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4:56: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2)、外管(3)和末端收集装置(12),其中内管(2)套设在外管(3)内部,内管(2)的上端用于出混凝土或清洗后液体,内管(2)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泵连接管(7),用于连接泵的输出端;末端收集装置(12)为中空容器,其上端开口用于外管(3)的下端伸入,末端收集装置(12)的中部一侧开孔用于移动泵连接管(7)从末端收集装置(12)内部穿出,末端收集装置(12)的下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3)用于排出清洗后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的上端安装有顶部扩大头(1),其上端直径大于外管(3)直径,用于收集内管(2)上端流出的清洗后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外壁与外管(3)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十字限位支撑(5),每组十字限位支撑(5)设有四个连接杆,且分别垂直于内管(2)外壁和外管(3)内壁设置,用于保持内管(2)和外管(3)同心且位置稳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的下端安装有喇叭口(6),其下端直径大于外管(3)直径,用于清洗后液体冲下时缓冲泄压,避免发生帕斯卡裂桶效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收集装置(12)为筒状,其上端的开口处周围设置有一圈防溅翼环(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收集装置(12)的内壁固设有多个圆柱形泄压桩(9),用于清洗后液体冲下时缓冲泄压,避免发生帕斯卡裂桶效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收集装置(12)内的下端中部固设有泄压锥体(10),用于清洗后液体冲下时缓冲泄压,避免发生帕斯卡裂桶效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和外管(3)均为多个标准节连接而成,其中内管(2)的相邻标准节为无缝承插连接,外管(3)的相邻标准节为法兰采用机械抱箍(4)可拆卸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收集装置(12)的内部下端设有倾斜的底座(11),且出水口(13)设置在底座(11)上端面标高最低的一侧。10.一种洗、浇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泵管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浇筑:令外管(3)穿过主体结构预留孔洞并紧固限位,将移动泵连接管(7)连接至混凝土泵输出端,内管(2)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布料机,开启混凝土泵进行浇筑布料;清洗:浇筑完毕后,暂停混凝土泵,将内管(2)上端与布料机的连接管拆开,混凝土泵的输入端改为清洗液体,再次开启混凝土泵,混凝土泵和内管(2)内残留的混凝土以及清洗液体从内管(2)上端冒出,并沿着内管(2)外壁与外管(3)内壁之间向下流动,在出水口(13)收集排出的清洗后液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浇一体化泵管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泵管清洗会污染主体结构、清洗液收集不方便、需要辅助设备辅助吊装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内管、外管和末端收集装置,其中内管套设在外管内部,内管的上端用于出混凝土或清洗后液体,内管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泵连接管,用于连接泵的输出端;末端收集装置为中空容器,其上端开口用于外管的下端伸入,末端收集装置的中部一侧开孔用于移动泵连接管从末端收集装置内部穿出,末端收集装置的下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用于排出清洗后液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够一体化完成混凝土浇筑和泵管清洗,无需辅助设备,不会对主体结构造成污染,且减少了辅助设备等的能源消耗。设备等的能源消耗。设备等的能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王天保 周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