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22:4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的地位,煤炭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维持在60%-70%,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煤矿由于灾害重、风险大,生产过程中下井人员多、危险岗位多,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让人们时常为煤矿从业者的安全“提心吊胆”,更成为影响社会整体公共安全和稳定的短板。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安全永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无论是谁,都应该爱惜生命,在工作生活中了解一些保护生命安全的最基本常识。对于一个在煤矿一线工作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来说,安全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3.随着科技技术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矿难的发生率正在逐年降低,但一旦发生矿难仍然有很多的井下工人丧生,其中不乏溺死在透水事故或因饥饿而死的遇难者,这些遇难者并非因为矿难瞬间失去生命,如果有对应的装置既能够辅助遭遇透水事故的人员在水下呼吸,也能够为被困人员补充体力,将能够大大提升这些人员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遇难者求生装置,该求生装置包括救生浮块和换气管,救生浮块采用可食用材料加工而成,被困人员可通过使用救生浮块恢复体力,且救生浮块的密度小于水,矿井中发生透水事故时,将换气管穿过救生浮块,使换气管的上端与空气接触,被水淹没的人员含住换气管的下端,进行呼吸,防止溺亡。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用于设置在矿井的巷道中,方便矿难时遭遇人员求生,所述求生装置包括锁定部和求生部,所述锁定部形状包括夹子状,由固定夹体和活动夹体组成,所述固定夹体与活动夹体,所述固定夹体固定在巷道的墙壁上,所述活动夹体与固定夹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体与活动夹体开合的位置设置有磁吸开关,所述固定夹体与活动夹体通过磁吸开关进行锁定,所述固定夹体与活动夹体中间夹持着求生部,所述求生部包括换气管和救生浮块,所述救生浮块采用包括面粉在内的可食用材料制成,被困人员在饥饿时,可以食用所述救生浮块恢复体力等待救援,密度小于水,所述换气管从救生浮块中穿过,上端从救生浮块上表面露出,下端从救生浮块下表面露出,当矿井内发生透水事故时,被水淹没的人员能够通过救生浮块上垂下的换气管,进行水下呼吸,防止溺亡。
7.如上所述的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所述救生浮块的形状包括扁平的纺锤形,设计成纺锤形能够减少救生浮块在水上移动时的阻力。
8.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的两侧设置有位置对称的扶手凹槽,两个所述扶手凹槽之间的距离为70-120cm,透水事故发生时,遭遇人员可以抓住救生浮块,浮在水面上。
9.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的长度不小于1m,所述救生浮块需要足够大才能够为人员浮在水面上提供足够的浮力,重量不小于2kg,透水时一般水流不会很平缓,所述救生浮块需要足够重才能比较稳定,防止有水呛入到换气管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的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换气孔,所述换气管的头部设置有呼吸头,所述呼吸头的直径大于换气孔的直径,使换气管从换气孔中穿过后,呼吸头能够卡在换气孔上方,所述呼吸头中间中空,围绕所述呼吸头设置有一圈防呛槽,所述防呛槽中设置有呼吸孔,所述呼吸孔与换气管相通,所述防呛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水直接进入到呼吸孔中,所述换气管的尾部设置有口含球,所述口含球中间设置有通孔与换气管相通,水下人员只需含住口含球,即可进行呼吸。
11.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中设置有垂直于换气孔左右贯穿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直径不小于口含球的直径,所述换气管放置等待使用时,盘曲放置在所述放置孔中,方便紧急时刻,连同救生浮块一起拿取携带。
12.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上覆盖有封塑膜,所述封塑膜能够起到密封效果,一方面,增加救生浮块的可食用寿命,另一方面放置使用所述救生浮块时,水渗入到救生浮块中。
13.如上所述的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所述固定夹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报警按钮,所述报警按钮设置在固定夹体的下方,能够防止误触,所述报警按钮与锁定部的磁吸开关连接,当井下发生事故,遭遇人员可以按下报警按钮,使锁定部的磁吸开关打开,拿取救生浮块和换气管。
14.如上所述的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所述固定夹体和活动夹体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凸起的锁定条,所述救生浮块在对应位置设置有锁定凹槽,所述锁定条配合,防止救生浮块被从两侧抽出。
15.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遇难者求生装置,所述求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制造成本低,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方便遭遇矿难的人员求生的同时,兼具警报通知功能,大幅度提高了遭遇矿难的人员的生存率。所述求生部的救生浮块既能够当做辅助游泳用的副板使用,减少游泳时的体力消耗,也可以与换气管配合使用使水下人员能够水下呼吸,还可以在被困人员饥饿时,作为食物使用,为被困人员恢复体力。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正视图;
20.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侧视图;
21.图3为实施例1中求生装置内部结构图;
22.图4为实施例1中求生部俯视图;
23.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24.1、锁定部,11、固定夹体,12、活动夹体,13、磁吸开关,14、锁定条,2、求生部,21、换气管,211、呼吸头,212、防呛槽,213、呼吸孔,214、口含球,22、救生浮块,221、扶手凹槽,222、换气孔,223、放置孔,224、锁定凹槽,3、报警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26.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方位“前后”、“左右”等,仅用来表达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不受实际应用中任何具体方向参照的约束。
27.实施例1
28.参见图1-图4,一种矿难遭遇者求生装置,用于设置在矿井的巷道中,方便矿难时遭遇人员求生,所述求生装置包括锁定部1和求生部2,所述锁定部1形状包括夹子状,由固定夹体11和活动夹体12组成,所述固定夹体11与活动夹体12,所述固定夹体11固定在巷道的墙壁上,所述活动夹体12与固定夹体1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体11与活动夹体12开合的位置设置有磁吸开关13,所述固定夹体11与活动夹体12通过磁吸开关13进行锁定,所述固定夹体11与活动夹体12中间夹持着求生部2,所述求生部2包括换气管21和救生浮块22,本实施例所述救生浮块22采用面粉、全麦粉和鸡蛋,发酵之后烤制而成,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身体必须的淀粉和蛋白质,被困人员在饥饿时,可以食用所述救生浮块22恢复体力等待救援,密度小于水,所述换气管21从救生浮块22中穿过,上端从救生浮块22上表面露出,下端从救生浮块22下表面伸出,当矿井内发生透水事故时,被水淹没的人员能够通过救生浮块22上垂下的换气管21,进行水下呼吸,防止溺亡。
29.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的形状为纺锤形,设计成扁平状纺锤形能够减少救生浮块22在水上移动时的阻力,减少透水事故遭遇人员求生时的体力消耗。
30.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的两侧设置有位置对称的扶手凹槽221,两个所述扶手凹槽221之间的距离为70cm,透水事故发生时,遭遇人员如果会游泳或尚未沉到水底时,能够使用双手扣住救生浮块22的一侧,然后将手臂放置在扶手凹槽221中,双脚踩水,减少游泳求生时的体力消耗。
31.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的长度为1m,所述救生浮块22需要足够大才能够为人员浮在水面上提供足够的浮力,重量为2kg,透水时一般水流不会很平缓,所述救生浮块22需要足够重才能比较稳定,防止有水呛入到换气管21中。
32.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的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换气孔222,所述换气管21的头部设置有呼吸头211,所述呼吸头211的直径大于换气孔222的直径,使换气管21从换气孔222中穿过后,呼吸头211能够卡在换气孔222上方,所述呼吸头211中间中空,围绕所述呼吸头211设置有一圈防呛槽212,所述防呛槽212中设置有呼吸孔213,所述呼吸孔213与换气管21相通,所述防呛槽212的设置能够防止水直接进入到呼吸孔213中,所述换气管21的尾部设置有口含球214,所述口含球214中间设置有通孔与换气管21相通,使换气管21使用更方便,水下人员只需含住口含球214,即可进行呼吸,不用担心换气管21的下端从口中脱出。
33.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中设置有垂直于换气孔222左右贯穿的放置孔223,所
述放置孔223的直径不小于口含球214的直径,所述换气管21放置等待使用时,盘曲放置在所述放置孔223中,减少空间占用,也方便紧急时刻,连同救生浮块22一起拿取携带。
34.进一步的,所述救生浮块22上覆盖有封塑膜,所述封塑膜能够起到密封效果,一方面,增加救生浮块22的可食用寿命,减少维护更坏的频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放置使用所述救生浮块22时,水渗入到救生浮块22中,导致救生浮块22失去浮力或分解。
35.参见图1和图2,所述固定夹体11的下表面设置有报警按钮3,使所述报警按钮3不容易被误触导致恐慌,矿井中设置有警报装置,矿井外设置有与警报装置连接的矿井安全管理装置,所述报警按钮3与锁定部1的磁吸开关13连接,也与矿井中的警报装置连接,当井下发生事故,遭遇人员可以按下报警按钮3,使锁定部1的磁吸开关13解锁,活动夹体12能够相对固定夹体11向上反转,方便遭遇人员拿取救生浮块22和换气管21,同时也启动警报装置通知其他井下人员进行逃生,也通过矿井外的矿井安全管理装置通知矿外人员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3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体11和活动夹体12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凸起的锁定条14,所述救生浮块22在对应位置设置有锁定凹槽224,所述锁定条14配合锁定凹槽224能够在固定夹体11和活动夹体12被磁吸开关13锁定时,防止救生浮块22被从两侧抽出。
37.优选的,所述锁定凹槽224的深度在1cm之内,太深了会影响救生浮块22的整体强度,防止救生浮块22在锁定凹槽224处断开。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