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成为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国家及行业对其安全性试验验证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动力电池夹具系统是试验过程中不缺少的部分。目前现有夹具设计多采用单一结构形式,一款夹具匹配一款电池,并且大多数夹具仅仅作为固定电池的工装,无传感测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系统,通过模块化、分体式的设计,使得本工装夹具系统可以适配多款同一平台不同尺寸的电池,且具备便于安装的特点,同时设计有传感测量系统,可以在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电池的主要固定点的结构强度,并最终反馈指导电池系统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动力电池夹具系统智能匹配一款电池且无传感测量系统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5.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系统,包括夹具总成1和传感测量总成2;所述夹具总成1固定电池总成3;所述传感测量总成2布置于夹具总成1的下部,设置在夹具总成1与电池总成3连接的固定安装点31旁。
6.所述夹具总成1包括固定框架11和固定梁12;所述固定框架11与试验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12设置在固定框架11的内部,与固定框架11固定连接。
7.所述固定框架11包括固定支架110和框架111;所述框架111呈“日”字型,由两个纵向梁和三个横向梁焊接而成;每个所述纵向梁上设置有三个固定支架110。
8.每个所述纵向梁和横向梁的垂直方向均开有贯穿的长圆孔。
9.所述固定支架110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110呈“u”型;所述固定支架110与框架111连接;所述固定部呈“l”型;所述固定部与试验台连接。
10.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11.所述固定梁1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横梁120、两个第二固定横梁121、两个第一固定纵梁122、两个第二固定纵梁123和两个第三固定纵梁124;所述第二固定纵梁123设置在第一固定纵梁122的外侧;所述第三固定纵梁124设置在第二固定纵梁123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横梁120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纵梁122上;所述第二固定横梁121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纵梁123上;所述第一固定纵梁122的两端固定在框架111的一侧和中间横向梁上;所述第二固定纵梁123的两端固定在框架111的另一侧和中间横向梁上。
12.所述第一固定横梁120、第二固定横梁121、第一固定纵梁122和第二固定纵梁123的垂直方向均开有贯穿的长圆孔;所述第三固定纵梁124的两端及中间部分开有圆形通孔,同时在垂直方向开有贯穿的长圆孔。
13.所述传感测量总成2包括多个应变传感器21;所述应变传感器21设置在夹具总成1与电池总成3连接的固定安装点31旁。
14.所述固定框架11、固定梁12均采用铝型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由模块化夹具总成与传感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可以为动力电池在振动、机械冲击等安全性试验中提供模拟整车安装环境与刚度的夹具系统;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可以应用于同一平台的不同尺寸的电池,并且具备便于安装的特点;
18.3)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测量系统部分可以有效监测试验过程中电池包主要固定点的应变数据,并最终反馈指导电池系统的结构强度设计。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信息中传感测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电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夹具总成;
29.11、固定框架;
30.110、固定支架;111、框架;
31.12、固定梁;
32.120、第一固定横梁;121、第二固定横梁;122、第一固定纵梁;123、第二固定纵梁;124、第三固定纵梁;
33.2、传感测量总成;
34.21、应变传感器;
35.3、电池总成;
36.31、固定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参阅图1和图2,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系统,包括夹具总成1和传感测量总成2。所述夹具总成1固定电池总成3;所述传感测量总成2布置于夹具总成1的下部,设置在夹具总成1与电池总成3的安装点处。
39.所述夹具总成1为模拟整车安装工况固定电池总成3。
40.所述传感测量系统2可以有效监测试验过程中电池包主要固定点的应变数据。
41.参阅图3,所述夹具总成1包括固定框架11和固定梁12;所述固定框架11与试验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12设置在固定框架11的内部,与固定框架11固定连接同时与电池总成3相连。
42.参阅图4,所述固定框架11包括固定支架110和框架111;所述框架111呈“日”字型,由两个纵向梁和三个横向梁焊接而成;每个所述纵向梁上设置有三个固定支架110。
43.每个所述纵向梁和横向梁的垂直方向均开有贯穿的长圆孔,主要用于与其他安装固定梁、以及电池总成固定点连接。长圆孔设计使得此框架具备柔性安装空间,可以适配不同的固定孔位,也是模块化设计的体现,使得夹具总成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池。
44.所述固定支架110有六个,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110呈“u”型;所述固定支架110与框架111连接;所述固定部呈“l”型;所述固定部与试验台连接。
45.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46.参阅图5,所述固定梁1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横梁120、两个第二固定横梁121、两个第一固定纵梁122、两个第二固定纵梁123和两个第三固定纵梁124;所述第二固定纵梁123设置在第一固定纵梁122的外侧;所述第三固定纵梁124设置在第二固定纵梁123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横梁120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纵梁122上;所述第二固定横梁121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纵梁123上;所述第一固定纵梁122的两端固定在框架111的一侧和中间横向梁上;所述第二固定纵梁123的两端固定在框架111的另一侧和中间横向梁上。
47.所述第一固定横梁120、第二固定横梁121上均设计有垂直方向贯穿的长圆孔,主要用于与电池的固定安装点3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纵梁122和第二固定纵梁123其设计有垂直方向贯穿的长圆孔,用于与第一固定横梁120与第二固定横梁121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纵梁124两端及中间部分设计有圆形通孔,用于与框架111相连,固定纵梁三124同时设计有垂直方向贯穿的长圆孔,主要用于与电池总成安装点连接。
48.由于与电池总成3的安装点连接位置的固定横纵梁均设计的是长圆孔,不受限于各个安装点的间距尺寸,因此此固定梁总成12可以匹配同平台不同尺寸不同安装点的电池总成。
49.参阅图6,图6为传感测量系统2示意图,其主要是多个应变传感器21构成的系统,应变传感器21布置于电池夹具与电池总成3的固定安装点31附近,可以在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安装点附近想形变情况,进而指导电池安装点的结构强度设计。
50.参阅图7,图7为电池总成3的示意图,其设计有多个固定安装点31,通过各个固定安装点31将电池总成固定安装于整车上。因此电池总成在做台架试验时,电池总成与夹具支架的固定安装也是通过各个固定安装点31。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7.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