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4:1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2.一种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旋转驱动电机和清洁装置以带动清洁装置旋转,进而利用旋转的清洁装置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不过,该清洁机器人的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无法向上升起并保持在升起位置,不利于提升清洁机器人的适应性,比如,在清洁机器人需要返回进行自身清洗时,会影响清洁机器人的快速返回。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可以使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升起并保持在升起装置,便于提高清洁机器人的适应性。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可以使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升起并保持在升起装置,便于提高清洁机器人的适应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旋转组件、清洁装置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旋转传动机构,所述旋转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和所述清洁装置以带动所述清洁装置旋转,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组件升降。
6.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装置和升降台,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旋转组件固定连接以进行联动。
7.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以及丝杆,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所述丝杆以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丝杆的旋转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升降台升降。
8.可选地,所述升降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导向轮滚动的导向面以引导所述升降台进行升降。
9.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和所述旋转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二,所述清洁装置并列设置,两所述旋转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在同一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相对两侧以带动各自对应的所述清洁装置,两所述旋转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旋转传动箱内,两所述旋转传动箱相对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向同一侧偏置,两所述旋转传动箱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
10.可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大致呈v形,包括由所述旋转驱动电机挡住的窄端和敞开的宽端。
11.可选地,所述升降台包括面向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置的端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端板的两端且分别面向两所述旋转传动箱的两侧板,所述端板背向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一侧连
接有滑块,两所述侧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升降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以及丝杆,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所述丝杆以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所述丝杆的旋转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升降台升降,所述安装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导向轮滚动的导向面以引导所述升降台进行升降。
12.可选地,所述端板面向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一侧的底部连接有端部底板,所述端部底板的两端分别伸入至两所述旋转传动箱的底部并与所述旋转传动箱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端部底板与所述端板之间形成有多个加强肋,所述端部底板远离所述端板的一侧对应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延伸出向下倾斜的延伸板;所述旋转驱动电机整体呈卧倒的圆柱状,多个所述加强肋和所述延伸板分别具有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圆柱面贴合的弧面。
14.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洁组件。
15.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升降组件带动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向上升起并保持在升起位置,在一些清洁机器人不需要进行清洁的行进时段,可以避免清洁组件对清洁机器人的行进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清洁机器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组件的侧视图。
19.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组件的俯视图。
20.图5显示了沿图4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显示了沿图4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显示了沿图4中c-c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4.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旋转组件、清洁装置10以及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20和旋转传动机构30,旋转传动机构30传动连接旋转驱动电机20和清洁装置10以带动清洁装置10旋转,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旋转组件升降。
25.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升降组件带动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10向上升起并保持在升起位置,在一些清洁机器人不需要进行清洁的行进时段,可以避免清洁组件对清洁机器人的行进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清洁机器人的适应性。
26.请参阅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包括旋转轴11和清洁模块12,旋转轴11与旋转传动机构30传动连接,清洁模块12安装在旋转轴11上以在旋转轴11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实现对待清洁面的旋转式清洁。具体地,清洁模块12为拖地模块,但并不以此为限。
27.请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装置和升降台40,
升降装置用于驱动升降台40升降,升降台40与旋转组件固定连接以进行联动,从而便于带动旋转组件进行升降。
28.可选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50、升降传动机构60以及丝杆70,升降传动机构60传动连接升降驱动电机50和丝杆70以带动丝杆70旋转,丝杆70上螺纹连接有滑块80,滑块80与升降台40连接,丝杆70的旋转带动滑块80和升降台40升降。借由该技术手段,能够可靠地驱动升降台40进行升降。应该注意的是,滑块80可以是与升降台40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与升降台40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29.进一步地,升降传动机构60包括传动连接在升降驱动电机50和丝杆70之间的多个齿轮61,另外,升降传动机构60也可以是传动带,此处不做限制。
30.请结合图1和图7,具体地,升降台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1,两侧板4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导向轮42;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架90,安装架9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供导向轮42滚动的导向面以引导升降台40进行升降。借由该技术手段,能够保障升降台40进行可靠的升降。在具体的示例中,升降驱动电机50、升降传动机构60以及丝杆70安装在安装架90。
31.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可靠地引导升降台40的升降,两侧板41的内侧均至少设有两个在竖向上排列的导向轮42。在具体的示例中,两侧板41的内侧均设有两竖排导向轮42,每一竖排导向轮42包括两个导向轮42,安装架9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相互平行的两导向面91,两竖排导向轮42位于两导向面91之间并分别与两导向面91滚动配合。
32.请结合图1和图2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和旋转传动机构30的数量为二,清洁装置10并列设置,两旋转传动机构30分别传动连接在同一旋转驱动电机20的相对两侧以带动各自对应的清洁装置10,两旋转传动机构30分别安装在两旋转传动箱31内,两旋转传动箱31相对旋转驱动电机20向同一侧偏置,两旋转传动箱31与旋转驱动电机20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s,升降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s。由于升降组件设置在两旋转传动箱31与旋转驱动电机20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s处,能够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
33.具体地,容置空间s大致呈v形,包括由旋转驱动电机20挡住的窄端和敞开的宽端。
34.请结合图1、图6和图7,具体地,升降台40包括面向旋转驱动电机20设置的端板43以及连接在端板43的两端且分别面向两旋转传动箱31的两侧板41,端板43背向旋转驱动电机20的一侧连接有滑块80,两侧板4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导向轮42;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架90以及安装在安装架90的升降驱动电机50、升降传动机构60以及丝杆70,升降传动机构60传动连接升降驱动电机50和丝杆70以带动丝杆70旋转,丝杆70上螺纹连接滑块80,丝杆70的旋转带动滑块80和升降台40升降,安装架9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供导向轮42滚动的导向面91以引导升降台40进行升降。通过该技术手段,既使得升降台40具有稳固的结构,同时也使升降台40能够被升降装置可靠的驱动,进而能够可靠地带动旋转组件和清洁装置10。
35.更具体地,端板43面向旋转驱动电机20的一侧的底部连接有端部底板44,端部底板44的两端分别伸入至两旋转传动箱31的底部并与旋转传动箱31固定连接。借由该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升降台40与旋转组件的稳固结合。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螺钉等锁定件进行锁定。
36.进一步地,端部底板44与端板43之间形成有多个加强肋45,端部底板44远离端板43的一侧对应旋转驱动电机20延伸出向下倾斜的延伸板46;旋转驱动电机20整体呈卧倒的圆柱状,多个加强肋45和延伸板46分别具有与旋转驱动电机20的圆柱面贴合的弧面h。借由
该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加强升降台40的结构强度,同时有利于升降台40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37.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洁组件。
3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