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及方法

2022-04-24 23:35: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并涉及高效节能技术领域,还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同时还涉及该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外墙体是指,在装配式建筑框架建设完成后,采用装配式墙板对框架上预留位置进行外墙体的安装及固定工作。
3.预埋件(预制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
4.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构件和配件是通过工厂统一加工制造的,使得预埋件不能提前预制在装配式建筑内,预埋件通常通过预留在构件或配件上预埋孔与装配式建筑固定,该固定方式需要通过现场施工的方式进行,该施工方式需要丰富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和建筑经验,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速度较快,而熟练施工人员太少,普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会大幅度降低施工进度,也会产生施工隐患。
5.另外,采用预埋件连接的建筑部件均为质量较大的构件或配件,预埋件能够有效保证构件或配件的连接稳定性,但当装配式建筑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装配式建筑会在预埋件连接处产生扭曲、撕裂等问题,使构件或配件与预埋件脱离,导致构件或配件脱落,会对逃离的人群造成二次伤害,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使用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有效降低构件或配件脱落的装配式建筑预埋件,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方法。
7.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预埋件本体包括预埋件主体、与预埋件主体相配合的预埋件副体;预埋件主体上设有与预埋件副体相配合的预埋件抗震机构;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上均设有预埋件固定机构。
8.优选地,预埋件主体包括主体预埋基座,预埋件副体包括副体预埋基座;预埋件抗震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主体支架、设置在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副体支架;主体支架远离主体预埋基座的一端端部设有主体抗震器;副体支架远离副体预埋基座的一端端部设有与主体抗震器相配合的副体抗震器;预埋件固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两端的预埋件固定器。
9.优选地,预埋件固定器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两端的预埋圆筒,预埋圆筒内套设预埋套筒,预埋套筒上设有与预埋圆筒螺纹配合的套筒螺纹槽,套筒螺纹槽上设有多个螺纹卡槽;预埋圆筒端部内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隙配合的圆筒卡槽,圆筒卡槽内均设有卡槽弹簧,卡槽弹簧上套设有与螺纹卡槽相配合的固定卡件,固定卡件通过设置在固定卡件侧面的卡件凸起与设置在圆筒卡槽侧面上的卡件滑槽相配合;预埋圆筒上设有与固定卡件可拆卸连接的卡件限位件。
10.优选地,套筒螺纹槽内设有至少三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固定支杆端部设有支杆球头,支杆球头与设置在套筒螺纹槽内的弧型滑槽相配合;固定支杆上套设有支杆螺母,支杆螺母与均布在套筒螺纹槽上的螺母固定槽相配合,螺母固定槽与螺纹卡槽间隙配合;固定支杆远离套筒螺纹槽的一端均设有与固定支杆螺纹连接的调节套筒,调节套筒远离固定支杆的一端设有爪型支撑架。
11.优选地,主体抗震器包括一对间隙设置在主体支架端部的主体抗震轴,主体抗震轴上均套设有通过主体抗震轴承与主体抗震轴转动连接的主体抗震筒,主体抗震筒上设有主体抗震齿轮;副体抗震器包括设置在副体支架端部的副体抗震轴,副体抗震轴上套设有通过副体抗震轴承与副体抗震轴转动连接的副体抗震筒,副体抗震筒上设有副体抗震齿轮,副体抗震齿轮与一对间隙配合的主体抗震齿轮相啮合;主体支架包括与主体预埋基座相连接的主体连杆,主体连杆端部设有主体竖杆,主体竖杆两端设有弧型主体固定杆,弧型主体固定杆两端均与主体抗震轴相连接;主体连杆包括多节依次套设的主体空心支杆,主体空心支杆内套设有与主体空心支杆间隙配合的主体抗震弹簧,主体抗震弹簧两端分别与主体预埋基座、主体竖杆相配合;主体连杆、副体支架上均套设有圆锥螺旋弹簧;主体抗震轴之间通过设置在主体抗震轴上一对间隙配合的抗震轴固定板相连接,抗震轴固定板与副体支架间隙配合;主体抗震轴上均设有与主体抗震筒相连接的主体抗震卷簧;副体抗震轴上设有与副体抗震筒相连接的副体抗震卷簧。
12.优选地,副体抗震轴上套设有与副体抗震筒间隙配合的副体抗震凹轮;主体抗震轴上均套设有与主体抗震筒间隙配合的抗震筒抗震卷簧,抗震筒抗震卷簧上套设有主体抗震凹轮,主体抗震凹轮上设有抗震伸缩带,抗震伸缩带依次通过其中一个主体抗震凹轮、副体抗震凹轮与另一个主体抗震凹轮相连接;主体抗震凹轮内侧、副体抗震凹轮内侧均设有旋转凸环,旋转凸环与设置在主体抗震轴上、副体抗震轴上的旋转环槽相配合。
13.优选地,主体抗震轴顶面上设有与抗震轴固定板间隙配合的主体限位板,主体限位板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柱,主体限位柱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顶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相配合;副体抗震轴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副体限位板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副体限位柱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顶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相配合;主体预埋基座上设有与副体预埋基座相连接的折叠防护壳体,折叠防护壳体包括多个间隙配合与预埋件抗震机构间隙配合的防护龙骨,防护龙骨之间通过间隙配合的可伸缩连杆相连接,防护龙骨上敷设有与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相连接的防护折叠布。
14.优选地,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均设有抗震调节结构,抗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圆形抗震调节槽,圆形抗震调节槽内设有与主体支架、副体支架相配合的环形抗震调节板;圆形抗震调节槽内均布有多个间隙配合的抗震调节滑槽,抗震调节滑槽均与设置圆形抗震调节槽中心上的抗震稳
定槽相连接;圆形抗震调节槽内套设有调节槽抗震卷簧,调节槽抗震卷簧的固定端与圆形抗震调节槽侧壁相连接,活动端与主体支架、副体支架相连接;调节槽抗震卷簧相邻簧片之间通过调节弹簧相连接,调节弹簧内套设有与调节槽抗震卷簧相邻簧片相连接的复位弹性筒,复位弹性筒与调节弹簧内表面相接触。
15.优选地,环形抗震调节板包括多个与抗震调节滑槽一一对应的扇环型调节板,扇环型调节板的一端与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扇环型调节槽相配合,扇环型调节槽的两侧均设有调节轮,调节轮与设置在扇环型调节板侧面上的调节板滑槽相配合;扇环型调节槽内设有与扇环型调节板相配合的复位弹簧;主体支架、副体支架上均套设有与扇环型调节板相连接的支架轴承;主体支架、副体支架端部均设有与抗震调节滑槽相配合的调节球头,调节球头均与主体支架、副体支架转动连接,调节球头上设有与抗震调节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槽。
16.根据上述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设备,包括匚型调节板,匚型调节板的内顶面设有三条分别与主体抗震轴、副体抗震轴端部相配合的抗震移动顶滑槽、内底面设有三条分别与主体抗震轴、副体抗震轴端部相配合的抗震移动底滑槽,抗震移动顶滑槽、抗震移动底滑槽能够方便主体支架带动主体抗震轴、副体支架带动副体抗震轴对构件配件进行减震;匚型调节板的外顶面上设有三个分别与三个抗震移动顶滑槽相连通的顶面固定螺孔,顶面固定螺孔内套设有内六角顶转筒,内六角顶转筒底端设有转筒固定顶支脚;匚型调节板的外底面上设有三个分别与三个抗震移动底滑槽相连通的底面固定螺孔,底面固定螺孔内套设有内六角底转筒,内六角底转筒顶端设有转筒固定底支脚。
17.根据上述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方法,步骤包括:预埋件本体的安装方法和预埋件本体使用方法的使用;预埋件本体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利用预埋件固定器将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固定到预设在构件或配件的预埋孔内,其详细步骤为:首先将构件、配件放置到合适位置,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分别放置到装配式建筑的预埋孔、构件配件的预埋孔内,根据预埋孔两侧预埋侧孔的深度,分别调整预埋套筒在预埋圆筒上的长度,使预埋套筒固定在预埋侧孔内,拽下卡件限位件,卡件限位件脱离对卡件固定槽的束缚,在卡槽弹簧的作用下,固定卡件通过卡件凸起沿圆筒卡槽的卡件滑槽滑动,固定卡件伸出圆筒卡槽,通过小幅度旋转预埋套筒,使固定卡件进入螺纹卡槽,对预埋套筒进行限制,使其固定在预埋圆筒上。
[0018]ⅱ、对固定支杆进行移动,使固定支杆沿套筒螺纹槽移动,将三个长度不等的固定支杆通过支杆球头移动至合适的螺母固定槽内,使三个固定支杆在预埋套筒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同时将预埋套筒稳固的支撑到预埋侧孔内,此时,三个固定支杆不一定与预埋侧孔接触,调节调节套筒的位置,使爪型支撑架与预埋侧孔紧紧固定,同时转动支杆螺母,使支杆螺母固定到螺母固定槽内,防止固定支杆倾斜,从而将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固定在预埋孔内,而后使用砂浆等对预埋孔、预埋侧孔进行填充,从而将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固定到构件或配件内,预埋件主体的安装固定工作完成。
[0019]
预埋件本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横向震动的作用;利用主体抗震器、副体抗震器对横向震动进行削弱抵消,构件配件远离或靠近装
配式建筑,由于构件或配件在安装时留有间隙,在横向震动产生时,预埋件本体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减缓,具体步骤为:折叠防护壳体收缩或伸展,防护龙骨之间的间隙减少或增大,可伸缩连杆缩短或伸长,在此过程中,防护折叠布始终能够对预埋件抗震机构进行持续防护;震动带动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产生横向运动。
[0020]
主体预埋基座带动主体支架横向运动,主体抗震轴随主体支架横向运动,同时,副体预埋基座带动副体支架横向运动,副体抗震轴随副体支架横向运动,主体抗震筒沿主体抗震轴承转动,副体抗震筒沿副体抗震轴承转动,主体抗震筒上的主体抗震齿轮与副体抗震筒上的副体抗震齿轮相互啮合转动,对产生的横向作用力进行削减,随着主体抗震齿轮与副体抗震齿轮的啮合,主体支架和副体支架相互远离或靠近,主体支架远离副体支架时,抗震伸缩带伸展,同时带动主体抗震凹轮、副体抗震凹轮转动,旋转凸环沿旋转环槽转动,抗震筒抗震卷簧对横向作用力进行吸收储存,对横向作用力进行消减,主体支架靠近副体支架时,抗震筒抗震卷簧吸收储存的横向作用力释放,通过抗震筒抗震卷簧对横向作用力的吸收及释放来快速减少震动产生横向作用力的强度,从而减少构件配件与装配式建筑间的作用力,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0021]
在此过程中,主体限位板底面上上的主体限位柱通过与扇环型主体限位槽的配合,将主体抗震筒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副体限位板底面上上的副体限位柱通过与扇环型副体限位槽的配合,将副体抗震筒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有效防止主体抗震齿轮与副体抗震齿轮脱离,并能够有效阻止构件配件撞击装配式建筑。
[0022]ⅱ、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其他方向震动的作用;抗震调节结构能够对其他方向上产生的震动进行抵消;在遭受其他方向上的震动时,主体支架、副体支架产生晃动,调节球头通过设置在主体支架、副体支架端部的球头壳体转动,调节球头在抗震稳定槽扭动,当震动强度增加时,调节球头通过连接弧面离开抗震稳定槽进入抗震调节滑槽内,在环形滑槽的作用下,调节球头不会脱离圆形抗震调节槽,主体支架、副体支架上的支架轴承挤压环形抗震调节板的各个分离的扇环型调节板,扇环型调节板的调节板滑槽通过调节轮进入或伸出扇环型调节槽,复位弹簧对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吸收和削减,同时,主体支架、副体支架挤压调节槽抗震卷簧,调节弹簧对挤压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再次吸收和削减;通过上述方式对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震动进行消减、抵消。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相互配合的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组合成预埋件本体,使得本预埋件能够进行组合,方便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连接和组合;预埋件抗震机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降低装配式建筑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产生的伤害,大幅度提升使用人员的逃离时间,防止二次伤害的产生;预埋件固定机构方便将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固定在构件或配件内,杜绝相互连接的构件、配件与预埋件主体脱离,有效提升安全系数。
[0024]
(2)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的设置方便分别将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固定在预留孔内,方便实现对预埋件主体的固定动作;主体支架上的主体抗震器与副体支架上的副体抗震器相配合,实现对预埋件主体的抗震功能,有效降低预埋件主体遭遇灾害时产生的脱落倾倒等问题;预埋件固定器能够将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稳固的固定到预
埋孔内,从而对预埋件本体实现固定效果,杜绝预埋件主体、预埋件副体脱离预埋孔的可能。
[0025]
(3)通过卡件限位件对固定卡件进行限制,当预埋套筒伸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卡件限位件取下,在圆筒卡槽内卡槽弹簧的作用下,固定卡件通过卡件凸起沿卡件滑槽滑动,固定卡件进入螺纹卡槽内,有效阻止预埋套筒沿预埋圆筒转动,使得沿套筒螺纹槽固定到指定位置的预埋套筒稳固的固定在预埋圆筒上,达到持续稳定固定预埋套筒的目的,保证预埋件固定器的固定效果,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防止预埋套筒与预埋圆筒脱离,提升安全性能,减少二次伤害的可能。
[0026]
(4)套筒螺纹槽的设置方便固定支杆在预埋套筒上调节移动,设置至少三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在使用时,通过调整三个固定支杆的位置,使其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关系,将预埋套筒稳定的支撑在预埋孔内,方便在预埋孔内填充砂浆对预埋套筒进行精准固定,方便将预埋套筒固定在合适位置上;支杆球头与弧型滑槽配合,方便固定支杆沿套筒螺纹槽移动;支杆螺母与螺母固定槽配合,能够对移动至合适位置上的固定支杆端部进行固定,防止固定支杆偏移;调节套筒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固定支杆的调节功能,通过爪型支撑架将固定支杆固定在预埋孔内,实现稳固支撑的效果。
[0027]
(5)主体抗震筒通过主体抗震轴承沿主体抗震轴转动;副体抗震筒通过副体抗震轴承沿副体抗震轴转动;副体抗震齿轮在一对主体抗震齿轮间隙内与主体抗震齿轮相啮合,使得副体抗震筒能够沿一对间隙设置的主体抗震筒内移动,从而在遭受震动时副体抗震筒能够沿主体抗震筒间的间隙移动,达到缓解震动的目的,而通过副体抗震齿轮啮合主体抗震齿轮,能够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抵消或降低预埋件主体受到的震动,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0028]
(6)通过抗震伸缩带依次连接其中一个主体抗震凹轮、副体抗震凹轮与另一个主体抗震凹轮,使得副体抗震凹轮、两个主体抗震凹轮形成一个整体,在受到震动时能够防止主体抗震齿轮、副体抗震齿轮远离,同时通过抗震伸缩带对受到的震动进行吸收,减少震动对预埋件本体的损伤,提升预埋件本体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旋转凸环配合旋转环槽,方便主体抗震凹轮、副体抗震凹轮分别绕主体抗震轴上、副体抗震轴转动。
[0029]
(7)主体限位板、副体限位板底面上设置的主体限位柱、副体限位柱分别与扇环型主体限位槽、扇环型副体限位槽相配合,能够对主体抗震筒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使得主体抗震筒仅能转动一定角度,防止副体抗震齿轮与主体抗震齿轮转动范围过大,导致构件配件撞击装配式建筑,导致装配式建筑受损,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折叠防护壳体的设置能够对预埋件抗震机构进行有效防护,防止施工过程对预埋件主体造成影响,从而提升预埋件主体的使用成功效率,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概率;防护龙骨配合可伸缩连杆、防护折叠布形成稳固的防护,能够对预埋件抗震机构进行持续防护。
[0030]
(8)抗震调节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对预埋件本体受到的震动进行减震吸收,降低瞬时强震对预埋件本体产生的损害;圆形抗震调节槽配合环形抗震调节板,使得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在受到横向震动时,对受到的震动进行削减或吸收,提升构件配件的抗震能力;抗震调节滑槽与抗震稳定槽通过连接弧连接,方便主体支架副体支架遭受横向震动时挤压环形抗震调节板而移动,降低受到横向震动时对预埋件本体的损害;抗震筒抗震卷簧配合调节弹簧,能够对受到横向震动后的主体支架、副体支架进行支撑复位;复位弹性筒
能够保证调节弹簧处于弹性支撑状态,降低调节弹簧弯折概率。
[0031]
(9)扇环型调节板的设置,使得扇环型调节板能够随支架轴承的移动伸展或收缩,在支架轴承运动随主体支架、副体支架移动时,扇环型调节板始终与支架轴承相连接,防止支架轴承脱离圆形抗震调节槽;调节轮与调节板滑槽相配合,方便扇环型调节板沿扇环型调节槽滑移;复位弹簧对扇环型调节板进行支撑,方便扇环型调节板沿调节板滑槽复位,方便主体支架、副体支架受到的震动抵消后在扇环型调节板的支撑下恢复至初始位置;调节球头的设置,方便主体支架、副体支架沿抗震调节滑槽滑道,环形滑槽能够防止调节球头脱离抗震调节滑槽、抗震稳定槽。
[0032]
综上,本发明通过对预埋件本体进行重新设计,通过相互配合的预埋件抗震机构、预埋件固定机构、抗震调节结构,使得本技术的预埋件本体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受到的纵向、横向等震动进行及时抵消、消减,大幅度提升构件配件与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稳定性,降低构件配件脱落断裂的可能性,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降低遭受自然灾害时装配式建筑对逃离人群造成的伤害,提升人群逃脱概率。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预埋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预埋件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预埋件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固定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固定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中预埋件抗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1中主体抗震轴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中主体抗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中副体抗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1中主体抗震凹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1中折叠防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1中圆形抗震调节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1中环形抗震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1、预埋件主体,2、折叠防护壳体,3、预埋件副体,4、预埋件固定器,5、预埋圆筒,6、预埋套筒,7、固定支杆,8、主体抗震器,9、抗震调节结构,10、副体抗震器,201、防护龙骨,202、可伸缩连杆,203、防护折叠布,601、套筒螺纹槽,602、螺母固定槽,603、卡件限位件,604、螺纹卡槽,606、卡件固定槽,607、固定卡件,608、卡件凸起,609、卡槽弹簧,701、爪型支撑架,702、调节套筒,703、支杆螺母,704、支杆球头,801、主体支架,802、主体抗震轴,803、主体抗震凹轮,804、主体抗震轴承,805、主体抗震筒,806、主体抗震齿轮,807、抗震伸缩带,808、主体限位板,809、主体限位柱,810、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1、旋转凸环,812、抗震筒抗震卷簧,901、圆形抗震调节槽,902、调节弹簧,903、抗震调节滑槽,904、支架轴承,905、调节槽抗震卷簧,906、抗震稳定槽,907、扇环型调节板,908、调节板滑槽,1001、副体支架,1002、副体抗震轴,1003、副体抗震凹轮,1004、副体抗震轴承,1005、副体抗震筒,1006、副体
抗震齿轮,1007、副体限位板,1008、副体限位柱,1009、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6]
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其结构如图1-图14所示,其中,图7未表现主体限位板808、副体限位板1007,图8未表现主体支架801;包括预埋件本体,,预埋件本体包括预埋件主体1、与预埋件主体1相配合的预埋件副体3;预埋件主体1上设有与预埋件副体3相配合的预埋件抗震机构;预埋件主体1、预埋件副体3上均设有预埋件固定机构。预埋件主体1包括主体预埋基座,预埋件副体3包括副体预埋基座;预埋件抗震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主体支架801、设置在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副体支架1001;主体支架801远离主体预埋基座的一端端部设有主体抗震器8;副体支架1001远离副体预埋基座的一端端部设有与主体抗震器8相配合的副体抗震器10;预埋件固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两端的预埋件固定器4。
[0037]
预埋件固定器4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两端的预埋圆筒5,预埋圆筒5内套设预埋套筒6,预埋套筒6上设有与预埋圆筒5螺纹配合的套筒螺纹槽601,套筒螺纹槽601上设有多个螺纹卡槽604;预埋圆筒5端部内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隙配合的圆筒卡槽,圆筒卡槽内均设有卡槽弹簧609,卡槽弹簧609上套设有与螺纹卡槽604相配合的固定卡件607,固定卡件607通过设置在固定卡件607侧面的卡件凸起608与设置在圆筒卡槽侧面上的卡件滑槽相配合;预埋圆筒5上设有与固定卡件607可拆卸连接的卡件限位件603。
[0038]
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至少三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固定支杆7端部设有支杆球头704,支杆球头704与设置在套筒螺纹槽601内的弧型滑槽相配合;固定支杆7上套设有支杆螺母703,支杆螺母703与均布在套筒螺纹槽601上的螺母固定槽602相配合,螺母固定槽602与螺纹卡槽604间隙配合;固定支杆7远离套筒螺纹槽601的一端均设有与固定支杆7螺纹连接的调节套筒702,调节套筒702远离固定支杆7的一端设有爪型支撑架701。
[0039]
主体抗震器8包括一对间隙设置在主体支架801端部的主体抗震轴802,主体抗震轴802上均套设有通过主体抗震轴承804与主体抗震轴802转动连接的主体抗震筒805,主体抗震筒805上设有主体抗震齿轮806;副体抗震器10包括设置在副体支架1001端部的副体抗震轴1002,副体抗震轴1002上套设有通过副体抗震轴承1004与副体抗震轴1002转动连接的副体抗震筒1005,副体抗震筒1005上设有副体抗震齿轮1006,副体抗震齿轮1006与一对间隙配合的主体抗震齿轮806相啮合。
[0040]
副体抗震轴1002上套设有与副体抗震筒1005间隙配合的副体抗震凹轮1003;主体抗震轴802上均套设有与主体抗震筒805间隙配合的抗震筒抗震卷簧812,抗震筒抗震卷簧812上套设有主体抗震凹轮803,主体抗震凹轮803上设有抗震伸缩带807,抗震伸缩带807依次通过其中一个主体抗震凹轮803、副体抗震凹轮1003与另一个主体抗震凹轮803相连接;主体抗震凹轮803内侧、副体抗震凹轮1003内侧均设有旋转凸环811,旋转凸环811与设置在主体抗震轴802上、副体抗震轴1002上的旋转环槽相配合。
[0041]
主体抗震轴802顶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
柱809,主体限位柱809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顶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1005顶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主体预埋基座上设有与副体预埋基座相连接的折叠防护壳体2,折叠防护壳体2包括多个间隙配合与预埋件抗震机构间隙配合的防护龙骨201,防护龙骨201之间通过间隙配合的可伸缩连杆202相连接,防护龙骨201上敷设有与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相连接的防护折叠布203。
[0042]
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均设有抗震调节结构9,抗震调节结构9包括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圆形抗震调节槽901,圆形抗震调节槽901内设有与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相配合的环形抗震调节板;圆形抗震调节槽901内均布有多个间隙配合的抗震调节滑槽903,抗震调节滑槽903均与设置圆形抗震调节槽901中心上的抗震稳定槽906相连接;圆形抗震调节槽901内套设有调节槽抗震卷簧905,调节槽抗震卷簧905的固定端与圆形抗震调节槽901侧壁相连接,活动端与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相连接;调节槽抗震卷簧905相邻簧片之间通过调节弹簧902相连接,调节弹簧902内套设有与调节槽抗震卷簧905相邻簧片相连接的复位弹性筒,复位弹性筒与调节弹簧902内表面相接触。
[0043]
环形抗震调节板包括多个与抗震调节滑槽903一一对应的扇环型调节板907,扇环型调节板907的一端与设置在主体预埋基座侧面上、副体预埋基座侧面上的扇环型调节槽相配合,扇环型调节槽的两侧均设有调节轮,调节轮与设置在扇环型调节板907侧面上的调节板滑槽908相配合;扇环型调节槽内设有与扇环型调节板907相配合的复位弹簧;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上均套设有与扇环型调节板907相连接的支架轴承904;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端部均设有与抗震调节滑槽903相配合的调节球头,调节球头均与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转动连接,调节球头上设有与抗震调节滑槽903相配合的环形滑槽。
[0044]
根据上述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方法,步骤包括:预埋件本体的安装方法和预埋件本体使用方法的使用;预埋件本体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利用预埋件固定器4将预埋件主体1、预埋件副体3固定到预设在构件或配件的预埋孔内,其详细步骤为:首先将构件、配件放置到合适位置,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分别放置到装配式建筑的预埋孔、构件配件的预埋孔内,根据预埋孔两侧预埋侧孔的深度,分别调整预埋套筒6在预埋圆筒5上的长度,使预埋套筒6固定在预埋侧孔内,拽下卡件限位件603,卡件限位件603脱离对卡件固定槽606的束缚,在卡槽弹簧609的作用下,固定卡件607通过卡件凸起608沿圆筒卡槽的卡件滑槽滑动,固定卡件607伸出圆筒卡槽,通过小幅度旋转预埋套筒6,使固定卡件607进入螺纹卡槽604,对预埋套筒6进行限制,使其固定在预埋圆筒5上。
[0045]ⅱ、对固定支杆7进行移动,使固定支杆7沿套筒螺纹槽601移动,将三个长度不等的固定支杆7通过支杆球头704移动至合适的螺母固定槽602内,使三个固定支杆7在预埋套筒6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同时将预埋套筒6稳固的支撑到预埋侧孔内,此时,三个固定支杆7不一定与预埋侧孔接触,调节调节套筒702的位置,使爪型支撑架701与预埋侧孔紧紧固定,同时转动支杆螺母703,使支杆螺母703固定到螺母固定槽602内,防止固定支杆7倾斜,
从而将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固定在预埋孔内,而后使用砂浆等对预埋孔、预埋侧孔进行填充,从而将预埋件主体1、预埋件副体3固定到构件或配件内,预埋件主体1的安装固定工作完成。
[0046]
预埋件本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横向震动的作用;利用主体抗震器8、副体抗震器10对横向震动进行削弱抵消,构件配件远离或靠近装配式建筑,由于构件或配件在安装时留有间隙,在横向震动产生时,预埋件本体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减缓,具体步骤为:折叠防护壳体2收缩或伸展,防护龙骨201之间的间隙减少或增大,可伸缩连杆202缩短或伸长,在此过程中,防护折叠布203始终能够对预埋件抗震机构进行持续防护;震动带动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产生横向运动。
[0047]
主体预埋基座带动主体支架801横向运动,主体抗震轴802随主体支架801横向运动,同时,副体预埋基座带动副体支架1001横向运动,副体抗震轴1002随副体支架1001横向运动,主体抗震筒805沿主体抗震轴承804转动,副体抗震筒1005沿副体抗震轴承1004转动,主体抗震筒805上的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筒1005上的副体抗震齿轮1006相互啮合转动,对产生的横向作用力进行削减,随着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齿轮1006的啮合,主体支架801和副体支架1001相互远离或靠近,主体支架801远离副体支架1001时,抗震伸缩带807伸展,同时带动主体抗震凹轮803、副体抗震凹轮1003转动,旋转凸环811沿旋转环槽转动,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对横向作用力进行吸收储存,对横向作用力进行消减,主体支架801靠近副体支架1001时,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吸收储存的横向作用力释放,通过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对横向作用力的吸收及释放来快速减少震动产生横向作用力的强度,从而减少构件配件与装配式建筑间的作用力,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0048]
在此过程中,主体限位板808底面上上的主体限位柱809通过与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的配合,将主体抗震筒805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副体限位板1007底面上上的副体限位柱1008通过与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的配合,将副体抗震筒1005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有效防止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齿轮1006脱离,并能够有效阻止构件配件撞击装配式建筑。
[0049]ⅱ、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其他方向震动的作用;抗震调节结构9能够对其他方向上产生的震动进行抵消;在遭受其他方向上的震动时,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产生晃动,调节球头通过设置在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端部的球头壳体转动,调节球头在抗震稳定槽906扭动,当震动强度增加时,调节球头通过连接弧面离开抗震稳定槽906进入抗震调节滑槽903内,在环形滑槽的作用下,调节球头不会脱离圆形抗震调节槽901,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上的支架轴承904挤压环形抗震调节板的各个分离的扇环型调节板907,扇环型调节板907的调节板滑槽908通过调节轮进入或伸出扇环型调节槽,复位弹簧对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吸收和削减,同时,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挤压调节槽抗震卷簧905,调节弹簧902对挤压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再次吸收和削减;通过上述方式对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震动进行消减、抵消,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及稳定,提升人群逃离几率。
[0050]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三个
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1]
实施例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四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2]
实施例4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五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3]
实施例5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六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4]
实施例6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七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5]
实施例7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八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6]
实施例8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九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7]
实施例9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螺纹槽601内设有十个长度不等间隙配合的固定支杆7。
[0058]
实施例10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体抗震轴802顶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柱809,主体限位柱809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顶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1005底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
[0059]
实施例1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体抗震轴802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顶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柱809,主体限位柱809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底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1005底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
[0060]
实施例12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体抗震轴802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顶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柱809,主体限位柱809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底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
1005顶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
[0061]
实施例1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体抗震轴802底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顶面上设有主体限位柱809,主体限位柱809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底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顶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1005顶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
[0062]
实施例14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体抗震轴802顶面、底面上均设有主体限位板808,主体限位板808上设有主体限位柱809,主体限位柱809分别与设置在主体抗震筒805顶面、底面上的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相配合;副体抗震轴1002顶面、底面上设有副体限位板1007,副体限位板1007上设有副体限位柱1008,副体限位柱1008分别与设置在副体抗震筒1005顶面、底面上的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相配合。
[0063]
实施例15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安装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利用预埋件固定器4将预埋件主体1、预埋件副体3固定到预设在构件或配件的预埋孔内,其详细步骤为:首先将构件、配件放置到合适位置,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分别放置到装配式建筑的预埋孔、构件配件的预埋孔内,根据预埋孔两侧预埋侧孔的深度,分别调整预埋套筒6在预埋圆筒5上的长度,使预埋套筒6固定在预埋侧孔内,拽下卡件限位件603,卡件限位件603脱离对卡件固定槽606的束缚,在卡槽弹簧609的作用下,固定卡件607通过卡件凸起608沿圆筒卡槽的卡件滑槽滑动,固定卡件607伸出圆筒卡槽,通过小幅度旋转预埋套筒6,使固定卡件607进入螺纹卡槽604,对预埋套筒6进行限制,使其固定在预埋圆筒5上。
[0064]ⅱ、对固定支杆7进行移动,使固定支杆7沿套筒螺纹槽601移动,将三个长度不等的固定支杆7通过支杆球头704移动至合适的螺母固定槽602内,使三个固定支杆7在预埋套筒6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同时将预埋套筒6稳固的支撑到预埋侧孔内,此时,三个固定支杆7不一定与预埋侧孔接触,调节调节套筒702的位置,使爪型支撑架701与预埋侧孔紧紧固定,同时转动支杆螺母703,使支杆螺母703固定到螺母固定槽602内,防止固定支杆7倾斜,从而将主体预埋基座两端、副体预埋基座固定在预埋孔内,而后使用砂浆等对预埋孔、预埋侧孔进行填充,从而将预埋件主体1、预埋件副体3固定到构件或配件内,预埋件主体1的安装固定工作完成。
[0065]
实施例16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横向震动的作用;利用主体抗震器8、副体抗震器10对横向震动进行削弱抵消,构件配件远离或靠近装配式建筑,由于构件或配件在安装时留有间隙,在横向震动产生时,预埋件本体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减缓,具体步骤为:折叠防护壳体2收缩或伸展,防护龙骨201之间的间隙减少或增大,可伸缩连杆202缩短或伸长,在此过程中,防护折叠布203始终能够对预埋件抗震机构进行持续防护;震动带动主体预埋基座、副体预埋基座产生横向运动。
[0066]
主体预埋基座带动主体支架801横向运动,主体抗震轴802随主体支架801横向运动,同时,副体预埋基座带动副体支架1001横向运动,副体抗震轴1002随副体支架1001横向运动,主体抗震筒805沿主体抗震轴承804转动,副体抗震筒1005沿副体抗震轴承1004转动,主体抗震筒805上的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筒1005上的副体抗震齿轮1006相互啮合转动,对产生的横向作用力进行削减,随着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齿轮1006的啮合,主体支架801和副体支架1001相互远离或靠近,主体支架801远离副体支架1001时,抗震伸缩带807伸展,同时带动主体抗震凹轮803、副体抗震凹轮1003转动,旋转凸环811沿旋转环槽转动,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对横向作用力进行吸收储存,对横向作用力进行消减,主体支架801靠近副体支架1001时,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吸收储存的横向作用力释放,通过抗震筒抗震卷簧812对横向作用力的吸收及释放来快速减少震动产生横向作用力的强度,从而减少构件配件与装配式建筑间的作用力,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0067]
在此过程中,主体限位板808底面上上的主体限位柱809通过与扇环型主体限位槽810的配合,将主体抗震筒805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副体限位板1007底面上上的副体限位柱1008通过与扇环型副体限位槽1009的配合,将副体抗震筒1005限制在一定角度的旋转范围内,有效防止主体抗震齿轮806与副体抗震齿轮1006脱离,并能够有效阻止构件配件撞击装配式建筑。
[0068]ⅱ、对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其他方向震动的作用;抗震调节结构9能够对其他方向上产生的震动进行抵消;在遭受其他方向上的震动时,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产生晃动,调节球头通过设置在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端部的球头壳体转动,调节球头在抗震稳定槽906扭动,当震动强度增加时,调节球头通过连接弧面离开抗震稳定槽906进入抗震调节滑槽903内,在环形滑槽的作用下,调节球头不会脱离圆形抗震调节槽901,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上的支架轴承904挤压环形抗震调节板的各个分离的扇环型调节板907,扇环型调节板907的调节板滑槽908通过调节轮进入或伸出扇环型调节槽,复位弹簧对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吸收和削减,同时,主体支架801、副体支架1001挤压调节槽抗震卷簧905,调节弹簧902对挤压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再次吸收和削减;通过上述方式对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震动进行消减、抵消,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及稳定,提升人群逃离几率。
[006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仅限于上述实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