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天线切换设备、天线切换方法和终端与流程

2022-04-25 03:0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切换设备、天线切换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越来越普及,例如智能手机。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天线接收无线信号的强弱直接影响终端的使用。
3.终端通过设置内置于终端内的天线来进行无线通讯,内置于终端内的天线通常固定设置在终端内部某个合适的位置,例如,微带天线和镭雕天线。由于内置于终端内的天线的增益较低,导致在弱信号区终端能够接收的无线信号较差,在偏远地区不能满足正常的语音和数据通信,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天线切换设备、天线切换方法和终端,接收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通过切换组件,控制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使得终端通过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设备,所述天线切换设备用于通过切换实现与终端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者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所述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所述天线切换设备包括:采集电路、切换组件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采集电路电连接,且所述采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切换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采集电路,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若根据所述采集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所述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所述采集电路与所述第一天线断开,且与所述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通过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所述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在所述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与所述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以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设备、天线切换方法和终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天线切换设备用于通过切换实现与终端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者电连接;天线切换设备包括:采集电路、切换组件和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第一端与采集电路电连接,且采集电路通过切换组件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连接;控制芯片的第二端与切换组件电连接。采集电路,用于接收通过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并传输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用于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二天线进行通信,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设备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切换设备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天线切换设备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可选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技术范围。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设备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天线切换设备10用于通过切换实现与终端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者电连接,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天线切换设备10包括:采集电路12、切换组件13和控制芯片11;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与采集电路12电连接,且采集电路12通过切换组件13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连接;控制芯片11的第二端112与切换组件13电连接;采集电路12,用于接收通过切换组件13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并传输至控制芯片11;控制芯片11,用于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切换组件13,用于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12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说明用户根据自身所在的场景(弱信号区域),在终端上主动发起切换天线的请求,则控制芯片11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切换组件13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12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
第二天线导通。相较于通过检测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当信号强度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的方案,会存在用户所处场景复杂,用户迫切需要切换天线,然而系统检测到信号强度值未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而不进行天线切换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是由用户主动进行天线切换,更能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的用户界面上可以设置按钮,用户通过按钮可以打开第二天线、切换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或者增强信号强度的选项。实际应用中,用户通过点击、滑动等操作方式选中按钮,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指令之后,向控制芯片11传输与操作指令相关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按钮的形式、用户操作方式等不作限制,只要是能够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即可。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天线切换设备10可以应用于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电子书、游戏机等。天线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各个频段的天线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g)、3g、4g和5g天线信号,以及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蓝牙(bluetooth)等信号。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天线的增益大于第一天线的增益,第二天线可以理解为高增益天线。第二天线可以内置于终端,也可以伸出终端外部。第二天线可以是单个天线,也可以是多个天线组合后的天线,也可以是多组天线,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第二天线的具体天线构成数量不作限制。
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可以是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应用处理器是在低功耗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基础上扩展音视频功能和专用接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电路12通过切换组件13接入的天线形成接收支路,采集电路12用于接收上述接收支路中的天线的通过切换组件13传输的接收信号,并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示例性的,采集电路也可以理解为模拟电路,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添加偏置电压,从而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不同天线的采集信号不同,控制芯片11根据采集信号可以判断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还是第二天线。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的第二端112与切换组件13电连接,形成控制支路。切换组件13为电子开关,用于实现单刀双掷的功能,切换组件13的不动端与采集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切换组件13的动端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连接。切换组件13通过上述控制支路中不同的切换信号实现与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导通。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无论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还是不工作状态,均是固定在其所在终端的主体内壁上。第二天线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位于其所在终端内部,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位于其所在终端内部,也可以伸出其所在终端外部,即,伸出终端的主体。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在的终端是同一个。
2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天线切换设备10用于通过切换实现与终端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者导通;天线切换设备10包括:采集电路12、切换组件13和控制芯片
11;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与采集电路12电连接,且采集电路12通过切换组件13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连接;控制芯片11的第二端112与切换组件13电连接。采集电路12,用于接收通过切换组件13传输的接收信号,并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采集信号,并传输至控制芯片11;控制芯片11,用于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切换组件13,用于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12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二天线进行通信,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为固定在终端内部的天线,第二天线为活动可伸出终端外部的天线;天线切换设备10还包括:控制芯片11的第三端113通过驱动机构14与第二天线电连接;控制芯片11,还用于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升出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电路;驱动机构14,用于根据升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伸出终端。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切换设备10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的基础上,图2中天线切换设备10还包括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11的第三端113电连接,驱动机构14的另一端与第二天线电连接,控制芯片11可以控制驱动机构14实现第二天线的自由升降,使得第二天线伸出终端外部或者缩回终端内部。驱动机构14可以驱动第二天线移动,示例性的,可以驱动第二天线沿终端的径向方向移动,也可以驱动第二天线沿终端的轴向方向移动,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够驱动第二天线伸出终端的外面即可,在图2中仅是以驱动第二天线沿终端的径向方向移动为例进行说明。
30.示例性的,终端内设置有导轨,第二天线可以沿着导轨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天线能够伸出其所在终端外部,也可以缩回其所在的终端内部,从而在不同位置实现接收/发送不同的信号强度值。第二天线也可以是可伸缩天线,通过驱动机构14实现伸出或缩回其所在的终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第二天线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限制。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控制芯片11接收到增强信号请求信息时,生成升出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电路,驱动机构14用于在与第二天线导通之后,根据升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伸出终端。通过对终端的天线进行切换,并将第二天线伸出终端外部,进一步保证了终端在弱信号区域能够具有良好的无线通讯,从而提高在弱信号区域的无线通讯性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还用于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天线位于终端的外部,且接收到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则生成下降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还用于根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缩回终端。
33.示例性的,一种方式中,当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终端的外部,且接收到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时,控制芯片11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生成下降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根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缩回终端。另一种方式中,当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终端的外部,且控制芯片11根据射频电路15传输的判定信号确定第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若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自动生成下降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根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缩回终端。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终端外部时,当信号强度值
或请求信息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控制芯片11控制驱动机构14,实现第二天线缩回终端内部,使得第二天线所在的终端在强信号区域或用户不需要增强信号强度时,方便携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还用于根据采集信号中电压值和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若数字信号为第一预设值,则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若数字信号为第二预设值,则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信号可以是表征电压值、电流值、阻抗值、驻波比、天线极化方式等信号参数,控制芯片11对采集信号中电压值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通过预先设置的数字信号与天线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还是第二天线。
37.示例性的,以采集信号表征电压值为例,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对应的采集信号会落在第一数值范围(即,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对应的采集信号会落在第二数值范围(即,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控制芯片11在对采集信号中电压值进行模数转换时,将落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电压值转化为数字信号,即第一预设值;将落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电压值转化为数字信号,即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为1,第二预设值为0;或者,第一预设值为0,第二预设值为1,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两个预设值的取值不同即可。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还用于在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之后,或者当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时,接收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切换组件13,还用于在第二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12与第二天线断开,且与第一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二天线,且接收到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说明用户根据自身所在的场景(强信号区域),在终端上主动发起切换天线的请求,则控制芯片11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切换组件13在第二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12与第二天线断开,且与第一天线导通。相较于通过检测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当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的方案,会存在用户所处场景复杂,用户迫切需要切换天线,然而系统检测到信号强度值未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而不进行天线切换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是由用户主动进行天线切换,更能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切换设备10还包括:射频电路15;控制芯片11的第四端114与射频电路15连接,射频电路15、采集电路12均通过切换组件13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连接;其中,射频电路15,用于接收通过切换组件13传输的接收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判定信号,并将判定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11;控制芯片11,还用于根据判定信号,确定判定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以及,根据信号强度值,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值包括天线发送和/或接收的信号强度值。信号强度值用于表示该天线在当前位置当前时刻的天线性能,第一天线位于终端内部,其位置相对于终端的主体不发生变动,第二天线的位置位于其所在的终端内部或伸出其所在的终端。
天线通过切换组件13传输的接收信号,分别通过采集电路12和射频电路15进入控制芯片11,其中,采集电路12是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射频电路15是对接收信号处理得到判定信号。示例性的,射频电路15用于对接收信号中交流部分信息进行阻抗匹配,使得接收信号与控制芯片的接收端口的阻抗相匹配,得到判定信号。控制芯片11通过射频电路15传输的判定信号,确定信号强度值,并根据信号强度值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控制对天线的切换。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射频电路15传输判定信号,使得控制芯片11可以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值,自动调整接入接收电路的天线,从而实现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终端采用适当的天线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还用于若接收信号为第二天线发送的,且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生成第二切换信号。
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接收信号为第二天线发送的,即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二天线,且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切换组件13在第二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与第二天线断开,且与第一天线导通。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接收信号为第一天线发送的,即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且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切换组件13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该示例与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的第一切换信号为并列的两种切换方案。其中,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设置,也可以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射频电路15也可以是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表征信号强度值的信号,将表征信号强度值的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11,控制芯片11根据信号强度值,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并传输至切换组件13。示例性的,射频电路15可以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射频调制解调器,在终端采用天线切换设备10进行无线通讯的过程中,终端可以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射频收发模块接收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检测到的终端的无线信号。在射频调制解调器中对终端的无线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并将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控制芯片11,使得控制芯片11能够基于该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天线切换方案的判断和确定。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天线和第一天线的切换,实现了终端采用适当的天线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与采集电路12电连接,控制芯片11的第四端114与射频电路15电连接,以控制芯片11包括模数转换电路(对应于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和信号输入接口(对应于控制芯片11的第四端11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天线切换设备10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2的基础上,控制芯片11包括模数转换电路和信号输入接口,分别与采集电路12和射频电路15连接。模数转换电路接收到采集电路12传输的采集信号(例如,电压值),采集信号通过a/d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才能用软件进行处理,可以理解为通过a/d转换器(analogue-to-digitalconversion,adc)实现。即,控制芯片11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例如,数字0表示第
二天线,数字1表示第一天线,当控制芯片11接收到数字0时,可以根据数字0判断出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二天线;当控制芯片11接收到数字1时,可以根据数字1判断出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输入接口用于向射频电路15提供接口,使得控制芯片11通过该接口接收到射频电路15传输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并在接收信号为第二天线发送的,且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切换组件13在第二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与第二天线断开,且与第一天线导通。
50.本技术实施例是由控制芯片11根据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值,自动调整接入接收电路的天线,可以根据应用环境中信号强度的改变,实时切换天线,更适应于多变的应用场景,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包括如上描述的任意一种天线切换设备10、第一天线20和第二天线30。天线切换设备10与第一天线20和第二天线30电连接,天线切换设备10用于根据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将第一天线20断开,且与第二天线30导通,使得终端100通过第二天线30进行数据通信,从而提高了在弱信号区域的无线通讯性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天线切换设备10还用于将第二天线30断开,且与第一天线20导通,使得终端100通过第一天线20进行数据通信,从而使得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实现了终端100采用适当的天线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52.下面,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控制芯片11是ap、信号输入接口(对应于控制芯片11的第四端114)是ant、模数转换电路(对应于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是adc、驱动机构14是升降马达、第一天线20是e2、第二天线30是高增益天线、切换组件13是switch为例对终端100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adc0-adc7表征对8组天线进行检测,例如,高增益天线是由8个天线构成的,一组天线包括e2以及高增益天线中一个天线,adc0对应第一组天线,依次类推,通过8个adc(adc0-adc7)实现对不同组的天线进行天线性能参数的检测。可以理解为高增益天线的个数是可以扩展的,在图5中是以高增益天线和e2示出。图5中与adc连接的是采集电路12,采集电路12与电源vcc连接,包括电阻r1、电容c1、二极管d1、电容c2和电感l1。与ant连接的是射频电路15,射频电路15包括电容c3、电阻r2、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z1,其中二极管z1可以是防静电二极管。
54.需要说明的是,采集电路12和射频电路15的具体结构也可以由其他结构形式的元器件组成,图5仅是以一个具体的结构示例进行说明,并不代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电路12和射频电路15的结构局限于此。只要电路能够实现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以及对接收信号处理得到判定信号,都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天线切换设备包括:ap、采集电路12、射频电路15、switch、e2、升降马达和高增益天线,ap包括adc和ant;adc、采集电路12与switch依次连接,ant、射频电路15与switch依次连接,switch分别与e2和高增益天线电连接,e2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高增益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流(即接收信号)是以交流信号的形式由switch分别经过
采集电路12和射频电路15到ap,采集电路12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向adc传输采集信号;adc用于对采集信号进行转换,得到数字信号;ap用于根据数字信号,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示例性的,采集电路12是对交流信号中直流部分添加偏置电压,输出电压值,并传输到adc,从而区分出不同天线的电压值。若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为e2,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控制switch将e2切换至高增益天线,从而使得终端100通过高增益天线进行数据通信。
5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ap还用于在控制switch将e2切换至高增益天线之后,接收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控制switch将高增益天线切换至e2。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ap还用于在控制switch将e2电切换至高增益天线之后,射频电路15对交流信号中交流部分信息进行阻抗匹配,图5中射频电路15所包括的多个元器件(电容c3、电阻r2、电容c5、电容c6和二极管z1)构成是为了将阻抗匹配到50欧姆,以与ap中的信号输入接口(ant)阻抗相同,从而传输交流部分信息(即判定信号)。通过ant获取射频电路15传输的判定信号,ap根据判定信号确定高增益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若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ap自动控制switch将高增益天线切换至e2。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ap通过升降马达与高增益天线连接;ap还用于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控制升降马达,将高增益天线伸出终端100外部,如图6所示,在图5的基础上,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可以理解为高增益天线处于不工作状态(初始位置)和处于工作状态(目标位置)的两种结构表现形式,图5中高增益天线的初始位置位于终端100的主体内部,图6中高增益天线的目标位置位于终端100外部。
6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ap还用于若处于工作状态的高增益天线位于终端100外部,则控制升降马达,实现高增益天线缩回终端100内部。即,图6中高增益天线伸出终端100外部的反过程。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终端100中e2大多采用镭雕或微带天线等,天线增益较低,不能满足较远距离语音和数据传输。因此,在弱信号区域或偏远地区无法正常进行语音或数据通信,终端100需要长时间高功率发射,降低了续航时间。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内置(隐藏)的可切换的高增益天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切换天线模式,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需求,高增益天线是内置在终端100内部,增强了终端100的拓展性。针对长时间弱信号下通话和数据通信,当用户需要增强信号时,通过ap、采集电路12、射频电路15和升降马达,可灵活的手动切换至高增益天线,满足弱信号区域的语音和数据通信需求,降低了终端100中射频器件的发射功率,延长了续航时间。其中,通过采集电路12对接收信号中直流部分信息进行偏置处理,输出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ap根据采集信号可以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当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e2,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时,将e2切换至高增益天线。还可以通过升降马达将高增益天线伸出终端100的外面,也可以将高增益天线称为外置天线。根据实际场景的需求,用户通过对终端100的用户界面上的操按钮进行手动操作,即可实现对信号强度的增强,灵活地切换e2和高增益天线,方便用户操作,即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该天线切换方法由图1-图6中任意一个天线切换设备10执行,如图7所示,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可选的步
骤流程图,天线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3.s701、接收通过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
64.s702、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且接收到用户的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则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702中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采集信号中电压值和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若数字信号为第一预设值,则确定第一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66.s703、在第一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6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包括两种不同级别的请求内容,第一种方式中,增强信号请求信息表征一级强度,根据一级增强信号的请求信息,生成一级切换信号,控制采集电路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此时,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其所在终端内部。第二种方式中,增强信号请求信息表征二级强度,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二级切换信号,控制采集电路与第一天线断开,且与第二天线导通,并将第二天线伸出终端外部,此时,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其所在终端外部。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小于第二天线对信号的增强强度,将第二天线导通,即可保证终端在弱信号区域能够具有良好的无线通讯,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第二天线能够伸出其所在终端外部,也可以缩回其所在的终端内部,从而在不同位置实现接收/发送不同的信号强度值。将第二天线伸出其所在终端外部,进一步提高了终端在弱信号区域的无线通讯性能,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6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种方式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增强信号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请求信息和第二请求信息,接收用户的第一请求信息;根据第一请求信息,将第二天线导通;接收用户的第二请求信息,根据第二请求信息,将第二天线伸出终端外部。
7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用户所在的场景(例如,弱信号区域、偏远地区或室内房间的角落)信号强度比较差,需要请求增强信号强度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中,标记有增强信号强度的按钮a对应的是一级增强信号强度,用户点击按钮a,处理芯片检测到针对无线信号的信号增强操作,且此时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通过控制切换组件将第二天线导通。第二种方式中,标记有增强信号强度的按钮b对应的是二级增强信号强度,用户点击按钮b,处理芯片检测到针对无线信号的信号增强操作,且此时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一天线,通过控制切换组件将第二天线导通,并将第二天线沿预设方向移动至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位于终端外部,即将第二天线伸出其所在终端外部。终端上布置按钮a或按钮b,当然终端上也可以布置按钮a和按钮b,方便用户选择,更快的将天线切换到适应于场景的状态,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7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中,用户仅需要点击一次按钮(按钮a或按钮b),即可实现将第二天线导通,简便快捷,提高了天线切换速率。第三种方式中,虽然标记有增强信号强度的按钮c对应的是二级增强信号强度,但是需要用户点击两次按钮c,用户第一次点击该按钮c,处理芯片通过控制切换组件将第二天线导通。若用户觉得当前信号强度已增强,不需要再次增强,则可以不再点击按钮c,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其所在终端内部。若用户第二次点击该按钮c,则处理芯片通过控制切换组件将第二天线
沿预设方向移动至目标位置,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天线位于其所在终端外部。采用第三种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天线进行切换,最终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与实际场景相适应,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减少第二天线伸出和缩回步骤,提高了天线切换方式的多样性和适用性。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s703之后,该天线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s705和s706。
73.s704、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升出控制信号。
74.s705、根据升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伸出终端。
7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s801-s803。
76.s801、接收通过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中表征电压值的采集信号。
77.s802、若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天线位于终端的外部,且接收到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则生成下降控制信号。
78.s803、根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天线缩回终端。
7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802中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采集信号中电压值和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若数字信号为第二预设值,则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s702中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一切换信号之后,或者在上述s802中根据采集信号,确定第二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该天线切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在第二切换信号的作用下进行切换,以实现采集电路与第二天线断开,且与第一天线导通,以便通过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81.在此列举四个示例对上述第二天线导通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8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个示例,接收用户的降低信号请求信息;根据降低信号请求信息,将第一天线导通。
8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个示例,检测第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若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自动将第一天线导通。
8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个示例,获取用户在终端上对于预设功能服务的操作数据;若操作数据表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对预设功能服务进行操作,则自动将第一天线导通。
8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二天线时,用户通过终端的第二天线进行数据通信。终端上的功能服务有很多,有些功能服务是本地存储或者不需要很强的信号就能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普通功能服务,因此,并不是用户对终端的用户界面上的所有操作均需要通过第二天线完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预设功能服务是需要通过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服务,也可以理解为保证终端在弱信号区域能够具有良好的无线通讯。预设功能服务和预设时间段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设置,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与普通功能服务区分即可。
8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用户长时间内没有对预设功能服务进行操作,则说明用户当前不再需要通过第二天线接收信号,通过第一天线进行信号通讯和数据传输就可以满足当前实际需求。通过将预设功能服务的操作数据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
没有对预设功能服务进行操作,则自动将第一天线导通,使得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实现了终端采用适当的天线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8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个示例,检测第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和/或,获取用户在终端上对于预设功能服务的操作数据。若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和/或,操作数据表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对预设功能服务进行操作,则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是否将第一天线导通;接收用户对于提示信息的操作结果。若操作结果表征将第一天线导通,则将第一天线导通。
8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个示例和第三个示例的基础上,在将第一天线导通之前,还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将第一天线导通。若操作结果表征维持当前工作状态的天线是第二天线,则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间,若计时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重复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直至天线切换流程结束。若操作结果表征将第一天线导通,则将第一天线导通。
8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可以通知用户主动对天线进行切换,使得用户对当前操作行为作出改变或者对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天线适应于用户切身场景,终端采用适当的天线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s901-s903。
91.s901、接收通过切换组件传输的接收信号。
92.s902、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判定信号。
93.s903、根据判定信号,确定判定信号的信号强度值;根据信号强度值,生成第二切换信号。
9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903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若接收信号为第二天线发送的,且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生成第二切换信号;第二种方式,若接收信号为第一天线发送的,且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生成第一切换信号。
9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种方式与根据增强信号请求信息生成的第一切换信号为并列的两种切换方案。
9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可以由以上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切换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天线切换设备与天线切换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详见天线切换设备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对于本技术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设备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9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上述控制芯片11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的天线切换方法。
98.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终端读取或被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切换方法。
99.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
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100.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101.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10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