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与流程

2022-04-25 03:3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类养殖品种。青虾雌雄性别差异显著,雄虾个体大,生长快,具有生长优势,市场上,大规格青虾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3.青虾养殖过程中,放苗2个多月后雌虾开始性成熟,周期性抱卵、孵化产生大量仔虾。雌虾的繁殖导致密度过高从而影响生长速度,最终上市规格偏小,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4.甲壳动物单性化育种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动物育种技术。虾蟹单性化养殖,可以利用其性别差异性的生长优势,减少因繁殖消耗的能量,有效控制养殖密度。因此,单性化的全雄苗技术在青虾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甲壳动物全雄制种技术的核心是制备“假雌”母本,目前主流的依靠有rnai技术干扰iag基因生产“假雌”亲虾并由此生产全雄品系,该方法已经在罗氏沼虾中成熟运用。此外,还有切除促雄性腺也可制备“假雌”亲本,但该方法操作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死亡率高,并且逆转效率极低,因而不适合规模化量产。尽管生产上对全雄青虾苗种需求迫切,但目前还没有规模化的全雄青虾育种方法。因此,本发明生产的全雄青虾将提升青虾单性化育种技术,同时将促进青虾养殖业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能够解决青虾养殖过程中自繁引起的养殖密度过高,生长速度慢、大规格虾比例低的问题;采用本方法繁育的虾苗雄性比例高,生长快,经济效益好。
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一,根据青虾基因序列sequence1序列体外制备dsrna;
9.从青虾的精巢中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试剂盒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合成cdna;根据转录组seqno 01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序列sequence1f和sequence1r;
10.再利用primestar max premix进行pcr扩增序列;获得的序列用于后续dsrna合成;
11.步骤二,将得到的dsrna对虾苗进行转染,检测干扰效果;
12.步骤三,将rna干扰后的青虾饲养至体长3
±
0.5cm时抓捕,鉴定雌雄性别情况;对其中的表现型为雌虾的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性别鉴定;
13.步骤四,全雄青虾的培育与验证:
14.选取经过分子标记验证后的“假雌
”♀
zz亲虾与雄虾

zz交配受精;
15.按照每个雌虾建家系,每个家系虾进行分池养殖,体长至3
±
0.5cm鉴定雌雄性别情况;保留其中子代全部是雄虾的母本,用与后续全雄虾苗的培育;
16.步骤五,全雄青虾母本“假雌”虾的传代:
17.经验证后“假雌
”♀
zz亲虾与雄虾

zz交配后育苗,对其后代全雄虾苗进行rna干扰后养殖至性别分化,挑选其中表型为雌虾的“假雌”虾,用于后续继续传代和扩繁。
18.前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步骤一中dsrna合成的具体步骤为:按照t7high yield transcription kit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dsrna的制备,合成含有t7启动子的sequence1的dna作为反应的模板,反应体系为:t7 rnapolymerase mix 2μl;reaction buffer4μl;atp/utp/gtp/ctp solution mix 8μl;dna模板2μl;rnase inhibitor 3μl,rnase-free h2o 31μl;反应液混匀后,在pcr仪上37℃反应2h后;所得的转录产物进行纯化、浓度测定后用于后续rnai试验。
19.前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步骤二中的虾苗的选取的方法为:收集安徽升金湖、湖南洞庭湖地区的野生青虾,体长大于6cm,体重大于3g,收集完以后保留升金湖地区的雄性个体作为父本,保留洞庭湖地区的雌虾作为母本,用于后续育种试验。
20.前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步骤二中的虾苗的繁殖的方法为:
21.步骤a,室内驯化与营养强化:
22.收集的虾雌雄分开于独立的水泥池饲养,水温要保持在22℃左右,每天饲料早晚投喂一次,每周投喂螺蛳肉2次进行营养强化,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3%,每天人工吸污,保证池底洁净;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20%;
23.步骤b,人工繁殖:
24.营养强化1个月后,水温升至27℃时,按照雌雄比4:1进行混合投放种虾进行交配;雌虾产卵后,将抱卵的青虾转移至孵化池饲养,放养密度为20只/平方米;每天观察受精卵孵化情况;保持水质、水温稳定,溶解氧>6mg/l,亚硝酸<0.03mg/l;
25.受精卵孵化后,用100目网布从表层收集幼体;计数以后,参照10万尾/m3的密度将幼体放至育苗池中;第二天向水池中添加小球藻到终浓度100万细胞/ml,开始投喂丰年虫、轮虫、枝角类等青虾幼体喜食的饵料生物,每天四次;培育时,育苗池水温在30℃左右,ph值在7.2~8.2之间;全池曝气,溶氧≥5mg/l,每日换水一次,换水量20%,保持水质稳定;每天观察幼体摄食、蜕皮发育情况,幼体经20天左右培育完成变态发育、开始转为底栖时,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粉料,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1~2%。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sequence1基因dsrna对虾苗的转染具体方法为:选取变态后虾苗p<40,按照1μg/只的dsrna注射于青虾的肌肉中,注射后虾苗放回水泥池饲养,当天按照10g/m3泼洒维生素c减少应激性。
27.前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步骤三中鉴定雌雄性别情况的方法为:采用人工观察法,青虾体长至3.0
±
0.5cm时抓捕,利用青虾雄性生殖孔凸起鉴定性别,第五步足基部存在凸起的为雄虾,不存在凸起的为雌虾。
28.前述的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步骤四中所述“假雌”亲本的检测与筛选的具体方法包括:
29.分子标记进一步筛选:
30.利用青虾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对群体中表型为雌性的青虾进行遗传学上的鉴定;提取每只雌虾的dna后,然后进行pcr扩增后进行电泳验证,正常群体中,雌虾的dna可以
seqno01。使得其中的雄虾性别逆转为假雌虾,假雌虾是表型为雌性且具有产卵功能的雄虾。经过养殖后,先利用分子标记初步筛选出假雌虾,再与普通父本交配后建立家系,通过子代的性别比例来推断rnai处理后亲本性别的遗传类型,筛选其中真正的假雌虾。经筛选的假雌虾用于后续建立全雄品系,再利用繁殖的全雄苗进行rnai干扰,批量获取假雌虾,完成全雄青虾的传代和规模化扩繁。
42.一种全雄青虾规模化繁育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一,根据青虾基因序列sequence1序列体外制备dsrna;
44.从青虾的精巢中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试剂盒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合成cdna;根据转录组seqno 01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序列sequence1f(5-3tcaggggccatgaactct,seqno02)和sequence1r(5-3gagcaaaccttgttgttgga,seqno 03);再利用primestar max premix进行pcr扩增序列;pcr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转入pmd-t19载体中后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经蓝白斑菌落筛选,挑取白色单菌落到lb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后经菌落pcr检测后,送测序公司完成测序;获得的序列用于后续dsrna合成;
45.作为一种优选,步骤一中dsrna合成的具体步骤为:按照t7 high yield transcription kit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dsrna的制备,合成含有t7启动子的sequence1的dna作为反应的模板,反应体系为:t7 rna polymerase mix 2μl;reaction buffer 4μl;atp/utp/gtp/ctp solution mix 8μl;dna模板2μl;rnase inhibitor 3μl,rnase-free h2o 31μl;将反应液混匀后,在pcr仪上37℃反应2h后;所得的转录产物进行纯化、浓度测定后用于后续rnai试验。
46.步骤二,将得到的dsrna对虾苗进行转染,检测干扰效果;
47.作为一种优选,虾苗的选取的方法为:收集安徽升金湖、湖南洞庭湖地区的野生青虾,体长大于6cm,体重大于3g,收集完以后保留升金湖地区的雄性个体作为父本,保留洞庭湖地区的雌虾作为母本,用于后续育种试验。
48.作为一种优选,虾苗的繁殖的方法为:
49.步骤a,室内驯化与营养强化:
50.收集后的虾雌雄分开后于独立的水泥池饲养。水温要保持在22℃左右,每天饲料早晚投喂一次,每周投喂螺蛳肉2次进行营养强化,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3%。每天人工吸污,保证池底洁净。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20%。
51.步骤b,人工繁殖:
52.营养强化1个月后,水温升至27℃时,按照雌雄比4:1进行混合投放种虾进行交配。雌虾产卵后,将抱卵青虾转移至孵化池进行饲养,放养密度为20只/平方米。孵化期间每天观察受精卵孵化情况。保持水质、水温稳定,溶解氧>6mg/l,亚硝酸<0.03mg/l。
53.受精卵孵化后,用100目网布从表层收集幼体。幼体定量计数以后,参照10万尾/m3的密度将幼体放至育苗池中。第二天向池中添加小球藻到终浓度100万细胞/ml,开始投喂丰年虫、轮虫、枝角类等青虾幼体喜食的饵料生物,每天四次。培育时,育苗池水温在30℃左右,ph值在7.2~8.2之间。全池曝气,溶氧≥5mg/l,每日换水一次,换水量20%,保持水质稳定。每天观察幼体摄食、蜕皮发育情况,青虾幼体经20天左右完成变态发育、开始转为底栖时,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粉料,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1~2%。
54.作为一种优选,将得到的dsrna对虾苗转染具体方法为:选取变态后虾苗p<40,按
照1μg/只的dsrna注射于青虾肌肉中,注射完以后,放回水泥池饲养,当天按照10g/m3泼洒维生素c减少应激性。
55.步骤三,将rna干扰后的青虾饲养至体长3
±
0.5cm时抓捕,鉴定雌雄性别情况;对其中表型为雌虾的虾进行分子生物学性别鉴定;
56.作为一种优选,鉴定雌雄性别情况的方法为:采用人工观察法,通过足基部的雄性交接器凸起来判断雌雄。然后对群体中表型为雌性的青虾进行遗传学上的鉴定;提取每只雌虾的dna后,进行pcr扩增后进行电泳验证,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经过pcr检测以后,正常群体中,雌虾dna显示250bp的条带,而雄虾dna无法扩增出条带。
57.步骤四,全雄青虾的培育与验证:
58.经分子标记检测出的“假雌
”♀
zz亲虾养殖至卵巢发育成熟,后与雄虾

zz交配受精;
59.按照每个雌虾建立家系,获得的每个家系的仔虾进行分池养殖,体长至3
±
0.5cm鉴定雌雄性别情况;保留子代全部是雄虾的母本,用与后续全雄虾苗的培育。
60.作为一种优选,家系验证筛选的方法为:用正常性别的雄虾与假雌虾按照雌雄比4:1进行配对,水温保持在27℃,完成交配产卵后,抓取抱卵虾单独孵化,待孵化出幼体,以雌虾为单位建立家系,每个家系的幼体采用步骤1的方法培育成仔虾。待每个家系的后代单独培育至3cm左右,采用人工观察法,通过第五步足基部的雄性交接器凸起来判断雌雄。当子代的雌雄比例约为1:1时,母本的遗传型为zw,淘汰该母本;当子代雄性比例为100%时,保留其zz型母本用于后续扩繁;
61.步骤五,全雄青虾母本“假雌”虾的传代:
[0062]“假雌”亲本的扩群传代:
[0063]
经家系验证后的假雌亲本精养后进行交配产卵,待繁育成仔虾后,对全雄仔虾进行规模化rnai干扰,将合成的dsrna用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被以后,按照1μg/只的标准注射到全雄虾苗的肌肉处,经过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被以后,dsrna进入青虾体内干扰效率显著性提高到30%。全雄zz型虾苗经过rnai逆转后,筛选其中表型为雌性的虾,均为假雌虾,zz型假雌虾在水泥池养殖3个月左右开始性成熟。随后可以与正常雄虾交配,然后进入室外土塘大规模繁殖或者工厂化育苗;
[0064]
为了进一步提高假雌虾产卵量,作为一种优选,步骤c,将假雌虾转移至室外池塘进行为期2个月的养殖,提高其规格与产卵量。室外养殖期间,养殖密度控制在30000尾/亩,养殖期间,每天投喂两次,每周投喂2次螺蛳肉进行营养强化,保持水质的稳定,进水时用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普通雌虾进入池塘引起的串种。经过室外营养强化的雌虾体长可以达到4cm以上,单只抱卵量4000个以上,此后采用室外土池育苗或者进行工厂化育苗,进行全雄青虾规模化生产。
[0065]
以下通过实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青虾的技术效果:
[0066]
将本发明获得的全雄青虾在德清开展养殖对比测试:
[0067]
试验塘为6个2亩左右的标准小池塘,3月20日左右,池塘遍池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除野杂鱼和其他虾类的残余品种,并晒塘10天。4月15日池塘开始进水,池塘进水1米左右开始调水肥水,水质保持“肥、活、爽、嫩”,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4月25日,水质稳定以后,按照每亩30000尾的密度投放工场化全雄青虾苗。对照组放苗规格为2000尾/
kg,放苗15kg/亩,共计30000尾/亩。投苗以后,根据天气与温度情况,每天投喂1次,按青虾总重量的0.5%~1%投喂,每周调整一次投喂量,每15天加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20cm。养殖期间,勤于观察,做好养殖管理与记录。经过100天左右养殖,青虾规格达到5cm以上,开始用地笼抓捕。统计雄虾的产量、雄性率、规格在3g以上的比例,实验结果见表1。
[0068]
表1
[0069][0070]
结果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全雄青虾规格在4g以上的比例在69.8%,同步性好,雄性率100%。平均产量在62.5kg/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普通虾苗。因此,经济效益可观。
[0071]
本发明方法攻克目前青虾养殖过程中过渡繁殖和早熟的问题,也有利于解决青虾自繁过程中的近交衰退。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步骤,可以培育全雄青虾,雄性率99%以上;全雄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养殖4个月,相比普通品种亩产增加8%以上,5g大规格青虾比例提高15%。本发明建立的规模化培育全雄青虾的方法,操作性强,培育的全雄青虾具有生长快、性状稳定,能够有效控制养殖密度,为实现青虾的单性化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007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