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2:17: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的广泛深入,卫星导航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到达地面的卫星导航信号比较微弱,卫星导航信号极易受到欺骗和干扰,极大地影响了导航定位及授时服务的可靠性。目前针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装置存在安装不方便、结构笨重、续航时间短等缺点。
3.申请内容
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安装方便的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能快速用于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可直接为用户提供告警信息,有效防止区域内导航欺骗信号的攻击。
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包括主机,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机下端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其中所述主机包括可水平旋转的转动梁与第一壳体,所述转动梁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壳体内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欺骗干扰信号;所述主机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主控模块以及位于第二壳体上的告警模块,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转动梁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信号进行处理,当判断存在欺骗干扰时,控制所述告警模块开启告警信号。
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梁包括第一转动梁与第二转动梁,所述第一转动梁与所述第二转动梁分别位于中间件相对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所述中间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使第一转动梁与第二转动梁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轴以及连接所述中间件的轴承,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带动所述中间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梁与所述第二转动梁水平旋转。
8.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件下表面安装有第一pcb板,与所述转轴一体设置的卡槽内安装有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位置正对所述第二pcb板。
9.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设于第二壳体内的供电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电源适配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电机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容置腔,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凸台。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脚架以及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脚架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方设有与所述底板下方的凸台相匹配的凹槽。
12.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供电模块为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的太阳能板。
13.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网络接口,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光纤链路与用户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告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15.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采用的转动梁可水平旋转保证装置多方位多角度实现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告警,同时转动梁可折叠提高了装置的易携带性和易收纳性;
17.2.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使装置在安装时可快速对接并接通电源,方便了装置的运行和部署,能快速用于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
18.3.通过主机底板下方的凸台与转接板的凹槽相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拆卸与携带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梁结构分解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梁弯折状态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置主机与用户控制中心通信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置主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主机100,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主机100下端用于对主机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200。其中,主机100包括可水平旋转的转动梁1105与第一壳体1101,转动梁1105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壳体1101内的检测模块1103,检测模块1103用于检测欺骗干扰信号。
28.主机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40内的主控模块160以及位于第二壳体140上的告警模块130,第二壳体140位于所述转动梁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主控模块160用于对检测模块1103检测的信号进行处理,当判断存在欺骗干扰时,控制告警模块130开启告警信号。
29.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梁结构分解示意图,转动梁1105包括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检测模块1103包括位于分别设置于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上面的第一检测模块1103a与第二检测模块1103b。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分别位于中间件1127相对两侧,并通过螺栓与中间件1127连接,其中,中间件1127靠近第一转动梁1101a与第二转动梁1101b的两侧设有通孔,螺栓的螺
杆部1107插套在对应的通孔并螺接在对应的通孔中,螺栓的头部1117压靠在中间件的侧面。如此,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梁弯折状态示意图,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可通过螺栓在垂直方向折叠,折叠角度范围为0~180
°
,由于螺栓安装拆卸方便,使得装置在使用完后容易收纳,更加便携。
30.请继续参阅图2,主机100还包括驱动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50、与电机150连接的转轴以及连接所述中间件的轴承(图未示),电机150带动转轴转动后,转轴通过轴承带动中间件112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水平旋转。由于欺骗信号的来向无法预测,所以需要使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能够进行周视扫描。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梁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实现周视扫描,具备多方位多角度实现对欺骗干扰进行检测检测告警,更易发现和检测到欺骗信号。
31.为了能够更方便本技术装置的安装与部署,优选地,如图2所示,中间件1127下表面安装有第一pcb板1201,与转轴一体设置的卡槽1501内安装有第二pcb板1202,第一pcb板位置正对第二pcb板。当部署本装置时,在搭设好其他部分后,将折叠的第一转动梁1105a与第二转动梁1105b打开,然后将中间件1127的对准卡槽1501,装置便接通电源并开始运行。如此避免了安装方式的复杂,以便于其可以快速安装从而实现便携式欺骗检测装置的快速部署。
32.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对检测模块检测的信号进行处理,当判断存在欺骗干扰时,控制告警模块开启告警信号。主机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40内的无线通信模块180,该无线通信模块180用于与用户控制中心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将处理后的欺骗干扰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80发送至用户控制中心。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置主机与用户控制中心通信示意图。主机100还包括网络接口与有线通信模块,主控模块160将信息通过有线通信模块、光纤链路发送至用户控制中心,从而与用户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33.本技术的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或者有线通信模用户控制中心实现通信连接,欺骗检测信息可通过用户控制中心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同时还可操作用户控制中心来控制报警模块的启动与停止。
34.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主机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40内的供电模块170,供电模块170为电源适配器。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主机还包括电源接口(图未示),供电模块170还可为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的太阳能板。如此,可在电源适配器电量不足时,利用太阳能板对其进行充电,使装置能够长时间运行。
35.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置主机局放大结构示意图,主控模块160、电机150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80设于底板190上,底板190与第二壳体150形成容置腔,底板190下方设有凸台191。支撑机构包括脚架210以及连接主机100与脚架210的转接板220,转接板220上方设有与底板190下方的凸台相匹配的凹槽,如此可方便本技术装置的拆卸与安装。如图6所示,脚架210为三脚架,脚架还可以是单脚架/双脚架/四脚架及以上的多脚架支撑,只要能实现方便本装置的拆卸与安装即可。
36.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告警模块130为声光报警器,当主控模块判断存在欺骗干扰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以提示用户,有欺骗干扰信号的存在。
3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主机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40上的防水紧固接头1401,通过该接头可在保证装置的线缆安装的同时,防止壳体内部模块沾水。
38.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欺骗干扰检测告警装置,采用的转动梁可水平旋转保证了装置多方位多角度实现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告警,同时转动梁可在垂直方向折叠提高了装置的易携带性和易收纳性;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使装置在安装时可快速对接并接通电源,方便了装置的运行和部署;通过主机底板下方的凸台与转接板的凹槽相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拆卸与携带的方便性。
39.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