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马达单元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10:19: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马达单元。
2.本技术基于2019年9月30日申请的日本技术特愿2019-179714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3.在具有包含马达控制用的基板在内的多个基板的马达单元中,需要保护基板不受从外部进入的水、尘埃等的影响。例如,在沿着轴向相互平行的基板配置于马达的径向外侧的情况下,通过将覆盖位于最靠径向外方的位置的基板的罩安装于马达的壳体,能够保护基板。(参照国际公开2017/026128号)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7/026128号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在基板不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情况下,仅通过在马达的径向外方侧安装罩而无法保护基板。因此,需要保护基板的新技术。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护沿彼此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免受水、尘埃等的影响。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单元具有壳体、第1基板、第2基板以及罩部件。所述壳体具有筒部,该筒部收纳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马达。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筒部的径向外端面在径向上对置。所述第2基板与轴向垂直地扩展,并且配置在比所述马达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罩部件具有:第1罩部,其覆盖所述第1基板的径向外端面;以及第2罩部,其覆盖所述第2基板的上表面。从径向观察的所述第1罩部的外缘部和从轴向观察的所述第2罩部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与所述壳体接触。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单元,能够保护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免受水、尘埃等的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是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15.图2是马达单元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
16.图3是马达单元的从轴向观察的剖视图。
17.图4是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部分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18.图5a示出了侧基板的固定手段的变形例。
19.图5b示出了侧基板的固定手段的另一变形例。
20.图6是第1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
21.图7是第2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参照附图对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3.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马达单元100中,将与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轴向中的从后述的下轴承br2向上轴承br1的朝向称为“上方”,将从上轴承br1向下轴承br2的朝向称为“下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上方的端部称为“上端部”,将下方的端部称为“下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中,将朝向上方的面称为“上表面”,将朝向下方的面称为“下表面”。
24.另外,将与中心轴线ca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接近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为“径向内方”,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为“径向外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内方的端部称为“径向内端部”,将径向外方的端部称为“径向外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内方的侧面称为“径向内侧面”,将朝向外方的侧面称为“径向外侧面”。
25.另外,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称为“周向dr”。将周向dr中的朝向下方且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逆时针的朝向称为“周向一方dr1”,将朝向下方且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顺时针的朝向称为“周向另一方dr2”。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周向dr的端部称为“周向端部”。另外,将周向一方dr1的端部称为“周向一方端部”,将周向另一方dr2的端部称为“周向另一方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周向dr的侧面称为“周向侧面”。并且,将朝向周向一方dr1的侧面称为“周向一方侧面”,将朝向周向另一方dr2的侧面称为“周向另一方侧面”。
26.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环状”除了在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周向dr的整个区域无切缝地连续地连成一体的形状以外,还包含在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整个区域的一部分具有1个以上的切缝的形状。另外,还包含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在与中心轴线ca交叉的曲面上描绘闭合曲线而得的形状。
27.另外,在方位、线以及面中的任一种与其他任一种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不仅包含两者延长到哪里都完全不相交的状态,还包含实质上平行的状态。另外,“垂直”和“正交”分别不仅包含两者以90度相互相交的状态,还包含实质上垂直的状态和实质上正交的状态。即,“平行”、“垂直”以及“正交”分别包含在两者的位置关系上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程度的角度偏差的状态。
28.另外,以上说明的事项在组装到实际的设备中的情况下并不严格地应用。
29.<1.实施方式>
30.<1-1.马达单元>
31.图1是马达单元100的立体图。图2是马达单元100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图3是马达单元100的从轴向观察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容易观察内部,将侧基板41透明显示。图2示出了用包含中心轴线ca的假想的平面切断马达单元100的情况下的该马达单元100的剖面构造,与沿着图3的单点划线c-c的剖面对应。图3示出了用与中心轴线ca垂直的
假想的平面切断马达单元100的情况下的该马达单元100的剖面构造,与沿着图2的实线a-a的剖面对应。
32.如图1至图3所示,马达单元100具有马达1、壳体3、板状的侧基板41、板状的上基板42、连接器部6以及罩部件7。
33.<1-1-1.马达>
34.马达1具有轴10、转子11以及定子12。
35.轴10是转子11的旋转轴,对转子11进行支承,能够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与转子11一同旋转。另外,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轴10也可以是安装于定子12的固定轴。另外,在轴10是固定轴的情况下,在转子11与轴10之间设置有轴承(未图示)。
36.转子11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a为中心相对于定子12旋转。转子11具有转子铁芯111和磁铁112。
37.转子铁芯111呈包围中心轴线ca的环状或筒状,固定于轴10的径向外侧面。转子铁芯111是磁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38.磁铁112保持于转子铁芯111的径向外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112呈包围中心轴线ca的筒状,该磁铁112沿轴向延伸。并不限定于该例示,磁铁112也可以为具有沿周向dr排列的多个磁铁片的结构。磁铁112位于比定子12靠径向内方的位置,与定子12的径向内侧面在径向上对置。磁铁112例如是钕烧结磁铁等稀土类烧结磁铁,具有互不相同的多个磁极、即n极和s极。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排列。
39.定子12呈包围中心轴线ca的环状,保持于壳体3。在驱动马达1时,定子12驱动转子11而使该转子11旋转。定子12具有定子铁芯121、绝缘件122、多个线圈部123以及汇流条124。
40.定子铁芯121呈包围中心轴线ca的环状。定子铁芯121是磁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41.绝缘件122覆盖定子铁芯121的一部分。绝缘件122例如使用合成树脂、搪瓷、橡胶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来形成。
42.各个线圈部123通过在定子铁芯121上隔着绝缘件122卷绕导线(省略标号)而形成。当向各个线圈部123提供驱动电流时,定子12被励磁而驱动转子11。导线例如是搪瓷包覆铜线等被绝缘部件包覆的金属线等。
43.汇流条124使用导电性材料来形成,将从各个线圈部123延伸的导线的端部之间电连接。并且,汇流条124经由未图示的连接线与上基板42电连接。即,各个线圈部123经由汇流条124与上基板42电连接。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定子2也可以不具有汇流条124。在该情况下,各个线圈部123的导线例如直接与上基板42电连接。
44.<1-1-2.壳体>
45.接着,壳体3收纳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马达1。壳体3具有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
46.另外,如后所述,在壳体3上形成有侧基板收纳室sp1的一部分、上基板收纳室sp2以及通路空间sp3。侧基板收纳室sp1收纳侧基板41。上基板收纳室sp2收纳上基板42。通路空间sp3连接侧基板收纳室sp1和上基板收纳室sp2。这样一来,侧基板收纳室sp1与上基板收纳室sp2经由通路空间sp3而相连,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侧基板41与上基板42的连接。
47.<1-1-2-1.上壳体>
48.参照图1至图3对上壳体31的结构进行说明。上壳体31具有上盖部311、上轴承保持架312、筒部313、框部314、隆起部315以及周壁部316。换言之,壳体3具有上盖部311、上轴承保持架312、筒部313、框部314、隆起部315以及周壁部316。
49.上盖部311覆盖筒部313的上端部。如上所述,壳体3具有上盖部311。上盖部311从中心轴线ca向径向外方扩展。
50.在上盖部311形成有通路空间sp3。通路空间sp3是形成于上盖部311的上表面的径向外端部并向下方凹陷的凹部。更具体而言,通路空间sp3形成于上盖部311的上表面的径向外端部中的周向dr上的一部分区域。另外,通路空间sp3从上盖部311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内方凹陷,并且朝向上方开口。换言之,通路空间sp3从上盖部311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并且朝向径向外方开口。
51.另外,在上盖部311设置有包围中心轴线ca的开口(省略标号)。
52.上轴承保持架312呈筒状,从沿着上述开口的缘部的上盖部311的径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在上轴承保持架312的内部沿轴向贯穿插入有轴10。在上轴承保持架312的径向内侧面配置有上轴承br1。上轴承保持架312经由上轴承br1将轴10的上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上轴承br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球轴承。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上轴承br1例如也可以是套筒轴承。
5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轴承保持架312是与上盖部311相同的部件的不同的一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上轴承保持架312也可以与上盖部311是分体的。例如,上轴承保持架312也可以是至少与上盖部311一体成型的分体部件。
54.周壁部316从上盖部311的径向外端部中的面向通路空间sp3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由此,在比周壁部316靠径向内方的位置形成有收纳上基板42的上基板收纳室sp2。
55.在周壁部316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3160。凹部3160向下方凹陷,从周壁部316的周向一方端至周向另一方端沿周向dr延伸。
56.筒部313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从上盖部311的径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筒部313收纳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马达1。如上所述,壳体3具有筒部313。
57.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用于防止与具有长度方向的后述的电子部件e1接触的凹部3130。凹部3130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向径向内方凹陷。凹部3130面向后述的收纳空间hs。例如,通过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中的靠近电子部件e1的区域形成凹部3130,能够进一步扩大搭载在侧基板41上的电子部件e1与筒部313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使电子部件e1不易与筒部313接触。
58.框部314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向径向外方突出。框部314在内部形成侧基板收纳室sp1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壳体3具有框部314。
59.框部314具有一对侧壁部3141、3142、上壁部3143以及下壁部3144。另外,以下有时将一对侧壁部3141、3142中的一方称为第1侧壁部3141,将另一方称为第2侧壁部3142。
60.一对侧壁部3141、3142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向至少包含径向外方和周向在内的方向突出,并沿轴向延伸。更具体而言,第1侧壁部3141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向至少包含径向外方和周向一方dr1在内的方向突出,并沿轴向延伸。第2侧壁部3142从筒部313的径
向外侧面向至少包含径向外方和周向另一方dr2在内的方向突出,并沿轴向延伸。如上所述,框部314具有第1侧壁部3141和第2侧壁部3142。
61.上壁部3143在第1侧壁部3141和第2侧壁部3142的上部连接第1侧壁部3141的径向外端部和第2侧壁部3142的径向外端部。如上所述,框部314具有上壁部31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壁部3143连接第1侧壁部3141的上端部的径向外端部和第2侧壁部3142的上端部的径向外端部。上壁部3143沿第1方向d1延伸,并沿轴向扩展。另外,如图1等所示,第1方向d1是从第1侧壁部3141的上端部的径向外端部朝向第2侧壁部3142的上端部的径向外端部的方向。
62.在一对侧壁部3141、3142以及上壁部3143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3145。凹部3145向下方凹陷,并沿着一对侧壁部3141、3142的上端部和上壁部3143的上端部延伸。凹部3145的一端与形成于周壁部316的凹部3160的周向一方端相连。凹部3145的另一端与凹部3160的周向另一方端相连。凹部3145和凹部3160形成从轴向观察时为闭合曲线形状的槽部gr。
63.下壁部3144在第1侧壁部3141和第2侧壁部3142的下部连接第1侧壁部3141的径向外端部和第2侧壁部3142的径向外端部。如上所述,框部314具有下壁部3144。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壁部3144从筒部313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外方突出,并沿第1方向d1延伸。并且,下壁部3144连接第1侧壁部3141的下端部的径向外端部和第2侧壁部3142的下端部的径向外端部。
64.另外,在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形成有朝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部3140。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框部314突出的径向观察时,凸部3140为沿着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延伸的闭合曲线形状。
65.另外,上壁部3143具有隆起部315。换言之,壳体3具有隆起部315。隆起部315在上壁部3143的径向外侧面的上端部处向径向外方突出,并沿上述的第1方向d1延伸。隆起部315配置于比形成在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的凸部3140和侧罩部71靠上方的位置。这样,通过隆起部315,能够保护侧罩部71的上端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与壳体3的接触部分等。
66.隆起部315和筒部313分别是相同部件的不同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上壳体31的不同的一部分。
67.接着,如图3所示,从轴向观察时,在筒部313与一对侧壁部3141、3142之间设置有收纳电子部件e1的收纳空间hs。更具体而言,在筒部313与第1侧壁部3141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hs1,在筒部313与第2侧壁部3142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hs2。
68.这样一来,即使在侧基板41上搭载有电容器、微型计算机的调节器等具有长度方向且尺寸较大的电子部件e1,通过将该电子部件e1收纳于收纳空间hs,也能够抑制该电子部件e1的搭载面所朝向的方向上的马达单元100的尺寸增大。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侧基板41中的电子部件e1的搭载面朝向径向内方,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增大。因此,与侧基板41所搭载的电子部件e1不收纳于收纳空间hs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马达单元100进一步小型化。
69.并且,与筒部313与一对侧壁部3141、3142之间不是空间而是由壳体3的材料填埋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壳体3轻量化,因此能够使马达单元100轻量化。
70.在收纳空间hs中,在第1侧壁部3141的至少在径向上与筒部313对置的侧面与筒部
313的径向外侧面相连的部分中,从轴向观察时,上述的侧面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呈锐角。同样地,在第2侧壁部3142的至少在径向上与筒部313对置的侧面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相连的部分中,从轴向观察时,上述的侧面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呈锐角。这样一来,能够在第1侧壁部3141的上述侧面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中的至少在径向上与第1侧壁部3141对置的区域之间形成成为上述的收纳空间hs的间隙。另外,能够在第2侧壁部3142的上述侧面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中的至少在径向上与第2侧壁部3142对置的区域之间形成成为上述的收纳空间hs的间隙。
71.<1-1-2-2.下壳体>
72.接着,参照图1至图4对下壳体3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将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的连接部分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另外,在图4中放大了由图2的虚线包围的部分b。
73.下壳体32是覆盖筒部313的下端部的下盖部。如上所述,壳体3具有下壳体32。下壳体32具有底板部321、下轴承保持架322以及周壁部323。换言之,壳体3具有底板部321、下轴承保持架322以及周壁部323。
74.底板部321从中心轴线ca向径向外方扩展。在底板部321上设置有包围中心轴线ca的开口(省略标号)。
75.下轴承保持架322呈筒状,从沿着上述开口的缘部的底板部321的径向内端部向上方延伸。在下轴承保持架322的内部沿轴向贯穿插入有轴10。在下轴承保持架322的径向内侧面配置有下轴承br2。下轴承保持架322经由下轴承br2将轴10的下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下轴承br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球轴承。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下轴承br2例如也可以是套筒轴承。
76.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轴承保持架322是与底板部321相同的部件的不同的一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下轴承保持架322也可以与底板部321是分体的。例如,下轴承保持架322也可以是至少与底板部321一体成型的分体部件。
77.周壁部323从底板部321的径向外端部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如图4所示,周壁部323的上端与筒部313的下端部连接。更具体而言,在周壁部323的上端形成有突壁部3231。突壁部3231呈筒状,在周壁部323的上端部处向上方突出。突壁部3231嵌入至筒部313的下端部。
78.在该嵌入部分中,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突壁部3231经由密封部件se嵌入至筒部313的下端部。即,筒部313的下端部经由密封部件se与下壳体32连接。密封部件se例如能够使用硅类的密封材料、o型圈以及x形环等垫片。这样一来,通过密封部件se,能够将筒部313的下端部与下壳体32之间无间隙地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两者的连接部分处的防水性和防尘性。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在上述的嵌入部分中,突壁部3231也可以直接嵌入至筒部313的下端部。
79.<1-1-3.基板>
80.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3对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进行说明。
81.<1-1-3-1.侧基板>
82.侧基板41在径向上与筒部313的径向外端面对置,侧基板41沿与上基板42相交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基板41与轴向平行地延伸。
83.侧基板41固定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这样一来,即使马达1振动,也能够稳定地
固定侧基板41。
84.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基板41螺纹紧固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通过螺纹紧固,能够将侧基板41更可靠地固定于筒部313。更具体而言,侧基板41使用螺钉(省略标号)而螺纹紧固于筒部313的台座部3131。即,筒部313具有台座部3131。台座部3131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向径向外方突出。在图1中,台座部3131包含第1台座部31311、第2台座部31312、第3台座部31313以及第4台座部31314。第1台座部31311和第2台座部31312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的上端部处向径向外方突出并向上方延伸。第3台座部31313和第4台座部31314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的下端部处向径向外方突出。在轴向上,第1台座部31311和第2台座部31312与框部314的上壁部3143的下表面直接对置。并且,第3台座部31313和第4台座部31314与下壁部3144的上表面直接对置。另外,在周向dr上,第1台座部31311和第3台座部31313与第1侧壁部3141的周向一方端面直接对置。并且,第2台座部31312和第4台座部31314与第2侧壁部3142的周向另一方端面直接对置。在图1中,侧基板41螺纹紧固于第1台座部31311、第2台座部31312、第3台座部31313以及第4台座部31314。
85.但是,侧基板41的固定手段并不限定于该例示。图5a和图5b示出了侧基板41的固定手段的变形例。另外,在图5a和图5b中,筒部313不具有台座部3131。
86.例如,在图5a中,侧基板41具有突出部411。突出部411从侧基板41的径向内侧面向径向内方突出。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形成有孔部3132。在图5a中,孔部3132是向径向内方凹陷的凹部,形成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通过突出部411嵌入孔部3132,从而侧基板41固定于筒部313。
87.另外,并不限定于图5a的例示,也可以是突出部形成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贯通孔等孔部形成在侧基板41上。即,也可以在侧基板41的径向内侧面和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中的一方设置有沿着径向从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出部。并且,也可以在侧基板41的径向内侧面和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中的另一方设置有沿着径向从另一方朝向一方的孔部。通过将上述的突出部嵌入上述的孔部,侧基板41固定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例如,通过将压配合销那样的突出部嵌入孔部,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将侧基板41固定于壳体3的径向外侧面。
88.另外,在图5b中,筒部313具有突出部3133和压接部3134。侧基板41具有贯通孔412。突出部3133例如是al等金属制的,设置于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并向径向外方突出。贯通孔412是形成在侧基板41上的孔部,沿径向贯穿侧基板41。压接部3134是穿透贯通孔412的突出部3133的径向外端部被压扁而成的部分。即,在比侧基板41的径向外侧面靠径向外方的位置,通过在贯穿插入于贯通孔412的突出部3133的前端部分设置压接部3134,从而侧基板41固定于壳体3的径向外侧面。这样,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将侧基板41更可靠地固定于壳体3的径向外侧面。
89.<1-1-3-2.上基板>
90.上基板4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扩展,配置在比马达1靠上方的位置。上基板42收纳于上基板收纳室sp2。上基板42配置在比上盖部311靠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基板42固定于壳体3的上盖部311的上表面。这样一来,上基板42能够向上盖部311散热。即,上盖部311能够相对于上基板42作为散热器而发挥功能。在上盖部311是金属制的情况下,该效果特别有效。
91.另外,上基板42配置在比上壁部3143靠径向内方的位置。即,上基板42位于比上壁部3143的径向内侧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即,从轴向观察时,上基板42不与上壁部3143重叠。这样一来,在将上基板42收纳于上基板收纳室sp2时,上基板42不易与上壁部3143接触。因此,通过使上基板42从比上基板收纳室sp2靠上方的位置向下方移动,能够在上基板42不与上壁部3143接触的情况下将上基板42收纳在上基板收纳室sp2中。因此,容易将上基板42收纳在上基板收纳室sp2中。
92.另外,上基板42经由形成于上罩部72的连接部(未图示)与马达单元100的外部电连接。这样一来,例如无需在侧基板41的径向外侧面设置与马达单元100的外部连接的连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
9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部是上罩部72的一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连接部也可以是与上罩部72不同的部件。例如,连接部也可以具有将上基板42与外部电连接的端子和保持该端子的树脂制或金属制的保持部件。端子的一端与上基板42或该上基板42的搭载部件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露出到马达单元100的外部,能够与马达单元100的外部电连接。保持部件安装于形成在上罩部72的连接孔部,并封闭该连接孔部。例如,保持部件在上罩部72安装于上壳体31之后嵌入连接孔部。优选的是,保持部件经由密封部件而嵌入连接孔部。
94.<1-1-3-3.基板的搭载部件>
95.如图2所示,马达单元100具有检测部sr、控制装置ec、驱动电路ed以及电子部件e1、e2。
96.检测部sr是检测马达1所具有的转子11的旋转角度位置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sr搭载在上基板42上,经由连接器部6将旋转角度位置的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装置ec。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检测部sr也可以搭载在侧基板41上。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检测部sr搭载在搭载有驱动电路ed的基板上。
97.控制装置ec控制马达1的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马达1的驱动的控制装置ec搭载在侧基板41上。通过在侧基板41上搭载微型计算机那样的控制装置ec,能够从控制装置ec向壳体3的筒部313散热。在筒部313是金属制的情况下,该效果特别有效。另外,与控制装置ec搭载在上基板42上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上基板42的大型化。
98.控制装置ec经由连接器部6与搭载在上基板42上的后述的驱动电路ed电连接。例如,控制装置ec根据从检测部sr经由连接器部6传递来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检测结果而对马达1的驱动指示进行运算,并经由连接器部6将该驱动指示传递给驱动电路ed。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1个连接器部6实施从上基板42的检测部sr向侧基板41的控制装置ec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检测结果的传递和从侧基板41的控制装置ec向上基板42的驱动电路ed的驱动指示的传递。与利用单独的部件实施各个传递的结构相比,部件数量少,因此侧基板41与上基板42的连接工序中的作业性提高。
99.驱动电路ed通过向定子12提供驱动电流来驱动马达1。在上基板42上搭载有马达1的驱动电路ed。驱动电路ed由搭载在侧基板41上的控制装置ec控制。例如,驱动电路ed根据经由连接器部6从控制装置ec传递来的驱动指示而驱动马达1。通过在与搭载控制装置ec的侧基板41不同的上基板42上搭载马达1的驱动电路ed,控制装置ec不易受到在驱动电路ed中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因此,控制装置ec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动作。
100.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控制装置ec也可以搭载在上基板42上。并且/或者,驱动电路ed也可以搭载在侧基板41上。优选在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中的一方搭载有马达1的驱动电路ed。并且,只要在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中的另一方搭载有控制驱动电路ed的控制装置ec即可。这样一来,通过在与搭载马达1的驱动电路ed的一方的基板不同的另一方的基板上搭载控制装置ec,控制装置ec不易受到在驱动电路ed中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因此,控制装置ec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动作。
101.电子部件e1搭载在侧基板41上。电子部件e1为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从侧基板41的径向内侧面向径向内方延伸。电子部件e1的至少径向内端部收纳于收纳空间hs。另外,在电子部件e1的径向内端部的附近,在筒部313的径向外侧面配置有防止接触用的凹部3130。电子部件e1例如包含向控制装置ec等输出恒定的电压的调节器、薄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尺寸大的电子部件。若将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部件e1搭载在基板上,则侧基板41的搭载面的法线方向上的马达单元100的尺寸容易变大。通过将搭载在侧基板41上的该电子部件e1收纳于收纳空间hs,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大型化。
102.另外,电子部件e2为在与上基板42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设置在搭载于上基板42的部件保持架eh上。电子部件e2例如是薄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尺寸大的电子部件,经由部件保持架eh与上基板42电连接。
103.通过将电子部件e2设置于部件保持架eh,例如能够抑制因自重而移动的电子部件e2与上基板42接触。例如,若使电解电容器为横向而直接搭载于上基板42,则有可能因自重而逐渐向下方倾倒,因此有可能与上基板42直接接触。如果将电子部件e2设置于部件保持架eh,则能够避免这样的接触。另外,电子部件e2也可以使用粘接剂而固定于部件保持架eh。这样一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电子部件e2的移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上述那样的接触。
104.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保持架eh是树脂制的。上述的部件保持架eh与将上罩部72的连接部和上基板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省略标号)以及将多个电子部件e2彼此电连接的电子部件用汇流条(省略标号)一体成型。即,上述导电部件和电子部件用汇流条由部件保持架eh固定。
105.这样一来,通过将部件保持架eh搭载于上基板42,能够更准确地对导电部件和电子部件用汇流条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施导电部件和电子部件用汇流条的电连接,并且容易进行该连接作业。并且,能够避免导电部件和电子部件用汇流条与不希望的部件接触的可能性。
106.另外,由于导电部件和电子部件用汇流条由树脂模制而成,因此能够避免上述导电部件与电子部件e2或电子部件用汇流条之间的短路等。
107.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双方搭载有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部件e1、e2。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在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中的一方搭载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部件。即,只要在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中的至少一方的基板上搭载有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部件即可。
108.优选的是,电子部件e1、e2的长度方向与搭载有该电子部件e1、e2的上述一方的基板所扩展的方向平行。这样一来,例如即使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部件搭载在侧基板41上,也能够抑制侧基板41的配置所需的空间的径向尺寸的增大。另外,即使具有长度方向的电子
部件e1、e2搭载在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扩展的上基板42上,也能够抑制上基板42的配置所需的空间的轴向尺寸的增大。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大型化。
109.<1-1-4.连接器>
110.接着,参照图1至图3对连接器部6进行说明。连接器部6将上基板42与侧基板41电连接。更具体而言,连接器部6将形成在上基板42上的布线图案与形成在侧基板41上的布线图案电连接。例如,搭载在上基板42上的检测部sr和驱动电路ed经由1个连接器部6而与控制装置ec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部6实施从侧基板41向上基板42的信号传递和从上基板42向侧基板41的信号传递。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连接器部6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在马达单元100中,也可以分别配置有实施从侧基板41向上基板42的信号传递的连接器部和实施从上基板42向侧基板41的信号传递的连接器部。或者,多个连接器部6也可以分别进行双向的信号传递。
111.从轴向观察时,连接器部6与壳体3重叠。优选的是,从轴向观察时,连接器部6的全部与壳体3重叠。这样一来,从轴向观察时,与连接器部6的全部位于壳体3的外侧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因此,能够使马达单元100进一步小型化。
112.并且,从轴向观察时,连接器部6的一部分与筒部313重叠。这样一来,与连接器部6配置在比筒部313靠径向外方的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
113.另外,在壳体3的内部,上基板42与连接器部6电连接。这样一来,与在壳体3的外部将上基板42与连接器部6电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马达单元100小型化。
114.另外,连接器部6收纳于形成在上盖部311的通路空间sp3中。这样一来,能够经由通路空间sp3利用连接器部6将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电连接。因此,与在比上盖部311靠上方的位置配置连接器部6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马达单元100的轴向尺寸进一步小型化。
115.另外,连接器部6配置在比上基板42靠轴向上的马达1侧的位置。这样一来,例如能够在上基板42的下表面连接有连接器部6。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单元100的轴向尺寸。
116.接着,连接器部6具有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连接器61搭载在侧基板41上,与侧基板41的布线图案电连接。连接器62搭载在上基板42上,与上基板42的布线图案电连接。
117.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在径向上对置,相互电连接。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将上基板42安装于壳体3之后,使侧基板41沿径向移动而安装于壳体3。在该安装时,通过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在径向上对置,能够在侧基板41的移动的同时将连接器61与连接器62电连接。即,不需要与侧基板41的安装分开地实施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减少马达单元100的组装工序的数量。因此,能够提高马达单元100的生产率。
118.更具体而言,连接器61具有向径向外方凹陷的阴端子(省略图示)。连接器62具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阳端子(省略图示)。或者,也可以是,连接器61具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阳端子,并且连接器62具有向径向内方凹陷的阴端子。通过在使阳端子和阴端子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使侧基板41向径向内方移动并安装于壳体3,阳端子嵌入阴端子。由此,连接器61与连接器62导通,侧基板41与上基板42电连接。
119.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也可以在轴向上对置并相互电连接。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将侧基板41安装于壳体3之后,使上基板42沿轴向移动而安装于壳体3。在该安装时,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在轴向上对置,由此能够在上基板42的
移动的同时将连接器61与连接器62电连接。即,不需要与上基板42的安装分开地实施连接器61和连接器62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减少马达单元100的组装工序的数量。因此,能够提高马达单元100的生产率。
120.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连接器61具有向下方凹陷的阴端子,连接器62具有向下方突出的阳端子。或者,也可以是,连接器61具有向上方突出的阳端子,连接器62具有向上方凹陷的阴端子。通过在使阳端子和阴端子在轴向上对置的状态下使上基板42向下方移动而安装于壳体3,阳端子嵌入阴端子。由此,连接器61与连接器62导通,侧基板41与上基板42电连接。
121.<1-1-5.罩部件>
122.接着,参照图1至图3对罩部件7进行说明。罩部件7具有覆盖侧基板41的径向外端面的侧罩部71和覆盖上基板42的上表面的上罩部72。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12与壳体3接触。另外,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22与壳体3接触。
123.在使侧基板41与筒部313的径向外端面在径向上对置并且将与轴向垂直地扩展的上基板42配置在比马达1靠上方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与壳体3在径向上接触的部分和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与壳体3在轴向上接触的部分双方的防水性以及防尘性。如上所述,通过使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和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12、722与壳体3无间隙地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罩部件7与壳体3的接触部分的防水性以及防尘性,从而保护侧基板41和上基板42免受水、尘埃等的影响。
124.<1-1-5-1.侧罩>
125.如图3所示,从轴向观察时,侧罩部71沿与从中心轴线ca朝向侧罩部71的中央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扩展。侧罩部71安装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更具体而言,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与第1侧壁部3141的径向外端部、第2侧壁部3142的径向外端部、上壁部3143的径向外端部以及下壁部3144的径向外端部接触。这样一来,能够在由框部314和侧罩部71包围的侧基板收纳室sp1内收纳侧基板41。并且,通过框部314和侧罩部71,能够保护收纳在侧基板收纳室sp1内的侧基板41免受壳体3的外部的水、尘埃等的影响。
126.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12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接触。另外,密封部件712例如能够使用硅类的密封材料、o型圈以及x形环等垫片。这样一来,能够利用侧罩部71封闭框部314的内侧。因此,能够利用侧罩部71来保护配置于由筒部313、框部314以及侧罩部71包围的侧基板收纳室sp1的侧基板41。
127.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形成有凹部711。凹部711从该外缘部向径向外方凹陷,并沿着该外缘部延伸。框部314的凸部3140嵌入凹部711。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径向观察时,凹部711为遍及全部的该外缘部而形成的闭合曲线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凹部711和凸部3140在从径向观察时也可以不为闭合曲线形状。例如,凹部711也可以形成于该外缘部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形成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一部分。
128.优选的是,凸部3140经由密封部件712嵌入凹部711。更优选的是,在凸部3140和凹部711之间,遍及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全部的外缘部地配置有密封部件712。这样一来,能够利用密封部件712将侧罩部71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的连接部分密封。因此,能够更
有效地抑制水、尘埃等进入该连接部分。因此,能够保护配置在由框部314和侧罩部71包围的侧基板收纳室sp1内的侧基板41免受来自上壳体31和侧罩部71的外部的水、尘埃等的影响。
129.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也可以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配置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凸部。在该情况下,在壳体3的框部314配置有向径向内方凹陷而供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即,只要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和壳体3中的一方配置有从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第1凸部即可。并且,只要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和壳体3中的另一方配置有从一方朝向另一方凹陷的第1凹部即可。另外,在上述的第1凹部中嵌入有上述的第1凸部。而且,优选的是,只要在上述的第1凸部与上述的第1凹部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712即可。这样一来,能够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与壳体3之间形成第1凸部嵌入第1凹部内的迷宫构造。并且,能够利用密封部件712来密闭该迷宫构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迷宫构造的防水性以及防尘性。
130.或者,也可以不配置上述的第1凸部。例如,在图2中,也可以配置凹部711,而不配置凸部3140。在该情况下,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经由一部分收纳于凹部711的密封部件712而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接触。这样一来,通过侧罩部71也能够保护收纳在侧基板收纳室sp1内的侧基板41。
131.另外,侧罩部71位于比隆起部315靠下方的位置,并位于比筒部313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在包含隆起部和筒部的一体构造的上壳体31上安装侧罩部71,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基于侧罩部71的密封构造。
132.另外,优选的是,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与壳体3的接触部分配置在与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配置在比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靠径向内方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抑制上述的接触部分从保护侧罩部71的上端部的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外方伸出。因此,即使利用侧罩部71来覆盖侧基板41,也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的大型化。
133.更优选的是,侧罩部71的径向外端部配置在与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配置在比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靠径向内方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抑制侧罩部71从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外方伸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的大型化。
134.另外,更优选的是,侧罩部71的径向外端部配置在与隆起部315的径向外端部相同的径向位置。这样一来,能够在利用隆起部315来保护侧罩部71的上端部的同时,抑制隆起部315的径向尺寸的增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的增大。
135.侧罩部71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优选为隆起部315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以下。
136.例如,侧罩部71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可以在第1方向d1上位于与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相同的位置。或者,侧罩部71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也可以位于比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一端部靠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侧的位置。
137.并且,侧罩部71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可以在第1方向d1上位于与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相同的位置。或者,侧罩部71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也可以位于比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另一端部靠隆起部315的第1方向d1上的一侧的位置。
138.这样一来,能够利用隆起部315来保护位于比隆起部315靠下方的位置的框部314
和侧罩部71的连接部分的上部。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侧罩部71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也可以不为隆起部315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以下。
139.另外,优选如图3所示那样,从径向观察时,侧罩部71在与轴向和径向双方垂直的方向上的第1宽度w1为筒部313在该方向上的第2宽度w2以下。另外,例如,第1宽度w1是侧罩部71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第2宽度w2是筒部313在第1方向d1上的宽度,换言之,是筒部313的直径。这样一来,与第1宽度w1比第2宽度w2宽的结构相比,在上述的方向上,侧罩部71的两端部不会比筒部313向外侧伸出。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单元100的径向尺寸。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侧罩部71(特别是上述的两端部)与外部的物体接触而受到冲击的可能性。
140.<1-1-5-2.上罩>
141.接着,参照图1至图3对上罩部7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罩部72呈有盖筒状,在上壳体31的上端部覆盖上开口op。这样一来,能够利用上罩部72来封闭上基板收纳室sp2。因此,能够利用上罩部72来保护配置于上基板收纳室sp2的上基板42。
142.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22与上壳体31接触。更具体而言,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密封部件722与周壁部316的上端部和上壁部3143的上端部接触。另外,密封部件722例如能够使用硅类的密封材料、o型圈以及x形环等垫片。这样一来,通过上罩部72能够保护收纳在上基板收纳室sp2内的上基板42免受壳体3的外部的水、尘埃等的影响。
143.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形成有凸部721。凸部721从该外缘部向下方突出,并沿着该外缘部延伸。凸部721的一部分嵌入形成于上壳体31的上端部的槽部gr中。
144.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时,凸部721和槽部gr是遍及全部的该外缘部而形成的闭合曲线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凸部721和槽部gr在从径向观察时也可以不为闭合曲线形状。例如,凸部721也可以形成于该外缘部的一部分。并且,槽部gr也可以形成于周壁部316的上端部和上壁部3143的上端部中的一部分。
145.优选的是,凸部721经由密封部件722嵌入槽部gr中。更优选的是,在凸部721和槽部gr之间,遍及上罩部72的全部的下端部地配置有密封部件722。这样一来,能够利用密封部件722将上罩部72与周壁部316的上端部和上壁部3143的连接部分密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水、尘埃等进入该连接部分。因此,能够保护配置在上基板收纳室sp2和上罩部72的内侧的上基板42以及搭载在该上基板42上的电子部件e2等免受来自上壳体31和上罩部72的外部的水、尘埃等的影响。
146.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也可以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配置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在该情况下,在壳体3的周壁部316的上表面和上壁部3143的上表面分别配置有向上方突出并嵌入上述的凹部的凸部。即,只要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和壳体3中的一方配置有从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第2凸部即可。并且,只要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和壳体中的另一方配置有从一方朝向另一方凹陷的第2凹部即可。另外,在上述的第2凹部中嵌入有上述的第2凸部。而且,优选的是,在上述的第2凸部与上述的第2凹部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722。这样一来,能够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与壳体3之间形成第2凸部嵌入第2凹部内的迷宫构造。并且,能够利用密封部件722来密闭该迷宫构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迷宫构造的防水性以及防尘性。
147.或者,也可以不配置上述的第2凸部。例如,在图2中,也可以配置槽部gr,而凸部721不配置于上罩部72。在该情况下,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一部分收纳于槽部gr的密封部件722而与上壳体31接触。这样一来,通过上罩部72也能够保护收纳在上基板收纳室sp2内的上基板42。
148.<1-2.马达单元的变形例>
149.接下来,对马达单元的第1至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有时省略其说明。
150.<1-2-1.第1变形例>
151.图6是第1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00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在第1变形例中,如图6所示,在马达单元100中不配置包含隆起部315的上壁部3143。即,框部314具有第1侧壁部3141、第2侧壁部3142以及下壁部3144,但不具有上壁部3143。因此,在上壳体31中,侧基板收纳室sp1与上基板收纳室sp2直接相连。
152.并且,第1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00具有罩部件73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侧罩部71和上罩部72。罩部件73安装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和上端部以及周壁部316的上端部。罩部件73覆盖侧基板41的径向外侧面、上基板42的上表面以及搭载在上基板42上的电子部件e2等。
153.这样一来,通过将罩部件73安装于上壳体31,能够将框部314的内部和上基板收纳室sp2均利用罩部件73来封闭。因此,能够利用罩部件73来保护侧基板41、上基板42以及搭载在上基板42上的电子部件e2等。并且,能够简化分别单独地安装实施方式的侧罩部71和上罩部72那样的部件的工序,因此能够提高马达单元100的生产率。
154.罩部件73具有侧罩部731和上罩部732。侧罩部731呈从上罩部732的径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板状,覆盖侧基板41的径向外侧面。侧罩部731与第1侧壁部3141、第2侧壁部3142以及下壁部3144一同包围侧基板收纳室sp1。上罩部732呈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扩展的板状,覆盖上开口op和上基板42的上表面。
155.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31的外缘部与框部314的径向外端部接触。在从径向观察的侧罩部71的外缘部形成有凸部7310。凸部7310从该外缘部向径向外方突出,并沿着该外缘部延伸。
156.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32的外缘部与周壁部316的径向外端部和框部324的一对侧壁部3141、3142的上端部接触。另外,在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形成有凸部7320。凸部7320从该外缘部向下方突出,并沿着该外缘部延伸。
157.凸部7320的一端部与凸部7310的一端部相连,凸部7320的另一端部与凸部7310的另一端部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7320和凸部7310形成遍及罩部件73的全部的外缘部而形成的闭合曲线形状的凸部pr。
158.另一方面,在上壳体31中,形成于周壁部316的上端部的凹部3160、形成于一对侧壁部3141、3142的上端部的凹部(省略图示)以及形成于一对侧壁部3141、3142的径向外端部和下壁部3144的径向外端部的凹部3145是相连的,形成闭合曲线形状的槽部gra。
159.凸部pr嵌入槽部gra中。优选如图6所示那样,凸部pr经由密封部件733嵌入槽部gra中。另外,密封部件733例如能够使用硅类的密封材料、o型圈以及x形环等垫片。更优选
的是,在凸部pr和槽部gra之间,遍及罩部件73的全部的外缘部地配置有密封部件733。这样一来,能够利用密封部件733将罩部件73与上壳体31的连接部分密封。因此,能够抑制水、尘埃等进入该连接部分。
160.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也可以是,在罩部件73侧形成槽部gra,在上壳体31侧形成凸部pr。
161.或者,也可以不配置上述的凸部pr。例如,在图6中,也可以配置槽部gra,而凸部pr不配置于上罩部72。在该情况下,从轴向观察的上罩部72的外缘部经由一部分收纳于槽部gra的密封部件733与上壳体31接触。这样一来,通过上罩部72也能够保护收纳在上基板收纳室sp2内的上基板42。
162.<1-2-2.第2变形例>
163.接着,对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7是第2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00的从径向观察的剖视图。
164.在第2变形例中,侧基板41使用粘接剂而固定于侧罩部71的径向内侧面。但是,侧基板41的固定手段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例如也可以使用与图5a或图5b相同的手段。
165.<2.其他>
16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任意组合。
16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68.本发明对于沿彼此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基板配置在马达的上方侧和径向外方侧的马达单元是有用的。
169.标号说明
170.100:马达单元;1:马达;10:轴;11:转子;111:转子铁芯;121:磁铁;12:定子;121:定子铁芯;122:绝缘件;123:线圈部;124:汇流条;3:壳体;31:上壳体;311:上盖部;312:上轴承保持架;313:筒部;3130:凹部;3131:台座部;31311:第1台座部;31312:第2台座部;31313:第3台座部;31314:第4台座部;3132:孔部;3133:突出部;3134:压接部;314:框部;3140:凸部;3141:第1侧壁部;3142:第2侧壁部;3143:上壁部;3144:下壁部;3145、3146:凹部;315:隆起部;316:周壁部;3160:凹部;32:下壳体;321:下盖部;322:下轴承保持架;323:周壁部;41:侧基板;411:突出部;412:贯通孔;42:上基板;6:连接器部;61、62:连接器;7:罩部件;71:侧罩部;711:凹部;712:密封部件;72:上罩部;721:凸部;722:密封部件;73:罩部件;730:凸部;731:侧罩部;7310:凸部;732:上罩部;7320:凸部;733:密封部件;ca:中心轴线;br1:上轴承;br2:下轴承;ed:驱动电路;ec:控制装置;e1、e2:电子部件;eh:部件保持架;sr:检测部;gr:槽部;se:密封部件;hs1、hs2:收纳空间;sp1:侧基板收纳室;sp2:上基板收纳室;sp3:通路空间;op:上开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