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9:1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刺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2.磁刺激是控制电子开关向刺激线圈充电,使刺激线圈产生脉冲大电源,从而形成强脉冲磁场,线圈放电的电流可达数千至上万安培的瞬时大电流,这样线圈短时间内会产生热量,若刺激线圈长时间工作,热量积累,温度升高迅猛,而刺激线圈是靠近人体皮肤,当温度超过38℃时,继续工作,严重时,可灼伤病人。刺激线圈的温度升高,还会影响线圈的性能,降低线圈的绝缘强度。因此线圈的散热是限制磁刺激系统性能和使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3.传统磁刺激线圈的降温方式有一下几种:风冷降温、水冷降温、半导体降温和冷媒降温。风冷降温效果有限,无法实现高速降温效果,水冷降温存在线圈与液体之间绝缘问题,并且导电管内的循环水对铜管有电解和腐蚀作用,会增大导电线圈的铜祖,减少磁场输出强度。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0975152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磁刺激装置及方法,其采用制冷剂冷却,通过增压系统把制冷剂通入磁刺激线圈内部,给线圈散热,本专利将制冷剂通入空心铜管中,通过制冷剂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存在对刺激线圈的直径有要求,在绕制刺激线圈时无法实现紧密绕制,这样会减弱刺激线圈的磁场输出强度,降低设备整体性能,同时制冷剂在刺激线圈中存在回流现象,整体需要增加增压系统,造成系统复杂,同时制冷剂对刺激线圈要求高密封防止制冷剂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能够将磁刺激线圈与制冷介质相互隔离,磁刺激线圈绕制的不受约束,能够产生更强的脉冲磁场。
5.技术方案:一种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包括蒸发器、位于蒸发器内的磁刺激线圈,蒸发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散热管、位于散热管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散热板;散热板及外壳将磁刺激线圈与散热管相互隔离,散热管内设有制冷介质;散热板用以散热管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导热。
6.进一步的,磁刺激线圈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环形线圈及叠加在第一层环形线圈上的第二层环形线圈;第一层环形线圈自第一接线端自外向内螺旋绕圈并在中心位置与第二层环形线圈接通,第二层环形线圈自该连通位置自内向外螺旋绕圈并引出第二接线端。
7.进一步的,第一层环形线圈与第二层环形线圈的绕圈数量相同,第一层环形线圈与第二层环形线圈的直径相同;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相互叠加并平行的向同一方向延伸。
8.进一步的,散热管包括介质输入管、介质输出管、连接介质输入管与介质输出管的
导热管,导热管为若干首尾相连的s形管路。
9.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凝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通过若干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单元;电子膨胀阀用以调整管道出口大小。
10.进一步的,散热板及外壳与磁刺激线圈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散热板及外壳与散热管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控制制冷介质的流量。
12.进一步的,冷凝器外部安装有风扇,对冷凝器进行散热。
13.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磁刺激线圈供电的脉冲放电单元。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采集流量信息的流量计,流量计接入所述的制冷循环单元中。
15.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利用散热板将磁刺激线圈与散热管相互隔离,保证磁刺激线圈绕制方式不受约束,保证制冷介质不会与刺激线圈产生化学反应,解决高压漏电等其他安全问题;在散热板与散热管、磁刺激线圈之间添加导热介质,能够快速的将磁刺激线圈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转递给散热管,提高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原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发器以及磁刺激线圈结构的剖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磁刺激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包括蒸发器1、磁刺激线圈2、制冷介质3、散热管4、散热板5、导热介质6、冷凝器7、压缩机8、电子膨胀阀9、温度控制单元10、大功率风扇11、脉冲放电单元12、流量计13、系统控制模块14、储液罐15、温度传感器16、管道17。
23.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蒸发器1包括圆形外壳以及位于圆形外壳内的散热管4,磁刺激线圈2位于蒸发器1内,蒸发器1还包括将磁刺激线圈2与散热管4分隔开来的散热板5,散热板5用以散热管4与磁刺激线圈2之间的导热。散热板5及壳体与散热管4之间、散热板5及壳体与磁刺激线圈3之间均填充有加快热量传导的导热介质6,导热介质6采用液态的导热材料。
24.磁刺激线圈2为双层结构的实心线缆,包括第一层环形线圈21及叠加在第一层环形线圈21上的第二层环形线圈22;其中,第一层环形线圈21与第二层环形线圈22的直径相同。第一层环形线圈22自第一接线端211自外向内螺旋绕圈并在中心位置与第二层环形线圈22接通,第二层环形线圈22自该连通位置自内向外螺旋绕圈并引出第二接线端221。第一层环形线圈21与第二层环形线圈 22绕圈数量相同,第一接线端211与第二接线端221于垂
直平面上相互叠加且平行的向同一方向延伸,自蒸发器1圆形外壳伸出。散热管4为铜管且内部有制冷介质3,散热管4包括介质输入管41、介质输出管42以及连接介质输入管41 与介质输出管42的导热管43;导热管23为若干首尾相连的s形管路,介质输入管41、介质输出管42处于同一水平面并相互平行,均自蒸发器1圆形外壳伸出。
25.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的原理主要是蒸发器1、压缩机8、冷凝器7、电子膨胀阀9构成的制冷循环单元对磁刺激线圈2进行冷却,蒸发器1、压缩机8、冷凝器7通过管道17进行连接。磁刺激线圈2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板5和导热介质6传送至散热管4,制冷介质3在散热管4内部完成气化过程,带走散热板5上的温度,从而给磁刺激线圈 2散热。制冷介质3气化后形成的制冷蒸汽通过管道17进入压缩机8,压缩机8 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并排送至冷凝器7内部,在冷凝器7完成制冷介质冷凝,从气态变成液态,存储于储液罐15中。整个制冷循环过程中通过电子膨胀阀9调节管道17出口大小,从而控制制冷介质3在管道17里面的流量;流量计 13接入所述的制冷循环单元中,用以采集制冷介质3在管道17里面的流量信息;冷凝器7外部装有风扇,对冷凝器7进行散热,压缩机8为制冷介质3在管道中循环流动提供动力。
26.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外主动冷却的磁刺激装置还设置有温度控制单元10,温度控制单元10通过磁刺激线圈2的外部布置的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来调节电子膨胀阀9实现对制冷介质3流量的变频控制,保证磁刺激线圈2的温度处于20~30℃;脉冲放电单元12给磁刺激线圈2供电;系统控制模块14通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10、脉冲放电单元12、压缩机8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