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机动化准直控制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11:3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专业照明的照明装置,所述专业照明例如用于照亮给定环境,所述照明装置例如是机动化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用于给定环境的专业照明的各种类型的照明装置通常是已知的。
3.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照明装置例如可以在诸如音乐会、戏剧表演、时装秀、体育赛事、会议等活动中用于照亮舞台、区域等。
4.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照明装置例如还可以用于照亮建筑物、地标、运动场、纪念碑等的至少一部分。
5.此外,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照明装置例如还可以用于照亮与事件有关的环境或其一个部分或多个部分。这例如可能包括用光照亮空气,特别是如果空气中含有水分、灰尘、烟雾或其他物质。
6.一个或多个照明装置可以或多或少永久地被安装和使用,或者在诸如用于建筑物、地标等的照明的情况下在更长时间段内被安装和使用,或者在诸如用于照明环境或其部分、音乐会期间的舞台、体育赛事等的情况下在更短时间段内被安装和使用。
7.通常,一个或多个这样的专业照明装置可以用于永久地或临时地照亮基本上任何环境和/或物体或其部分。
8.专业照明装置通常具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其与个人/家庭使用的照明装置有更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另一种用途的区别),这些特性例如是最小耐用性、照度和发光度、可靠性、防水和/或防尘的保护性或抗性等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专业的照明装置例如可以具有55或更高的侵入防护(ingress protection,ip)代码规格,使其能够在潮湿条件下轻松使用,在雨或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户外使用,以及在涉及水的特殊效果(例如音乐会、电影拍摄地点等)和/或类似条件下使用。
9.已知的照明装置包括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任何所需方向上移动的光源,使得由光源发射的光束可以沿着基本上任何所需方向被引导(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暗”或“盲”点或区域,但在照明装置与待照明环境之间有足够距离的情况下这通常没有实际影响)。
10.为此,光源可以由照明装置支撑,并且通常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马达或众所周知的类似物来使光源围绕一个或两个轴线旋转。
11.这样的照明装置属于专业照明领域,有时被称为摇头灯。
12.它们在使用期间通常放置在基本平坦或水平的表面上,或者悬挂或安装在适当的框架、架子、支架、支撑件等上。
13.照明需要不仅是静态的(尽管它可以仅是静态的)还可以是动态的,例如有时在音乐会、体育赛事等期间使用的照明装置的光源以受控和/或预定或编程的方式随时间移动。
14.照明还可以展示由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的扩散、扩展、准直等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创建静态的上述效果是期望的,并且能够以动态方式创建上述效果将是特别期望的。
15.此外,还可以使用具有各种颜色的滤色器的色轮、图案遮光片(见下文)等来改变或影响所发射的光(例如,它的颜色、所发射的光图案等)。
16.通常的专业用途涉及使用(例如不同类型的)多个照明装置以便能够产生复杂效果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得不涉及使用多个照明装置会增加所需设置的复杂性,例如不仅与设备的放置有关,而且与电源和/或数据信号连接有关。总体功耗通常也随着所使用的照明装置的数量而增加。
17.关于这样的照明装置,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视觉上复杂和/或有趣的效果的专业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8.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权利要求1中定义。
19.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用于专业照明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主壳体(也被简称为壳体),包括前开口;第一光源(也被称为主光源或初级光源或简称为光源),被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反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反射其至少一部分;第二反射器,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反射其至少一部分;所述照明装置被配置为使得由所述第二反射器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前开口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所述照明装置例如可以是机动化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反射器或所述第二反射器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从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的特性。所述致动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而移动所述第一反射器或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预定控制信号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控制单元接收。预定控制信号(或另一控制信号)也可以以通常所知的方式控制围绕一个或两个轴的运动。
20.第一反射器和/或第二反射器相对于彼此的移动改变了第一反射器与第二反射器之间的距离。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相对于彼此的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影响从照明装置发出的光,从而允许产生各种有趣的可控视觉照明效果。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反射器静止时主动移动第二反射器。当第二反射器被致动器移动时,取决于照明装置中光学部件的所选设置,移动第一光源可能是有利的或者甚至是必要的。
22.在一些有利的实施例中,致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二反射器静止时主动移动第一反射器。这与移动第二反射器相比是有利的,因为至少对于一些典型的专业照明装置而言,第二反射器的尺寸和重量通常远大于第一反射器的尺寸和重量。因此,致动器可以具有相对简单的设计并且此外例如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功率,因为它只需要移动较小尺寸的反射器。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的直径和重量可以分别为约32厘米至约36厘米和约1.5公斤至约2公斤,而第一反射器的直径和重量可以分别为约9厘米至约10厘米和约0.04公斤至约0.06公斤。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是单轴线性致动器,即,被配置为沿单个预定方向或轴线移动第一反射器(或第二反射器)的致动器。
24.原则上,照明装置可以替代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致动器被配置为通过移动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两者而使第一反射器或第二反射器相对于彼此
移动。
25.从照明装置射出的光的部分可以是准直的或视觉准直的。完全准直的光是具有完全平行光线的光。因此,一束准直光束将是一束理想情况下没有发散的直光束,但在实际中可以是几乎没有发散(即扩散)的直光束。因此,光将仅在其行进时缓慢地散开(因为光的完美准直是实际上做不到的,或者对于本文所公开的照明装置而言是实际上非必需的)。视觉准直光除了平行光线之外还包括发散光线,但在到远处的一定距离内发散光线被包含在直光束中。这会产生一种效果,其中,在到远处的一定距离内,光束看起来是准直的(即视觉准直的),直到它散开,然后看起来是漫射的。
26.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线性致动器的致动器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反射器沿着例如壳体的纵向方向l的预定方向具体地移动第一反射器,其中致动器被配置为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而移动第一反射器(而第二反射器保持静止)。通过致动器相对于第二反射器移动第一反射器(而不是相对于第一反射器移动第二反射器)实现了上文所提到的更简单的设计。
27.在至少一些典型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用于环境照明,并且第一光源可以主要是发射可见光,即波长在约380nm与约740nm之间的光。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是凹面反射器或基本呈抛物面的反射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是凸面反射器。替代地,第一反射器可以是平面镜。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包括反射器开口。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反射器设置为使得由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被所述第一反射器接收之前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反射器的)所述反射器开口。这可以便利地允许照明装置的整体上更简单的设计。
31.在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穿过第二反射器中的反射器开口并且相对于第一反射器而主动移动第二反射器的实施例中,移动第一光源可能是有利的或者甚至是必要的,以保持穿过反射器开口传播的光的相关特性。在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穿过第二反射器中的反射器开口的其他实施例中,在移动第二反射器时不必移动第一光源,因为以通常所知的方式可以使用其他光学部件来保持穿过反射器开口传播的光的相关特性。单个致动器可以移动第一光源和第二反射器两者,或者多个致动器可以用于移动第一光源和第二反射器两者的目的。
32.在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穿过第二反射器中的反射器开口并且相对于第二反射器而主动移动第一反射器的实施例中,通常不需要也移动第一光源或以其他方式设置用于保持穿过反射器开口传播的光的相关特性的组件,这大大简化了照明装置的设计和操作;至少如果对第一光源(及其光学系统,如果存在的话)的焦点相对于第二反射器的位置(在一定公差内)建立了足够的控制和/或校准,例如,焦点适当地建立在第二反射器的反射器开口附近。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器开口包括被配置为配合在第二反射器的反射器开口中的孔配件等,其中孔配件被配置为允许来自第一光源的光朝向第一反射器而穿过第二反射器。孔配件等的孔可以诸如是空心圆柱形孔,所述空心圆柱形孔例如定位在孔配件的中心和/或至少与第一光源光学对准。孔配件例如可以包括圆盘或其他具有与所述反射器开口相适配的形状(例如,圆形)的部件。替代地,孔配件简单地是具有开口(例如中心开口)的圆盘,但与所示实施例相比,这样简单的孔配件减少杂散光的作用较弱。
34.因此,孔配件等有效地充当对来自第一光源的杂散光的屏蔽物、屏障或阻挡器,从而有效地防止杂散光穿过第二反射器的反射器开口、经过第一反射器(的边缘)并以(显著地)大于除此之外产生的(例如,或优选地准直的或视觉准直的)光束离开壳体的角度的出射角度传播至照明装置的壳体之外。传播至照明装置壳体之外的这种杂散光(或“假”光)会降低观察者对所产生的(或优选地准直或视觉准直的)光束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比度的感知或印象,从而不利地降低对所产生的准直或视觉准直光束的光强度的感知或印象。
35.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孔配件的内表面(或其至少一部分)包括或具有防反射特性,例如由于被涂覆或覆盖有防反射材料并且/或者由于包含提供防反射特性的外部结构。这将进一步减少杂散光。孔配件的内表面例如可以包括合适的压花或凹陷图案,例如多个凹槽等,以促进或提供防反射特性。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包括连接到第一反射器的主轴、主轴杆或其他连接元件,其中主轴或主轴杆或其他连接元件(由致动器驱动)的移动导致第一反射器移动,并且其中,第一反射器还包括(例如,居中地设置在第一反射器中并且)穿过第一反射器而设置的盖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盖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反射器移动至或靠近第一末端位置(例如,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彼此之间所能达到的最远离状态下的末端位置)处时容纳所述主轴或主轴杆或其他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端部)。
37.这允许第一反射器的更大行进距离或移动距离(因为主轴等可以穿过第一反射器移动)而不增加致动器或移动设备的总长度或尺寸。
38.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盖单元的外表面或其至少一部分包括反射特性,例如由于被涂覆或覆盖有反射材料并且/或者由于包括提供反射特性的外部结构。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由多个(例如,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的)径向延伸的肋支撑在主壳体中。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主壳体包括透明前盖,所述透明前盖设置在前开口内,并且致动器由前盖固定到位或在前盖处固定到位。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具有被配置为反射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当被第一反射器接收时)的至少一部分的反射面,并且/或者第二反射器具有被配置为反射由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当被第二反射器接收时)的至少一部分的反射面。
41.在第一反射器具有被配置为反射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反射表面并且致动器被配置为移动第一反射器的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位于第一反射器的反射表面的“后方”和/或另一侧,即第一反射器位于第一光源与致动器之间。在至少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致动器位于第一反射器附近,但致动器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一反射器的位置,并且致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所述第一个或多个元件用于作用在第一反射器上,以便能够相对于第二反射器移动第一反射器。
42.在第二反射器具有被配置为反射由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反射表面并且致动器被配置为移动第二反射器的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位于第二反射器的反射表面的“后方”和/或另一侧,即致动器位于第一光源与第二反射器之间。在至少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致动器位于第二反射器附近,但是致动器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二反射器的位置,并且致动器可以包括用于作用在第二反射器上以便能够相对于第一反射器移动第二反射器的装置。
43.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具有大致的纵向方向l。由第一光源从照明装置发射的光
例如可以是在至少达到某个预定距离的范围内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例如与纵向方向l的最大偏差仅约0.5
°
至1.0
°
)的聚焦光束。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被配置为例如(或者优选地线性地)沿着所述大致纵向方向l移动第一反射器(或第二反射器)。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单独光源,所述第二单独光源设置在前开口的中心处或大致中心处。
46.在至少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将是不同类型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例如都可以均是诸如白色、彩色或变色的基于led的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独光源例如是频闪灯(或被编程或控制以用作频闪灯的光源)或提供光源的其他效果。特别是基于led的光源或其他“普通”光源与(例如也基于led的)频闪灯的组合可以实现相当复杂和有趣的效果,例如如果用于照亮含有诸如灰尘、水滴、烟雾等粒子的空气。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能够由(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控制单元分别独立控制,以允许产生复杂的照明效果。
47.以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至少)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并能够实现复杂的照明效果的紧凑照明装置。此外,与在其它情况下产生相同或相应的效果(如果能够的话)所需要具有的多个照明装置相比,本技术的紧凑照明装置的功耗降低。
48.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并且如本文所公开的,在前开口处提供第二单独光源将不会不利地(至少不会以显著的方式)影响由第一光源提供的发射光,例如,这是由于照明装置与待照明环境之间的实际距离并且/或者特别是如果照明装置的另一部件(例如,第一反射器)已经存在于前开口的位置处或该位置附近。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具有55或更高的侵入防护(ip)代码规格。ip代码规格为55的设备是防尘和防喷水的设备。更详细地,虽然没有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是进入的灰尘量不足以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完全防止接触。此外,由喷嘴(6.3mm)从任何方向喷射到设备的外壳上的水都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影响。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设置在单独壳体中,所述单独壳体在主壳体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前开口,即,单独壳体的外部结构尺寸(例如,直径)在径向范围上小于前开口的外部结构尺寸(例如,直径)。这便利地允许由第一光源发射的光在没有或几乎没有可察觉的不利效应的情况下离开照明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独壳体的直径为前开口直径的约20%至约30%,例如约为25%。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独壳体由多个(例如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的)径向延伸的肋支撑在主壳体中。支撑单独壳体的径向延伸的肋可以与支撑致动器的径向延伸的肋相同或不同。替代地,设置在前开口内的透明前盖(如果存在)可以设置为用于固定单独壳体。
52.在一些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位于壳体内部并且基本上以公共轴线为中心,这允许照明装置的设计紧凑。公共轴线可以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纵向方向l。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位于前开口的中心处或大致中心处并且(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第一光源与第二单独光源之间,而第二反射器位于主壳体内部。这实现了照明装置的非常紧凑和高效的设计。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位于第二单独光源附近。这使得能够发射(由第一光
源发射的光产生的)聚焦光束,其中第一反射器的位置不会对发射的聚焦光束造成可察觉的附加不利影响。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单独光源在纵向方向l上对齐并基本上与前开口的中心处对准。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位于第一反射器与第二单独光源之间,这可以实现高效且紧凑的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完全地或部分地位于单独壳体内。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单独光源是led阵列,例如白色、彩色或变色的led阵列。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被控制以发射相同或至少相似或对应的颜色的光。如果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是变色光源,这将特别有用。这将有效地隐藏或至少减弱由第一反射器的位置和/或前开口处或前开口中的单独壳体的位置引起的“暗”或“盲”区域或斑点的可感知效果。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独立地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单独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被配置为控制致动器的控制单元。控制致动器的控制单元可以与控制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单独光源的控制单元相同或不同。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被配置为使主壳体围绕第一轴线和/或围绕第二轴线旋转,使得发射的光束可以被引导至不同的方向。
附图说明
61.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62.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头照明装置的头部的前视图,例如与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大体对应的照明装置,但具有不同形状的头部并具有附加特征;
63.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头部沿图2的a-a截面的剖视图;
64.图4和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移动反射器(例如,第一反射器)的致动器的剖视图;
65.图6a、图6b和图6c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反射器的移动能够对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如本文所公开的照明装置所发射的光产生的影响;
66.图7是由如本文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产生的视觉准直光束的照片;并且
67.图8a至图8f示意性地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68.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如本文所公开的被配置为用于专业照明的照明装置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
69.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示意性地示出照明装置1,所述照明装置1可以用于(例如,与一个或多个相同和/或不同类型的附加照明装置一起)例如在音乐会、戏剧表演、时装秀、体育赛事、会议等活动期间照亮舞台、区域或其他。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照明装置例如还可以用于照亮建筑物、地标、运动场、纪念碑等的至少一部分。
70.照明装置1也可以被称为照明器具或投影仪。
71.照明装置1包括被配置为在给定方向上发射光束的(第一)光源(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中的11)。光源可以是或包括灯,例如卤素灯、荧光灯、放电灯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超过一个的光源可以用在单个照明装置中,这通常是包括多个led的照明装置的情况。
72.光源容纳在例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主壳体2内。壳体2设置有前开口3,由光源发射的光束可以从所述前开口3射出照明装置1。前开口3和/或壳体2的内部可以提供有透镜或其他光学器件,以便以通常所知的方式控制或影响所发射的光束。
73.作为示例,壳体2由支撑装置4支撑,所述支撑装置4可以放置在大致水平或平面的表面上或用于从舞台等的飞悬系统来悬挂照明装置1。支撑装置4可以包括基座5,所涉基座5支撑可移动支撑元件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移动支撑元件6通常为u形或轭形或类似形状。然而,可移动支撑元件6的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
74.基座5和/或可移动支撑元件6通常容纳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照明装置1的操作的控制单元7或类似装置。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8与控制单元7交互,所述用户界面8例如包括多个按钮、旋钮、显示器和/或其他用户界面元件,所述用户界面8的元件例如设置在基座5和/或可移动支撑元件6上。替代地或额外地,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与控制单元7交互。
75.壳体2可以围绕预定轴线x旋转,所述预定轴线x优选地是相对于支撑元件6至少基本水平的轴线。这可以通过照明装置1的给定马达来完成,照明装置1的所述给定马达例如位于u形或轭形支撑元件6的双“臂”中的一个中。马达优选地是电动马达,例如步进马达。围绕轴线x的旋转可以替代地使用两个电动马达来完成,其中u形支撑元件6的每个“臂”中都定位有一个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可以替代地位于壳体2内。
76.通过围绕水平轴x旋转壳体2,光源将相应地围绕水平轴线x旋转,从而通过通常被称为光源“倾斜(tilt)运动”的运动而允许照明不同的点或区域。
77.此外,支撑元件6(以及由此的壳体2)可以围绕预定轴线y(代替围绕轴线x或者除了围绕轴线x之外)旋转,所述预定轴线y优选地是相对于基座5至少基本上垂直的轴线。支撑元件6的这种旋转例如可以由设置在支撑元件6中的另一马达来执行,所述另一马达例如位于u形底部的中心处。作为替代,马达可以位于基座5内部。另一马达优选地是电动马达,特别是步进马达。
78.通过围绕垂直轴线y旋转支撑元件6,光源将相应地围绕垂直轴线y旋转,从而允许照明不同的点或区域。这种运动通常被称为光源的“平移(pan)运动”。
79.控制围绕垂直轴线y和/或围绕水平轴线x旋转的马达允许光源以几乎任何所需角度围绕水平轴线x和围绕垂直轴线y来定位。因此,由光源发射的光束可以被控制为指向几乎任何所需方向。
80.马达可以由控制单元7控制。
81.根据本文公开的一个方面,如将结合图3、图4和图5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照明装置1还包括致动器等(未示出;例如参见图4和图5中的9)。如本文所公开的,致动器被配置成使得第一反射器或第二反射器相对于彼此移动。照明装置1可被连接以接收电力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源,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源被配置为向光源、电动马达、控制单元7、致动器和/或用户界面8(如果需要)提供电力。
82.如将结合图2和图3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照明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二单独光源(未示出;例如参见图2、图3和图4中的20)。第二单独光源与第一光源分离,并且第二单独光源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对中地设置在开口3中或开口3处。
8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单独光源是led阵列,例如白色、彩色或变色的led阵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独光源可以是频闪灯或被编程以用作频闪灯。
84.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头照明装置的头部的前视图,例如与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大体对应的照明装置,但具有不同形状的头部并具有附加特征。图示的是照明装置的壳体2的前视图,所述照明装置的壳体2设置有如结合图1所解释的并且如本文所公开的开口3。进一步示出的是与第一光源或主光源(例如参见图3中的11)分离的第二光源20,所述第二光源20设置在比开口3小的单独壳体21中。单独壳体21(以及由此第二单独光源20)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开口3处或开口3中。在特定示出的实施例中,单独壳体21由多个(这里以三个为例)径向延伸的肋15支撑在壳体2中。致动器(未示出;例如参见图4和图5中的9)也可以由多个径向延伸的肋支撑,支撑致动器的所述多个径向延伸的肋可以与支撑单独壳体21的径向延伸的肋15相同或不同。还示出了将结合图3更详细地描述的如本文所公开的第二反射器12以及截面线a-a,其中图3示出了沿着截面a-a剖视的照明装置。
85.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沿着图2的截面a-a剖视的照明装置的头部的剖视图。图示的是具有壳体2、前开口3、第一或初级光源11和致动器9的照明装置1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的是纵向方向l。
86.在所示的和对应的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包括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其中第一反射器14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光源11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反射所接收光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二反射器12。额外地,第二反射器12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反射器14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开口3将所接收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出去。如图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为凸面反射器,第二反射器12为凹面反射器。
87.光线路径的例子用虚线箭头表示。
88.在所示的和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定位为与前开口3的中心基本对齐并且此外在第一光源11与致动器9之间,而第二反射器12位于壳体2内。第二反射器12包括反射器开口13,并且第一光源11和第二反射器12设置为使得由第一光源11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被第一反射器14接收之前可以穿过反射器开口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器开口13可以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包括孔配件等(未示出;例如参见图8a、图8b、图8d和图8f中的13a作为示例),而不仅仅是简单或更简单的开口。
89.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包括位于单独壳体21中的第二单独光源20。致动器9位于第一反射器14与第二单独光源20/单独壳体21之间。在图3的实施例中还示出了致动器9位于第一反射器14的反射表面后方/相反侧,即在第一反射器14的不反射从第一光源11接收的光的一侧上。更具体地,致动器9位于第一反射器14(在第一反射器14的非反射侧处或第一反射器14的非反射侧附近)与第二单独光源20的单独壳体21之间。
90.通过相对于第二反射器12沿着预定方向(例如是所示的在第一反射器14处由双箭头指示的纵向方向l)移动第一反射器14,即靠近或远离第二反射器12,离开开口3射出的光可以通过在第一反射器与第二反射器之间(例如在预定间隔范围内)适当地设置距离来做成基本上平行于(由图底部的箭头表示的)纵向方向l的准直光束或视觉准直光束。所产生
的光束将因此看起来是准直的,即在到远处一定距离内是视觉准直的,之后它会散开并看起来是漫射的。如结合图6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改变第一反射器14与第二反射器12之间的距离将改变光束视觉准直所达到的距离。致动器9在特定所示实施例中被配置为移动响应于由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或类似装置7提供的预定控制信号而相对于第二反射器12移动第一反射器14(通过在第二反射器12静止不动的情况下移动第一反射器14)。因此,移动(并且由此产生的发射光)例如可以根据程序、序列等被控制,以创建例如结合图6a至6c所解释的各种效果。
91.至少在所示的和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单独光源20(并且有利地由此单独壳体21)两者在纵向方向l上看都是圆形的并且径向尺寸大致相同。第二光源20/单独壳体21在主壳体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开口3,即单独壳体21的直径小于开口3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独壳体21的直径为开口3的直径的约20%至约30%,例如约为25%。
9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是凸面反射器并且/或者第二反射器12是基本呈抛物面的反射器,例如抛物面镜等。这种合适的抛物面反射器可以产生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l的光线。因此,光源11、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单独光源20设置为在纵向方向l上对齐并基本上与前开口3的中心处对准。
93.第一反射器14的存在和位置将在开口3中产生“暗”或“盲”区域或点。然而,随着与照明装置1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这种影响越来越小。另外,将第二单独光源20邻近于第一反射器14并且在纵向方向l上比第一反射器14更远地放置(即,第二单独光源20定位为比第一反射器14更靠近开口3)使得能够在没有进一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提供第二单独光源20,因为它不会比第一反射器14已经单独造成的结果更多地阻挡所发射的光。第一光源11和第二光源20由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或类似装置(例如分别独立地)控制(例如参见图1和图3中的7)。这使得仅使用单个照明装置即可实现更多样化的灯光效果。第一光源11和第二光源20还可以被控制,以产生有趣和独特的灯光效果。功率和控制信号例如可以通过沿着肋15中的一个定位的合适电缆来提供给第二单独光源20和/或致动器9。
9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是白色led光源,例如包括以led阵列形式为例的多个led。替代地,第一光源11可以是彩色或变色led光源。对于白色led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例如可以以通常所知的方式通过(可选地)使用(可能可互换的)滤色器来改变。
9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独光源20是led阵列,例如白色、彩色或变色的led阵列。
9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独光源20是频闪灯、高速闪光灯,或者被编程为用作频闪灯或高速闪光灯。
97.照明装置1还可以包括所谓的图案遮光片(gobo)。图案遮光片是物理模板,所述物理模板可以放置在照明装置的光源前面,或至少放置在光传播路径中,以控制发射光束的形状。图案遮光片可以做成一块具有图案孔的材料,光可以通过这些图案孔,从而使从照明装置射出的光束形成所需的图案。照明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图案遮光片,每个图案遮光片对应于不同的图案。用户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照明装置1的用户界面)选择某个图案遮光片。此后,控制单元将使选定的图案遮光片被带到光源的前面或带到光传播路径中,从而获得所需的图案。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照明装置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控滤色器,以能够改变发射光的颜色。
98.作为替代,第二反射器12由致动器9驱动而相对于第一反射器14移动。在这种实施
例中,致动器9通常位于别处,例如在第一光源11与第二反射器12之间。在一些这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可以与第一光源以相互固定的关系一起移动(即它们一起相互固定地移动)并且其它反射器相对于第一光源移动。然而,通过致动器9相对于第二反射器12移动第一反射器14通常将能够实现更简单的设计等效果。
99.图4和图5各自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移动第一反射器14的致动器9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反射器14在两个图中分别示出为位于两个不同位置)。剖视图都说明了实施例,其中致动器9位于第一反射器14与第二单独光源20/单独壳体21(如果照明装置包括这样的单独壳体的话)之间或至少位于第一反射器14离第一光源(例如参见图3中的11)最远的侧面上。进一步示出的是透明前盖22,所述透明前盖22例如在前开口(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中的3)内设置于主壳体(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中的2)中,其中致动器9由前盖22固定到位或在前盖22处固定到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独光源20/单独壳体21可以附接到致动器9并且/或者可以将致动器9和第一反射器14相对于照明装置的壳体保持在适当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前盖22直接固定到主壳体。替代地,它可以固定到所述径向延伸的肋(例如参见图2中的15)(如果存在)中的至少一些。
100.如通常所知的,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致动器。致动器9可以例如是(单轴)线性致动器,所述(单轴)线性致动器例如包括步进电机等。致动器9例如可以(也如图所示)包括与控制驱动单元9(例如,步进电机等)连接的主轴、主轴杆或类似物25,其中主轴等25的移动引起第一反射器14的移动。
101.在图4中,致动器9已经在预定方向上线性移动第一反射器14而使其远离前盖22和第二单独光源20,而在图5中,第一反射器14已经被线性移动而靠近前盖22和第二单独光源20。在例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相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在图4所示的位置将比在图5所示的位置更靠近第二反射器12。致动器9和照明装置1的整体设计可以允许第一反射器14相对于第二反射器(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中的12)的很多个位置。第一反射器14在图4和图5的情况之间的行进距离由双箭头26指示。
102.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主轴等25的一端(最靠近第一反射器14的一端)非常靠近或几乎接触到第一反射器14的(非反射)表面。为了允许增加可能的行进距离26而不增加装置的总长度,可以增加主轴等25的长度,并且第一反射器14可以包括允许主轴等25穿过其延伸的开口。这种设置(包括盖单元或类似物)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8c至图8f中示出。
103.图6a、图6b和图6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如本文所公开的第一反射器14的移动能够对由照明装置(未示出,例如参见图1和图3中的1)发射的光产生的影响。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12具有反射器开口13,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在其至少一部分被第一反射器14接收之前进入所述反射器开口13。第一反射器14反射所接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到第二反射器12。第二反射器12接收由第一反射器14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照明装置的前开口3将所接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出去。如本文所公开的,致动器(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图4和图5中的9)可以使第一反射器14或第二反射器12相对于彼此移动,使得第一反射器14与第二反射器12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少。从第二反射器12反射的光的示例性路径用虚线(dotted lines)表示,并且光束的整体视觉外观用短划线(dashed lines)表示。仅显示了光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路径,以帮助理解而不会使插图拥挤。
104.在图6a中,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彼此相距最远(对于特定实施例)。从照明装置发射的光束被视觉准直到预定第一距离(由照明装置的特定构造和/或设计确定),例如所述预定第一距离可以为约30米或更远,在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之后光束会扩散并看起来是漫射的。
105.在图6b中,第一反射器14比在图6a中更靠近第二反射器12。从照明装置发出的光束被视觉准直到距照明装置的预定第二距离(例如约8米至10米),所述预定第二距离比图6a中的预定第一距离短。在距照明装置的距离大于预定第二距离的范围内或从所述预定第二距离处开始,光束扩散并且看起来是漫射的。
106.在图6c中,第一反射器14甚至更靠近第二反射器12并且处于极值处,其中从照明装置发射的光束在从照明装置发射出来时立即散开。
107.光束视觉准直的可达到的距离可以动态改变,因为致动器9可以使第一反射器14或第二反射器12相对于彼此中的另一个动态地移动,与此同时光束从照明装置发射出来,从而可控地设置视觉准直距离和/或创建有趣的效果。例如,以图6c至图6a的顺序改变第一反射器14或第二反射器12相对于彼此中的另一个的距离可以便利地提供所发射光束的缩放效果。根据所需的效果,视觉准直也可以用作静态效果。
108.图6a、图6b和图6c中所示的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相对于彼此的示例性图示位置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实现所需照明效果的相关位置将取决于诸如第一反射器14的形状和第二反射器12的形状的各种设计选择。
109.图7是视觉准直到预定距离然后散开的光束的照片。光束由对应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产生。在照片中,光束由附图右侧的照明装置发出,并且被视觉准直至距照明装置约6米的预定距离。
110.图8a至图8f示意性地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方面。
111.图8a中示出了孔配件或类似物13a,所述孔配件或类似物13a被配置为装配到第二反射器(未示出;例如参见其他地方的12)的反射器开口(未示出;例如参见图3、图8b、图8d和图8f中的13)中。孔配件或类似物13a有效地充当来自第一光源(例如参见别处的11)的杂散光的屏蔽物、屏障或阻挡器,从而有效地防止杂散光穿过第二反射器的反射器开口、经过第一反射器(的边缘)并以(显著)大于除此之外产生的准直的或视觉准直的光束离开壳体的角度的出射角度传播至照明装置的壳体外部。传播至照明装置壳体外部的这种杂散光(或“假”光)会降低观察者对所产生的准直或视觉准直光束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比度的感知或印象,从而不利地降低对所产生的准直或视觉准直光束的光强度的感知或印象。
112.当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相距很远或最远(例如参见图3和图8f)时,如果没有上述屏蔽物、屏障或阻挡器,将有足够的空间让这种杂散光以更大的角度离开壳体。
113.作为所示孔配件或类似物13a的替代,孔配件例如可以是具有(例如中心的)开口的圆盘,但与所示实施例相比,它减少杂散光的作用较弱。
114.在所示实施例中,孔配件或类似物13a包括圆盘或其他具有与所述反射器开口相适配的形状(例如,圆形)的部件,并且具有被配置为允许来自第一光源的光(朝向第一反射器)穿过第二反射器的孔。孔配件或类似物13a的孔例如可以为空心圆柱形孔,所述空心圆柱形孔例如位于孔配件13a的圆盘或上述其他部件的中心处并且/或者至少与第一光源(例如参见别处的11)光学对准。
115.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孔配件或类似物13a的内表面或其至少一部分包括增强的或增加的防反射特性,例如由于被涂覆或覆盖有防反射材料并且/或者由于包含提供防反射特性的外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例如包括合适的压花或凹陷图案,诸如多个凹槽(如图8a所示)。图8b(和图8d以及图8f)示出了装配在第二反射器12的反射器开口13中的孔配件或类似物13a。
116.图8c中示出了第一反射器14和用于致动器(例如参见别处的9)的主轴系统,所述致动器如本文所公开的用于相对于第二反射器(例如参见别处的12)移动第一反射器14。主轴系统包括如本文所公开的主轴、主轴杆或类似物25。
117.在所示出的和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器14的中心处并穿过第一反射器14的盖单元、插座或类似物27,其中盖单元或类似物27被配置为容纳致动器的主轴等25(也例如参见图4和图5中的25)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致动器的主轴等25如本文所公开地用于移动第一反射器14。如所提到的,这允许第一反射器14的更大行进距离或移动距离(因为主轴等可以穿过第一反射器14而移动)而不增加致动器或移动装置的总长度或尺寸。
118.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盖单元27的外表面或其至少一部分包括增强或增加的反射特性,例如由于被涂覆或覆盖有反射材料并且/或者由于包括提供反射特性的外部结构。
119.图8d中示出了均根据图8a至图8c的包括盖单元或类似物27的第一反射器14和包括孔配件或类似物13a的第二反射器12,。
120.图8e和图8f示出了图8c和图8d的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但是处于与图8c和图8d的情况或配置相比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已被移动得相互离开更远(图8e和8f)的另一种情况或配置中。图8c和图8d对应于图4的情况,而图8e和图8f对应于图5的情况。在图8e和图8f中可以看出,主轴等25穿过第一反射器14并由盖单元或类似物27容纳。
121.在图8d中可以看出(对于所示出的和对应的实施例),当第一反射器14和第二反射器12靠近在一起时,盖单元或类似物27甚至进入孔配件等13a中。
122.前面已经示出了一些优选实施例,但应该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主题内容范围内以其他方式实施。
123.在列举若干特征的权利要求中,这些特征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同一个元件、组件或物品来实施。某些措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或在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事实并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有利地被使用。
124.应该强调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用于指定所述特征、元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步骤或它们的组合。
125.附图标记列表
126.1照明装置
127.2壳体
128.3前开口
129.4支撑装置
130.5基座
131.6可移动支撑元件
132.7控制单元
133.8用户界面
134.9致动器
135.11第一光源
136.12第二反射器
137.13反射器开口
138.13a孔配件
139.14第一反射器
140.15径向延伸的肋
141.20第二光源
142.21单独壳体
143.22前盖
144.25主轴等
145.26行进距离
146.27盖单元
147.l纵向方向
148.x第一轴线
149.y第二轴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