体宽度方向分为平整区21a和驱动区21b,凸台211和凹槽212均设置在驱动区21b内。所述驱动轮3的外侧面沿其轴向分为驱动轮面3a和平整轮面3b,驱动齿33设置在驱动轮面3a上。所述环形驱动带21的驱动区21b套接在驱动轮3的驱动轮面3a上,平整区21a套接在平整轮面3b。且环形驱动带21仅其平整区21a
套接在从动轮4上。此方案中,环形驱动带21除了需要由驱动轮3驱动之外,还需要由从动轮4、及下文所述的滚轮组件辅助配合实现循环运动。但驱动轮3带动环形驱动带21的结构中要求在环形驱动带21上构建有多个凸台211和凹槽212,此结构则会影响与从动轮4、滚轮组件的配合。故此方案中,将环形驱动带21沿其带体宽度方向分为平整区21a和驱动区21b,驱动轮3的外侧面分为驱动轮面3a和平整轮面3b。此处,环形驱动带21的驱动区21b可用于配合驱动轮面3a运行,实现精准同步带动。而环形驱动带21的平整区21a可与平整轮面3b、从动轮4配合,实现整个跑带2的绷紧和定位。仅在从动轮4处,环形驱动带21仅其平整区21a套接在从动轮4上,即其驱动区21b悬空通过从动轮4,从而无需在从动轮4上构建齿机构,仅需光滑的带轮即可。
36.进一步如图3和4所示,所述跑台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组件5,滚轮组件5处于环形驱动带21的上循环部分下方用于接触并支持环形驱动带21的平整区21a。该方案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组件5能够滚动支顶跑带2,使履带式的跑带2运行更为顺畅,噪音也更小。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滚轮组件5包括用于固定在跑台1底座上的支架51,以及沿环形驱动带21长度方向设置于支架51上的多组滚轮52。安装前,先将多组滚轮52安装于支架51上,然后将支架51连同其上的多组滚轮52连接固定在跑台1底座上即可。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