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埋件及该预埋件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21:16: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程管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件及该预埋件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2.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大发展阶段。综合管廊内的管线主要靠侧墙支架作为依托。由于侧墙支架数量众多,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综合管廊建设质量、成本和进度,是管廊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支架预埋件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又直接影响到支架的安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多数的工程施工都需要监理进行检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3.监理预埋件施工过程中发现,通常预埋件包括钢板以及焊接固定在钢板上的锚筋,通常将预埋件安装在侧墙上时,锚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在侧墙钢筋上,预埋件的侧面进深、水平和标高定位精度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在内侧模板施工阶段,预埋件表面与侧墙内模表面贴合不紧密,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冲击力及振捣棒插拔的干扰,预埋件易发生偏移和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预埋件在施工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预埋件施工过程中发生偏移以及变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埋件及该预埋件的施工工艺。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埋件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埋件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加工钢板、锚筋:对钢板、锚筋进行加工成型,并在锚筋一端进行套丝处理;预埋件检查:对成型的钢板以及锚筋进行检查,查看是否符合施工标准;钢板定位及固定:对钢板在侧墙位置进行分布,同时对钢板进行固定;内侧模板施工:对内墙的模板进行安装施工;锚筋套丝安装固定:将锚筋与钢板相互,并将锚筋与侧墙钢筋进行连接;混凝土浇筑:对锚筋以及内墙钢筋连接的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拆模及预埋件清理:拆除模板并对钢板侧壁进行清理;预埋件验收:对成型的预埋件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验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原有的常规施工工艺,此处的预埋件采用将钢板与锚筋进行可拆卸式的连接,保障在后期安装过程中做到可调节锚筋的位置,从而即使遇到侧墙钢筋干涉,也可调整锚筋远离钢板一端的朝向,从而便于将锚筋与侧墙钢筋之间进行连接,同时也便于锚筋与钢板之间连接,通过预先对钢板进行定位固定,最后锚筋套丝安装固定的方式,保障了预埋件的侧面进深、水平和标高尺寸,提升了预埋件的施工质量。
7.可选的,在预埋件检查步骤中,对预埋件的类型、规格以及数量按照施工设计标准进行检测,且材料需有合格证书,同时按照工艺要求对预埋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预埋件的检测,确保预埋件的质量,对预埋件的施
工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保障了预埋件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对套丝的外形质量以及螺纹尺寸进行合规检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尺寸投影设备,对套丝成型的螺纹部进行内外径以及齿牙的角度、厚度进行检测,从而保障锚筋与钢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1.可选的,在钢板定位及固定步骤中,使得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轴线偏差前后不大于10mm, 进深偏差不大于20m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钢板的定位准确,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后期施工。
13.可选的,在钢板定位及固定步骤中,按照图纸尺寸由模板顶端量测安装尺寸,竖向采用木方控制,横向尺寸在木方上用铁钉做好记号,后将钢板定位在模板上,采用钢钉把钢板固定在模板上,要求钢板表面与模板表面紧密贴合,且贴合间隙不大于0.5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准把控相邻两个钢板之间的间距,使得钢板的安装位置精确,难以发生较大偏差。
15.可选的,在锚筋套丝安装固定步骤中,调整锚筋脚部位置,避开侧墙钢筋,将锚筋根部与钢板拧紧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锚筋根部与侧墙钢筋之间进行触碰,便于将锚筋与钢板之间旋转固定,降低施工难度。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埋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埋件,包括钢板和锚筋,所述钢板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锚筋呈弯折设置,所述通孔与锚筋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筋与钢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锚筋与钢板之间拆装方便。
19.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在锚筋一端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通孔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锚筋与钢板之间螺纹连接,且锚筋与钢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调节锚筋远离钢板一端的朝向,从而便于将锚筋与侧墙钢筋之间进行连接。
2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通孔内壁上的蜗轮、转动连接在钢板上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的转轴呈中空状且两端均于外界呈连通设置,所述锚筋一端成型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在蜗轮的转轴内壁上,所述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通孔呈连通设置,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蜗杆啮合蜗轮转动,使得蜗轮与锚筋同步转动,从而可调节锚筋的角度,便于将锚筋与侧墙钢筋之间进行搭接固定。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保障了预埋件的侧面进深、水平和标高尺寸,提升了预埋件的施工质量;对预埋件的检测,确保预埋件的质量,对预埋件的施工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保障了预埋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实施例一种用于展示螺纹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实施例一中,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27.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实施例二中,用于展示蜗轮和蜗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钢板;2、锚筋;3、通孔;4、螺纹部;5、蜗轮;6、蜗杆;7、安装槽;s1、加工钢板、锚筋;s2、预埋件检查;s3、预埋钢板定位及固定;s4内侧模板施工;s5、锚筋套丝安装固定;s6、混凝土浇筑前预埋件检查;s7、混凝土浇筑;s8、拆模及预埋件清理;s9、预埋件验收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一: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埋件。
32.参照图1,一种预埋件,包括钢板1以及锚筋2,钢板1的厚度最优设置在6mm以上,钢板1为矩形板,在钢板1的拐角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3。锚筋2选用直径为两公分的钢筋。锚筋2呈弯折设置,一端成型有用于与通孔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33.参照图2,连接件包括成型在锚筋2端部的螺纹部4,按照尺寸要求将钢筋预先进行裁切,然后将裁切的钢筋进行弯折,或者预先将钢筋进行完成,然后进行裁切,无论上述任何一种方式均可得到所需的锚筋2。通过圆板牙在锚筋2的一端,通过人为手动的方式在锚筋2的一端成型螺纹,从而使得锚筋2成型有螺纹的一端为螺纹部4。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螺纹部4螺纹连接在通孔3内即可。
34.第二方面,本技术基于上述的预埋件,还公开一种预埋件的施工工艺。
35.参照图2和图3,一种预埋件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钢板1、锚筋2,预先选取合适的钢板1以及钢筋,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裁切出钢板1,钢板1最优设置呈正方形,且钢板1的边长为120mm。同时钢板1的厚度选择在8mm及以上。同时通过钻孔或激光切割的方式,在钢板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四个通孔3,相邻两个通孔3之间的间距为80mm。
36.同时裁切钢筋用于成型锚筋2,钢筋的长度选择120mm-125mm之间,钢筋的直径选择在2mm及以上,将裁切成型的钢筋进行弯折,同时使用圆形板牙,将钢筋远离其自身弯折的一端外侧进行套丝,从而使得锚筋2的端部形成螺纹部4。最终在通孔3内进行手动攻丝,便于螺纹部4与通孔3之间进行连接。
37.s2、预埋件检查,根据施工检查手册,对预埋件的类型、规格以及数量进行检验,并通过专业监理人才以及施工手册判断,预埋件是否复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也要检测材料,是否符合力学性能,检查材料是否有合格证书。对于锚筋2以及钢板1,还需检测外观是否良好,锚筋2以及钢板1的外形尺寸。同时采用投影测量设备对螺纹部4的套丝进行质量尺寸检测。
38.当上述检测均复合要求后,进行s3、预埋钢板1定位及固定,在对钢板1进行定位时,按照图纸尺寸由模板顶端量测安装尺寸,同时采用木方对竖向尺寸进行控制。横向尺寸在木方上用铁钉做好标记,将钢板1定位在模板的标记点上。最终采用钢钉将钢板1固定在
模板的表面上,并使得钢板1表面与模板表面之间精密贴合。
39.监理检测人员在检测预埋件的过程中,可通过塞规的方式,检测钢板1与模板之间贴合的间隙是否小于0.5mm。在根据综合管廊设计图纸,按工程预埋件点位布置图中对预埋件位置、类型以及数量的要求进行埋设处理时,监理人员检测时,判定预埋件的定位偏差是否符合标高偏差小于等于10mm,轴线偏差前后小于等于10mm,以及进深偏差是否小于等于20mm。
40.如果满足上述要求,则进行s4内侧模板施工,对内侧模板进行安装,当内侧模板按照施工要求处理完成后,进行s5、锚筋2套丝安装固定,在锚筋2安装固定的过程中,调整锚筋2脚部的位置,从而避开侧墙处的钢筋,将钢筋根部与预埋的钢板1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处理。
41.将锚筋2、钢板1以及模板进行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按照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步骤s6、混凝土浇筑前预埋件检查,从而再次确保整个预埋件施工符合施工要求,减少返工现象,确保了工程质量。
42.确保上述预埋件符合施工要求后,进行s7、混凝土浇筑,使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浇灌混凝土,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采用振捣棒插拔,从而密实混凝土,提升锚筋2与侧墙之间的连接质量。
43.浇筑完成后,进行s8、拆模及预埋件清理,使用手动清理的方式,将预埋件钢板1侧壁上的混凝土清理掉,保障后期钢板1的使用。同时对于浇筑过程外观不足的地方进行修补,清理浇筑后侧墙部位处的地面,最终进行s9、预埋件验收操作。
44.实施例二:本技术公开一种预埋件。
45.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包括蜗轮5和蜗杆6,蜗轮5转动连接在通孔3的内壁上,蜗轮5的转轴呈中空设置,且蜗轮5转轴的两端均与外界呈连通。锚筋2成型有螺纹部4的一端与蜗轮5的转轴内腔螺纹连接。
46.参照图5,同时在钢板1的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7,安装槽7的个数与蜗轮5的个数相等,安装槽7与通孔3的内壁呈连通设置,蜗杆6转动连接在安装槽7的内腔内,蜗杆6与蜗轮5啮合,从而转动蜗杆6可调节锚筋2弯折一端的朝向,便于避开侧墙钢筋。同时也方便将锚筋2与钢板1之间连接。对于此处公开的预埋件,在整个预埋件施工工艺中,锚筋2与钢板1之间连接方式以及顺序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筋2与钢板1之间连接更加方便,对于锚筋2弯折端方向调节的过程中,转动蜗杆6,使得蜗杆6啮合蜗轮5转动,即可实现对锚筋2的调节。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