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淋雨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5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淋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淋雨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2.飞机在装配后需要做淋雨试验,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查飞机的气密舱是否漏水。
3.在现有的淋雨试验车中,试验车上设有支撑架,水路由支撑架支撑,并与支撑架上的喷头连通,喷头的俯仰角可调,从而对飞机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淋雨试验。
4.然而,喷头俯仰角的变化不仅会改变喷头喷射出的水流的流速、行程和角度,以至于影响淋雨试验的一致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喷头的俯仰角的范围并非360
°
无死角,进一步限制了淋雨试验车对飞机不同的高度位置的淋雨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雨试验设备,能够实现对飞机不同高度位置的淋雨试验,且能使喷射出的水流的流速、行程和角度保持一致。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淋雨试验设备,包括:
8.喷淋单元,包括流体驱动件、输入组件、输送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折叠或展开,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组件连通,所述流体驱动件能够驱动流体从所述输入组件经所述输送组件流向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用于将所述流体喷淋在待试验飞机上;
9.升降单元,所述输送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升降单元用于调节所述输出组件的高度,并带动所述输送组件折叠或展开,以适应所述输出组件的高度。
10.可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包括呈夹角相连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组件连通,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组件连通,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升降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相对转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输送组件。
11.可选地,所述输送管路还包括第二转接管、第三转接管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的第一转接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接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组件连通。
12.可选地,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驱动件、升降平台和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平台设置在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所述输出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第一转接管、
所述第二转接管和所述第三转接管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折叠或展开,以调节所述输出组件的高度,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相对转动。
13.可选地,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喷洒件,所述喷洒件用于将所述流体喷淋在所述待试验飞机上,所述喷洒件与所述输送组件连通,所述喷洒件角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14.可选地,
15.所述第一转接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所述第一轴管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轴管上,所述第一轴管和所述第二轴管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且任一者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通,另一者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连通;和/或,
16.所述第二转接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所述第三轴管转动套设在所述第四轴管上,所述第三轴管和所述第四轴管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且任一者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另一者与所述输入组件连通;和/或,
17.所述第三转接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所述第五轴管转动套设在所述第六轴管上,所述第五轴管和所述第六轴管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且任一者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另一者与所述输出组件连通。
18.可选地,
19.所述第一轴管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轴管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一滚动体;和/或,
20.所述第三轴管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轴管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之间设有第二滚动体;和/或,
21.所述第五轴管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六轴管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五凹槽相对的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所述第六凹槽之间设有第三滚动体。
22.可选地,
23.所述第一轴管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所述第二轴管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或,
24.所述第三轴管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所述第四轴管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和/或,
25.所述第五轴管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所述第六轴管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上设有第三密封圈。
26.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移动驱动件、运动件和支撑件,所述升降单元、所述运动件和所述支撑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移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运动件移动,以移动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
27.可选地,所述输入组件上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28.有益效果: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淋雨试验设备,流体驱动件将流体从输入组件经输送组件驱动至输出组件,输出组件能够将流体喷淋在待试验飞机上,以对待试验飞机进行淋雨试验。升降单元能够调节输出组件的高度,从而实现对待试验飞机的不同高度位置的淋雨试验。升降单元还能带动输送组件折叠或展开,以使输送组件适应输出组件的高度,使输出组件在不同的高度对飞机喷淋时,均能保持一致的流速、行程和角度,改善淋雨试验的效果。与调节喷头俯仰角相比,本淋雨试验设备通过折叠或展开输送组件,配合调节输出组件的高度,输出组件在高度方向上的调节不受限制,调节范围大,输出流体的角度、流速和行程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淋雨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的爆炸图。
33.图中:
34.1、喷淋单元;11、输送组件;111、输送管路;1111、第一输送管;1112、第二输送管;1113、第一转接管;11131、第一轴管;111311、第一凹槽;111312、第七凹槽;11132、第二轴管;111321、第二凹槽;11133、第一滚动体;11134、第一密封圈;1114、第二转接管;1115、第三转接管;12、输入组件;121、第一入口;13、输出组件;131、喷洒件;
35.2、升降单元;21、剪叉式升降机构;22、升降平台;
36.3、支撑单元;31、支撑架;311、叉车管孔;32、防撞结构;33、运动件;34、支撑件;341、折叠架;342、螺旋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淋雨试验设备,如图1所示,其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喷淋单元1、升降单元2和支撑单元3。与通过调节喷头的俯仰角来调节喷水的高度相比,本淋雨试验设备通过折叠或展开输送组件11,配合调节输出组件13的高度,使输出组件13在高度方向上的调节不受限制,调节范围大,输出流体的角度、流速和行程的一致性好。
42.其中,喷淋单元1包括流体驱动件、输入组件12、输送组件11和输出组件13,输送组件11能够折叠或展开,输送组件11的一端与输入组件12连通,另一端与输出组件13连通,流体驱动件能够驱动流体从输入组件12经输送组件11流向输出组件13,输出组件13用于将流体喷淋在待试验飞机上。也就是说,流体驱动件作为流体的动力源,输入组件12作为流体的流入通道,输出组件13作为流体的流出通道,输送组件11作为连通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的传输通道,实现了流体向待试验飞机的喷淋。在本实施例中,流体驱动件为柴油机水泵,功率大,能够将流体泵送至高处。
43.为对待试验飞机的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淋雨试验,输出组件13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升降单元2用于调节输出组件13的高度。而且,输送组件11也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在调节输出组件13的高度时,升降单元2能够带动输送组件11折叠或展开,以适应输出组件13的高度,避免输送组件11限制输出组件13的位置,从而使输出组件13在对待试验飞机的不同高度位置进行喷淋时,均能保持一致的流速、行程和角度,改善淋雨试验的效果。
44.可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单元3包括支撑架31、移动驱动件、运动件33和支撑件34。升降单元2、运动件33和支撑件34均设置在支撑架31上,移动驱动件用于驱动运动件33移动,以移动支撑架31,支撑件34用于支撑支撑架31。也就是说,通过移动驱动件的驱动,支撑架31能够在道路上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支撑架31上的输出组件13相对于待试验飞机的位置。另外,当输送组件11随着输出组件13的高度变化而变化时,本淋雨试验设备的重心在高度方向上会发生变化,在支撑架31上还设有支撑件34,支撑件34能够加强对支撑架31的支撑,使本设备更加平稳,避免其发生倾覆。
4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1为车架,车架主要采用q235矩形管焊接而成,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满足使用要求。车架中间位置设计有多个叉车管孔311,本设备除了自我行走外,还可以利用叉车进行搬运。在支撑架31的下方四角处设有四个运动件33,即四个压配式实心轮胎,为方便进行转向,四个运动件33中的两个为主动轮,这两个主动轮呈对角安装在车架上,另外两个则为从动轮。移动驱动件为直流电机,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主动轮上。在车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撑件34,支撑件34包括折叠架341和螺旋伸缩杆342,折叠架341可转动地铰接在车架上,螺旋伸缩杆342竖直设置在折叠架341上,且高度可调。当车架停在预定位置后,可打开各折叠架341,使折叠架341沿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然后,转动螺旋伸缩杆342上方的旋钮,调节螺旋伸缩杆342的长度,使各螺旋伸缩杆342均稳定地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加强车架的稳定性,避免倾覆。在本设备不使用时,可将折叠架341折叠,收纳在车架旁。
46.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遥控器。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遥控器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以远程操作该淋雨试验设备。plc控制器集成安装在支撑架31上,工作人员可站在地面操作遥控器,来控制该设备前进、后退和转向(两轮转向、四轮转向或蟹
形转向)等。为便于对该设备进行操作,遥控器上设有车前防撞指示灯、车后防撞指示灯、四轮回中指示灯、四轮回中按钮和急停按钮等。
47.可选地,在车架前后两侧上,分别设有一个防撞结构32。在本实施例中,各防撞结构32的末端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当防撞结构32触发动作时,接近传感器发出信号,车前防撞指示灯或车后防撞指示灯点亮,设备的所有动作停止,达到防撞保护的目的。
48.可选地,升降单元2包括升降驱动件、升降平台22和剪叉式升降机构21,剪叉式升降机构21设置在支撑架31上,升降平台22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输出组件13设置在升降平台22上,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21折叠或展开,以调节输出组件13的高度,输送组件11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折叠或展开剪叉式升降机构21能够带动输送组件11折叠或展开。剪叉式升降机构21稳定性好,易于调节其上端的升降平台22的水平度,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便于将输出组件13稳定地支撑在高处,提高淋雨试验的一致性。通过增加剪叉式升降机构21的级数,能够无限制地增大输出组件13的高度调节范围,使本设备的应用范围更广。在本设备不使用时,剪叉式升降机构21可处于折叠状态,设备的整体体积小,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停放。
49.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为液压驱动杆,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为两级式升降机构,其升降范围能够覆盖现有各种飞机的高度。具体地,本设备包括两套剪叉式升降机构21和两组液压驱动杆。各剪叉式升降机构21分别设置在车架的两侧,且分别由一组液压驱动杆驱动。升降平台22水平设置在两套剪叉式升降机构21的上方,且在其周边设有护栏,以保护位于其上的工作人员。升降平台22上设有输出组件13,工作人员可操作输出组件13对待试验飞机进行喷淋。输送组件11设置在两套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中的任一套上,且外露在车架的一侧,若输送组件11发生漏水,工作人员可及时观察到,以便对其维修。在利用剪叉式升降机构21调节输出组件13的高度时,输送组件11随着剪叉式升降机构21的折叠而折叠,随着剪叉式升降机构21的展开而展开,同时,输送组件11还能为输出组件13持续提供流水。
50.可选地,输入组件12上设有第一入口121和第二入口,第一入口121和第二入口分别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组件12设置在车架的下部,第一入口121和第二入口分别设置在车架的两侧,水源由本设备外提供,连通水源的消防水带可与第一入口121或第二入口相连,从而使得本设备在喷淋待试验飞机的两侧时,消防水带无需绕过车架。进一步地,为方便打开或关闭第一入口121或第二入口,在第一入口121处设有第一球阀,在第二入口处设有第二球阀。
51.可选地,输送组件11包括至少一组输送管路111,输送管路111包括呈夹角相连的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第一输送管1111的一端和第二输送管11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第一输送管1111的另一端与输入组件12连通,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第二输送管1112的另一端与输出组件13连通,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升降单元2能够带动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相对转动,以折叠或展开输送组件11。也就是说,第一输送管1111的两端和第二输送管1112的两端均相对于升降单元2不可位移,因此,在输送组件11的高度变化时或水压变化时,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均能稳定地固定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并通过相对转动调节两者之间的角度,以配合输出组件13的高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11包括两组相连通的输送管路111,以增大输送组件11的高度调节范围。位于下方的一组输送管
路111与输入组件12相连通,位于上方的一组输送管路111与输出组件13相连通。
52.可选地,输出组件13包括喷洒件131,喷洒件131用于将流体喷淋在待试验飞机上,喷洒件131与输送组件11连通,喷洒件131角度可调地设置在升降平台22上。剪叉式升降机构21能够调节喷洒件131的高度,车架能够调节喷洒件13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而喷洒件131自身的转角又可调节,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在多个自由度上方便地调节喷洒件131,使其满足不同的淋雨试验。在本实施例中,喷洒件131的水平角的调节范围为0
°
到360
°
,喷洒件131的仰俯角的调节范围为70
°
至-30
°
。进一步地,支撑架31上放置有消防水带,可将该消防水带连接至喷洒件131的出水口,以增加输水距离。
53.可选地,输送管路111还包括第二转接管1114、第三转接管1115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的第一转接管1113,第一输送管111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管1113与第二输送管11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送管1111的另一端与第二转接管111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转接管1114的另一端与输入组件12连通,第二输送管1112的另一端与第三转接管111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转接管1115的另一端与输出组件13连通。也就是说,在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之间,第一转接管1113用于实现上述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且相互连通。在第一输送管1111和输入组件12之间,第二转接管1114用于实现上述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且相互连通。在第二输送管1112和输出组件13之间,第三转接管1115用于实现上述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且相互连通。各转接管的设置实现了喷淋单元1内的各管件的相互独立,便于安装,当其中某管件损坏后,可方便地拆除并更换新的管件,操作简单,成本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管1113、第二转接管1114和第三转接管1115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剪叉式升降机构21折叠或展开,能够带动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相对转动。
54.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转接管111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第一轴管11131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轴管11132上,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且任一者与第一输送管1111的一端连通,另一者与第二输送管1112的一端连通。通过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管11131可转动地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且与第一输送管1111的一端连通,第二轴管11132与第二输送管1112的一端连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管11131可转动地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且与第二输送管1112连通,第二轴管11132与第一输送管1111连通。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管11132可转动地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且与第一输送管1111连通,第一轴管11131与第二输送管1112连通。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管11132可转动地设置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1上,且与第二输送管1112连通,第一轴管11131与第一输送管1111连通。
55.可选地,第二转接管111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第三轴管转动套设在第四轴管上,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且任一者与第一输送管1111的另一端连通,另一者与输入组件12连通。通过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输送管1111和输入组件12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轴管、第四轴管、第一输送管1111和输入组件12之间的设置可参考第一轴管11131、第二轴管11132、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之间的设置,在此不再
赘述。
56.可选地,第三转接管1115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第五轴管转动套设在第六轴管上,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单元2上,且任一者与第二输送管1112的另一端连通,另一者与输出组件13连通。通过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二输送管1112和输出组件13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轴管、第六轴管、第二输送管1112和输出组件13之间的设置可参考第一轴管11131、第二轴管11132、第一输送管1111和第二输送管1112之间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57.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轴管1113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一凹槽111311,第二轴管11132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第一凹槽111311相对的第二凹槽111321,第一凹槽111311和第二凹槽111321之间设有第一滚动体11133。第一滚动体11133设置在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之间,能够显著地减小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之间的转动摩擦力,使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之间的转动更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体11133为钢珠,且设有多个。在第一轴管11131上开设有通孔,便于将钢珠从通孔塞入配合好的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之间,并使其位于第一凹槽111311和第二凹槽111321中。安装好钢珠后,即可用螺丝将通孔封堵,避免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发生脱离。
58.可选地,第三轴管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三凹槽,第四轴管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的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设有第二滚动体。第二滚动体设置在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之间,能够显著地减小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之间的转动更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滚动体与第一滚动体1113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9.可选地,第五轴管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五凹槽,第六轴管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与第五凹槽相对的第六凹槽,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之间设有第三滚动体。第三滚动体设置在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之间,能够显著地减小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之间的转动更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滚动体与第一滚动体1113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0.可选地,第一轴管11131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第二轴管11132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七凹槽111312,第七凹槽11131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134。第一密封圈11134能够保证第一轴管11131和第二轴管11132在相对转动时还密封连接,以避免漏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1134为橡胶密封圈,第七凹槽111312开设在第一轴管11131的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二轴管11132的外壁沿周向设置第十凹槽,使第十凹槽与第七凹槽111312相对,第一密封圈11134夹设在两者之间。
61.可选地,第三轴管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第四轴管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八凹槽,第八凹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能够保证第三轴管和第四轴管在相对转动时还密封连接,以避免漏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密封圈1113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2.可选地,第五轴管的内壁和与其相对的第六轴管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上沿周向设有第九凹槽,第九凹槽上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能够保证第五轴管和第六轴管在相
对转动时还密封连接,以避免漏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密封圈1113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