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02:44: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铁路沥青罐车是我国沥青运输的重要装备,每年承担着数万吨沥青的运输。沥青为石化产业副产品,装车时为液体状态,温度超过120℃,并挥发硫化氢、苯并芘等有害气体。铁路沥青罐车没有液面检测功能,装车时,需要作业人员值守装车现场,频繁从装料口观测罐内液面高度,当液面达到容积标尺标高时关闭鹤管,完成装车。
3.目前,我国沥青石化企业均采用整列装车,同时充装20余辆罐车甚至更多,往往一名作业人员监控多辆罐车,来回走动,逐车查看,劳动强度较大。此外,充装口还有有害气体逸出,危害作业人员健康,且还不能保证每辆罐车装车量符合要求,曾多次出现没有有效控制装车量,导致车辆超装冒罐,污染车底配件、轨道及轨边检测装置故障。目前液面控制有效手段为在装车鹤管端部增加流量计,但流量计费用太高,具体为每个鹤管需要花费20万元,加之沥青粘度较大,日后维护保养十分麻烦。
4.因此,沥青装车液位监控的问题成为了一个行业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国内铁路沥青运输行业在液体沥青装车时无法准确掌握装车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套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即可较好的解决沥青罐车液面高度检测难题。该装置也可推广到其他移动容器、或静置容器等。
6.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7.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检测口部件、检测装置;
8.所述检测口部件包括检测导管、补强套管、变径接头、堵塞螺母;
9.所述补强套管用于固定套设在待检测车辆顶部检测口处;
10.所述检测导管的一端穿过强套管并深入罐体外壳的内部且低于允许最大充装介质液面的高度30mm-50mm,另一端位于罐体外壳外部,与变径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径接头的另一端与与检测装置连接;
11.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橡胶导管、设置在外壳内的微压开关、声光报警器和供电单元;
12.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微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输入端电连接;
13.所述橡胶导管的一端与微压开关进气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与所述变径接头的另一端连接;
14.所述供电单元为微压开关和声光报警器提供电能。
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口部件还包括堵塞螺母和与堵塞螺母连接的防丢链环;
16.所述堵塞螺母用于声光报警关闭阀门或泵后,断开橡胶导管与变径接头的连接,
将堵塞螺母与变径接头紧固;
17.防丢链环的另一端固定于补强套管上。
1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和电池盒,电池设置于电池盒内。
1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导管的外径至少为
20.进一步地,所述微压开关量程为20pa-200kpa。
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顶端为透明树脂材质。
22.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锂电池组。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2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只需对罐车进行简单改造,增加一个检测口即可,不破坏罐车整体结构。
25.2、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均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其整体外形小巧、携带方便,成本较低。
26.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操作简便,只需将检测装置的橡胶导管与检测口组成的变径接头连接即可开始实现自动检测防止液面过高,且橡胶导管自身弹性即可实现自密封。
27.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功能自检方便,使用前用口对橡胶导管吹气,报警器工作即为检测装置良好,橡胶导管老化后易更换。
28.5、本发明中检测导管清理更换方便,若使用中液体进入检测导管,只需将检测导管卸下后使用工具清除内部液体即可。
29.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耗电量较小,采用高能量锂电池供电,续航能力较长,电池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液面检测报警装置的检测口组成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液面检测报警装置的检测装置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检测口部件、11-检测导管、12-补强套管、13-变径接头、14-堵塞螺母、15-防丢链环、16-检测口、17-罐体外壳、2-检测装置、21-外壳、23-橡胶导管、24-微压开关、25-声光报警器、26-电池、27-电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35.一种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口部件1和监测装置2两部分。
36.检测口部件位于车辆罐体的顶部且贯穿车辆罐体,检测口部件1包括检测导管11、补强套管12、变径接头13、堵塞螺母14、防丢链环15、检测口16和罐体外壳17。
37.罐体外壳17顶部上设置有检测口16,检测导管11穿过检测口16并深入罐体内部,检测导管11的外径不小于检测导管11深入罐体部分的末端低于罐体允许最大充装介质液面30mm。
38.补强套管12焊接于检测口16处,用于对检测口16进行补强。
39.变径接头13一端与位于罐体外壳17外部的检测导管11端口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堵塞螺母14螺纹连接,连接部位均使用密封圈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
40.防丢链环15一端连接堵塞螺母14,另一端固定于补强套管12上,主要防止堵塞螺母14在使用过程中丢失。
41.检测装置2包括外壳21、橡胶导管23、微压开关24、声光报警器25、电池26、电池盒27。
42.外壳21为abs注塑盒,其内部中空,顶端为透明树脂材质,并在其周边设置多个小孔,以方便报警声音传出。
43.微压开关24位于空腔内且通过螺钉固定,其量程可在20pa-200kpa范围内调整。微压开关24与声光报警器25输入端连接,用于触发声光报警器25的动作,声光报警器25通过螺钉固定于空腔底部,声光报警器25为dc12v供电,音量、照度大小均可调。
44.橡胶导管23一端与微压开关24进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外壳21上的孔伸出与变径接头13连接;橡胶导管23弹性较好,能与微压开关24和变径接头13良好配合,可实现自密封。
45.电池盒27固定于内腔底部,电池26设置于电池盒27内,并通过串联型式分别为微压开关24和声光报警器25提供电能。电池26为大容量锂电池组,续航时间长,且更换方便
46.该液面检测报警装置工作时,先将将检测装置2携带到罐体外壳17顶部的检测口16附近,拧开堵塞螺母14,将检测装置2的橡胶导管23与变径接头13连接。
47.开始对罐体内注入液体时,罐体内液面升高,当液面浸没检测导管11下端时,随着液面上升检测导管11内的压力升高,压力通过橡胶导管23传递给微压开关24,微压开关24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声光报警器25,开始声光报警,作业人员立即进行关闭阀门或泵,随即断开橡胶导管23与变径接头13的连接。将堵塞螺母14与变径接头13紧固。带走检测装置2完成装车。
48.使用前可人口对橡胶导管23吹起,判断检测装置2是否正常,正常时声光报警应开启。
49.当介质进入检测导管11并凝固造成堵塞时,可拆除变径接头13,用工具清除检测导管11内物质,使之导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