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22:50: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2.肉类等食物的熟成不但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而且还对表面风速有一定的要求。现有的熟成装置一般是独立的,需要设计专门的控温装置和控湿装置,并且需要通过风机驱动气流在食物表面循环流动,从而在一定温湿度的条件下实现食物表面的快速风干。然而,当食物体积较大时,尤其是肉类食物,其体积普遍较大,容易造成食物表面的送风不均匀,影响熟成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熟成功能且熟成效果较好的冷藏冷冻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熟成室内各处的送风均匀性。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便于取放待熟成物。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供待熟成物在其内熟成的熟成装置,其中
7.所述熟成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限定有用于容装待熟成物的熟成室;所述内壳体的横向两侧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的横向两侧间隔设置,以形成两个纵向延伸的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通过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个横向侧板上的送风口与所述熟成室连通;且
8.所述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送风通道内的气流经所述送风口流向所述熟成室的循环风机。
9.可选地,所述送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
10.多个所述送风口的数量和/或大小设置成使得送往所述熟成室各处的气流量均匀。
11.可选地,每个所述送风口的大小均相同;且
12.每个所述横向侧板上的多个所述送风口在所述内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排布密度都均匀。
13.可选地,每个所述送风口的大小均相同;且
14.每个所述横向侧板上的多个所述送风口在所述送风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分段式递增或逐渐递增。
15.可选地,所述内壳体的连接在其两个横向侧板之间的端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熟成室内的气流流向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回风口;且
16.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且所述循环风机的气流入口与所述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气流出口与两个所述送风通道相连通。
17.可选地,所述回风口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处于所述箱体后侧的后端板上,所述循环风机固定在所述后端板的外侧。
18.可选地,所述循环风机为单向进风、双向出风的离心风机。
19.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为具有前侧开口的筒体;且
20.所述内壳体为顶部敞开的抽屉,且所述内壳体可推拉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
21.可选地,所述内壳体内设有用于搁置待熟成物的置物网架,所述置物网架具有多个镂空的网孔;且
22.所述置物网架与所述内壳体的底板间隔设置。
23.可选地,所述箱体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室,所述熟成装置设置于所述冷藏室中。
24.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特别地在其箱体中设有熟成装置,可有效地利用箱体内的低温高湿环境促使熟成装置内的待熟成物熟成,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降温装置和加湿装置,降低了成本,丰富了冷藏冷冻装置的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熟成装置具有内壳体和外壳体两层结构,内壳体内限定有熟成室,内壳体的横向两侧与外壳体的横向两侧均间隔设置,以形成两个送风通道;在循环风机的驱动下,两个送风通道内的气流分别经开设在内壳体两个横向侧板上的送风口送往熟成室。也就是说,气流从熟成室的两个横向侧部同时流入熟成室,提高了气流在熟成室横向上的送风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
2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对送风口的大小和/或数量的设计提高熟成室各处的送风均匀性。具体地,当送风口的大小相同时,每个横向侧板上的多个送风口在内壳体高度方向上的排布密度都均匀,由此,可以提高熟成室高度方向上各处的送风均匀性,从而确保了待熟成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当送风口的大小相同时,每个横向侧板上的多个送风口在送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递增,由此,可通过送风口的排布密度递增的方式弥补送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速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递减的缺陷,提高了熟成室的纵向上各处的送风均匀性,确保了待熟成物在纵向上的表面各区域均具有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可见,待熟成物在横向、高度方向和纵向上都能够获得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
26.进一步地,熟成装置的外壳体为筒体形式,内壳体为抽屉形式,内壳体可推拉地设置于外壳体中,便于向内壳体内的熟成室放入待熟成物或从熟成室中取出待熟成物,提高了用户操作的简便性。
2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30.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沿不同方位的竖直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3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沿水平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3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内的气流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设有用于供待熟成物在其内熟成的熟成装置20。由此,可有效地利用箱体10内的低温高湿环境促使熟成装置20内的待熟成物熟成,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降温装置和加湿装置,降低了成本。集成有熟成装置20的冷藏冷冻装置1不但具有传统的低温环境下的储物保鲜功能,而且还具有熟成功能,丰富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功能。
34.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沿不同方位的竖直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沿水平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熟成装置内的气流流动路径的示意图。参见图2至图5,熟成装置20包括外壳体21和设置于外壳体21内的内壳体22,内壳体22的内部限定有用于容装待熟成物的熟成室23。内壳体22的横向两侧分别与外壳体21的横向两侧间隔设置,以形成两个纵向延伸的送风通道24,每个送风通道24均处于内壳体22横向外侧、且处于外壳体21横向内侧。这里的纵向意指内壳体22和外壳体21的纵向,且与其横向垂直。
35.也就是说,内壳体22的其中一侧的横向侧板221与外壳体21的处于该侧的横向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形成了其中一个送风通道24;内壳体22的另一侧的横向侧板221与外壳体21的处于该侧的横向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形成了另一个送风通道24。两个送风通道24分别处于内壳体22的两个横向外侧、且分别处于外壳体21的两个横向内侧,且两个送风通道24均沿内壳体22的纵向延伸。
36.进一步地,送风通道24通过开设在内壳体22的两个横向侧板221上的送风口222与熟成室23连通。熟成装置20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送风通道24内的气流经送风口222流向熟成室23的循环风机25。
37.本实用新型的熟成装置20具有内壳体22和外壳体21两层结构,内壳体22内限定有熟成室23,内壳体22的横向两侧与外壳体21的横向两侧均间隔设置,以形成两个送风通道24。在循环风机25的驱动下,两个送风通道24内的气流分别经开设在内壳体22两个横向侧板221上的送风口222送往熟成室23。也就是说,气流从熟成室23的两个横向侧部同时流入熟成室23,提高了气流在熟成室23横向上的送风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
38.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口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送风口222的数量和/或大小设置成使得送往熟成室23各处的气流量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
39.具体地,内壳体22的每个横向侧板221上的送风口222数量均为多个。两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的排布可以对称设置。
40.进一步地,每个送风口222的大小均相同,且每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在内壳体22的高度方向上的排布密度都均匀。两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在内壳体22高度方向上的排布密度相同。由此,可以提高熟成室23高度方向上各处的送风均匀性,从而确保了待熟成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
效果。
41.具体地,处于同一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可按照多行多列的方式排布,在高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送风口222之间的孔间距都相同。
42.申请人认识到,利用同一个循环风机25同时驱动两个送风风道24内的气流流向熟成室23,循环风机25必然处于两个送风风道24的上游。因此,在送风风道24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即内壳体22的纵向)上,气流的流速逐渐减小。为此,当每个送风口222的大小均相同时,每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在送风通道24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分段式递增或逐渐递增。
43.由此,可通过送风口222的排布密度递增的方式弥补送风风道24内的气流流速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递减的缺陷,提高了熟成室23的纵向上各处的送风均匀性,确保了待熟成物在纵向上的表面各区域均具有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提高了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在送风通道24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分段式递增。也就是说,横向侧板221在纵向上可分成若干个区段,每个区段内的送风口222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均相同,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区段的送风口222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具体地,同一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可按照多行多列的方式排布,同一区段内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送风口222之间的孔间距都相同。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区段的在内壳体纵向上相邻的两个送风口222之间的孔间距逐渐增大。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在送风通道24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排布密度逐渐递增。也就是说,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送风口222的排布密度增加的程度是均匀的。具体地,同一个横向侧板221上的多个送风口222可按照多行多列的方式排布,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送风口222之间的孔间距等距离增大。
46.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对送风通道24、送风口222的特别设计,可使得待熟成物在横向、高度方向和纵向上都能够获得均匀的气流吹送效果,待熟成物的熟成效果较好。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壳体22的连接在其两个横向侧板221之间的端板223上开设有用于供熟成室23内的气流流向内壳体22外部的回风口224。循环风机25设置在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且循环风机25的气流入口与回风口224相连通,循环风机25的气流出口与两个送风通道24相连通。
48.由此,流入熟成室23内的气流可在熟成室23内流经较长的路径后从回风口224流出,气流对待熟成物表面的吹送时间较长,充分地发挥了气流对待熟成物的风干作用。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224开设在内壳体22的处于箱体10后侧的后端板上,循环风机25固定在后端板的外侧。也就是说,当熟成装置20放置于箱体10后,循环风机25处于箱体10的后侧,用户不易感受到循环风机25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循环风机25为单向进风、双向出风的离心风机。因此,不但能够将回风口224的气流同时朝两个相背的方向分别吹送至两个送风通道24,而且还减小了循环风机25占用的空间,使得熟成装置20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从而避免占用箱体10内的过多空间。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21为具有前侧开口的筒体。内壳体22为顶部敞开的抽屉,且内壳体22可推拉地设置于外壳体21中。
52.也就是说,熟成装置20的外壳体21为筒体形式,内壳体22为抽屉形式,内壳体22可推拉地设置于外壳体21中,便于向内壳体22内的熟成室23放入待熟成物或从熟成室23中取出待熟成物,提高了用户操作的简便性。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壳体22内设有用于搁置待熟成物的置物网架26,置物网架26具有多个镂空的网孔,且置物网架26与内壳体22的底板间隔设置。
54.也就是说,置物网架26的上方和下方均具有一定的空间,且置物网架26镂空设置,便于气流同时对搁置在置物网架26上的待熟成物的上下表面进行吹送,从而确保了待熟成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能够尽快地达到风干效果。
55.并且,镂空设置的置物网架26还减少了待熟成物与置物网架26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待熟成物的部分表面因接触不到气流而腐败变质。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室11,熟成装置20设置于冷藏室11中。冷藏室11的储藏温度范围通常在0~8℃之间,比较适宜待熟成物对熟成温度的要求。并且,冷藏室11内的储藏湿度通常比室内环境的湿度高,比较适宜待熟成物对熟成湿度的要求。即使熟成装置20内的湿度不合适,也便于通过冷藏室11内的气流进行调节。因此,将熟成装置20设置在冷藏室11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冷藏室11自身的温湿度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57.进一步地,箱体10还可以限定有冷冻室和/或变温室。冷藏室11、冷冻室和变温室分别通过可枢转地设置在箱体10前侧的门体选择性地敞开或关闭。
5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可以为十字对开门冰箱,熟成装置20设置于处于上部的其中一个冷藏室内。
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双开门冰箱,熟成装置20设置于处于上部的冷藏室内。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三门冰箱,熟成装置20设置于处于上部的冷藏室。
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对开门冰箱,熟成装置20设置于具有冷藏储物环境的间室中。
6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冷柜、卧式冷柜或其他各种异形的冷藏冷冻装置,熟成装置20设置于具有冷藏储物环境的空间中。
63.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