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20:4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属于电池散热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缓解能源环保压力,在港口作业中,以电池为动力源的新能源自卸车正逐步取代燃油车,成为自卸车主力。频繁启停、重载起步、24小时连续作业的工作模式,导致该类型车辆动力电池放电电流较大,电池模块温升过高。
3.传统锂电池的最佳工况温度在0-40℃之间,电池包内温度上升严重影响电池组的电化学系统的运行、循环寿命、电池包功率和能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如果电池组不能及时散热,将导致电池系统温度过高或分布不均,其结果将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影响电池功率和能量发挥,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对动力电池组散热,散热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腔体结构的电池箱体、风冷机组、电池箱体上盖板,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电池箱体内部,所述电池模组中每个电池模块侧面设置有风扇,所述电池模块之间设置有散热隔板;
7.所述电池箱体侧面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管道固定架,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经管道连接到风冷机组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管道固定于管道固定架;
8.优选的,所述电池箱体上盖板扁豆形花纹钢板材料,四周采用封边设计。
9.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径大于100mm,出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电池模块风扇一侧,
10.优选的,所述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表面加纳米隔热棉。
11.优选的,所述风冷机组的安装尺寸为625(l)
×
380(w)
×
460(h) mm,所述风冷机组外壳设有冷凝排风栅格。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的热空气经风冷机组回风口重新进入风冷机组进行冷却,构成空气循环回路,达到对动力电池组散热的目的。散热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风口及风管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体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电池模块,2电池箱体,3风冷机组,4风扇,5管道,6固定支架,7,电池箱体上盖板,8散热隔板,21进风口,2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解决电动自卸车在工作时动力电池温升高的问题。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模块1、电池箱体2和风冷机组3,动力电池模块1设有设有风扇4。电池箱体2内安装有电池模块1,电池箱体2的底部设有箱体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各一个,外径为
ø
100mm,所述出风口22靠近所述风扇4一侧,通过风扇4的作用,有利于冷空气由箱体进风口21流入,出风口22顺利排出,提高了散热效果。风冷机组出风口与电池箱体进风口21通过风冷机组出风管连接,风冷机组回风口与所述电池箱体出风口22通过风冷机组回风管连接。冷空气由风冷机组出风口,经风冷机组出风管、电池箱体进风口21进入电池箱体2,然后经电池箱体出风口22排出电池箱体2,期间完成热交换,将电池模块热量带走,交换后的空气由冷变热,热空气经风冷机组回风口重新进入风冷机组3进行冷却,构成空气循环回路,达到对动力电池组散热的目的。
22.电池箱体上盖板5为扁豆形花纹钢板材料,防滑防颤效果好;四周采用封边设计,既美观又提高了电池防尘防水性能;内侧设有几字型横梁支撑,保证盖板安装牢固。
23.风冷机组3的安装尺寸为625(l)
×
380(w)
×
460(h) mm,此尺寸能匹配于现有的电动自卸车,无需对底盘做大的改进便可通过固定支架布置于车架左侧。风冷机组3外壳还设有冷凝排风栅格,便于将风冷机组内部热量很快的传到外部空气中。
24.风冷机组3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风冷机组3电连接;电池箱体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对电池模块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压力传感器对电池箱体2内冷风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实时监测结果均以电信号反馈至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1)、腔体结构的电池箱体(2)、风冷机组(3)、电池箱体上盖板(7),所述电池模组(1)固定在电池箱体(2)内部,所述电池模组(1)中每个电池模块侧面设置有风扇(4),所述电池模块之间设置有散热隔板(8);所述电池箱体(2)侧面设置有进风口(21)、出风口(22)和管道固定架(6),所述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经管道(5)连接到风冷机组(3)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管道固定于管道固定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上盖板(7)扁豆形花纹钢板材料,四周采用封边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外径大于100mm,出风口(22)设置在靠近所述电池模块风扇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5)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表面加纳米隔热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组(3)的安装尺寸为625(l)
×
380(w)
×
460(h) mm,所述风冷机组外壳设有冷凝排风栅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模块、电池箱体、风冷机组和风冷管。所述动力电池模块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扇;所述电池箱体内安装有所述动力电池模块,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电池箱体排风口靠近风扇一侧;所述风冷机组具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风冷管包括风冷机组出风管和风冷机组回风管,所述风冷机组出风口与所述电池箱体进风口通过风冷机组出风管连接,所述风冷机组回风口与所述电池箱体排风口通过风冷机组回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自卸车在工作时动力电池散热不足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奎红 岳喜凯 郭保杰 王飞 李鑫 刘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4/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