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4:11: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医院、餐厅、商场、超市、办公楼、公厕等公共场合人流量大,这些地方必须设置出入门,执手作为开关门的部件,人们每天会在各种场景下频繁地与执手(也可称为把手、拉手等)接触,执手上可能会沾染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从而造成交叉感染。
3.尤其是在医院的传染病科或传染病医院,无论是医务人员、患者或是患者家属,都有可能接触门执手,在众多的传染途径,门把手是“重灾区”,形成了潜在传染源。目前个别医院会在门口设置免洗的洗手液或一次性纸巾,并非所有的进出人员会每次进出洗手或使用一次性纸巾,依旧存在很高的交叉感染风险。即便配置专门的卫生人员进行擦洗消毒,效果不佳,做不到每次使用后的及时消毒,间隔时间长,费时费力。
4.此前出现了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装置,这些装置一般采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这些装置对把手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一般会遗漏未喷雾或照射到的地方;还有一些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对门体结构损坏性较大,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消毒设备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门板上的基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可移动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擦拭消毒装置,所述盒体可通过盒体移动装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或消毒位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的传动带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包括至少布置在所述盒体一侧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沿所述盒体的可移动方向布置,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联动件固定连接并实现两者同步联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面对门把手的前侧板具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的内侧设有可开闭的挡板,挡板通过挡板升降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挡板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状态下开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前侧板的两侧或左/右侧板上具有导槽,所述挡板的两端具有与导槽相同并安装在两个导槽内的折型部,使得挡板可沿导槽进行滑动;所述挡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盒体的至少一侧,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铰支座;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或中部与铰支座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挡板的端部连接或通过拉动件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为l型连杆,所述l型的拐点位置与所述铰支座连接,所
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拉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铰接;所述铰支座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基座上的连杆限位结构,所述连杆限位结构用于抵靠所述l型连杆的远离挡板的一端,使得所述挡板在沿导槽进行滑动时不能越过极限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消毒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由第二电机驱动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靠近所述前侧板安装并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状态下用于驱动门把手旋转。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包括芯体和可围绕芯体转动的把手外壳,所述把手外壳上设有从动轮;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进行消毒的状态下,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摩擦轮对接,使得摩擦轮带动所述把手外壳旋转。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包括湿巾盒和安装在湿巾盒内的存放卷轴、回收卷轴和弧形板;所述存放卷轴用于卷放消毒用的湿巾,所述回收卷轴用于卷放使用过的湿巾,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条形口安装,所述弧形板具有与所述门把手相同的弧度,用于为湿巾提供支撑;所述擦拭消毒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回收卷轴转动的第三电机。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卷轴的至少一端和回收卷轴的至少一端通过托盘安装在所述湿巾盒的左/右侧板上;所述托盘的中部具有插接所述存放卷轴或所述回收卷轴的托盘孔,所述托盘的外缘部位具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湿巾盒的两侧的侧板上具有中空的用于安装所述托盘的托盘座,所述托盘座的圆周部位具有多个向内凸起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侧具有局部且靠近边缘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凹陷部具有凹凸配合的卡接结构,以在所述存放卷轴和回收卷轴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发出提示。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还设有用于感测门把手是否被使用过的传感器。
17.(1)该设备采用了升降式的盒体结构,在保证可为门把手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效果的前提下,简化了门把手的结构。
18.(2)该设备对各种门体的适用性较强,易于安装和拆解,不会对门体进行较大程度的破坏,适合大规模、多场景的推广应用。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获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2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与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消毒位置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联接件附近剖去上半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盒体与基座的导轨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挡板部位剖去上半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8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湿巾盒部位剖去右半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在挡板升降机构部位剖去左半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隐藏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湿巾盒的托盘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门板;2、基座;3、盒体;4、门把手;210、基座上舱;211、第一电机;212、第一齿轮组;213、传动轴;214、电池;220、基座侧舱;221、第一带轮;222、同步带;223、第二带轮;224、联动件;2241、上扣板;2242、下扣板;231、t型导轨;232、t型滑块;310、前侧板;311、条形口;320、左/右侧板;321、导槽;330、顶盖;340、挡板;341、折型部;351、铰支座;352、连杆;353、拉动件;354、连杆限位结构;361、第二电机;362、摩擦轮;410、芯体;420、把手外壳;430、从动轮;510、湿巾盒;520、存放卷轴;530、回收卷轴;540、弧形板;550、托盘;551、托盘孔;552、第一限位部;561、第三电机;562、第二齿轮组;512、托盘座;5121、第二限位部;5122、凹陷部;5123、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39.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40.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4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
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以提供一种新的可为门把手全面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方式,且该设备对各种门体的适用性较强,易于安装和拆解,不会对门体进行较大程度的破坏,适合大规模、多场景的推广应用。
4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消毒设备包括基座2和可移动式的盒体3,其中基座2用于固定安装在门板1上,其安装方式可为简单的螺钉连接等。盒体3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且可上下移动,所述盒体3的内部设有用于对门把手4进行消毒的擦拭消毒装置,所述盒体3可通过盒体移动装置移动至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或消毒位置(如图3所示)。
44.在该实施例中,盒体3可通过盒体移动装置移动,无需对门把手4的位置进行移动,减少了门把手4的驱动结构,利于将该设备的多数结构集成地布置在基座2或盒体3内,利于安装和使用。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盒体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1和由第一电机211直接或间接驱动的传动带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包括至少布置在所述盒体3一侧的同步带222,所述同步带222沿所述盒体3的可移动方向布置,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盒体3之间通过联动件224固定连接并实现两者同步联动。
46.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基座2的功能区域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座上舱210、基座侧舱220和中间区域。其中,基座上舱210和基座侧舱220可用于安装盒体移动装置,具体地,第一电机211可安装在基座上舱210内,传动带机构可主要安装在两侧的基座侧舱220内,中间区域用于安装可移动(或升降)的盒体3。
47.再进一步地,基座上舱210内设置第一电机211,为便于平衡盒体3移动时的拉力或推力,可在盒体3两侧的基座侧舱220内均设置传动带机构。可选地,第一电机211可通过第一齿轮组212带动传动轴213,传动轴2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带轮221,第二带轮223布置在基座侧舱220的远离的第一带轮221的一端,传动带可采用同步带222,但不限于此,也可选用v型带、平带等,或者采用其他传动方式,如链条传动或齿轮齿条传动等。
48.该同步带222为实现带动盒体3同步运动,可通过联接件与盒体3的左/右侧板320固定连接,具体地,联接件可包括上扣板2241和下扣板2242,上扣板2241和下扣板2242分别安装在同步带222的上下侧,以夹紧同步带222实现与同步带222的固定,其中的上扣板2241或下扣板2242可为l型板,上扣板2241和下扣板2242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l型板的一端贴合在盒体3上,并与盒体3的左/右侧板320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3与基座2的连接部位可设置直线导轨结构,以增大盒体3移动的平稳性和减小摩擦。例如,如图7所示,基座2可设置一条或两条凹槽,该凹槽位置固定安装t型导轨231,t型导轨231内具有t型槽,以安装t型滑块232,t型滑块232与盒体3的底部直接或固定连接,该直线导轨结构利用t型槽的设计,可使得盒体3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侧翻现象。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体3为主要的功能装置,其不仅可流畅的完成升降式运动以改变盒体3位置,不影响门把手4的正常开关门动作的使用需求,也可完成对其全方位的消毒杀菌,盒体3内设置擦拭消毒装置,该擦拭消毒装置可为整体式的具有互换性的耗材。盒体3的顶盖330采用可掀开的结构设计,例如采用枢轴连接,以打开后更换内部的整个湿巾盒510,也可仅更换使用过的湿巾(可包括存放卷轴520和回收卷轴530)。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盒体3面对门把手4的前侧板310具有条形口311,条形口311的宽度可略宽于门把手4的直径,条形口311的长度可略大于门把手4需要消毒的部位的长度。在消毒状态下,该门把手4需要消毒的部位(把手外壳420)可从该条形口311伸入到盒体3内。
52.此处所述的盒体3的前侧板310是指的朝向门把手4的侧板,若该门把手消毒设备整体安装在门板上后,该设备可安装在门把手的上方,则前侧板即为盒体下方的侧板;该设备也可安装在门把手的下方,则前侧板即为盒体上方的侧板。
53.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口311的内侧设有可开闭的挡板340,挡板340的宽度可大于条形口311的宽度,挡板340通过挡板升降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挡板340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4进行消毒的状态下开启,该挡板340用于在非消毒状态下保持擦拭消毒装置的封闭性,防止外部细菌、灰尘等进入,也避免湿巾上的消毒剂的挥发。
54.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所述盒体3的前侧板310的两侧或左/右侧板320上具有导槽321,所述挡板340的两端具有与导槽321相同并安装在两个导槽321内的折型部341,使得挡板340可沿导槽321进行滑动。
55.如图11所示,所述挡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盒体3的至少一侧,其包括连杆352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的铰支座351。所述连杆352的一端或中部与铰支座351连接,所述连杆352的另一端与挡板340的端部连接或通过拉动件353连接。所述铰支座351固定设置,挡板340随着盒体3的移动而移动,在被连杆352的拉动和导槽321的限制下,即可同步实现“开关门”的动作。
5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352为l型连杆,所述l型的拐点位置与所述铰支座351连接,所述连杆352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动件353的一端铰接,所述拉动件353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340铰接;所述铰支座351在远离所述挡板340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基座2上的连杆限位结构354,所述连杆限位结构354用于抵靠所述l型连杆352的远离挡板340的一端,使得所述挡板340在沿导槽321进行滑动时不能越过极限位置。
57.优选地,连杆352的另一端与挡板340的端部通过拉动件353连接,连杆352与拉动件353的连接部位可相互转动,以适应连杆352的不同角度,便于挡板340的流畅滑动。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门把手消毒设备还可包括第二电机361和由第二电机361驱动的摩擦轮362,所述摩擦轮362靠近所述前侧板310安装并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4进行消毒的状态下用于驱动门把手4旋转,使得门把手4的外表面可全部与擦拭消毒装置的湿巾接触消毒。
59.对应地,所述门把手4可包括芯体410和可围绕芯体410转动的把手外壳420,所述把手外壳420上设有从动轮430;在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对门把手4进行消毒的状态下,所述从动轮430与所述摩擦轮362对接,使得摩擦轮362带动所述把手外壳420旋转,以便完成把手外壳420的外方位的消毒杀菌。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擦拭消毒装置包括湿巾盒510和安装在湿巾盒510内的存放卷轴520、回收卷轴530和弧形板540等。其中,所述存放卷轴520用于卷放消毒用的湿巾,所述回收卷轴530用于卷放使用过的湿巾,所述弧形板540靠近所述条形口311安装,所述弧形板540具有与所述门把手4相同的弧度,用于为湿巾提供支撑;所述擦拭消毒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回收卷轴530转动的第三电机561。
61.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电机561可安装在湿巾盒510和盒体3的一个左/右侧板320之间的空间位置,该电机可通过第二齿轮组562与回收卷轴530间接(可通过短轴)连接,以便进行减速增扭。
62.如图10和图13所示,所述存放卷轴520的至少一端和回收卷轴530的至少一端通过托盘550安装在所述湿巾盒510的左/右侧板320上;所述托盘550的中部具有插接所述存放卷轴520或所述回收卷轴530的托盘孔551,所述托盘550的外缘部位具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552。
63.对应地,所述湿巾盒510的两侧的侧板上具有中空的用于安装所述托盘550的托盘座512,所述托盘座512的圆周部位具有多个向内凸起的第二限位部5121,所述第二限位部5121的内侧具有局部且靠近边缘的凹陷部5122,所述凹陷部5122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552对接。
6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552和第二限位部5121的凹陷部5122具有凹凸配合的卡接结构5123,以在所述存放卷轴520和回收卷轴530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发出提示,该提示可为安装到位的咔哒声及手感触觉。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自动控制和智能化,所述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还设有用于感测门把手是否被使用过的传感器;为获得进行消毒的触发信号,传感器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可在门把手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以感测是否受力;也可在门把手的上方位置设置传感器,以感测门把手是否被向下按压;也可在门把手的安装所在门扇与固定门框之间设有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接近开关等,将门扇的打开或关闭信号作为自消毒门把手进行消毒的触发信号。
66.该设备可采用电池214供电,也可采用电线供电。如设置电池214时,如图10所示,电池214可位于基座上舱210内,并与第一电机211可通过隔板位于不同的仓室内,以便隔热和降低噪音。
6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门把手消毒设备,可获得的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68.(1)该设备采用了升降式的盒体结构,在保证可为门把手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效果的前提下,简化了门把手的结构。
69.(2)该设备对各种门体的适用性较强,易于安装和拆解,不会对门体进行较大程度的破坏,适合大规模、多场景的推广应用。
70.(3)该设备在盒体与基座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直线导轨结构,利用t型槽的设计,可使得盒体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侧翻现象。
71.(4)该设备通过挡板升降机构控制挡板升降,保持了擦拭消毒装置的封闭性,防止外部细菌、灰尘等进入,也避免湿巾上的消毒剂的挥发。
72.(5)该设备采用专用的门把手结构,在门把手进行消毒的状态下,驱动门把手的外壳旋转,使得门把手的外表面可全部与擦拭消毒装置的湿巾接触消毒,以便完成把手外壳的外方位的消毒杀菌。
73.本实用新型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