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4:2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棉纱线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纱线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线、针织、刺绣等领域,纱线制品经常成为人们的贴身物品,其中,纯棉纱线以其舒适、吸湿、耐热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普通的纯棉纱线不具有抗菌和抗静电的功能,对人体皮肤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其能够实现抗菌棉纱线的高效生产。
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取第一棉纤维和第二棉纤维备用;(2)将所述第二棉纤维投入装有纳米银溶液的浸泡桶中,浸泡2小时,烘干后得到抗菌纤维;(3)取20-35重量份的所述第一棉纤维和6-10重量份的所述抗菌纤维;(4)将所述第一棉纤维制成第一棉卷,将所述抗菌纤维制成第二棉卷;(5)将所述第一棉卷制成第一生条,将所述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6)将所述第一生条和所述第二生条经过并条工序制成熟条;(7)将所述熟条经过粗纱工序制成粗纱;(8)将所述粗纱经过细纱工序制成细纱。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棉纤维被撑开。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中,在浸泡的过程中,对纳米银溶液进行搅动。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浸泡桶包括桶体、鼓气机和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立柱和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分布于不同的高度,所述支撑件设置为杆状,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由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气孔,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桶体底部,所述立柱内部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设置为塑料。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平行设置有多个。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定型条,所述定型条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形布置,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定型条依靠其定型能力使得所述支撑件环抱所述立柱。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多个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环绕所述立柱,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定型条依靠其定型能力使得所述支撑件进入所述安置槽中。
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浸泡桶还包括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设于所述桶体中,所述过滤框的内壁上设有过滤膜,所述立柱穿过所述过滤框的底面,所述过滤框的侧部设有
启闭门。
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置槽靠近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立柱的连接点的一端位置较低,远离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立柱的连接点的一端位置较高。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在制作棉纱线的过程中,在普通棉纤维中加入抗菌纤维,使得棉纱线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纤维利用棉纤维在纳米银溶液中浸泡制得,银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纳米银能够很好地吸附在棉纤维上,使得制成的棉纱线具有较为稳定的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17.图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中所应用的浸泡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中所应用的浸泡桶去除侧部以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中所应用的浸泡桶的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去掉启闭门)。
20.图5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中应用的浸泡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桶体1;立柱2;安置槽3;支撑件4;通气孔5;定型条6;过滤框7;启闭门8。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5.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取第一棉纤维和第二棉纤维备用;s2将所述第二棉纤维投入装有纳米银溶液的浸泡桶中,浸泡2小时,烘干后得到抗菌纤维;s3取20-35重量份的所述第一棉纤维和6-10重量份的所述抗菌纤维;s4将所述第一棉纤维制成第一棉卷,将所述抗菌纤维制成第二棉卷;s5将所述第一棉卷制成第一生条,将所述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s6将所述第一生条和所述第二生条经过并条工序制成熟条;s7将所述熟条经过粗纱工序制成粗纱;s8将所述粗纱经过细纱工序制成细纱。
26.本实施例的一种抗菌混纺超柔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在制作棉纱线的过程中,在普通棉纤维中加入抗菌纤维,使得棉纱线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纤维利用棉纤维在纳米银溶液中浸泡制得,银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纳米银能够很好地吸附在棉纤维上,使得制成的棉纱线具有较为稳定的抗菌效果。
27.为了使得纳米银能够均匀有效地吸附在第一棉纤维上,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棉纤维被撑开,使得第一棉纤维之间保持较大的空隙,有利于纳米银的移动,纳米银在移
动的过程中,吸附在第一棉纤维上,避免第一棉纤维过于集中而导致内部的第一棉纤维吸附的纳米银不足的情况出现。
28.为了进一步加速纳米银的吸附,在所述步骤(2)中,在浸泡的过程中,对纳米银溶液进行搅动。
29.为了实现上述的工艺过程,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浸泡桶包括桶体1、鼓气机和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立柱2和设于所述立柱2上的多个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分布于不同的高度,所述支撑件4设置为杆状,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件4上设有由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气孔5,所述立柱2固定于所述桶体1底部,所述立柱2内部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通气孔5连通。在进行浸泡工作时,利用鼓气机向输气管中鼓入气体,气体经过通气孔5后喷出,在经过通气孔5时,由于其冲击力,使得支撑件4保持杆状,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对第一棉纤维形成良好的支撑,使得第一棉纤维被,在喷出通气孔5后,气流对纳米银溶液形成搅动,使得纳米银溶液流动,纳米银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吸附在第一棉纤维上,有效提升抗菌纤维制作的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0.具体的,所述柔性材料设置为塑料,利用塑料的柔性性能,在未通气时,支撑件4呈现柔性状态,便于在浸泡完成后从浸泡桶中捞出抗菌纤维,避免对捞起工作造成阻碍。
31.为了提升通气孔5的影响面积,使得气流在通过支撑件4时能够产生足够良好的支撑效果,所述通气孔5平行设置有多个。
32.为了使得支撑件4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恢复到固定的位置,避免对抗菌纤维的捞起造成影响,所述支撑件4的一侧设有定型条6,所述定型条6沿所述支撑件4的长度方形布置,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定型条6依靠其定型能力使得所述支撑件4环抱所述立柱2。从而,当鼓气机停止鼓气时,支撑件4依靠定型条6的定型能力,形成环抱立柱2的姿态,即支撑件4形成收起的姿态,当鼓气机鼓气时,气流的力量抵靠定型条6的力量,使得支撑件4展开。定型条6优选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33.为了进一步减小支撑件4对抗菌纤维捞起时的阻碍,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多个支撑件4一一对应设置的安置槽3,所述安置槽3环绕所述立柱2,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定型条6依靠其定型能力使得所述支撑件4进入所述安置槽3中。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当鼓气机不工作时,支撑件4弯曲进入安置槽3中,即完全收入立柱2中,不会对抗菌纤维的捞起造成影响。
34.为了进一步便于抗菌纤维的捞起,所述浸泡桶还包括过滤框7,所述过滤框7设于所述桶体1中,所述过滤框7的内壁上设有过滤膜,所述立柱2穿过所述过滤框7的底面,所述过滤框7的侧部设有启闭门8。在浸泡完成后,利用提升装置抓持浸泡桶,使得浸泡桶位置上升,将浸泡桶从桶体1中抓起,从而可以一次性从桶体1中将抗菌纤维捞起。
35.为了进一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所述安置槽3靠近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立柱2的连接点的一端位置较低,远离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立柱2的连接点的一端位置较高。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在过滤框7逐渐升起的过程中,对由于故障未能进入安置槽3中的支撑件4进行挤压,由支撑件4的根部开始,逐渐将这样的支撑件4挤入安置槽3中,即避免了由于未能进入安置槽3中的支撑件4造成对捞起抗菌限位的阻碍。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7.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