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1:4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深基坑施工时,可以采用地连墙作为地下室外墙,即“两墙合一”工艺。该工艺的关键技术是使地连墙与内衬墙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二者之间的钢筋接驳器的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钢筋接驳器与地连墙的固定方式为每根钢筋接驳器独立固定设置于地连墙主筋上,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因地连墙普遍较深,钢筋笼下放、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巨大的冲击力经常导致接驳器定位错位,发生接驳器缺失、偏位失效,预埋位置找不到钢筋接驳器等不利情况,在能够找到钢筋接驳器时,钢筋接驳器也会由于地连墙的钢筋笼下放、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影响而导致其丝牙锈蚀、被凿坏等不利情形,从而严重影响了地连墙与内衬墙的整体结合施工,影响了“两墙合一”的施工质量,在连接节点还会造成结构防水存在渗漏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钢筋接驳器定位差、易缺失、丝牙锈蚀、被凿坏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包括:
5.地连墙主筋;
6.u型定位钢板,包括主钢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主钢板两侧的侧钢板,所述主钢板与侧钢板围合成槽体,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主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驳器预埋分布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主钢板上设置有板孔,所述板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上下两侧;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方向朝向地连墙的外侧通过所述主钢板竖向焊接在所述地连墙主筋上;
7.接驳器,通过所述主钢板的定位孔水平焊接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上;
8.第一接驳钢筋,与所述接驳器螺纹连接,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之间;
9.挤塑板,覆盖所述接驳器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
10.螺栓,通过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板孔将所述u型定位钢板与挤塑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还包括:第二接驳钢筋,通过所述主钢板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上,所述第二接驳钢筋以所述u型定位钢板为界划分为两段,一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之间,另一段弯折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之内;所述挤塑板覆盖弯折在槽体之内的第二接驳钢筋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
12.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所述挤塑板上设置有用
于覆盖弯折在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弯折的所述第二接驳钢筋的盲槽。
1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所述挤塑板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接驳器的盲孔。
1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所述挤塑板的面积与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面积相等。
1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主钢板与侧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主钢板与侧钢板为分体焊接结构。
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
18.施工地连墙主筋;
19.将u型定位钢板焊接在地连墙主筋上,使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方向朝向地连墙的外侧设置;
20.将接驳器通过定位孔水平焊接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上;
21.将第一接驳钢筋螺纹连接接驳器上并且水平设置在地连墙主筋之间;
22.将挤塑板覆盖接驳器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
23.通过螺栓穿过板孔将u型定位钢板与挤塑板固定连接。
2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第一接驳钢筋之后,通过定位孔将第二接驳钢筋焊接在u型定位钢板上,将所述第二接驳钢筋以u型定位钢板为界划分为两段,一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之间,另一段弯折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之内。
2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地连墙主筋浇筑形成地连墙之后,将地连墙与内衬墙的钢筋笼浇筑形成两墙合一之前,去除挤塑板露出接驳器以及第二接驳钢筋,通过接驳器螺纹连接内衬墙的主级接驳钢筋;将弯折在u型定位钢板槽体内的第二接驳钢筋调整为水平方向并与内衬墙的次级接驳钢筋焊接;对内衬墙浇筑混凝土时,通过与接驳器与第一接驳钢筋连接主级接驳钢筋以及与第二接驳钢筋连接的次级接驳钢筋使地连墙与内衬墙形成两墙合一的一体结构。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7.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连墙主筋、u型定位钢板、接驳器、第一接驳钢筋、挤塑板和螺栓,通过在地连墙主筋上焊接u型定位钢板,在u型定位钢板上焊接接驳器,然后将第一接驳钢筋与接驳器螺纹连接,通过挤塑板覆盖接驳器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然后通过螺栓将u型定位钢板与挤塑板固定连接。通过焊接在地连墙主筋上的u型定位钢板实现了接驳器的预埋定位,避免下放钢筋笼或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致接驳器定位错位;通过覆盖接驳器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的槽体内的挤塑板,将接驳器保护在挤塑板之内,保证了接驳器不被泥浆及混凝土污染,而且后期无需开凿接驳器处混凝土,避免接驳器丝牙锈蚀、被凿坏的问题。具有接驳器定位精度高、施工质量好的效果。
28.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施工
内衬墙时,去除挤塑板露出接驳器,通过接驳器在内衬墙侧螺纹连接主衬墙的主级接驳钢筋,然后对主级接驳钢筋浇筑混凝土使地连墙与内衬墙形成两墙合一的一体结构,保证了两墙合一的结合质量,避免了接驳器定位错位需要后期植入大面积钢筋施工导致建筑结构质量不合格的缺陷。
29.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u型定位钢板位于两墙结合的中间处,能够起到止水的作用,避免了两墙合一的接驳节点位置出现水渗漏的情形,保证了两墙合一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30.图1是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u型定位钢板与挤塑板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u型定位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u型定位钢板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中所示:
35.100、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
36.110、地连墙主筋;
37.120、u型定位钢板,121、主钢板,1211、定位孔,1212、板孔,122、侧钢板,123、槽体;
38.130、接驳器;
39.140、第一接驳钢筋;
40.150、挤塑板;
41.160、螺栓;
42.170、第二接驳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44.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包括:
45.地连墙主筋110。
46.u型定位钢板120,包括主钢板121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主钢板121两侧的侧钢板122,所述主钢板121与侧钢板122围合成槽体123,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主钢板121上设置有与所述接驳器预埋分布相匹配的定位孔1211,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主钢板121上设置有板孔1212,所述板孔1212位于所述定位孔1211的上下两侧;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方向朝向地连墙的外侧通过所述主钢板121竖向焊接在所述地连墙主筋110上。其中u型定位钢板120的侧钢板122的端面为地连墙的外表面。即地连墙的墙厚h中的一面墙体与u型定位钢板120的侧钢板122的端面对齐。其中u型定位钢板120的主钢板121与侧钢板1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焊接结构。
47.接驳器130,通过所述主钢板121的定位孔1211水平焊接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
上。接驳器130与主钢板121可以在定位孔1211上进行点焊接或者满焊接。
48.第一接驳钢筋140,与所述接驳器130螺纹连接,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110之间。
49.挤塑板150,覆盖所述接驳器130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
50.螺栓160,通过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板孔1212将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与挤塑板150固定连接。
51.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地连墙内接驳器130预埋定位系统100的施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2.步骤201,施工地连墙主筋110。
53.步骤202,将u型定位钢板120焊接在地连墙主筋110上,使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方向朝向地连墙的外侧设置。
54.步骤203,将接驳器130通过定位孔1211水平焊接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上。其中步骤202、步骤203的焊接顺序可以调换。
55.步骤204,将第一接驳钢筋140螺纹连接接驳器130上并且水平设置在地连墙主筋110之间。
56.步骤205,将挤塑板150覆盖接驳器13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
57.步骤206,通过螺栓160穿过板孔1212将u型定位钢板120与挤塑板150固定连接。
58.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连墙主筋110、u型定位钢板120、接驳器130、第一接驳钢筋140、挤塑板150和螺栓160,通过在地连墙主筋110上焊接u型定位钢板120,在u型定位钢板120上焊接接驳器130,然后将第一接驳钢筋140与接驳器130螺纹连接,通过挤塑板150覆盖接驳器13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然后通过螺栓160将u型定位钢板120与挤塑板150固定连接。通过焊接在地连墙主筋110上的u型定位钢板120实现了接驳器130的预埋定位,避免下放钢筋笼或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致接驳器130定位错位;通过覆盖接驳器13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的挤塑板150,将接驳器130保护在挤塑板150之内,保证了接驳器130不被泥浆及混凝土污染,而且后期无需开凿接驳器130处混凝土,避免接驳器130丝牙锈蚀、被凿坏的问题。具有接驳器130定位精度高、施工质量好的效果。
59.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其施工方法,在施工内衬墙时,去除挤塑板150露出接驳器130,通过接驳器130在内衬墙侧螺纹连接主衬墙的主级接驳钢筋,然后对主级接驳钢筋浇筑混凝土使地连墙与内衬墙形成两墙合一的一体结构,保证了两墙合一的结合质量,避免了接驳器130定位错位需要后期植入大面积钢筋施工导致建筑结构质量不合格的缺陷。
60.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其施工方法,u型定位钢板120位于两墙结合的中间处,能够起到止水的作用,避免了两墙合一的接驳节点处出现水渗漏的情形,保证了两墙合一的施工质量。
61.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其施工方法,u型定位钢板120的侧钢板122在浇筑混凝土时,能够阻止混凝土浆料对螺栓160进行浇筑,则通过拆除螺栓160即可从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去除挤塑板150。避免切割挤塑板150出现残留以及避免螺栓160浇筑在地连墙内产生留在多余金属的问题,使拆除后的螺
栓160能够循环重复利用,即经济环保,又节约了成本。
62.为了保证挤塑板15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内的可靠连接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其施工方法,挤塑板150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接驳器130的盲孔(未图示),盲孔能够防止挤塑板150出现鼓包等不平整的情形。
63.请参考图1至图2,为了保证挤塑板15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内的可靠连接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及施工方法,所述挤塑板150的厚度可以与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深度相同,所述挤塑板150的面积可以与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面积相等。
64.请参考图1,为了提高两墙合一的施工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驳钢筋170,通过所述主钢板121上的定位孔1211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上,所述第二接驳钢筋170以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为界划分为两段,一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110之间,另一段弯折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之内;所述挤塑板150覆盖弯折在槽体123之内的第二接驳钢筋170设置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其中第二接驳钢筋170的长度大于第一接驳钢筋140。
65.请参考图1,为了提高两墙合一的施工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130预埋定位系统100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第一接驳钢筋140之后,通过定位孔1211将第二接驳钢筋170焊接在u型定位钢板120上,将所述第二接驳钢筋170以u型定位钢板120为界划分为两段,一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主筋110之间,另一段弯折在所述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之内。
66.为了保证挤塑板150设置在u型定位钢板120内的可靠连接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预埋定位系统100,所述挤塑板150上设置有用于覆盖弯折在u型定位钢板120的槽体123内弯折的所述第二接驳钢筋170的盲槽(未图示)。
6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内接驳器130预埋定位系统100的施工方法,通过地连墙主筋110浇筑形成地连墙之后,将地连墙与内衬墙的钢筋笼浇筑形成两墙合一之前,去除挤塑板150露出接驳器130以及第二接驳钢筋170,通过接驳器130螺纹连接内衬墙的主级接驳钢筋;将弯折在u型定位钢板120槽体123内的第二接驳钢筋170调整为水平方向并与内衬墙的次级接驳钢筋焊接;对内衬墙浇筑混凝土时,通过与接驳器130与第一接驳钢筋140连接主级接驳钢筋以及与第二接驳钢筋170连接的次级接驳钢筋使地连墙与内衬墙形成两墙合一的一体结构。
68.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其他层次的修改和变动。如此,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动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动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