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6:40: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蒸柜是一次性冲压成形的不锈钢蒸柜,主要用于快餐店,蒸饭、蒸菜、蒸海鲜、炖品、点心等食物,机器采用节能炉胆,蒸柜机体采用优异不锈钢制用,清洁卫生,坚固耐用,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
3.食品加工车间的素食车间需要加工的种类较多,由于部分素食加工产生的蒸汽温度较高,且大多蒸汽被浪费掉,二次利用率较差,导致车间浪费了大部分可用的水汽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以解决食品加工车间的素食车间需要加工的种类较多,由于部分素食加工产生的蒸汽温度较高,且大多蒸汽被浪费掉,二次利用率较差,导致车间浪费了大部分可用的水汽能源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支撑座、控制柜、余热回收防护器、电控阀、蒸汽接管、处理罐、支座架、调节阀、抽气电机,所述控制柜安装在支撑座表面局部位置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定位安装的抽气电机,所述抽气电机贯通端相连调节阀,所述支座架上方位置设有垂立式处理罐,所述蒸汽接管安装点高于抽气电机位置且间隔,所述处理罐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
6.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防护器包括密封环、防漏套、框壳、框环、通水口、贯接管、内导管、余热过滤芯,所述密封环装设在防漏套与框壳连接处,所述框壳上设有内嵌式贯接管,所述贯接管开口直线相连通水口,所述通水口垂线内通余热过滤芯,所述余热过滤芯对应安装在内导管槽道之中,所述框环固设在框壳与内导管连接处,所述框壳侧开口与蒸汽接管相槽接。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对应一端相卡接支座架凹槽处。
8.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套底面对应置于支座架表面一侧位置上方处。
9.进一步地,所述内导管为引接蒸汽的介质管。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处理罐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密封环对应配设在防漏套与框壳连接位置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连接密封性,框环位置不变,自上往下设有通水口、贯接管、内导管,而余热过滤芯是一种设计成表面分布有若干滤孔的清洁配件,当蒸汽体通过滤孔时,杂质被截留,净化后的气体往两端相连的贯接管与通水口内槽移动,能够把多余热能进行回收过滤利用,
二次用在较易熟的素食豆类加工作业上,能够有效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防护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防护器内装配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防护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支撑座-1、控制柜-2、余热回收防护器-3、密封环-751、防漏套
ꢀ‑
752、框壳-753、框环-754、通水口-755、贯接管-756、内导管-757、余热过滤芯-75、电控阀-4、蒸汽接管-5、处理罐-6、支座架-7、调节阀-8、抽气电机-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支撑座1、控制柜2、余热回收防护器3、电控阀4、蒸汽接管5、处理罐6、支座架7、调节阀8、抽气电机9,所述控制柜2安装在支撑座1表面局部位置上,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定位安装的抽气电机9,所述抽气电机9贯通端相连调节阀8,所述支座架7上方位置设有垂立式处理罐6,所述蒸汽接管5安装点高于抽气电机 9位置且间隔,所述处理罐6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3,所述余热回收防护器3包括密封环751、防漏套752、框壳753、框环754、通水口755、贯接管756、内导管757、余热过滤芯758,所述密封环751装设在防漏套752与框壳753连接处,所述框壳753上设有内嵌式贯接管756,所述贯接管756开口直线相连通水口755,所述通水口755垂线内通余热过滤芯758,所述余热过滤芯758对应安装在内导管757槽道之中,所述框环 754固设在框壳753与内导管757连接处,所述框壳753侧开口与蒸汽接管 5相槽接,所述调节阀8对应一端相卡接支座架7凹槽处,所述防漏套752 底面对应置于支座架7表面一侧位置上方处,所述内导管757为引接蒸汽的介质管。
20.本专利所说的余热过滤芯758是一种设计成表面分布有若干滤孔的清洁配件,当蒸汽体通过滤孔时,杂质被截留,净化后的气体往两端相连的贯接管756与通水口755内槽移动。
21.例如:在进行使用时,处理罐6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3,密封环751对应配设在防漏套752与框壳753连接位置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连接密封性,框环754位置不变,自上往下设有通水口755、贯接管756、内导管757,而余热过滤芯758是一种设计成表面分布有若干滤孔的清洁配件,当蒸汽体通过滤孔时,杂质被截留,净化后的气体往两端相连的贯接管756与通水口755内槽移动,能够把多余热能进行回收过滤利用,二次用在
较易熟的素食豆类加工作业上,能够有效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
22.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食品加工车间的素食车间需要加工的种类较多,由于部分素食加工产生的蒸汽温度较高,且大多蒸汽被浪费掉,二次利用率较差,导致车间浪费了大部分可用的水汽能源,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把多余热能进行回收过滤利用,二次用在较易熟的素食豆类加工作业上,能够有效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支撑座(1)、控制柜(2)、余热回收防护器(3)、电控阀(4)、蒸汽接管(5)、处理罐(6)、支座架(7)、调节阀(8)、抽气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2)安装在支撑座(1)表面局部位置上,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定位安装的抽气电机(9),所述抽气电机(9)贯通端相连调节阀(8),所述支座架(7)上方位置设有垂立式处理罐(6),所述蒸汽接管(5)安装点高于抽气电机(9)位置且间隔,所述处理罐(6)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防护器(3)包括密封环(751)、防漏套(752)、框壳(753)、框环(754)、通水口(755)、贯接管(756)、内导管(757)、余热过滤芯(758),所述密封环(751)装设在防漏套(752)与框壳(753)连接处,所述框壳(753)上设有内嵌式贯接管(756),所述贯接管(756)开口直线相连通水口(755),所述通水口(755)垂线内通余热过滤芯(758),所述余热过滤芯(758)对应安装在内导管(757)槽道之中,所述框环(754)固设在框壳(753)与内导管(757)连接处,所述框壳(753)侧开口与蒸汽接管(5)相槽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8)对应一端相卡接支座架(7)凹槽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型不锈钢蒸柜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支撑座、控制柜、余热回收防护器、电控阀、蒸汽接管、处理罐、支座架、调节阀、抽气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罐上设有组合使用的内嵌式余热回收防护器,密封环对应配设在防漏套与框壳连接位置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连接密封性,框环位置不变,自上往下设有通水口、贯接管、内导管,而余热过滤芯是一种设计成表面分布有若干滤孔的清洁配件,当蒸汽体通过滤孔时,杂质被截留,净化后的气体往两端相连的贯接管与通水口内槽移动,能够把多余热能进行回收过滤利用,二次用在较易熟的素食豆类加工作业上,能够有效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提高蒸汽二次利用率与避免水汽能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 林先鉴 郑惠彬 罗永桂 邓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素天下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