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2022-04-25 02:3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是唇形科(lamiaceae)牡荆属(vitex)落叶灌木,茎匍匐,节处常生不定根。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产我国华北、华东、华南沿海等省,常生于沙滩、海边及湖畔。花期7-8月,果期8-10月。单叶蔓荆生长快,根系发达,深度可达土层3m以上,具有很强的耐盐性,也耐干旱、瘠薄;其蔓性强,匍匐茎能很快覆盖地面并形成群落,具有很强的固沙、抗盐、抗海风和海雾能力,是滨海地区固沙造绿的先锋植物之一。
3.目前,对单叶蔓荆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生理活性成分与药用价值、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休眠特性及营养繁殖技术等方面,对其盐碱地修复方面的研究报道则较少,少数的盐胁迫试验研究表明单叶蔓荆的耐盐能力最大仅1.0%。同时,单叶蔓荆种子有休眠特性,发芽困难,故生产上常采用扦插方式进行苗木扩繁,但扦插苗的根系浅浮,难以满足盐碱场地不同土壤深度的修复需要。因此,充分筛选和繁育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实生苗并用于滨海盐碱场地的土壤修复,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及其应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场地整理与改良:对场地进行翻耕、耙松;
7.(2)植株种植:将高耐盐性单叶蔓荆实生容器苗放入种植穴内并回填原土,及时浇透定根水;
8.(3)压条促根:将单叶蔓荆主茎向地面的株行距间下压,在靠近根部10~15cm处,将下压茎段用“u”形地钉固定,使主茎沿地面匍匐生长;
9.(4)浇水施肥;
10.(5)盐碱场地修复;
11.(6)植株后处理:场地修复结束后,对植株进行全株采挖并统一回收处理。
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的种源筛选、种苗繁育与生态修复种植的全套技术方法,解决单叶蔓荆耐盐能力不高、实生苗繁育困难、盐碱场地生态修复盲目无序且脱盐率低的问题。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对
场地整理与改良还包括对每667m2的场地施加40~60kg硝基复合肥,并对土壤ph值超过8.5的强碱性土壤,每667m2洒施500l 0.02~0.04%腐殖酸溶液。
14.本发明采用的场地整理与改良措施中,翻耕、耙地可改善盐碱土壤的物理性质,阻断地下盐分沿土壤毛细孔隙向地面的传导和累积。深施硝基复合肥可提高碱性土壤对肥料的施用效果,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对强碱性土壤施用合适浓度的腐殖酸肥,可中和土壤的碱性,降低盐碱土壤的盐离子活性,为植物根系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匍匐茎段每隔20~30cm,在茎节向下处削去1~3cm的韧皮部,然后用含水量20%的湿润素河沙覆盖茎节处,覆沙高度3~5cm。
16.本发明采用的压条促根方法可以加速匍匐茎上的不定根萌发,分段促根处理更能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根系总量,并尽快实现盐碱地面的全覆盖。单叶蔓荆的直根系健壮且粗长,向地性和固着力强,能扎入盐碱地的深处,与遍布浅层的密集的不定根团一起,极大地增强植株总根系对土壤盐离子的吸收、富集效果,从而加快场地生态修复的目的。
17.本发明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定植初期视土壤干旱情况,人工灌水1~2次;雨季时采用自然降水,其它时期无需灌溉,可节省用工和养护成本。春季叶面喷施0.005%~0.01%芸苔素与0.6%~1.2%尿素的复合水溶液肥1~2次,能增强苗木定植初期对盐碱土壤的抗逆性,又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夏秋季叶面喷施1.0%~2.0%过磷酸钙水溶液肥2~3次,可提高单叶蔓荆对不同盐碱土的适应性并促进植株的旺盛生长。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也能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有效避免根部施肥造成土壤盐害加重的不利影响。
1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耐盐性单叶蔓荆的种源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1)调查对象的选择:选择靠近海边沙地、片状或带状分布且面积超过50m2的单叶蔓荆野生种群为调查对象;
20.(2)候选单株的筛选:在调查对象中选择枝叶茂盛的健壮植株为候选单株;
21.(3)目标单株的筛选:选择根部20cm范围内土壤ec值超过18(ms/cm)的候选单株作为目标单株;
22.(4)高耐盐性的优良种源的筛选:选择土壤全盐含量1.0%以上目标单株,并以优良单株为圆心,半径4~8m范围内的植株即为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优良种源。
2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叶蔓荆野生种群之间相距5km以上,每个候选单株之间相距20m以上。
24.本发明选择海边高盐分沙地的单叶蔓荆野生种群作为种源,具有比常规种源筛选更高的适盐性和耐盐能力,又以野生种群中相隔一定距离的健壮植株为候选单株,可排除局部地形差异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确保筛选目标的耐盐一致性与稳定性,以便进一步筛选出更耐盐的优良单株或种群;本发明采用土壤ec值检测来间接筛选目标单株,ec值反映土壤中可溶性盐浓度的高低,ec值越高表明相应单株的耐盐性越强,再通过土样浸提液的电导率,分析目标单株的耐盐能力,以此筛选出确切的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种源。本发明方法规避了常规仪器设备无法直接检测土壤含盐量的难题,将野外简易快速筛选和实验室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种源筛选更高效、精确;本发明根据土样全盐含量的测定结果,并参考广东土壤盐渍化标准和园林绿化行业土壤通用标准,使样地等级与耐盐等级划分更合理,
更适合珠三角地区盐碱场地的修复需要。本发明筛选全盐含量在1.0%以上重度盐渍化样地的目标单株为高耐盐性的优良单株,高于目前单叶蔓荆盐胁迫试验研究报道的最大耐盐值1.0%。以优良单株为圆心,半径4~8m范围内的植株所在土壤,与样方内的土壤具有相似的全盐含量,即一致的耐盐能力,故此范围内的所有植株均可认定为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种源,以此确保足够多的种子采集数量。
2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耐盐单叶蔓荆的实生苗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种子前处理:用清水浸泡种子1~2h,去除种子表面的灰褐色果萼和茸毛,再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并沥干水分
27.(2)种子催芽处理:用第一浓度的乙酸溶液浸泡种子3h,再用第二浓度乙酸溶液浸泡种子1~3h,捞出种子并洗净后,继续用ga3溶液浸泡12h;
28.(3)穴盘育苗:采用72孔穴盘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基质为粒径1-2mm的纯蛭石或播种专用营养土,每穴点播~2粒种子,播种后用1500倍多菌灵溶液浇透;
29.(4)幼苗适盐性诱导:播种2周后,采用nacl溶液浇透基质,每10天1次,连续浇灌2次,待形成2对以上幼叶时,向幼苗表面均匀喷洒nacl雾状水溶液,每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30.(5)幼苗移栽:将移栽基质分装到营养杯中,将穴盘中的幼苗移栽到营养杯中,再用800~1000倍多菌灵溶液浇透定根;
31.(6)壮苗培养:定植2周后,于春夏旺盛生长期,每隔20~30天喷施9.0~15.0g/l的n:p:k=23:11:14的复合水溶液肥1次,其中,连续喷施3~6次;至用苗前10天,再向植株根部浇灌或叶面喷洒0.2%nacl溶液1~2次,即可获得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实生壮苗;
32.(7)苗木出圃。
33.本发明将幼苗培育与壮苗培养分开进行,可确保各阶段的培育效率和成苗质量。播种基质采用的小颗粒纯蛭石疏松、透气又保水,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移栽采用园土、泥炭土、海沙、农家有机肥组成的复配基质,不仅有机质含量高,还疏松透气,非常适合幼苗根系的扩展和植株的营养生长。
3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耐盐单叶蔓荆的实生苗的繁育方法的步骤(2)中第一浓度的乙酸溶液的浓度为5%,第二浓度乙酸溶液的浓度为2.5%,ga3溶液的浓度为50~100mg/l。
35.本发明采用5%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可有效破除种皮木栓化造成的物理休眠,ga3溶液浸泡种子可有效降低种皮内源物质造成的生理活性抑制。相比单叶蔓荆种子常用浓硫酸进行的酸蚀处理,本发明采用的乙酸属于常规化学品,不受危险化学品管制,购买容易,操作安全,甚至可用普通的白醋来替代。经过合适浓度的乙酸酸蚀与ga3处理,可加快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1.9%。
36.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耐盐单叶蔓荆的实生苗的繁育方法的步骤(4)中nacl溶液的浓度为0.2%。
37.本发明采用低浓度nacl溶液浇灌基质和喷洒幼苗的方法,可诱导幼苗形成稳定的耐盐性,使幼苗及时适应移栽基质中的海沙盐分和待修复盐碱场地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幼苗的耐盐能力和场地的修复效果。
3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耐盐单叶蔓荆的实生苗的繁育方法的步骤(5)中移栽基质采用体积比为4:2:3:1的园土、泥炭土、海沙和农家有机肥混合而成,其中海沙含盐量小于3%。
39.本发明采用的移栽基质包含30%的海沙,海沙是本基质的重要配方,且海沙含盐量宜控制在3%以内,因海沙含有的海盐成分与滨海盐碱地成分一致,采用合适配比与含盐量的海沙作为混合基质,可诱导单叶蔓荆幼苗的适盐性与耐盐能力,提高幼苗根系的活性与修复种植后的适应性。采用叶面喷施复合水溶液肥的壮苗培养方法,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抗逆性,并在严格控制基质盐离子浓度的同时,补充根部养分的不足,促进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的旺盛生长,以获得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实生壮苗。
40.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在滨海盐碱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包括高耐盐单叶蔓荆的种源筛选、种苗繁育与生态修复种植的全套技术方法,所筛选出的单叶蔓荆优良种源的耐盐能力均在1.0%以上,所繁育的实生苗发芽率最高达81.9%,所采用的盐碱地生态修复方法在种植满一年后的平均脱盐率达20.93%,有效的解决了单叶蔓荆耐盐能力不高、实生苗发芽困难、滨海盐碱场地生态修复盲目无序且脱盐效果差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方法在盐碱地种植单叶蔓荆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和生物活性等,利用单叶蔓荆的这些优良特性,在海滨地区栽植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既能达到覆绿、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低成本、大范围的改良滨海盐碱土壤,并起到良好的观赏效果,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42.图1:珠三角地区滨海沙地上的单叶蔓荆野生群落;
43.图2:滨海沙地上的单叶蔓荆优良单株及其成熟种子;
44.图3:单叶蔓荆实生幼苗的耐盐性检验;
45.图4:高耐盐单叶蔓荆的实生容器苗繁育;
46.图5:滨海沙地与盐碱场地的土样采集、浸提、总盐量检测分析;
47.图6:珠三角地区待修复的滨海盐碱场地及翻整;
48.图7:高耐盐单叶蔓荆修复种植形成的匍匐茎。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50.实施例1高耐盐单叶蔓荆的种源筛选
51.1、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明确单叶蔓荆在珠三角滨海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对广州、东莞、深圳、惠州、中山、珠海、江门6市进行单叶蔓荆种群的实地调查。
52.2、选择靠近滨海沙滩、长势旺盛的单叶蔓荆野生种群,如图1所示。每地调查若干生长面积超过50m2的种群,确保每个种群之间相距5km以上;每个种群选择1~5株枝叶茂盛的健壮植株为候选单株,确保每个候选单株之间相距20m以上。
53.3、以候选单株为中心,用土壤ec测试仪测量每个候选单株根部的土壤ec值,选择
土壤ec值超过18.0(ms/cm)的候选植株并标记为目标单株。
54.4、以目标单株为中心,做2m
×
2m的样方,在样地的四角挖土取样,取土深度0~30cm,每个角落称取土样200~300g并一起装袋、标记后带回实验室。将每个目标单株的4份土样混合均匀、晾干、粉碎,用120目筛网过筛后,采用浸提法,将20g过筛细土与100ml蒸馏水混合均匀、充分振荡并静置2h后,用电导率分析仪测定土样滤液中的可溶性盐总量。
55.5、选择全盐含量在1.0%以上样地的目标单株作为高耐盐的优良单株,以优良单株为圆心,半径4~8m范围内的植株或群体,即为高耐盐性的单叶蔓荆优良种源,如图2所示。从优良种源中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实生苗培育。
56.6、筛选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57.表1高耐盐单叶蔓荆的种源调查与筛选统计
[0058][0059][0060]
由表1可知:在珠三角沿海6市共调查到符合要求的野生单叶蔓荆种群33个,从中选出候选单株136株,通过现场土壤ec值检测,从候选单株中初步筛查出目标单株64株;再对64株目标单株进行土壤采样与检测分析,并最终筛选出符合高耐盐要求的单叶蔓荆优良单株31株。优良单株数量占候选单株总数的22.8%,全盐含量范围在1.04%~1.79%,均为重度盐渍化沙地上野生的高耐盐性植株,其耐盐性远远超过园林绿化植物正常生长的耐盐极值(土壤全盐含量≤0.6%)。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筛选出的高耐盐性单叶蔓荆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和盐碱场地修复的实用性。
[0061]
实施例2高耐盐单叶蔓荆的播种育苗
[0062]
本实施例选用实施例1筛选得到的高耐盐单叶蔓荆优良种源中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播种育苗。
[0063]
1、种子催芽试验
[0064]
种子前处理: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h,期间用手搓洗种子表面的灰褐色果萼和茸毛,拣出清水表层的空壳和杂质。将洗净的种子捞出,再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杀菌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并沥干水分。单叶蔓荆种子因种皮机械障碍和果皮内源抑制物而发芽困难,分别采用清水浸泡、恒温水浴锅浸泡、乙酸溶液酸蚀等方法打破种皮障碍,赤霉素(ga3)与湿沙层积处理等方法解除种子休眠,并采用72孔播种穴盘进行育苗试验,采用粒径1~2mm纯蛭石做播种基质,每穴点播1粒种子;期间进行正常的水分管
理,直至种子发芽。
[0065]
各催芽试验处理具体如下:
[0066]
(1)采用常温清水浸种48h后,直接播种;
[0067]
(2)采用50℃恒温水浴锅浸种12h,再分别用50mg/l、100mg/l ga3溶液浸种12h、24h;
[0068]
(3)采用50℃恒温水浴锅浸种12h,再分别用20%湿润素河沙层积处理种子30d、60d;
[0069]
(4)采用2.5~5.0%乙酸浸种3~6h,再分别用50mg/l、100mg/l ga3溶液浸种12h、24h;
[0070]
(5)采用含水率25%的湿润素河沙层积处理种子90d,种子露白后直播。每个试验处理72粒种子,各处理播种45d后统计发芽情况如表2所示。
[0071]
表2各催芽处理及发芽率统计
[0072][0073]
由表2可知,不同催芽方式对单叶蔓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相比清水常温浸种,水浴锅浸种、乙酸酸蚀、赤霉素与湿沙层积处理都能有效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乙酸酸蚀与ga3浸种组合处理的发芽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方式,乙酸酸蚀能有效破除种皮木栓化造成的机械障碍,ga3浸泡能够降低种皮中抑制发芽的内源激素,两者组合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吸水膨胀率和最终的发芽率,并以“5%乙酸浸种3h 2.5%乙酸浸种3h 50mg/lga3浸种12h”的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达81.9%。
[0074]
2、幼苗适盐性诱导
[0075]
从种子胚根伸长期开始,至形成2对以上幼叶时,分别采用低浓度的nacl溶液浇灌基质或喷洒幼苗表面,至幼苗生长至株高5

时,采用1.0%nacl溶液浇淋植株和基质,以检验幼苗的成活率和适盐能力,如图3、图4所示。
[0076]
各诱导试验具体如下:
[0077]
(1)不做任何盐诱导处理,作为对照。
[0078]
(2)胚根伸长期采用0.2%nacl溶液连续浇灌基质2~3次,每10天1次,幼叶形成期不做处理。
[0079]
(3)胚根伸长期和幼叶形成期,采用0.2%nacl溶液连续浇灌基质4次,每10天1次。
[0080]
(4)胚根伸长期和幼叶形成期,采用0.2%nacl溶液浇灌基质和喷洒幼苗各2次,每7~10天1次。
[0081]
(5)胚根伸长期不做处理,幼叶形成期采用0.2%nacl溶液连续喷洒幼苗2~3次,每7天1次。
[0082]
(6)子叶出土期和幼叶形成期,采用0.2%nacl溶液连续喷洒幼苗4次,每7天1次。
[0083]
每个试验处理36株发根幼苗,各处理的成活率及适盐能力统计如表3所示。
[0084]
表3各耐适盐诱导处理的成活率与适盐能力统计
[0085][0086][0087]
注:成活率≥80%表示适盐能力强,60≤成活率<80%表示适盐能力中等,成活率<60%表示适盐能力较弱。
[0088]
由表3统计可知,不同诱导处理对幼苗的成活率影响各不相同,对比无诱导处理,采用低浓度nacl溶液浇灌基质或喷洒幼苗表面均能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处理2与3、5和6两两对比表明增加诱导次数可以提高植株的成活率,且浇灌基质比喷洒幼苗更能刺激幼苗的耐盐性并提高成活率。由于成活率高低与适盐能力强弱呈正相关性,采用“0.2%nacl溶液分别浇灌基质和喷洒幼苗各2次”的成活率最高,达91.7%,因此可认定其适盐能力最强,适盐诱导处理的效果最好。
[0089]
实施例3滨海盐碱场地的生态修复种植与修复效果评估
[0090]
本实施例在东莞市滨海湾新区进行了3块滨海盐碱场地的修复种植试验,具体试验实施如下:
[0091]
1、盐碱场地的土壤采样检测与分析
[0092]
(1)待修复场地介绍
[0093]
本发明的修复试验地位于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内,a、b、c三地块总面积79.32万

,地块平均海拔3-4m,其中a地块相对稍高,最高处海拔8m,c地块最低,平均海拔约2m,均为滨海盐碱地类型。
[0094]
(2)土样采集与检测
[0095]
根据场地规划总平面图,将场地按每667

划分为一个个待修复小区;采用土壤ec测试仪抽样检测重点区域的土壤ec值,据此筛选出a、b、c三地块上具有显著盐渍化特征且方便进行种植修复试验的若干相连小区。对a、b、c地块上的待修复小区再次进行土壤ec值检测,如图5所示。每个小区测量点位25个;针对ec值超过3.0(ms/cm)的点位,分别安排土样采集,其中a地块相连3个小区共采集土样12份,b地块相连4个小区共采集土样16份,c地块相连3个小区共采集土样14份。
[0096]
各地块待修复小区的土样全盐含量检测结果如下,根据表4的园林绿化土壤含盐量等级划分土壤盐分等级:
[0097]
a地块3小区12份土样的全盐含量范围为1.398~2.450

,全盐平均值1.896

,根据园林绿化土壤含盐量等级划分,属于轻度~中度盐碱土。
[0098]
b地块4小区16份土样的全盐含量范围为1.160~2.900

,全盐平均值1.685

,根据园林绿化土壤含盐量等级划分,属于轻度~中度盐碱土。
[0099]
c地块3小区14份土样的全盐含量范围为1.315~4.810

,全盐平均值2.267

,根据园林绿化土壤含盐量等级划分,属于轻度~重度盐碱土。
[0100]
表4园林绿化土壤含盐量等级划分
[0101]
土壤全盐含量(

)土壤盐分等级园林植物反应<1.0非盐碱土正常1.0≤s<2.0轻度盐碱土不适2.0≤s<4.0中度盐碱土不良4.0≤s<6.0重度盐碱土困难≥6.0盐土死亡
[0102]
(3)修复策略分析
[0103]
由检测分析可知,待修复试验场地的土壤包含了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类型,其中a、b地块的待修复区域属于轻度偏中度盐碱化,c地块待修复区域整体属于中度偏重度盐碱化,待修复区域的整体盐碱程度均超过了园林绿化正常土壤的含盐量,不利于今后的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又因待修复试验场地的最高含盐量仅为4.810

,远低于上述筛选出的高耐盐单叶蔓荆的耐盐下限值10.0

,因此,对a、b、c地块的全部待修复小区均直接采用单叶蔓荆来进行生态种植修复。
[0104]
2、高耐盐单叶蔓荆的修复种植
[0105]
(1)场地整理:2020年2月初,对a、b、c地块各修复小区的土壤进行翻耕、耙地并做排水小沟,如图6所示。为避免人为措施对场地全盐含量的影响,待修复小区均不作施肥处理和土壤改良。
[0106]
(2)种植密度:2月下旬,选择高耐盐单叶蔓荆1年生实生容器苗进行修复种植,初
植密度9株/m2,将容器苗脱杯放入挖好的种植穴中并回填原土,浇透定根水。
[0107]
(3)压条促根:3月中下旬,将单叶蔓荆主茎段向下压近地面的株行距间并用“u”形地钉固定,使主茎沿地面匍匐生长。匍匐茎段每隔20-25

,用锋利的小刀在茎节向下处削去1~3cm的韧皮部,待削面自然晾置5min后,用20%湿润素河沙覆盖茎节处3~5cm高。2~3周后,被沙埋的匍匐茎节处有大量不定根生成,如图7所示。
[0108]
(4)浇水施肥:定植初期,土壤长时间干燥,进行人工灌水1次,雨季采用自然降水,其它时期不浇水。3月底、4月底分别对叶面喷施0.005%芸苔素 1.0%尿素复合水溶液肥2次;6月初、7月初、8月底分别叶面喷施1.5%过磷酸钙水溶液肥3次。
[0109]
(5)修复周期:5~6月份,单叶蔓荆实生直根系向地下伸展明显,主根系深度普遍超过40cm,同时匍匐茎节处密集的不定根也很快布满0~40cm的浅土层,直根系与须根系共同吸收土壤中的钠、钾、镁等可溶性盐离子并富集在植株体内。至2021年2月完全落叶后,对植株进行采挖,并对各小区修复后的土壤再次进行采样和全盐检测。
[0110]
3、修复效果评估
[0111]
根据修复前后土壤中全盐含量的减少值,计算各修复小区的脱盐率并进行修复效果评估。各地块的修复脱盐效果统计如表5所示。
[0112]
表5各地块土壤的修复效果统计
[0113][0114]
由表5可知,各地块种植修复区的盐碱土壤均有比较好的脱盐效果,全盐量减少值范围为0.341

~0.469

,平均值为0.409

;脱盐率为20.24%~22.05%,平均值为20.93%。其中,全盐含量减少值最多的是含盐量最高的c地块,减少值最小的是平均含盐量最低的b地块,这表明单叶蔓荆具有很强的适盐能力和脱盐效果。按此脱盐效果推算,a、b地块再需修复1年即可达到园林绿化土壤1

的正常含盐量,c地块再修复2年也能将土壤含盐量降至1

以下。
[011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