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电发声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10:3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压电发声部件。


背景技术:

2.压电发声部件例如在家电产品或火灾报警设备等民用及商用电子设备或汽车等中,作为发出警报音或动作音的电声转换器进行使用。压电发声部件中,具备被称为所谓的引脚式的针状的安装端子的压电发声部件例如具备压电振动板、基底、以及嵌合于基底的外侧并与基底一起将压电振动板容纳的壳体。此时,压电振动板被基底与壳体夹持外周部,由此被保持于在基底的底壁部与壳体的顶壁部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压电发声部件,其具备:压电振动板;壳体,具备带有开口的壳体主体以及以闭合壳体主体的开口的方式固定于壳体主体的背盖,并且在内部收纳压电振动板;以及一对金属端子,固定于背盖,与压电振动板电连接,并且被引出至壳体外,各金属端子具有:端子引出部,贯通背盖并延伸至壳体外;端子固定部,在端子引出部的背盖内表面侧的端部相对于端子引出部弯折,并且沿着背盖内表面配置;以及连接部,从端子固定部的内侧端弯曲成从上方观察弯曲的部分为大致u字状,并且末端侧离开背盖内表面,而且与压电振动板抵接。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4383号公报
5.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引脚式的压电发声部件中,针状的金属端子的末端借助适当的压力的作用而与电极抵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另一方面,在将这样的结构插入于安装基板时,金属端子的位于壳体的外部的部分被切割等,由此对金属端子的进行了切割等处理的部位施加应力。在该应力的影响下,有时金属端子旋转(位置偏移),金属端子的位于壳体的内部的部分的位置偏移。因此,有时金属端子的末端与压电振动板的接触状态发生变化。其结果,存在压电发声部件的发声特性变动,且因针状的金属端子与压电振动板的接触不良而引起的发声障碍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发明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压电发声部件。
7.本发明的一侧面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具备:振动板,通过被施加电压而振动;壳体,具备带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设置为将壳体主体的开口闭合的盖,并在由壳体主体及盖构成的内部空间收容振动板;以及两个引脚端子,与振动板抵接地设置于盖,至少一个引脚端子具有:引出部,从内部空间被引出至外部;延伸部,在内部空间中沿着盖的主面延伸;立起部,从延伸部立起;以及抵接部,设置于立起部的末端并与振动板抵接,在盖的内部空间的一侧具有:固定部,固定引出部与延伸部之间的第一弯曲部的位置;和引导部,与上述延伸部和立起部之间的第二弯曲部或者上述第二弯曲部的附近抵接并引导上述引脚端子的姿势。
8.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压电发声部件。
附图说明
9.图1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10.图2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11.图3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个引脚端子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12.图4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引脚端子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13.图5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固定引导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14.图6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脚端子与盖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15.图7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固定引导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16.图8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脚端子与盖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17.图9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固定引导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18.图10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脚端子与盖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19.图11是用于对比较例所涉及的盖的固定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20.图12是用于对比较例所涉及的引脚端子与盖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是示例,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是示意性的,不应理解成将本技术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
<压电发声部件1>
[0024]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及图2中,提取对压电发声部件1的构造中的特征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说明所需的结构进行了记载,但不妨碍压电发声部件1具备未图示的结构。
[0025]
压电发声部件1是引脚式的发声部件的一个例子,具备振动板2、收容振动板2的壳体6、以及通过与振动板2抵接而对振动板2施加电压的两个引脚端子5。
[0026]
壳体6具有壳体主体3和盖4。盖4安装于该壳体主体3,以便闭合壳体主体3的开口,由此构成壳体6。另外,壳体6具有内部空间30。内部空间30由壳体主体3及盖4的各自相互朝向壳体6的内部侧的面构成。
[0027]
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通过组装振动板2、壳体主体3、盖4以及两个引脚端子5而构成压电发声部件1的状态称为“组装状态”。在组装状态下,往往将压电发声部件1的各结构的面方向称为“xy面”,将与各结构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与xy面垂直的方向称为“z方向”。另外,将在沿着压电发声部件1或振动板2等的厚度方向俯视观察它们的结构的情况下的振动板2等的俯视形状称为“俯视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在组装状态下,往往将在z方向上,从壳体主体3朝向盖4侧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将从盖4朝向后述的壳体主体3的
顶壁部31侧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
[002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振动板2、壳体主体3以及盖4的俯视形状均为圆形。在组装状态下,振动板2、壳体主体3以及盖4配置为各自的俯视形状的圆心位于大致一条直线状。
[0029]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板2设置(收容)于壳体主体3的内部之后,盖4固定为闭合壳体主体3的开口(后述的开口部33),并与壳体主体3(后述的支承面353)一起夹持振动板2。这样,振动板2收容于壳体6的内部空间30。另外,在组装状态下,两个引脚端子5设置于盖4,位于内部空间30的末端与振动板2抵接。
[0030]
(振动板2)
[0031]
振动板2具有基板10和振动元件20。振动元件20通过导电性粘接剂粘贴于基板10的朝向第一方向的主面(后述的第一基板主面11)的中央。基板10及振动元件20均为圆板状构件。基板10的直径大于振动元件20的直径。
[0032]
基板10由具有良导电性和弹簧弹性(例如,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的金属材质构成,具体而言,基板10优选由42合金、sus(不锈钢)、黄铜、磷青铜等构成。此外,基板1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只要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则可以是玻璃环氧基板等树脂系材料,也可以为层叠了多个材料的多层构造。
[0033]
另外,基板10具有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基板主面11和第二基板主面12。在组装状态下,第一基板主面11朝向第一方向,第二基板主面12朝向第二方向。
[0034]
振动元件20具有压电板23、和以夹持压电板23的方式设置于压电板23的两个主面的一对电极24。
[0035]
压电板23由pzt等压电陶瓷构成。该压电板23为圆板状构件,且具有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主面231和第二主面232。在组装状态下,第一主面231朝向第一方向,第二主面232朝向第二方向。
[0036]
一对电极24是用于通过对压电板23施加电压而使振动板2振动的元件。另外,一对电极24包括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一电极21及第二电极22均为圆形的薄膜。在组装状态下,第一电极21设置于压电板23的第一主面231,第二电极22设置于压电板23的第二主面232。
[0037]
换言之,第一电极21朝向盖4的一侧,第二电极朝向基板10的一侧。另外,第一电极21供两个引脚端子5的任一个引脚端子5抵接。
[0038]
(壳体主体3)
[0039]
壳体主体3由陶瓷、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另外,壳体主体3形成为箱状。该壳体主体3具有顶壁部31、从顶壁部31的周缘突起的周壁部32、以及在周壁部32突起的方向的末端侧开口的开口部33。
[0040]
顶壁部31形成为圆板状。该顶壁部31具有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顶壁主面311、和第二顶壁主面312。在组装状态下,第一顶壁主面311朝向第一方向,第二顶壁主面312朝向第二方向。
[0041]
另外,在顶壁部31的中央设置有放声孔313。该放声孔313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顶壁部31,将壳体主体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这样,在组装状态下,放声孔313将在振动板2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向壳体6的外部释放。
[0042]
周壁部32形成为圆筒状。另外,周壁部32具有内周面35和外周面36。以下,为了便
于说明,将周壁部32从顶壁部31突起的方向称为“突起方向”,将突起方向的顶壁部31侧称为“根侧”,将突起方向的开口部33侧称为“末端侧”。另外,将周壁部32中的根侧的部分称为“根部”,将周壁部32中的末端侧的部分称为“末端部”。
[0043]
内周面35具有从周壁部32的突起方向的根侧朝向末端侧依次配置的第二内周面352和第一内周面351。另外,内周面35具有配置为将第二内周面352及第一内周面351连结并与顶壁部31平行的支承面353。换言之,支承面353为第二内周面352与第一内周面351之间的台阶面。
[0044]
支承面353是在收容振动板2时与振动板2的基板10的第二基板主面12接触的面。具体而言,支承面353与后述的盖4的上表面423一起从振动板2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夹持振动板2并对振动板2进行支承。另外,支承面353的俯视形状呈环状,外周缘的直径形成为大于基板10的直径,内周缘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基板10的直径。
[0045]
第二内周面352的根部与顶壁部31连接,末端部与支承面353的内周连接。该第二内周面352与第一顶壁主面311一起构成内部空间30的位于第二方向侧的音响空间302。
[0046]
第一内周面351的根部与支承面353的外周缘连接,末端部与周壁部32的上表面37连接。该第一内周面351在组装状态即盖4安装于壳体主体3的状态下,构成将盖4收容的空间。另外,在第一内周面351的末端侧设置有用于与后述的盖4的爪部44卡合的槽部354。
[0047]
(盖4)
[0048]
盖4例如由与壳体主体3相同的材料,即陶瓷或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另外,盖4形成为箱状。该盖4具有顶壁部41、从顶壁部41的周缘突起的周壁部42、以及在周壁部42突起的方向的末端侧开口的开口部43。
[0049]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周壁部42从顶壁部41突起的方向称为“突起方向”,将突起方向的顶壁部41侧称为“根侧”,将突起方向的开口部43侧称为“末端侧”。另外,将周壁部42中的根侧的部分称为“根部”,将周壁部42中的末端侧的部分称为“末端部”。此外,如图2所示,在组装状态下,盖4的“根侧(根部)”以及“末端侧(末端部)”与上述的壳体主体3的“根侧(根部)”以及“末端侧(末端部)”相反。
[0050]
顶壁部41形成为圆板状。该顶壁部41具有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顶壁主面411和第二顶壁主面412。在组装状态下,第一顶壁主面411朝向第一方向,第二顶壁主面412朝向第二方向。
[0051]
另外,在顶壁部41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个引脚端子5的两个贯通孔413。这些贯通孔413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顶壁部41,将盖4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0052]
另外,在顶壁部41的第二顶壁主面412设置有实施两个引脚端子5各自的位置固定及姿势引导的固定引导结构100(参照图5)。此外,关于该固定引导结构100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053]
周壁部42形成为圆筒状。另外,周壁部42具有内周面45和外周面46。在组装状态下,周壁部42的内周面45与第二顶壁主面412一起构成内部空间30的位于第二方向侧的音响空间301。
[0054]
另外,内周面45在周壁部42的上表面423侧设置有用于使内周面45不对两个引脚端子5的设置、该两个引脚端子5的组装状态下的动作造成干扰的避让部451。
[0055]
在外周面46的根侧设置有爪部44。该爪部44在组装时被推入壳体主体3的槽部
354,由此与壳体主体3的槽部354卡合。这样,通过爪部44与槽部354的卡合,将盖4安装于壳体主体3,将壳体主体3的开口部33闭合,由此构成壳体6。
[0056]
(引脚端子5)
[0057]
两个引脚端子5包括第一引脚端子51和第二引脚端子52。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分别通过将横截面形状呈大致圆形的导线弯折而构成。通过这样的弯折的形状,从而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能够获得弹性。
[0058]
在组装状态下,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分别经由设置于盖4的顶壁部41的两个贯通孔413及固定引导结构100而安装于盖4。
[0059]
另外,在组装状态下,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分别与振动板2抵接,并与该振动板2电连接。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一引脚端子51是与振动板2的第一电极21抵接的端子,第二引脚端子52是与振动板2的基板10抵接的端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端子51与第二引脚端子52的形状不同。此外,关于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各自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0060]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1中,若经由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对振动板2的第一电极21及第二电极22施加交流电压,则振动板2在音响空间301及音响空间302中,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以往复的方式进行振动而发声(鸣动)。另外,发出的声音主要经由放声孔313向壳体6的外侧释放。
[0061]
<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详细内容>
[0062]
接下来,参照图3及图4对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脚端子5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0063]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往往将两个引脚端子5的位于开口部43侧的端部称为“末端”,将位于壳体6的外部的端部称为“后端”。另外,往往将构成两个引脚端子5的每一个的导线的线方向称为“导线的延伸方向”,将两个引脚端子5的各部分的从导线的延伸方向的后端侧朝向末端侧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
[0064]
(第一引脚端子51的结构)
[0065]
如图3所示,若沿第一引脚端子51的导线的延伸方向观察,则第一引脚端子51具有端子主体部511、安装部513以及引出部512。另外,安装部513及引出部512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方面,端子主体部51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13及引出部512的延伸方向不同。
[0066]
在组装状态下,端子主体部511是位于内部空间30的音响空间301,且末端与振动板2的第一电极21抵接的部分。安装部513是插入于盖4的贯通孔413的部分。引出部512是从内部空间30被引出到外部,并安装于外部基板(未图示)的部分。
[0067]
如图3所示,端子主体部511形成为大致u字状。具体而言,端子主体部511在导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曲部5111、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114、第二弯曲部5112、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116以及抵接部5113。
[0068]
第一弯曲部5111与安装部513连接。另外,第一弯曲部5111将安装部513及引出部512与延伸部5114连结。通过该第一弯曲部5111,延伸部5114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13及引出部512的延伸方向交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114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13及引出部51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
[0069]
第二弯曲部5112的弯曲率比第一弯曲部5111小。另外,第二弯曲部5112将延伸部5114与立起部5116连结。通过该第二弯曲部5112,立起部5116的延伸方向成为与延伸部5114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弯曲部5112,立起部5116从延伸部5114立起。
[0070]
另外,在端子主体部511的组装状态下,通过第一弯曲部5111,延伸部5114以大致沿着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方式延伸。第二弯曲部5112的后端侧的一部分与第二顶壁主面412接触,末端侧的另一部分从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换言之,端子主体部511从第二弯曲部5112开始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倾斜。通过第二弯曲部5112,立起部5116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这样,延伸部5114、第二弯曲部5112以及立起部5116构成第一引脚端子51的弹簧结构。另外,通过第一引脚端子51的弹簧结构,抵接部5113与振动板2的第一电极21抵接。
[0071]
(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
[0072]
如图4所示,若沿着第二引脚端子52的导线的延伸方向观察,则第二引脚端子52具有端子主体部521、安装部523以及引出部522。另外,安装部523及引出部522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方面,端子主体部52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23及引出部522的延伸方向不同。
[0073]
在组装状态下,端子主体部521是位于内部空间30的音响空间301,且末端与振动板2的基板10抵接的部分。安装部523是插入于盖4的贯通孔413的部分。引出部522是从内部空间30被引出到外部,并安装于外部基板(未图示)的部分。
[0074]
如图4所示,端子主体部521形成为大致l字状。具体而言,端子主体部521在导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曲部5211、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214、第三弯曲部5215、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216、第二弯曲部5212、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218、以及抵接部5213。
[0075]
第一弯曲部5211与安装部523连接。另外,第一弯曲部5211将安装部523及引出部522与延伸部5214连结。通过该第一弯曲部5211,延伸部5214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23及引出部522的延伸方向交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214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523及引出部52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
[0076]
第三弯曲部5215将延伸部5214与立起部5216连结。通过该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5214的延伸方向交叉。与此同时,通过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从延伸部5214立起。
[0077]
第二弯曲部5212将立起部5216与立起部5218连结。通过该第二弯曲部5212,立起部5218的延伸方向与立起部5216的延伸方向交叉。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弯曲部5212,立起部5218从立起部5216立起。
[0078]
另外,在端子主体部521的组装状态下,通过第一弯曲部5211,延伸部5214大致沿着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第三弯曲部5215的后端侧的一部分与第二顶壁主面412接触,末端侧的另一部分从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换言之,端子主体部521从第三弯曲部5215开始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倾斜。另外,第三弯曲部5215与盖4的内周面45的凹部抵接。立起部5216及立起部5218通过第二弯曲部5212,形成为沿着盖4的内周面45,并且通过第三弯曲部5215及第二弯曲部5212,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这样,延伸部5214、第三弯曲部5115、立起部5216、第二弯曲部5212以及立起部5218形成第二引脚端子52的弹簧结构。另外,通过第二引脚端子52的弹簧结构,抵接部5213与振动板2的基板10
抵接。因此,第二引脚端子52的抵接部5213经由基板10而与振动板2的第二电极22连接。
[0079]
<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详细内容>
[0080]
接下来,参照图5、图6、图11以及图12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11是用于对比较例所涉及的盖4的第一固定部211及第二固定部22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对比较例所涉及的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0081]
(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结构)
[0082]
首先,参照图5对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83]
如图5所示,固定引导结构100设置为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突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固定引导结构100具有实施第一引脚端子51的位置固定及姿势引导的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和实施第二引脚端子52的位置固定及姿势引导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
[0084]
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具有:第一固定部111,将第一引脚端子51的第一弯曲部1511的位置固定;和第一引导部112,与第一引脚端子51的第二弯曲部1512抵接,并引导第一引脚端子51的姿势。
[0085]
另外,从维持第一引脚端子51的抵接部5113的朝向的观点来理解,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具有:第一固定部111,对抵接部51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进行定向;和第一引导部112,对抵接部51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进行定向。
[0086]
另外,在俯视观察时,在盖4上,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一引导部112设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第一引导部112设置于比第一固定部111靠近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的一侧。
[0087]
第一固定部111设置于盖4的贯通孔413的开口的周围。该第一固定部111的俯视形状为u字状。该u字状的开口形成为朝向位于第一引导部112附近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另外,第一固定部111具有两个壁部115和设置在两个壁部115之间的间隙113。间隙113是固定部间隙的一个例子。在俯视观察时,该间隙113的中心线l13经过贯通孔413。
[0088]
第一引导部112设置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侧,并且与间隙113延伸的线上不同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引导部112形成于盖4的内周面45的附近。该第一引导部112的俯视形状为块状。另外,第一引导部112具有两个壁部116、和设置在两个壁部116之间的间隙114。间隙114是引导部间隙的一个例子。在俯视观察时,该间隙114的中心线l14弯曲。另外,间隙114的中心线l14形成为与间隙113的中心线l13交叉。
[0089]
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具有:第二固定部121,将第二引脚端子52的第二弯曲部1521的位置固定;和第二引导部122,与第二引脚端子52的位于第二弯曲部1522附近的立起部5216抵接,并引导第二引脚端子52的姿势。
[0090]
另外,从维持第二引脚端子52的抵接部5213的朝向的观点来理解,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具有:第二固定部121,对抵接部52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进行定向;和第二引导部122,对抵接部52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进行定向。
[0091]
另外,在俯视观察时,在盖4上,第二固定部121和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比第二固定部121靠近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的一侧。
[0092]
第二固定部121设置于盖4的贯通孔413的开口的周围。该第二固定部121的俯视形状为u字状。该u字状的开口形成为朝向位于第二引导部122附近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另外,第二固定部121具有两个壁部125、和设置在两个壁部125之间的间隙123。间隙123是固定部间隙的一个例子。在俯视观察时,该间隙123的中心线l23经过贯通孔413。
[0093]
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并且与间隙123延伸的线上不同的位置。换言之,第二引导部122形成为与盖4的内周面45接触。该第二引导部122的俯视形状为块状。另外,第二引导部122不具有间隙结构。
[0094]
(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
[0095]
接下来,参照图6对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进行说明。
[0096]
如图6所示,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通过两个贯通孔413及固定引导结构100而安装于盖4。
[0097]
在将第一引脚端子51设置于盖4时,第一引脚端子51的安装部513插入于贯通孔413。另外,第一引脚端子51的端子主体部511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端子主体部511的第一弯曲部5111和延伸部5114的一部分被压入于第一固定部111的间隙113。第二弯曲部5112被压入于第一引导部112的间隙114。
[0098]
另外,在将第一引脚端子51设置于盖4之后,第一固定部111的两个壁部115相互铆接,以便将第一弯曲部5111及延伸部5114的一部分夹持。第一引导部112的两个壁部116相互铆接,以便将第二弯曲部5112夹持。
[0099]
另外,在铆接后,两个壁部115的端部相连,两个壁部116的端部也相连。即,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分别成为隧道状(未图示)。因此,第一弯曲部5111和延伸部5114的一部分形成为被埋入在第一固定部111的内部。第二弯曲部的一部分形成为被第一引导部112包围。
[0100]
在将第二引脚端子52设置于盖4时,第二引脚端子52的安装部523被插入于贯通孔413。另外,第二引脚端子52的端子主体部521设置于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端子主体部521的第一弯曲部5211和延伸部5214的一部分被压入于第二固定部121的间隙123。第二弯曲部5212附近的一部分即立起部5216设置为与第二引导部122的端部抵接。此外,此时,第三弯曲部5215与盖4的内周面45的凹部抵接。
[0101]
另外,在将第二引脚端子52设置于盖4之后,第二固定部121的两个壁部125相互铆接,以便将第一弯曲部5211及延伸部5214的一部分夹持。在铆接后,两个壁部125的端部相连。即,第二固定部121成为隧道状。因此,第一弯曲部5211和延伸部5214的一部分形成为埋入于第二固定部121的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弯曲部由第二引导部122支承。
[0102]
(固定引导结构100的效果)
[0103]
接着,参照图2、图5、图6、图11以及图12,与比较例所涉及的固定结构200进行比较,并且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效果进行说明。这里,比较例所涉及的固定结构20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所涉及的固定结构200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
导部122。
[0104]
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有时把在将压电发声部件1插入于安装基板时,两个引脚端子5的位于壳体6的外部的引出部512及引出部522被切割等,由此对两个引脚端子5的进行了切割等处理的部位施加应力的情况称为“在产生应力时”。
[0105]
(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的效果)
[0106]
在第一引脚端子51中,端子主体部511相对于盖4的位置被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固定,并且相对于盖4的姿势由第一引导部112引导。
[0107]
具体而言,端子主体部511的第一弯曲部5111和延伸部5114的一部分被第一固定部111的两个壁部115铆接。因此,在产生应力时,在xy面上,端子主体部511在与第一固定部111的中心线l13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偏移)受到限制。另外,端子主体部511的第二弯曲部5112的一部分被第一引导部112的两个壁部116铆接。因此,在产生应力时,在xy面上,端子主体部511在与第一固定部111的中心线l14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偏移)受到限制。
[0108]
另外,如上所述,中心线l13与中心线l14交叉。因此,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限制端子主体部511相对于盖4在xy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其结果,在俯视观察时,端子主体部511相对于盖4的位置被固定,抵接部5113相对于盖4的朝向被维持在规定方向。换言之,通过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抵接部51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被定向。而且,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通过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也能够在xy轴方向上,维持抵接部5113与第一电极21的接触位置。
[0109]
另外,在铆接后,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成为隧道状。换言之,在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分别形成有顶部。因此,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一固定部111的顶部以及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抑制端子主体部511的以第一弯曲部5111与安装部523连接的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旋转。换言之,即使产生应力,通过第一固定部111,也能够限制第一弯曲部5111以及沿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的延伸部5114在z轴方向上移动(偏移)。
[0110]
另外,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一引导部112的顶部,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倾斜的第二弯曲部5112被抑制以端子主体部511的第二弯曲部5112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的旋转。与此同时,第二弯曲部5112的倾斜的姿势,即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的姿势由铆接后的壁部115的比第二弯曲部5112靠z轴的第二方向的部分支承。因此,在产生应力时,端子主体部511的以第二弯曲部5112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二方向的旋转被抑制。这样,在组装状态下,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一引导部112,限制第二弯曲部511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因此,与第二弯曲部5112连接的立起部5116及抵接部5113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也受到限制。换言之,通过第一引导部112,抵接部51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被定向。
[0111]
其结果,在成为组装状态之前,并且第一引脚端子51已安装于盖4时,抵接部5113的姿势由第一引导部112引导,使得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5113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维持在规定值。而且,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通过第一引导部112,也能够在z轴方向上维持抵接部5113与第一电极21的接触位置。
[0112]
与此相对,如图11及图12所示,比较例的固定结构200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112。即,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二弯曲部5112的姿势是没被支承的状态。因此,在产生应力时,存在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二弯曲部5112的立起的部分以第二弯曲部5112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朝向z轴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可能性。因此,与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二弯曲部5112连接的比较例所涉及的立起部5116及抵接部5113在z轴方向上产生移动(偏移)。其结果,在比较例中,在成为组装状态之前,并且第一引脚端子51已安装于盖4时,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5113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变小。而且,在组装状态下,比较例所涉及的抵接部5113施加于第一电极21的压力变得不足,存在产生抵接部5113与第一电极21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0113]
这样,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第一引脚端子51相对于盖4以恒定的姿势被固定。另外,在成为组装状态之前,并且第一引脚端子51已安装于盖4时,第一引脚端子51的抵接部51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和抵接部51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被定向。换言之,在该情况下,在xy轴方向上,第一引脚端子51的抵接部5113的朝向被维持在规定方向,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5113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被维持在规定值。因此,能够使第一引脚端子51保持规定的弹力。而且,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第一引脚端子51的抵接部5113与振动板2的第一电极21的接触位置、和抵接部5113施加于第一电极21的压力也能够维持在规定位置以及规定大小。
[0114]
(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的效果)
[0115]
在第二引脚端子52中,端子主体部521相对于盖4的位置被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固定,并且相对于盖4的姿势由第二引导部122引导。
[0116]
具体而言,端子主体部521的第一弯曲部5211和延伸部5214的一部分被第二固定部121的两个壁部125铆接。因此,在产生应力时,端子主体部511在xy面上与第二固定部121的中心线l23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偏移)受到限制。另外,端子主体部521的第三弯曲部5115由周壁部42的内周面45的凹部支承。因此,在产生应力时,端子主体部521在xy面上沿着中心线l23的方向的移动(偏移)受到限制。因此,在产生应力时,端子主体部521相对于盖4在xy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受到限制。其结果,在俯视观察时,端子主体部521相对于盖4的位置被固定,抵接部5213相对于盖4的朝向被维持在规定方向。换言之,通过第二固定部121,抵接部52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被定向。而且,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通过第二固定部121,也能够在xy轴方向上维持抵接部5213与基板10的接触位置。
[0117]
另外,在铆接后,第二固定部121成为隧道状。换言之,在第二固定部121形成有顶部。这样,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二固定部121以及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能够限制端子主体部521的第一弯曲部5211以及沿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的延伸部5214在z轴方向上移动(偏移)。
[0118]
另外,在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倾斜的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以及第二弯曲部5212中,位于第二弯曲部5212附近的立起部5216由位于比第二弯曲部5212靠z轴的第二方向的第二引导部122支承。因此,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以及第二弯曲部5212的倾斜的姿势,即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的姿势被支承。这样,在产生应力时,通过
第二引导部122的支承,抑制端子主体部521的以第三弯曲部5215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二方向的旋转。
[0119]
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二固定部121的壁部12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固定部111的壁部11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长。因此,第二固定部121的壁部125对端子主体部521向z轴方向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偏移)的约束力比第一固定部111大。因此,即使第二引导部122不具有顶部,也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121的顶部,来抑制端子主体部521的以第三弯曲部5215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的旋转。这样,在产生应力时,通过第二引导部122,限制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以及第二弯曲部521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因此,与第二弯曲部5212连接的立起部5218及抵接部5213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也被限制。换言之,通过第二引导部122,抵接部51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被定向。
[0120]
其结果,抵接部5213的姿势由第二引导部122引导,使得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被维持在规定值。而且,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通过第二引导部122,也能够在z轴方向上维持抵接部5213与基板10的接触位置。
[0121]
与此相对,如图11及图12所示,比较例的固定结构200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即,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以及第二弯曲部5212的姿势处于没被支承的状态。因此,在产生应力时,存在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三弯曲部5215、立起部5216以及第二弯曲部5212的立起的部分以第三弯曲部5215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接触部分为旋转中心朝向z轴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可能性。因此,与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二弯曲部5112连接的立起部5216及抵接部5213在z轴方向上产生移动(偏移)。其结果,在比较例中,在成为组装状态之前,并且第一引脚端子51已安装于盖4时,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5213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变小。而且,在组装状态下,比较例所涉及的抵接部5213施加于第一电极21的压力变得不足,存在产生抵接部5213与第一电极21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0122]
这样,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第二引脚端子52相对于盖4以恒定的姿势被固定。另外,在成为组装状态之前,并且第二引脚端子52已安装于盖4时,第二引脚端子52的抵接部52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和抵接部52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被定向。换言之,在该情况下,在xy轴方向上,第二引脚端子52的抵接部5213的朝向被维持在规定方向,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抵接部5213到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距离被维持在规定值。换言之,能够使第二引脚端子52保持规定的弹力。因此,在组装状态下,即使产生应力,第二引脚端子52的抵接部5213与振动板2的基板10的接触位置、和抵接部5213施加于基板10的压力也维持在规定位置以及规定大小。
[0123]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与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二固定部121一起采用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导部122,从而在产生应力时,能够抑制两个引脚端子5在xyz轴方向上的移动(偏移)。因此,即使产生应力,两个引脚端子5的末端部与振动板2的接触状态也能够维持在未产生应力的状态。与不采用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导部12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两个引脚端子5的末端部与振动板2的接触可靠性。其结果,能够实现减轻由两个引脚端子5的末端部与振动板2的接触状态的转换引起的压电发声部件1的发声特性的变动,或者
由两个引脚端子5与振动板2的接触不良引起的发声障碍的发生。
[0124]
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能够提供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压电发声部件。
[0125]
[固定引导结构100的其他实施方式]
[0126]
接着,参照图7至10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状态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两个引脚端子5与盖4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0127]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事项的描述,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特别是,对于相同的结构带来的相同的作用效果,没有提及。
[0128]
[第二实施方式]
[0129]
首先,参照图7及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以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以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不同。
[0130]
具体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引导结构100中,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的第一引导部112。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的结构不同。
[0131]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中,第二固定部121的两个壁部12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部121的两个壁部12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具有两个壁部126、和设置在两个壁部126之间的间隙124。在俯视观察时,该间隙124的中心线l24形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部121的间隙123的中心线l23交叉。
[0132]
另外,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脚端子52的端子主体部521在导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曲部5211、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214、第三弯曲部5115、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219、第二弯曲部5212、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218、以及抵接部5213。换言之,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部521不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部521从第二弯曲部5212开始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倾斜。
[0133]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在第二引脚端子52侧采用第二引导部122,能够简化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结构。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112类似的结构。因此,通过铆接后的第二引导部122的顶部以及铆接后的第二引导部122的两个壁部126,能够抑制在产生应力时,端子主体部521的以第二弯曲部5212与第二顶壁主面412接触的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旋转。因此,即使缩短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部121的两个壁部12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通过第二引导部122,也能够在产生应力时,限制第一弯曲部5111以及沿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的延伸部5114在z轴方向上移动(偏移)。
[0134]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脚端子52的延伸部5214及延伸部5219比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脚端子52的延伸部5214及延伸部5219短。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比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靠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侧的内侧。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组装状态下,能够避免第二引脚端子52与盖4的内周面45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引脚端子52与基板10的接触可靠性。
[0135]
[第三实施方式]
[0136]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4的固定引导结构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以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以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0以及第二引脚端子52的结构的说明。
[0137]
另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以及第一引脚端子5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以及第一引脚端子51的结构不同。
[0138]
具体而言,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0具有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一引导部112。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固定部111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固定部121相同的形状,第一引导部112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引导部122相同的形状。
[0139]
另外,如图1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脚端子51的端子主体部511在导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曲部5111、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114、第三弯曲部5115、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117、第二弯曲部5112、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118、以及抵接部5113。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部521从第二弯曲部5212开始相对于第二顶壁主面412朝向第一方向倾斜。
[0140]
另外,在组装状态下,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11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引导部112不同,对沿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的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117进行铆接。
[0141]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各自的那一侧采用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导部122,从而在产生应力时,能够可靠地抑制端子主体部511的以第二弯曲部5112与第二顶壁主面412接触的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旋转,并且能够可靠地抑制端子主体部521的以第二弯曲部5212与第二顶壁主面412接触的部分为旋转中心的朝向z轴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旋转。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引脚端子52与基板10的接触可靠性。
[0142]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112对沿第二顶壁主面412延伸的呈直线状的延伸部5117进行铆接,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延伸部5117的姿势。因此,与延伸部5117连接的第二弯曲部5112、呈直线状的立起部5118、以及抵接部5113的姿势也能够被可靠地引导为从第二顶壁主面412立起。
[0143]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0144]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部件1具备:振动板2,通过被施加电压而振动;壳体6,具备带有开口部33的壳体主体3和设置为将壳体主体3的开口部33闭合的盖4,并在由壳体主体3及盖4构成的内部空间30收容振动板2;以及两个引脚端子5,与振动板2抵接地设置于盖,至少一个引脚端子5具有:引出部512(或者引出部522),从内部空间被引出至外部;延伸部5114(或者延伸部5214),在内部空间30中沿着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延
伸;立起部5116(或者立起部5216),从延伸部5114(或者延伸部5214)立起;以及抵接部5113(或者抵接部5213),设置于立起部5116(或者立起部5216)的末端并与振动板2抵接,在盖4的内部空间30的那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将引出部512(或者引出部522)与延伸部5114(或者延伸部5214)之间的第一弯曲部5111(或者第一弯曲部5211)的位置固定;和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与延伸部5114(或者延伸部5214)和立起部5116(或者立起部5216)之间的第二弯曲部5112(或者第二弯曲部5212)或者第二弯曲部5112(或者第二弯曲部5212)的附近抵接并引导引脚端子5的姿势。
[0145]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
[0146]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至少对引脚端子5的抵接部5113(或者抵接部5213)的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的朝向进行定向。
[0147]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引脚端子的抵接部的在俯视观察盖的主面时的朝向的偏移,从而能够提高抵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0148]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至少对引脚端子5的5113(或者抵接部5213)的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交叉的方向的朝向进行定向。
[0149]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引脚端子的抵接部的与盖的主面交叉的方向的朝向的偏移,从而能够提高抵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0150]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与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
[0151]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及支承,能够抑制引脚端子的偏移。
[0152]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比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靠近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的周缘的一侧。
[0153]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容易产生引脚端子的抵接部的与盖的主面交叉的方向的朝向的偏移的位置处的支承,能够提高抵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0154]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盖4具有供引脚端子5插入的贯通孔413,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设置于盖4的贯通孔413的开口的周围。
[0155]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引脚端子的抵接部的在俯视观察盖的主面时的朝向的偏移。
[0156]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一固定部111(或者第二固定部121)具有用于供引脚端子5插入的固定部间隙的一个例子亦即间隙113(或者间隙123),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设置于与间隙113(或者间隙123)延伸的线上不同的位置。
[0157]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及支承,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
[0158]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具有用于供引脚端子5插入的引导部间隙一个例子亦即间隙114(或者间隙124),在俯视观察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时,间隙114(或者间隙124)延伸的线与间隙113(或者间隙123)延伸的线交叉。
[0159]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引脚端子的偏移,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可靠性。
[0160]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第二弯曲部5112(或者第二弯曲部5212)或者第二
弯曲部5112(或者第二弯曲部5212)的附近设置为被第一引导部112(或者第二引导部122)铆接或者支承。
[0161]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引脚端子的抵接部的与盖的主面交叉的方向的朝向的偏移,由此能够提高抵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0162]
[变形例]
[0163]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应用。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6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固定引导结构100从盖4的第二顶壁主面412侧突起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固定引导结构100也可以是从盖4的第一顶壁主面411侧突起的结构。
[016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二固定部121各自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二固定部121各自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以上。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导部122各自的数量为0或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第一引导部112及第二引导部122各自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以上。另外,例如,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21、第一引导部112以及第二引导部122也可以分别根据引脚端子5的形状而具有不同的数量。
[016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相互分离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第一固定部111及第一引导部112也可以是一体型的结构。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相互分离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第二固定部121及第二引导部122也可以是一体型的结构。
[016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引脚端子5具有两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具有两个以外的数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具有不同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另外,例如,第一引脚端子51及第二引脚端子52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结构不同的结构。
[016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振动板2具有第二电极2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第二电极22,而将基板10利用为具有第二电极22的功能的部件。
[016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压电发声部件1的各结构的俯视形状成为圆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矩形状、正方形等任意形状。
[0170]
此外,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也包括其等效物。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就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并不限定于示例而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另外,各实施方式为示例,当然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的局部置换或组合,这些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就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171]
附图标记说明
[0172]1…
压电发声部件;2

振动板;3

壳体主体;4

盖;5

引脚端子;6

壳体;10

基板;20

振动元件;21

第一电极;22

第二电极;23

压电板;51

第一引脚端子;52

第二引脚端子;100

固定引导结构;110

第一固定引导结构;111

第一固定部;112

第一引导部;120

第二固定引导结构;121

第二固定部;122

第二引导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