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非均匀子阵结构的低副瓣波束赋形方法

2022-05-08 09:4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雷达通信技术,特别涉及阵列信号处理和非线性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2.非均匀子阵结构波束赋形是一类高维非线性问题,广泛应用于在雷达、遥感和通信 等领域。非均匀子阵结构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作为控制点收发组件, 从而降低阵列系统成本及重量。
3.传统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主要包含三类:智能优化方法、聚类方法和混合方法。 对于智能优化方法,包括差分进化和遗传算法,能够实现子阵结构和和权值的联合优化, 通常适用于小型阵列天线的优化;对于聚类方法,需要预先获得目标波束的阵元激励值, 且其性能依赖于该组参考激励值。对于混合方法,主要是采用智能优化方法和凸优化方 法分别优化子阵结构和子阵激励。聚类方法中,基于k均值聚类的赋形波束综合方法 是将方向图匹配策略转化为激励匹配策略,进而将子阵问题转化为聚类问题,从而通过 k均值聚类方法求解。然而该方法需要预先知道目标方向图的阵元激励,性能取决于参 考阵元激励权值,并且不能保证辐射方向图的低副瓣和低纹波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非均匀子阵结构的更低的主瓣纹波 和低副瓣波束赋形的方法。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非均匀子阵结构的低副 瓣波束赋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确定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或者幅相子阵;预设主瓣区域的采样点θ
ml
以及主瓣 区域采样点数l
ml
、副瓣区域的采样点θ
sl
以及副瓣区域采样点数l
sl
、子阵个数l、阵 元总数n、最小单元间距d0和最大口径尺寸l0;设置赋形波束的上界和下界u(θ), θ为方位角;
7.2)建立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
8.2-1)引入辅助变量和辅助变量g的序号 变量m=1,...,l
ml
,辅助变量h中元素的序号变量s=1,...,l
sl
,gm=a(r,θm)hw,hs=a(r,θs)hw,其中,h表示转置共轭,θm表示主瓣区域第m个采样点的方位角,θs表示副瓣区域第s个采样点的方位角,r=[r1,...,rn,...,rn]
t
表示阵元位置,rn表示第n个 阵元位置,t为转置;w表示阵元激励,导向矢量 g1(θ),...,gn(θ)表示n个阵元的方向图,表 示波数;
[0009]
2-2)建立非凸优化问题的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
[0010][0011]
s.t.u(θ)≤|gm|2,
[0012]
[0013]
|hs|2≤η,
[0014]
ψ(r,v)=0n×1,
[0015][0016][0017]rn 1-rn≥d0,
[0018][0019]
其中η表示待优化的副瓣电平,u(θ)和分别表示赋形波束的上界和下界,gm为辅助变量g中第m个元素,hs为辅助变量h中第s个元素;n为阵元编号变量, n=1,

,n,l为子阵编号变量,l=1,

,l,;r表示阵元和子阵的映射矩阵,r
n,l
表示 第n个阵元属于第l个子阵的映射矩阵;v表示子阵激励权值;ψ(r,v)为映射关系函 数,当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时ψ(r,v)=r|v|-|w|,子阵类型为幅相子阵时 ψ(r,v)=rv-w;
[0020]
3)求解非凸优化问题的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得到最佳参数,所述最佳参数包 括阵列激励w与阵元位置r;
[0021]
4)根据得到最佳阵列激励、最佳阵元位置以及确定的子阵类型完成波束赋形。
[0022]
步骤3)的具体实现为:
[0023]
3-1)设置惩罚因子ρ1,ρ2和ρ3,0<ρ1,0<ρ2,0<ρ3,构造二次惩罚函数l: ||
·
||2为2范数;
[0024]
3-2)通过双层迭代的惩罚分解得到最佳参数:
[0025]
(1)初始化gm,w,η,hs,r,v,r,ρ1,ρ2,ρ3,,为惩罚参数,设置内层 迭代阈值g1与外层迭代阈值g2,初始化内层迭代次数变量k=0与外层迭代次数变量 t=0;
[0026]
(2)开始第k次内层迭代,固定w
(k)
,η
(k)
,h
s(k)
,r
(k)
,v
(k)
,r
(k)
,(k)表示第k次内层迭 代,通过以下方式更新辅助变量g各元素gm:
[0027]
计算变量变量中第m 个元素gm=a(r
(k)
,θm)hw
(k)

[0028]
将模值投影到区间得到更新后的
[0029][0030]
(k 1)表示第k次更新后的第k 1次内层迭代;
[0031]
(3)固定通过以下方式更新w:
[0032]w(k 1)
=(bhb)-1bhb[0033]
其中,
[0034][0035][0036][0037]
当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时,arg表示求复 数的幅角,in×n为大小为n
×
n的单位矩阵,

表示对应元素相乘,exp为指数函数;
[0038]
当子阵类型为幅相子阵时,
[0039]
(4)固定g
m(k 1)
,w
(k 1)
,η
(k)
,h
s(k)
,r
(k)
,通过以下方式更新r,v:
[0040]
通过k均值聚类法求解以下函数得到r
(k 1)
,v
(k1)

[0041][0042][0043][0044]
当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时,其中re表示实部,im表示虚部;
[0045]
当子阵类型为幅相子阵时,
[0046]
求解得到的r与v对r
(k 1)
,v
(k 1)
赋值,r
(k 1)
=r,v=v
(k 1)

[0047]
(5)固定g
m(k 1)
,w
(k 1)
,η
(k)
,h
s(k)
,r
(k 1)
,v
(k 1)
,通过以下方式更新r:
[0048]
设置偏移量建立凸优化问题并求解到最佳偏
[0049][0050]
移量δr:
[0051][0052][0053]
最后得到r
(k 1)
=r
(k)
δr;
[0054]
(6)固定变量g
m(k 1)
,w
(k 1)
,r
(k 1)
,v
(k 1)
,r
(k 1)
,通过以下方式更新η,hs:
[0055]
求解以下问题得到η
(k 1)

[0056][0057][0058]
其中
[0059]
(7)计算二次惩罚函数的分式差值gap;
[0060][0061]
判断是否满足gap>g1,如是,则更新内层迭代次数k=k 1后,转入步骤(2),否则 转入步骤(8);
[0062]
(8)更新和(t)表示第t次外层迭代;
[0063]
(9)计算外层迭代参考值p
(t)
[0064]
p
(t)
=max{|g
m-ah(r,θm)w|,|h
s-ah(r,θs)w|,|ψ(r,v)|},m=1,...,l
ml
;j=1,...,l
sl
,判断 是否满足p
(t)
>g2,如是,则更新外层迭代次数t=t 1后,转入步骤(2);否则,输出 步骤(3)更新得到的阵列激励w
(k 1)
作为最佳阵列激励、步骤(5)更新得到的阵元位 置r
(k 1)
作为最佳阵元位置。
[0065]
对于现有采用子阵结构的波束赋形方法,通常不考虑阵元位置和平顶波束,适用范 围受限。本发明通过联合优化阵元位置r、子阵结构和子阵激励值w,子阵结构可以从 子阵激励值或者阵元和子阵的映射矩阵得到,从而得到满足阵元间距约束的子阵级波束 赋形阵列,实现非均匀子阵结构的低副瓣波束赋形。
[006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子阵级波束赋形方法,本发明在相同子阵个数约 束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更低的主瓣纹波和副瓣电平,适用于任何波束形式。
附图说明
[0067]
图1非均匀子阵结构的低副瓣波束赋形流程图;
[0068]
图2基于幅度子阵结构的平顶方向图;
[0069]
图3基于幅度子阵结构的激励分布;
[0070]
图4基于幅相子阵结构的平顶方向图;
[0071]
图5基于幅相子阵结构的激励分布;
[0072]
图6基于幅相子阵结构的子阵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0074]
1)确定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或者幅相子阵;预设主瓣区域的采样点θ
ml
以及主瓣 区域采样点数l
ml
、副瓣区域的采样点θ
sl
以及副瓣区域采样点数l
sl
、子阵个数l、阵 元总数n、最小单元间距d0和最大口径尺寸l0;设置赋形波束的上界和下界u(θ), θ为方位角;
[0075]
2)建立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
[0076]
基于非均匀子阵结构的低副瓣波束赋形模型:
[0077][0078][0079]
|f(r,θ)|2≤η,θ∈θ
sl
[0080]
ψ(r,v)=0n×1,
[0081][0082][0083]rn 1-rn≥d0,
[0084][0085]
其中,
[0086]
f(r,θ)=a(r,θ)hw
[0087][0088][0089]
其中η表示待优化的副瓣电平;n为阵元编号变量,n为阵元总数,l为子阵编号变量, l表示子阵个数;θ为方位角,u(θ)和分别表示赋形波束的上界和下界,从而体 现平顶波束的约束;θ
ml
和θ
sl
分别表示主瓣区域和副瓣区域的采样点;r表示阵元和 子阵的映射矩阵,r
n,l
表示第n个阵元属于第l个子阵的映射矩阵;v表示子阵激励权 值;r=[r1,...,rn]
t
表示全部阵元位置,rn表示第n个阵元位置,k表示波数k=2*π/波长; d0表示最小单元间距,l0表示最大口径尺寸;ψ(r,v)表示映射关系函数,a(r,θ)表 示阵列导向矢量,f(r,θ)表示阵列方向图;w表示阵元激励,g1(θ),...,gn(θ)表示全部阵 元的方向图。
[0090]
该问题是一个非凸问题,不能直接通过凸优化方法求解,引入辅助变量 和辅助变量g的序号变量m=1,...,l
ml
,辅 助变量h中元素的序号变量s=1,...,l
sl
,gm=a(r,θm)hw,hs=a(r,θs)hw,其中,h 表示转置共轭,θm表示主瓣区域第m个采样点的方位角,θs表示副瓣区域第s个采样 点的方位角,r=[r1,...,rn,...,rn]
τ
表示阵元位置,rn表示第n个阵元位置,t为转置;w 表示阵元激励,导向矢量g1(θ),...,gn(θ)表 示n个阵元的方向图,表示波数;建立非凸的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
[0091]
[0092]
s.t.u(θ)≤|gm|2,
[0093][0094]
|hs|2≤η,
[0095]
ψ(r,v)=0n×1,
[0096][0097][0098]rn 1-rn≥d0,
[0099][0100]
其中η表示待优化的副瓣电平,gm为辅助变量g中第m个元素,hs为辅助变量h中 第s个元素;n为阵元编号变量,n=1,...,n,l为子阵编号变量,l=1,

,l-1,;r表 示阵元和子阵的映射矩阵,r
n,l
表示第n个阵元属于第l个子阵的映射矩阵;v表示子 阵激励权值;ψ(r,v)为映射关系函数,当子阵类型为幅度子阵时ψ(r,v)=r|v|-|w|, 子阵类型为幅相子阵时ψ(r,v)=rv-w;
[0101]
3)求解非凸优化问题的非均匀间距子阵优化模型得到最佳参数,所述最佳参数包 括阵列激励w与阵元位置r:
[0102]
采用惩罚分解框架,定义惩罚因子ρ1,ρ2和ρ3(0<ρ1,0<ρ2和0<ρ3),构造如下惩罚 函数:
[0103][0104]
双层迭代的惩罚分解算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0105]
先初始化{gm,w,η,hs,r,v,r,ρ1,ρ2,ρ3,ν}
[0106]
步骤(1)固定变量{w,η,hs,r,v,r},更新gm,可得如下子问题:
[0107][0108][0109]
其中变量中第m个元素
[0110]gm
=a(r
(k)
,θm)hw
(k)
。上标
(k)
表示第k次内层迭代的值。
[0111]
因此,将模值投影到区间可得:
[0112][0113]
步骤(2)固定变量{gm,η,hs,r,v,r},更新w,可得到如下子问题
[0114][0115]
其中
[0116][0117][0118][0119]
·
对于幅度子阵:
[0120][0121]
arg表示求复数的幅角,in×n为大小为n
×
n的单位矩阵,

表示对应元素相乘,exp 为指数函数;
[0122]
·
对于幅相子阵:
[0123][0124]
其中,arg(w
(k)
)表示w
(k)
的辐角。
[0125]
因此,根据一阶最优化条件可得:
[0126]w(k 1)
=(bhb)-1bhb[0127]
步骤(3)固定变量{gm,w,η,hs,r},更新{r,v},通过k均值聚类方法可以求解如下 子问题进而得到{r
(k 1)
,v
(k 1)
}:
[0128][0129][0130][0131]
·
对于幅度子阵:
[0132][0133]
·
对于幅相子阵:
[0134][0135]
其中re表示实部,im表示虚部。
[0136]
步骤(4)固定变量{gm,w,η,hs,r,v},更新r,可得如下子问题:
[0137][0138]
s.t.|r
n 1-rn|≥d0,n=1,...,n-1
[0139][0140]
由于上述子问题是一类非线性非凸问题,无法直接求解。
[0141]
定义
[0142][0143]
通过部分线性化技术,可以近似目标函数如下:
[0144][0145]
其中中间量
[0146]
定义:
[0147]
r=r
(k)
δr[0148]
其中
[0149]
问题(24)中的约束可转化为:
[0150][0151][0152][0153]
因此,近似目标函数可以转化如下:
[0154][0155][0156][0157][0158]
由于,上述问题是一类凸二次问题,通过凸优化工具可以得到最优δr,进而得到 r
(k 1)
=t
(k)
δr。
[0159]
步骤(5)固定变量{gm,w,r,v,r},更新{η,hs},可得如下子问题
[0160][0161]
s.t.|hs|2≤η s=1,...,l
sl
[0162]
其中
[0163]
因此,通过求解上述问题可得
[0164]
步骤(6)计算二次惩罚函数的分式差值gap;
[0165]
判 断是否满足gap>10-5
,如是则更新内层迭代次数k=k 1后,转入步骤(1),否则转入 步骤(7);gap表示二次惩罚函数的分式差值,l是二次惩罚函数。
[0166]
步骤(7)更新和其中,θ表示预定 义的惩罚参数,上标
(t)
表示第t次外层迭代。
[0167]
步骤(8)计算外层迭代参考值p
(t)

[0168]
p
(t)
=max{|g
m-ah(r,θm)w|,|h
s-ah(r,θs)w|,|ψ(r,v)|},m=1,...,l
ml
;j=1,...,l
sl
,判断是 否满足||p
(t)
||

>10-5
,如是,则更新外层迭代次数t=t 1后,转入步骤(1);否则,输出 步骤(2)得到的阵列激励w
(k 1)
作为最佳阵列激励、步骤(4)更新得到的阵元位置r
(k 1)
作 为最佳阵元位置。
[0169]
4)根据得到最佳阵列激励、最佳阵元位置以及确定的子阵类型完成波束赋形。
[0170]
本设计直接针对非均匀间距子阵结构,当固定阵元位置不变时,可简化成固定间距 子阵结构。同时本方法也可以拓展为平面阵列结构。
[0171]
实验验证
[0172]
实验1:幅度子阵结构平顶波束赋形
[0173]
实验考虑平顶波束赋形,主瓣区域为[-10
°
,10
°
],副瓣区域为[-90
°
,-15
°
]和[15
°
,90
°
], 主瓣纹波为0.6db的平顶波束,阵元个数为30,子阵个数为4,最小阵元间距为半波 长,阵列口径为17个波长。
[0174]
通过上述流程迭代技术可求得阵元激励和相应的子阵结构,计算对应的阵列方向
图 如图2所示。图3表示阵元的激励分布。
[0175]
结论:基本幅度子阵结构,赋形方向图主瓣区域满足纹波约束和低副瓣要求,如图2 所示;由图3可知,子阵个数为4,满足预设的子阵个数要求,实现了同一个子阵只需 要一个幅度控制点(衰减器),进而降低系统成本。
[0176]
实验2:幅相子阵结构平顶波束赋形
[0177]
实验考虑平顶波束赋形,主瓣区域为[-15
°
,15
°
],副瓣区域为[-90
°
,-20
°
]和[20
°
,90
°
], 主瓣纹波为0.6db的平顶波束,阵元个数为40,子阵个数为12,最小阵元间距为半波 长,阵列口径为22个波长。通过上述算法流程迭代技术可求得阵元激励权重和相应的 子阵结构,计算对应的阵列方向图如图4所示。图5表示子阵的幅相激励分布。图6 表示幅相子阵结构的子阵分布。
[0178]
结论:基于幅相子阵结构,赋形方向图主瓣区域满足纹波约束和低副瓣要求,如图 4所示;由图5和图6可知,子阵个数为12,满足满足预设的子阵个数要求,实现了同 一个子阵只需要一个幅相控制点(衰减器和移相器),进而降低系统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