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用空调辅助系统与车辆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22:1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与车辆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2.车用空调系统是目前具有封闭车厢结构的车辆的必备装置,可用于调整车厢内的环境温度,例如提供凉爽或温暖的车厢温度,而为了维持车厢内的环境温度稳定,在开启车用空调系统时,通常都会紧闭车窗,且会使该车用空调系统维持在车内循环模式,但是这样的车用空调系统使用方式存在安全性问题。当车用空调系统维持在该车内循环模式一段时间后,尤其是长途车程期间,车厢内的氧气浓度会逐渐降低,此氧气浓度降低的情况,容易造成驾驶人精神变差、注意力降低,而易肇生交通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
4.本实用新型车用空调辅助系统,适用于安装在一个车辆。车辆包括具有车厢空间的车体,及设置在该车体的车用空调系统。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含用于安装在该车体的通气管,及安装在该通气管中的风扇。该通气管具有用于连通外界的外连通端部,及用于连通该车厢空间的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该风扇能被激活而从该外连通端部往该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泵送空气。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中且用于过滤通过的空气的过滤器。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中且用于冷却通过的空气的冷却器。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安装在所述通气管中,且能用于加热通过的空气的加热器。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安装在所述通气管的外连通端部的辅助风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控制而在封闭所述外连通端部的关闭状态,及使所述外连通端部连通外界的开启状态间变化。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用于安装在所述车体的车厢空间内且信号连接所述辅助风门,而能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在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间变化的控制器。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控制器用于信号连接所述车用空调系统,会于所述车用空调系统切换至车内循环模式时被触发,而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用于设置在
所述车体的车厢空间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氧气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能感测氧气浓度以产生氧气感测信号,所述控制器会于分析所述氧气感测信号而判断对应的氧气浓度低于低氧阈值时,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定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信号连接车用空调系统,会于所述车用空调系统切换至车内循环模式时被触发,而控制所述定时器开始计时,且会于所述定时器每计时一关闭时间,就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并持续一换气时间,并于所述换气时间计时期间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风扇,且用于控制启动所述风扇的控制器。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控制器用于信号连接车用空调系统,会于所述车用空调系统切换至车内循环模式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用于设置在所述车体的车厢空间,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氧气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能感测氧气浓度以产生氧气感测信号,所述控制器会于分析所述氧气感测信号而判断对应的氧气浓度低于低氧阈值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定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信号连接车用空调系统,会于所述车用空调系统切换至车内循环模式时被触发,而控制所述定时器开始计时,且会于所述定时器每计时一关闭时间,就控制所述风扇启动一换气时间。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风扇且能用于控制所述风扇正转与反转的控制器,所述风扇被控制正转时,会从所述外连通端部往所述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泵送空气,所述风扇被控制反转时,会从所述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往所述外连通端部泵送空气。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控制器还具有控制键,且会于所述控制键被操作时致能启动,而能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门。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通气管具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车厢空间的所述内连通端部。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及信号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的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内连通端部的辅助风门,及用于设置在所述车体且信号连接所述辅助风门的风门开关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控制而在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关闭状态与未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所述风门开关器能供操作以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在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间切换,所述控制器会于所述风门开关器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含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风门单元,每一风门单元的所述辅助风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内连通端部,所述控制器会于其中一风门开关器控制对应的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含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及信号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与所述风扇的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内连通端部的辅助风门,及用于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人体传感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控制而在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关闭状态与未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所述人体传感器能用于朝所述车厢空间的预定区域感测人体并产生人体感测信号,所述控制器会于判断所述人体感测信号代表有感测到人体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并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含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风门单元,每一风门单元的所述辅助风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内连通端部,所述控制器能接收分析所述人体传感器产生的所述人体感测信号,且会于判断其中一人体感测信号代表有感测到人体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并控制对应的所述风门单元的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
2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车辆空调设备。
25.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设备,适用于安装在车辆。该车辆空调设备包含主空调系统及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该主空调系统包括主风管、安装在该主风管并能被控制以调控流经的空气温度的空调装置,及安装在该主风管中的鼓风机。该主风管具有用于连通外界的外进气端部,及多个用于连通该车辆的车厢空间的出风端部。该空调装置能被控制以调控流经的空气的温度。该鼓风机能被控制启动而于该主风管中产生自该外进气端部往所述出风端部流动,并流经该空调装置的气流。
26.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括一个通气管,及一个安装在该通气管中的风扇。该通气管延伸穿设于该主风管中,具有一个延伸穿出该主风管外且用于连通外界的外连通端部,及延伸设置在其中一出风端部中且与该出风端部连通的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该风扇能被激活而从该外连通端部往该至少一个内连通端部泵送空气。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辅助风门,所述车辆空调设备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辅助风门与所述风扇的控制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所述控制器控制而在封闭所述通气管的关闭状态与未封闭所述通气管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所述控制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门与所述风扇的辅助空调控制模块,及用于控制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空调装置的主空调控制模块。
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通气管具有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出风端部的内连通端部,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风门单元,所述车辆空调设备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的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内连通端部的辅助风门,及用于设置在所述车辆且信号连接所述辅助风门的风门开关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控制而在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关闭状态与未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所述风门开关器能供操作以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在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间切换,所述控制器会于所述风门开关器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括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风门单元,每一风门单元的所述辅助风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内连通端部,所述控制器会于其中一风门开关器控制对应的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所述风扇。
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通气管具有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出风端部的内连通端部,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风门单元,所述车辆空调设备还包含信号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与所述风扇的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风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内连通端部的辅助风门,及用于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人体传感器,所述辅助风门能被控制而在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关闭状态与未封闭所述内连通端部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所述人体传感器能用于朝所述车厢空间的预定区域感测人体并产生人体感测信号,所述控制器会于判断所述人体感测信号代表感测到人体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并控制所述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所述车用空调辅助系统包括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且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所述风门单元,每一风门单元的所述辅助风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内连通端部,所述控制器能接收分析所述人体传感器产生的所述人体感测信号,且会于判断其中一人体感测信号代表有感测到人体时,控制启动所述风扇,并控制对应的所述风门单元的辅助风门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
33.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与该车辆空调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于车厢空间氧气量太低或者是车用空调系统开启车内循环模式一段时间后,就使该风扇启动而将外界空气抽吸入该车厢空间内,用于提高车厢空间内的氧气浓度。
附图说明
3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空调辅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在一车辆时的不完整的侧剖示意图;
36.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37.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通气管的多个内连通端部分别设置在该车辆的多个空调排气口旁侧时的不完整的示意图;
38.图4是该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内连通端部设置在该车辆的一个内循环进气口旁侧时的不完整的示意图;
39.图5是该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40.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41.图7是该车辆空调设备的该第一实施例设置在一车辆时的不完整的立体示意图;
42.图8是该车辆空调设备的该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43.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加装在一车辆900上,该车辆900包括一个具有一车厢空间902的车体901,及一个安装在该车体901的
车用空调系统903,该车用空调系统903具有连通该车厢空间902的多个空调排气口905与多个内循环进气口904,为方便说明,附图只示出部分空调排气口905与内循环进气口904。该车用空调系统903可被控制而在一个车内循环模式与一个车外循环模式间切换,于切换至该车内循环模式时,会经由该内循环进气口904抽吸该车厢空间902内的空气以进行过滤、调温等处理,且会经由该空调排气口905将处理后的空气排入该车厢空间902内。在本实施例中,附图所示的该车辆900是以一般轿车样式为例,但是实施时,该车辆900以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车辆,例如但是不限于公交车或面包车。
45.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包含一个用于安装在该车体901的通气管2、安装在该通气管2的一个风扇31、一个过滤器32、一个冷却器33、一个加热器34与一个辅助风门4,以及一个氧气传感器52、一个定时器53与一个控制器51,且该控制器51信号连接该风扇31、该冷却器33、该加热器34、该辅助风门4、该氧气传感器52与该定时器53。
46.参阅图2、3、4,该通气管2具有一个用于连通外界的外连通端部21,及多个用于连通该车厢空间902的内连通端部22。实施时,可将该通气管2的内连通端部22开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排气口905旁侧(如图3所示),例如设置在邻近驾驶座与副驾驶座的所述空调排气口905旁,使经由所述通气管2排入该车厢空间902内的空气,可快速地与所述空调排气口905排出的空调气体混合并分散于该车厢空间902内。或者是,将该通气管2的其中一个或数个内连通端部22的开口分别设置在该车用空调系统903的内循环进气口904旁侧(如图4所示),使经由前述通气管2排入该车厢空间902内的空气,可立刻被该车用空调系统903的对应的该内循环进气口904吸入以进行空调处理后,再由该空调排气口905排出。但是实施时,所述内连通端部22的设置位置不以上述态样为限,可设置外露在该车厢空间902内的任何位置。
47.在本实施例中,该通气管2具有多个分别界定出所述内连通端部22的分流管部20,但是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态样中,该通气管2也可只具有一个内连通端部22。
48.该风扇31、该过滤器32、该冷却器33与该加热器34是沿该通气管2长向排列设置在该通气管2中,当该风扇31被控制启动时,会于该通气管2中产生从该外连通端部21往所述内连通端部22流动的气流,使外界空气通过该通气管2内的过滤器32、该冷却器33与该加热器34而注入车厢空间902,也就是会自该车体901外界往该车厢空间902泵送空气。
49.参阅图2、4、5,该过滤器32会对通过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例如滤除空气中的粉尘、或其它有害物质。该冷却器33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启动,而对通过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该加热器34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启动,而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由于该过滤器32可过滤空气,该冷却器33与该加热器34可调整通过的空气温度都为现有技术且类型众多,因此不再详述。
50.该辅助风门4是安装在该通气管2的外连通端部21,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而在一个封闭该外连通端部21的关闭状态,及一个使该外连通端部21连通外界的开启状态间切换。由于用于可开启地封闭管件埠的辅助风门4类型众多,例如但是不限于电控阀门,且非本实用新型改良重点,所以不再详述。
51.该氧气传感器52是用于设置在该车厢空间902内,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启动,而感测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含量并产生一个氧气感测信号。
52.该控制器51是用于信号连接该车用空调系统903,且内建有可被切换启动的一个
低氧换气模式与一个自动换气模式,并具有一个用于设置在该车厢空间902内以供操作的控制台511。该控制台511可供操作以进行该冷却器33与该加热器34的切换启动,以及进行该低氧换气模式与该自动换气模式的切换。
53.该控制器51切换至该低氧换气模式时,会于该车用空调系统903启动该车内循环模式时被触发,而控制该氧气传感器52开始感测该车厢空间902的氧气浓度,且会于分析判断该氧气感测信号对应的氧气浓度低于一低氧阈值时,控制该辅助风门4切换至该开启状态,并控制该定时器53开始计时一个换气时间,在此换气时间计时期间,还会控制启动该风扇31,用于经由该通气管2将外界空气抽吸进入该车厢空间902内,以提高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浓度。该控制器51会于该换气时间计时结束后,控制关闭该风扇31,并控制该辅助风门4切换至该关闭状态。
54.当该控制器51切换至该自动换气模式时,该控制器51会于该车用空调系统903启动该车内循环模式被触发,而控制该定时器53开始计时,每计时一个关闭时间,例如每计时15分钟或30分钟,就控制该辅助风门4切换至该开启状态一次,并维持在该开启状态一个换气时间,例如维持5分钟,在此换气时间计时期间,会同时控制启动该风扇31,将外界空气抽吸进入该车厢空间902内,用于提高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浓度。当该换气时间计时结束时,控制器51会控制关闭该风扇31,并控制该辅助风门4切换至该关闭状态,且控制该定时器53重新计时该关闭时间。
55.本实用新型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用于安装在该车辆900上使用时,可供操作该控制器51以切换启动该低氧换气模式或该自动换气模式,使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于该车辆900的车用空调系统903切换至该车内循环模式触发启动,而会于分析判断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量过低时,自动吸入车外空气以提高氧气浓度,或者是,每计时该关闭时间就自动吸入车外空气,并持续该换气时间,用于提高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浓度。通过上述两种换气模式设计,确实都可以适时提高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浓度,而有助于降低驾驶人因氧气过低而精神不济的问题。
56.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态样中,不以设置该辅助风门4为必要。
5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31是设计成可被控制启动,而经由该通气管2往该车厢空间902泵送空气的态样,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态样中,也可将该风扇31设计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正转与反转的类型,当该风扇31被控制正转时,会经由该通气管2往该车厢空间902泵送空气,当该风扇31被控制反转时,会于该通气管2中产生从所述内连通端部22往该外连通端部21流动的气流,也就是会自该车厢空间902往该车体901外泵送空气。
58.通过该控制器51可控制该风扇31正转与反转的设计,可另外于该车厢空间902内加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图未示),使该控制器51于分析该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感测结果为空气质量不佳时,例如有异味或烟味时,控制该风扇31反转以将该车厢空间902内的空气排出外界。此外,在其它实施态样中,也可设计成当用户以遥控器控制该车辆900解锁时,该控制器51会立刻被通电启动,而控制该风扇31反转一预定时间,用于排除该车厢空间902内滞留过久的空气。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态样中,该控制器51还可包括一个安装外露在该车厢空间902内的控制键512,该控制键512可用于电连接该车辆900的车电系统(图未示),该控制器51会于该控制键512被操作开启(on)时才通电致能启动,而使该控制台511可供操作选择
模式,以及能根据该氧气传感器52的感测结果或该定时器53的计时结果,控制该风扇31及/或该辅助风门4运作。
60.参阅图6、7、8,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设备600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车辆900上,该车辆900具有用于供驾驶人与乘客乘坐的车厢空间902。该车辆空调设备600包含一个用于安装设置在该车辆900的主空调系统7、一个设置在该主空调系统7与该车辆900间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及一个信号连接该主空调系统7与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的控制器51’。
61.该主空调系统7包括一个用于延伸架设在该车辆900中的主风管71,及设置在该主风管71中的一个主风门72、一个鼓风机73、一个过滤装置74与一个空调装置75。
62.该主风管71具有一个用于连通外界以吸入空气的外进气端部711、一个用于连通车厢空间902而用于吸入空气的内进气端部712,及多个用于连通车厢空间902而用于排出空气的出风端部713。为方便说明,附图只示出部分的出风端部713。该主风门72是设置在该内进气端部712与该外进气端部711间,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而在一个封闭该外进气端部711但是未封闭该内进气端部712的内循环状态(如图6点划线所示),及一封闭该内进气端部712但是未封闭该外进气端部711的外循环状态(如图6实线所示)间切换。由于该主风门72可被控制封闭该门该外进气端部711或该内进气端部712为现有技术,且方式众多,故不再详述。
63.该鼓风机73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启动,而于该主风管71中产生流经该过滤装置74与该空调装置75,并经由所述出风端部713排入该车厢空间902的气流。该过滤装置74可用于过滤通过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所述污染物例如但是不限于灰尘、花粉与病菌等。该空调装置75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以调整通过的空气的温度,例如调低温度或调高温度。由于鼓风机73、该过滤装置74与该空调装置75的类型众多,且非本实用新型改良重点,因此不再详述。
64.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包括一个延伸穿设在该主风管71中的通气管2’、设置在该通气管2’中的一个风扇31与一个过滤器32,及多个风门单元35。
65.该通气管2’具有一个延伸穿设在该主风管71中的引流管部23、一连通于该引流管部23一端且延伸穿出该主风管71外而与外界连通的外连通端部21,及多个连通该引流管部23且分别延伸设置在所述出风端部713中的内连通端部22。该引流管部23是设置于该主风管71中相对位于该过滤装置74下游的区段中,也就是位于该鼓风机73产生并已通过该过滤装置74与该空调装置75处理后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使得该引流管部23与所述内连通端部22可被该主风管71中的空调气体加热升温或冷却降温。
66.该风扇31是安装在该外连通端部21中,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启动而从该外连通端部21往所述内连通端部22方向泵送空气,但是实施时,该风扇31设置位置不以此为限。该过滤器32位于该风扇31产生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可用于过滤通过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所述污染物例如但是不限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微粒、花粉或病菌等。
67.所述风门单元35是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22设置。每一风门单元35包括一个设置在对应的该内连通端部22的辅助风门351,及一个用于设置在该车辆900且外露在该车厢空间902的人体传感器352。每一辅助风门351可被该控制器51’控制,而在一个封闭对应的该内连通端部22的关闭状态,与一未封闭该内连通端部22的开启状态间变化。每一人体传
感器352可用于朝对应的该出风端部713前方预定区域进行人体感测,并对应产生一个人体感测信号。
68.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人体传感器352为光学式人体传感器352,是用于设置在该内连通端部22对应的该出风端部713的开口周围,例如可发出侦测光,并感测人体反射的侦测光的光反射式传感器,或者是可感测人体体温的红外线传感器,而可用于朝驾驶人或乘客乘坐的空间区域进行人体感测。但是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态样中,该人体传感器352也可以是用于设置在座椅上,并可感测人体乘坐重量的重量传感器类型。由于可用于感测人体的人体传感器352类型众多,因此实施时不以上述态样为限。
69.该控制器51’信号连接该主风门72、该空调装置75、该风扇31、所述辅助风门351与所述人体传感器352,包括一个用于控制该主风门72与该空调装置75的运作的主空调控制模块513,及一个用于控制该风扇31、所述辅助风门351与所述人体传感器352的运作的辅助空调控制模块514。该主空调控制模块513可供操作以控制该主风门72在该车外循环状态与该车内循环状态间切换,并可用于控制该空调装置75的空调温度。
70.该辅助空调控制模块514可接收分析所述人体感测信号,会于判断其中一个人体感测信号代表感测到人体时,控制启动该风扇31,并控制该其中一人体感测信号对应的该风门单元35的辅助风门351切换至该开启状态,使该风扇31于该通气管2’中产生的气流可经由对应的该内连通端部22排入对应的该出风端部713中,而与该出风端部713中的空调气体混合后注入该车厢空间902内,可用于提高该出风端部713排出的空调气体中的氧气浓度。
71.参阅图6、9,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设备600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差异处在于:所述风门单元35的结构设计。
72.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每一风门单元35包括一个设置在对应的该内连通端部22的辅助风门351,及一个用于设置在该车辆900且外露在该车厢空间902并信号连接该控制器51’的风门开关器353。该风门开关器353可供操作以控制该辅助风门351在该关闭状态与该开启状态间切换。该控制器51’的辅助空调控制模块514会于其中一风门开关器353被操作,而控制对应的该辅助风门351切换至该开启状态时被触发,而控制启动该风扇31,使该风扇31于该通气管2’中产生的气流可经由对应的该内连通端部22排入对应的该出风端部713中,而与该出风端部713中的空调气体混合并注入该车厢空间902内。
73.必须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该车辆空调设备600的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的所述风门单元35设计,也可直接转用于前述用于设置在该车辆900既有的车用空调系统旁边的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实施例中,使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包含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内连通端部22,且信号连接该控制器51’的该风门单元35,使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可通过感应人体以开启对应的辅助风门351并启动该风扇31,或者是可供用户手动开启特定的该辅助风门351并启动该风扇31,同样可用于对车厢空间902提供车外空气,以提高该车厢空间902的氧气含量。
74.再者,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态样中,该车辆空调设备600的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也可改采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的结构设计。
75.综上所述,通过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的结构设计,可用于另外安装在车辆900上使用,可于车内氧气量太低,或者是车用空调系统903的开启车内循环模式一段时间后,
就自动将外界空气抽吸入该车辆900的车厢空间902内,用于提高车厢空间902内的氧气浓度,而有助于改善驾驶人因车厢内氧气浓度降低,而精神变差、注意力降低的问题。
76.此外,通过将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穿设整合在该主空调系统7中的设计,使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可直接利用该主空调系统7的空调装置75产生的空调气体,来调整所输入的空气的温度,而可不需在该通气管2’中另外设置该加热器与该冷却器。且将所述内连通端部22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出风端部713的设计,可使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输入的空气可与该主空调系统7产生的空调气体快速混合后再注入该车厢空间902,可改善两系统各自排出的空气的温差所造成的不舒服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该车用空调辅助系统100与该车辆空调设备600确实是相当创新且实用的创作,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77.以上所述者,只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