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5:23: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的使用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3.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但是多数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较为单一,处理放大多为过滤或沉淀,不利于污水中微生物菌种的繁殖,对水质的改善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利于污水中微生物菌种的繁殖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包括第一厌氧反应池、沉淀池、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和第一接触氧化池,所述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厌氧反应池,且所述第一厌氧反应池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第二厌氧反应池,所述第二厌氧反应池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接触氧化池,且所述第一接触氧化池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设置有第二接触氧化池,所述第一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接触氧化池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曝气管,且所述第二接触氧化池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污水生化系统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池,所述沉淀池内部的顶端通过出水槽与过滤池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反应池和第二厌氧反应池内部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且所述第一布水管的顶部通过第一污水进管外接提升泵,所述第二布水管上通过第二污水进管外接提升泵,所述第一污水进管和第二污水进管的中央位置处均外接回流泵。
7.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反应池、第二厌氧反应池、第一接触氧化池以及第二接触氧化池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填料支架和第二填料支架,且所述第一填料支架和第二填料支架之间均匀填充有填料。
8.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侧的沉淀池内均匀设置有斜向板,所述沉淀池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泥斗。
9.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固定横杆,且所述固定横杆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横杆,所述斜向板的顶端均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横杆转动连接,且所述斜向板的底端均与活动横杆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第二接触氧化池、第一接触氧化池、第二厌氧反应池以及第
一厌氧反应池之间均通过分隔板分隔,且所述分隔板的顶端均开设有出水堰。
11.优选的,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头,且所述曝气管的顶部均通过导气管外接风机。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均呈同心圆结构分布,且所述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
13.优选的,所述曝气头上均设置有硅橡胶膜片,且所述硅橡胶膜片的表面孔隙均呈菱形结构分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通过安装有污水生化系统主体、第一接触氧化池、第二接触氧化池、曝气管、曝气头以及导气管,导气管与外部风机连接,通入气体,由曝气头喷出,可以使活性污泥处于良好的悬浮状态,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可向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利于污水中微生物菌种的繁殖,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消除污水中的黑臭现象,进一步改善水质。
16.(2)该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通过安装有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利于在导入污水时进行分流,避免因污水量大造成的堵塞,同时,污水通过布水管可均匀散开,提高与填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与填料表面微生物的厌氧生化反应效果。
17.(3)该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通过安装有沉淀池、固定横杆、活动横杆以及斜向板,斜向板之间相互平行,利于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斜向板的上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横杆转动连接,下端与活动横杆连接,在水量变化的状态下斜向板能够沿水流方向作来回自由摆动,在沉淀池水量变化的情况下作适应性机械活动,避免斜向板之间产生堵塞。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布水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填料支架;2、第一厌氧反应池;3、第二填料支架;4、出水堰;5、分隔板;6、导气管;7、第二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过滤池;10、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1、曝气管;12、第一接触氧化池;13、第二厌氧反应池;14、第二布水管;15、第二污水进管;16、第一布水管;17、第一污水进管;18、出水孔;19、曝气头;1901、硅橡胶膜片;20、导流板;21、斜向板;22、泥斗;23、活动横杆;24、固定横杆;25、出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有利于微生物菌种繁殖的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包括第一厌氧反应池2、沉淀池8、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和第一接触氧化池12,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厌氧反应池2,且第一厌氧反应池2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设置有第二厌氧反应池13;
25.第一厌氧反应池2和第二厌氧反应池13内部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布水管16和第二布水管14,且第一布水管16的顶部通过第一污水进管17外接提升泵,第二布水管14上通过第二污水进管15外接提升泵,第一污水进管17和第二污水进管15的中央位置处均外接回流泵;
26.污水通过提升泵导入第一污水进管17和第二污水进管15,通过第一布水管16和第二布水管14进行分流,避免因污水量大造成的堵塞;
27.第一厌氧反应池2、第二厌氧反应池13、第一接触氧化池12以及第二接触氧化池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填料支架1和第二填料支架3,且第一填料支架1和第二填料支架3之间均匀填充有填料;
28.第一布水管16和第二布水管14均呈同心圆结构分布,且第一布水管16和第二布水管14上均匀分布有出水孔18;
29.污水通过出水孔18均匀均匀散开,与第一填料支架1和第二填料支架3之间填充的填料充分接触接触,提高与填料表面微生物的厌氧生化反应效果;
30.第二厌氧反应池13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设置有第一接触氧化池12,且第一接触氧化池12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设置有第二接触氧化池7,第一接触氧化池12和第二接触氧化池7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曝气管11;
31.曝气管11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头19,且曝气管11的顶部均通过导气管6外接风机,通入气体到曝气管11中,由曝气头19喷出,可以使活性污泥处于良好的悬浮状态,提高水中溶解氧,利于污水中微生物菌种的繁殖,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消除污水中的黑臭现象,进一步改善水质;
32.曝气头19上均设置有硅橡胶膜片1901,且硅橡胶膜片1901的表面孔隙均呈菱形结构分部,能产生微气泡以达到较高的充氧能力;
33.第二接触氧化池7一侧的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设置有沉淀池8,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池9,沉淀池8内部的顶端通过出水槽25与过滤池9相连通;
34.沉淀池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20,利于对污水进行稳流,导流板20一侧的沉淀池8内均匀设置有斜向板21,且沉淀池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泥斗22;
35.污水进入沉淀池8,与沉淀池8中的絮凝剂混合沉淀,沉淀池8内平行分布斜向板21,利于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污泥沉淀在泥斗22内,而清水通过出水槽25进入过滤池9进行最终过滤之后导出;
36.沉淀池8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固定横杆24,且固定横杆24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横杆23,斜向板21的顶端均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横杆24转动连接,且斜向板21的底端均与活动横杆23连接;
37.在水量变化的状态下斜向板21能够沿水流方向作来回自由摆动,在沉淀池8水量变化的情况下作适应性机械活动,避免斜向板21之间产生堵塞;
38.沉淀池8、第二接触氧化池7、第一接触氧化池12、第二厌氧反应池13以及第一厌氧
反应池2之间均通过分隔板5分隔,且分隔板5的顶端均开设有出水堰4。
39.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污水通过提升泵导入第一污水进管17和第二污水进管15,之后进入污水生化系统主体10内的第一厌氧反应池2和第二厌氧反应池13中,通过第一布水管16和第二布水管14进行分流,避免因污水量大造成的堵塞,污水通过出水孔18均匀均匀散开,与第一填料支架1和第二填料支架3之间填充的填料充分接触接触,提高与填料表面微生物的厌氧生化反应效果,之后污水通过出水堰4依次进入第一接触氧化池12和第二接触氧化池7,导气管6与外部风机连接,通入气体到曝气管11中,由曝气头19喷出,可以使活性污泥处于良好的悬浮状态,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向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利于污水中微生物菌种的繁殖,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消除污水中的黑臭现象,进一步改善水质,之后污水进入沉淀池8,与沉淀池8中的絮凝剂混合沉淀,沉淀池8内平行分布斜向板21,利于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斜向板21的上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横杆24转动连接,下端与活动横杆23连接,在水量变化的状态下斜向板21能够沿水流方向作来回自由摆动,在沉淀池8水量变化的情况下作适应性机械活动,避免斜向板21之间产生堵塞,污泥沉淀在泥斗22内,而清水通过出水槽25进入过滤池9进行最终过滤之后导出,完成污水的生化处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